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主流媒体乡村振兴叙事创新探究

2023-07-27胡玥王灿发

新闻爱好者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主流媒体乡村振兴

胡玥 王灿发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农村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在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主流媒体在乡村振兴叙事方面通过个人化内聚焦视角与编辑式零聚焦视角相结合立体呈现乡村振兴故事;以多文本、碎片化、数据化的新闻叙事表达强化乡村振兴故事传播力;以开放性叙事建构场景化与沉浸化乡村振兴叙事生态,实现了展示乡村建设新貌、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凝聚乡村振兴共识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主流媒体;乡村振兴;新闻叙事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农村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保证。主流媒体作为权威信息集散平台和“连接上下”的桥梁,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承担起政策导向宣传、感人故事报道与最新成果呈现等重要职责。2023年全国“两会”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后召开的又一重要会议,本文尝试基于对国家级主流媒体“新华通讯社”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微信视频号和《农民日报》在全国“两会”期间关于乡村振兴新闻报道的分析,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主流媒体乡村振兴叙事创新,从新闻叙事视角为主流媒体在数字媒介时代的话语体系建构提供可操作性參照。

一、叙事视角:个人化内聚焦与编辑式零聚焦相结合立体呈现乡村振兴故事

欧洲经典叙述学奠基人热拉尔·热奈特在其论述中用“聚焦”代替“视角”,并将聚焦模式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类:零聚焦强调叙述者对于包括人物内心等事件信息的全方位掌握和了解;内聚焦是指以事件中某个亲历者的视角展开描述;外聚焦则从另一个极端强调完全从客观环境展开描述而不涉及任何事件相关人物的思想情感。[1]尽管在实际叙事中各视角通常会交叉渗透,但基于新闻叙事客观性的内在属性要求,主流媒体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基本是以第三人称为主的外聚焦叙事进行新闻报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乡村振兴的发展变化和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应当由人民来讲。在2023年全国“两会”乡村振兴相关报道中,主流媒体基于当前媒介生态的变化,更多以第一人称和平民化视角报道乡村振兴故事,亲近平实地为公众呈现可以感同身受的微观变化;以零聚焦编辑式视角整合组织既有资料,从国家视野为公众架构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视野。

(一)内聚焦式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乡村和政策新变化,增强新闻可感性

城乡差异让城市居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乡村的生活状态较为陌生,冰冷的数字描述或是宏大叙事难以让公众从真实生活细节中了解乡村振兴建设成就。主流媒体在讲述乡村新变化时多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平实的语言拉近新闻报道与受众的距离,增强新闻感染力。以新华社3月1日的报道《更幸福的日子还在后面嘞!》为例,整篇报道从河南濮阳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的视角出发,细数了西辛庄人温饱梦、读书梦、健康梦、就业梦等“八个梦”的接续实现。文字报道中充满了“记者朋友们,快进家!你们来得怪早”“下一步我就是带着乡亲们加油干,更幸福的日子还在后面嘞!”等第一人称为主的朴实语言。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的视频中,李连成操着一口浓浓的濮阳口音说道:“下一步我干就可以了,多打粮、打好粮,把饭碗端牢,叫我们农民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既生动表现了李连成实现梦想的欣喜与幸福,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新闻叙事的交流感,拉近了与阅读者的距离,让阅读者对村民们的欣喜感同身受。这种从第一人称平民化视角出发的生活叙事细节,无形中增强了乡村振兴报道的可信度,提升了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的感知度。“央视新闻”3月6日推出的“代表委员这一天”系列短视频中,记录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茅店村党总支书记谭新萍在直播中谈及自己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的理解。视频以时间顺序为主轴展开叙事,在满足公众对全国“两会”议程好奇心的同时,又能够以最接地气的语言和叙事文本让公众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官方话语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应该怎么做,真正做到了让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既能上通“天线”也能下接“地气”。

(二)零聚焦式编辑叙事赋予乡村振兴报道时空感和立体感

不同于传统媒体有限报道空间下的线性叙事,网络超文本链接提供的无限空间为多背景、多角度、多层次组合性叙事提供了可能,网络平台的信息提供者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对新闻事件相关背景信息、事件进程、专业术语等进行选择与创造性排列组合[3]。主流媒体在乡村振兴主题报道中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和专业优势,不仅关注对一手新闻资料线性叙事的运用,也关注对已掌握新闻信息创造性叙事的整合与分类;既注重村民第一人称讲述使新闻具有现场感,又注重从宏观和长历史角度阐述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多角度多层次叙事使乡村振兴报道更具时空感和立体感。

以新华社相关报道为例,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在3月4日推出《重温十年全国两会上的这些温暖记忆!》,汇总呈现了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推出的“十年两会·温暖记忆”系列报道,将10位代表、委员的采访报道融为一篇推送,以“文字■图片■二维码”的方式,让公众既能迅速浏览到“墨脱公路通车”“革命老区全面发展”“乡村振兴‘加速度”等关键词,也能通过扫描二维码详细阅读文字和视频报道,深入了解每一个关键词背后的发展故事。3月6日,其微信公众号推出《这条路,总书记念兹在兹》,以“连心之路”为主题,串联起十年间乡村从脱贫走向振兴之路。推文以横版长图结合文字、手绘的方式从编辑全知视角展现十年间中国乡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碎片化传播占据主流的当下既以大量事实呈现了乡村脱贫攻坚的不易,也从国家视野为公众架构起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宏观认知。

二、叙事表达:多文本、碎片化、数据化叙事强化乡村振兴故事传播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4],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作为权威信息集散地的主流媒体需要在缩小城乡差距的历史进程中承担起消弭城乡间“信息鸿沟”和纠正城市居民对乡村既有“认知偏差”的社会责任,这需要依托于符合当下信息生态环境的新闻叙事表达。主流媒体在今年全国“两会”的乡村振兴主题报道中充分发挥数字媒介传播优势,多文本叙事增强报道现场感、碎片化叙事顺应数字媒介生态、数字化表达助力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一)多文本叙事增强报道现场感,生动展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越来越倾向于以全息形态呈现给公众,作为现代社会重要信息来源之一的新闻报道也需要从传统文字或视频的单一呈现形式向图文、音视频、AR、VR的综合运用转变。此外,当代文化形态具有显著的视觉化倾向,新闻要真正实现其广泛传播目的,仍需顺应视觉化倾向,这就要求新闻制作者要充分挖掘图像在新闻中的叙事价值[5]。主流媒体在乡村振兴报道中,充分发挥不同传播载体优势,通过图文、视频、动画、VR等多种叙事文本不断强化乡村振兴主题报道的现场感和丰富性,全方位生动展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以3月6日主流媒体发布乡村振兴报道为例,“央视新闻”微信视频号推出短视频《央视新闻VR邀你沉浸式体验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以VR沉浸式镜头叙事借助70万吨、1.3万亿斤等具体数据精准呈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粮食安全规划。《农民日报》在头版刊登文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汇聚奋进力量》,从强信心、亮决心、很暖心三个方面阐述了代表、委员们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工作问题后的感想与建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泛凝聚共识;在第二版用1/3版面梳理呈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2023年“三农”重点,虽受到传播载体限制,报道以文字叙述为主,但报道整体呈现出显著视觉化设计倾向:报道条目式和数据化呈现了2023年“三农”工作任务和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回顾了过去一年和过去五年“三农”工作成果,版面设计清晰简洁,剩余2/3以详细文字报道对重点条目进行详细说明,以供有需要的读者详细阅读。

(二)碎片化叙事顺应当前媒介生态,讲好乡村振兴新发展

互联网为公众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重构了信息生产和传播路径。当前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流行在丰富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同时,更进一步加剧了信息的碎片化传播趋势。尽管学界业界对于新闻的碎片化传播都有诸多质疑,但在信息爆炸时代要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仍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当前用户碎片化的信息消费习惯。主流媒体在全国“两会”乡村振兴叙事中,充分发挥短视频短、频、快的特征,或精准聚焦叙事呈现乡村振兴核心信息,或策划系列发布解说乡村振兴新举措。

“央视新闻”在3月4日推出短视频《AIGC带你看从田间走到舌尖的“新科技”》中,以AI主播、详细数据和图像呈现舌尖上的现代化,例如广西隆安火龙果种植基地的经济账、解密武鸣沃柑甜度提升背后的现代化密码、养殖基地的电子耳识别系统如何助力产业化畜牧,把抽象的农业现代化具体到农业科技的现代化,又进一步把晦涩难懂的农业科技以大众看得见听得懂的数据、图示的叙事方式进行呈现。

(三)数据由“辅助”变为“驱动”,跻身乡村振兴叙事话语主流元素

有“21世纪石油”之称的数据成为和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并列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对社会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新闻传播领域,数据元素基于其专业理性和可视化特征受到新闻媒体的青睐,在全国“两会”乡村振兴叙事中,主流媒体尝试将数据作为部分新闻报道的核心信息量,并将未来图景或难以直接呈现的现实图景转化为一种数据图景予以呈现。例如“央视新闻”在报道广西隆安火龙果种植基地的大片LED照明灯投入的经济账时,统计了补光前亩产7500斤/年、补光后亩产10000斤/年、亩产增加约2500斤、一亩地每年增收5500元、一亩地12—18度电/天、一度电约0.4元、一亩地电费5—7元/天等数据,且在5秒内将以上所有数据结合一定审美设计配合解说在视频中播出,形成了非常直观又有冲击力的新闻叙事文本。

三、叙事生态:以开放性叙事打造场景化与沉浸化乡村振兴叙事

在互联网媒体中,原本由新闻报道者主导的线性叙事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需要符合当下技术媒介、算法机制和互联网传播特征的网络叙事生产。主流媒体在今年全国“两会”的乡村振兴报道中,立足互联网平台优势,以开放性叙事方式打造新闻叙事的场景化与沉浸化。

(一)建构跨媒介叙事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故事场景化讲述

基于媒介物质性的差异,每一种媒介形态都存在一定的“传播偏向”,要建构“全息性”叙事体系,需要发挥不同媒介形态的叙事优势,实现各叙事文本在统一叙事逻辑下的协同对话,即建构跨媒介叙事体系[6]。新华社在全国“两会”召开前推出系列融合报道“十年两会·温暖记忆”,整个系列10篇报道中有5篇与乡村振兴主题相关。2月23日起所有党报刊登文字版报道,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图文和视频报道,并在3月4日发布文章《重温十年全国两会上的这些温暖记忆!》,以10幅图文集锦回顾整个系列报道,并在每幅图片右下角附上二维码,公众扫码可直接跳转至具体报道看到完整的文字和短视频报道。新华网在3月9日发布微视频《深情系乡村》,将5个乡村振兴典型故事重新组合在一个视频中呈现。在各平台叙事中,机关报上的文字以理性、深度报道为主,H5集锦充分激活用户通过扫描观看的互动式参与实现跨屏传播,视频叙事则以口语化解说、乡村发展新貌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乡村巨变。乡村振兴叙事中的主流媒体遵循统一叙事逻辑,又充分发挥不同文本的叙事优势,使得乡村振兴故事以多样化的文本形式存在但不会杂乱无章,为公众提供一个由生动故事和全方位媒介构成的体系,实现场景化信息消费体验。

(二)技术“观照”乡村振兴叙事,实现沉浸式“趣”报

互联网语境下的叙事以交互性和沉浸式为核心,主流媒体在乡村振兴报道中也一改“冷眼旁观式”的客观性叙事,开始尝试带着受众一并走向“沉浸式”体验,以参与者的身份叙事,激发观看者共鸣。例如“央视新闻”推出系列微视频《未来的农业是什么样?让AIGC告诉你》,所有视频全部使用第一人称,由虚拟主播央小新的讲解配合精准數据、AI绘图和现场图片进行呈现。3月6日推出的《央视新闻VR邀你沉浸式体验中国式现代化图景》,整个视频借助旁观者视角和VR沉浸式镜头叙事交替呈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生动画卷,通过人工智能对大量的图片作品进行提取、分解和组合,描绘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图景。新华社客户端在全国“两会”前推出“2023年全国两会特点调查”,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低门槛,共吸引超过500万名网友参与,收集建言近5万条。以这些网民参与内容为素材,新华社在3月12日推出《你关心的这些事,总书记这么部署》,其中涉及“乡村振兴”话题,在话题首页设置滚动播出网民留言。推文从内容生产到最终呈现,受众始终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叙事,实现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沉浸与交互叙事。《农民日报》3月5日推出“总书记两会问三农”系列融媒报道,在报纸上刊登图片新闻告知主题,读者扫码后可以直接在移动端观看视频了解具体内容,也可以通过评论交流互动,传统纸媒在互联网技术加持下既可以让读者“沉浸式”获取信息,也实现了与读者的“沉浸式”互动。

(三)寓观点于叙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泛凝聚共识

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要发展契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需要植根于中国文化。新闻叙事尽管是对事实的再现与报道,但这一再现的过程很难避免完全不受叙事者主观意识形态影响,而且通过新闻对现实世界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所在社会中社会规范和共识的形成,所以新闻叙事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7]。主流媒体在乡村振兴叙事中,既关注政策理论的传递,也关注乡村故事的传播;既注重讲“好故事”,也注重“讲好”故事,激发公众共鸣,广泛凝聚共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汇聚奋进力量。

3月3日新华社发表理论文章《从十个维度看2023中国发展新愿景》中提及“让乡村更美更宜居宜业,书写振兴新篇章”,对2月13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键议题进行归纳性梳理:一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头等大事;二是发展多元产业形态;三是强化产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四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每个小标题下有100字以内的阐述,读者阅读起来条理清晰且内容明确,从理论层面阐释了国家宏观层面2023年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在“讲好”故事的叙事层面,主流媒体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意义并引导舆论、凝聚共识:第一,巧借叙事者声音确立话语权威。主流媒体在乡村叙事报道中,除个别理论性文章,几乎全部使用乡村振兴战略的参与者或直接受益人作为新闻报道的直接叙事者,甚至部分政策性内容的阐释也会借助乡村振兴一线工作者的理解进行加工后再传播。第二,通过叙事文本框架设置凸显乡村振兴议题的重要意义。新华社推文《重温十年全国两会上的这些温暖记忆!》第一个故事就是关于“墨脱公路通车”,全系列10篇报道中有5篇与乡村振兴相关;“央视新闻”推出的“代表委员这一天”系列短视频中记录的第一位人大代表就是来自江西省茅店村党总支书记谭新萍。第三,善用叙事语境。一方面,将个人化叙事融入乡村振兴的公共性社会议题当中,既凸显了个例叙述的典型性,又为乡村振兴成果营造了较强说服力;另一方面,以文本语境营造隐喻性氛围。例如在影像呈现中色彩以绿色、黄色为主,画面以绿色生态、粮食丰收、农民喜悦场景为主,解说语速相对较快,声画结合注重展现乡村振兴和农民幸福生活的氛围;文字叙述中则会出现“微红的朝霞映衬下,麦田延伸向远方”“一排排小楼干净整齐”“和煦的阳光带来暖意”等让人感到无限希望;图片也多以整洁、干净的乡村图景或生机盎然的农田为主。

四、结语

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就要求主流媒体必须做好乡村振兴国家政策的宣导者、乡村感人故事的讲解员和乡村建设成果的呈现者,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展示乡村建设新貌。数字媒介时代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促使新闻叙事从线性叙事向非线性、多元化方向发展,主流媒体在乡村振兴叙事中,坚持宏观叙事与深度叙事相结合,既立足于国家视野,又扎根于乡土大地,为公众生动呈现了兼具时空跨度与细节的乡村振兴发展图景。主流媒体仍需以此为契机,坚持讲“好故事”和“讲好”故事相结合,不断创新叙事方式,并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修正,如此才能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传播环境的叙事体系,也才能真正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本文为甘肃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媒体时代甘肃省域内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1QN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9-133.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3]华进.网络新闻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144-145.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黨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5]刘涛,刘倩欣.新文本 新语言 新生态:“讲好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体系构建[J].新闻与写作,2022(10):54-64.

[6]刘涛,刘倩欣.新文本 新语言 新生态:“讲好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体系构建[J].新闻与写作,2022(10):54-64.

[7]何纯.新闻叙事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6:36.

(胡玥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22级博士生,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王灿发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校:赵亮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主流媒体乡村振兴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