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图书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作用

2023-07-26李文辉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图书馆

摘要:图书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生态决策智囊团、绿色发展推进器、生态文明实践场、生态素养培养基的重要作用。文章在阐述图书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作用的基础上,驳斥了目前存在的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无关论”和“无为论”,并提出了发挥图书馆作用、开创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的对策和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图书馆;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6-0097-03

1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近年来,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向前。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图书馆学界和管理者对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存在“无关论”和“无为论”两种认识误区,前者认为图书馆与生态文明建设无关,不值得研究实践;后者虽认为图书馆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但不知如何开展。这两种误区导致图书馆生态文明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都不多。笔者以“图书馆”和“生态文明”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仅获得相关文献45篇。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的“无关论”和“无为论”进行辩驳。

2图书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

图书馆肩负着全民终身教育、传播信息的重要使命,在我国政府就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庄严国际承诺的背景下,图书馆在生态决策参谋、绿色发展助推、节能减排实践、生态素养教育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2.1生态决策智囊团

近年来,一些地方因生态决策失误发生了严重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损害,如2021广州市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事件、2022年5月西湖柳树移栽事件等,根源在于决策者未遵循科学化、民主化、专业化原则盲目决策。图书馆拥有海量信息和众多信息专家,与生态环保专家及公益组织有良好合作,与公众联系密切,满足民主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条件,可以成为生态决策的智库智囊团,为决策者提供资源支持,或对决策进行反馈修正,起到“刹车皮”的作用。例如,2009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一场重大生态决策发出独立客观的声音,在广州市主要领导已公开表态定调中国最大的合资炼化项目——中科南沙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落户南沙的情况下,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在为高层领导决策服务的信息产品《决策内参》上,以专辑一期转载16篇文章的集束强力信息输送形式,表达公众诉求,分析环境影响,同时借鉴国外经验教训阐述了项目的不可行性,最终广东省委考虑环境等因素将该项目移出珠三角地区[1]。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还在其生态环保图书馆专题网页上经常批判只追求眼前局部利益的短视决策行为,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发展观,显示了专业,体现了风骨,表达了理性,扮演好了生态决策智囊团的角色。

2.2绿色发展推进器

图书馆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绿色发展,为绿色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成为绿色发展的推进器。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总结,首次把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力范畴。图书馆虽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但其作为传播知识的社会教育机构,能够以特殊的方式参与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绿色发展服务,如:环境可产生生产力,读者在优美、健康、环保的图书馆环境中学习能够提升学习效率;图书文献是科技成果的载体,通过被读者学习和利用,与实践相结合,实现间接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够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2]图书馆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机构,蕴含着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正是这凝聚、积淀在图书载体上的文化基因,激励中华儿女为民族的复兴和可持续发展而奋斗。

2.3生态文明实践场

图书馆是生态文明实践场,主要是指图书馆既是生态文明理论成果的保存库,也是生态文明实践成果的展示厅,要从环保场馆建设、生态环境营造、低碳运行服务、人文绿色管理等方面入手,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营造绿色、低碳、环保的“馆人合一”的生态环境,以实际行动和成果成为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模范。

目前,我国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初具成效,涌现出了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各具特色的先进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等获得了国际图联颁发的绿色图书馆大奖;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图书馆、义乌市图书馆、张元济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获得了“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该馆将合适合度的发展理念与提高效能的服务创新、丰富多彩的环保宣教、长久优质的信息开发以及节能低碳的生态举措相结合,营造了“馆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该馆致力于图书馆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积极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围绕生态环保、健康中国、全民阅读和时政热点,举办了上千场次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阅读活动,获得了诸多生态环境方面的荣誉和表彰[3],如: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双百”示范工程、广东省环境保护教育基地、節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等。2014—2020年,我国共有26家图书馆获得节能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或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荣誉称号。

2.4生态素养培养基

图书馆的生态素养培养基角色是指图书馆承担着培养国民生态素养的社会责任。图书馆在社会系统中承担教育责任,具有全民性、公益性特征,让人信赖,是社会教育最活跃的主体之一[4]。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要求各国必须对年轻一代、成人及不能享受正当权益的人进行环境教育[5],可见环境素养教育属于全民终身教育,作为全民终身教育机构的图书馆应责无旁贷承担这一责任。2016年,环保部、中宣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年)》,指出要加强生态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显示了对图书馆生态素养培养基角色的肯定。图书馆加强生态宣传教育力度,一方面要通过生态素养教育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另一方面要培育生态文明行为准则,将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3开创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3.1统筹谋划,做好图书馆生态文明顶层设计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图书馆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图书馆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出台宏观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明确图书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色作用、机构组织、行动纲领、标准体系等,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图书馆层面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长远规划,将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向政府申请政策、科技、资金等支持,探索多渠道融资及合作。

3.2善于创新,做好图书馆生态文明特色宣教

3.2.1设置专职部门。当前,我国大部分图书馆都没有成立专门的生态文明部门,也无专职环保工作人员。基于此,图书馆要成立生态文明工作部门负责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环保宣教、学术研究、信息开发等工作;设立生态文明管理岗位,引进或培养具有生态环保和图书馆双重知识背景的人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3.2.2创新活动形式。图书馆要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教工作,宣教活动要传统方式和创新方式相结合、日常宣教和主题宣教相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举办生态夏令营、废弃物DIY手工制作等形式新颖的宣教活动;设立自然博物馆、生态书房、环保真人图书馆等。相较于枯燥乏味的政策讲解,这些具有特色的宣教活动更能调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3.2.3引入新技术。生态治理技术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要将VR、AR、射频识别等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着力打造智慧生态图书馆,让用户通过惊喜体验潜移默化地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并内化为自觉行动。

3.2.4创新信息开发模式。图书馆在做好生态环境类文献保障、开设特色阅读空间或专架、提高生态文献利用率的同时,要从国内外文献中开发新的生态信息产品,创办生态电子期刊、网站,注册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通过多种呈现方式增强生态信息产品的科学性、趣味性、新颖性。

3.3循序渐进,做好图书馆生态文明节能减排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是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图书馆要辩证系统地看待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的比例配置问题,为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建设寻找合适的均衡点;要用整体系统观看待新技术在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既要做好当前的事,又要从价值链、产业链的全视角考虑对上下游产业及环境的影响。整体系统观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如:生态建筑比普通建筑造价高,建筑成本每平方米比普通建筑多800~1,000元,但低碳建筑会在建筑使用期间减少运行能耗,其运行能耗比普通建筑减少至少40%以上,减碳效果明显[6],从长远和整体看是划算的。

循序渐进推进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建章立制,才能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在馆舍建设方面,目前有《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等对建筑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在运行服务方面,2008年10月1日《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发布实施,图书馆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规章制度,如节能监督制度、目标评价考核机制、责任追究制度、能源能耗统计分析制度等,安排专职人员对节能工作进行巡视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3.4凝聚共识,实现图书馆生态文明共建协作

图书馆要努力构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文明协作联动大格局。图书馆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政府有关部门、生态环保组织、社会公众息息相关,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目前,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尚未形成协作效应,图书馆亟须变独奏为多方参与:一是加强与政府部门,如文化、环保、教育部门的合作,争取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加强与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社会化合作,减轻人、财压力。三是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生态治理的科学性。四是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形成生态文明共建合力。

4结语

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清洁美丽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发表以来,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球呼声,目前全球已有136个国家、116个地区、239个城市和750个企业承诺要实现碳中和。我国图书馆也应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开展环保宣传与教育、传播环保知识信息、建设生态文化、汇聚环保力量、交流生态思想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7]。

参考文献:

[1]李文辉.不信东风唤不回:《决策内参》为决策服务的探索实践[J].图书馆学刊,2011(1):90-92.

[2]获取知识 启智增慧 培养道德[EB/OL].[2023-03-1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7349090 75556295&wfr=spider&for=pc.

[3]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生态环保系列活动[EB/OL].[2023-03-19].http://whly.gd.gov.cn/news_newzwhd/content/post_3272903.html.

[4]李文辉.新时代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思考[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2(3):54-57.

[5]田青,胡津畅,刘健.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联合国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2-4.

[6]王寅浩,孙永志.“双零”项目落地 建筑业减碳提速[N].北京商报,2022-09-06(03).

[7]贺延辉.图书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担当:基于政策法律视角的解读[J].图书与情报,2020(3):104-112.

(编校:徐黎娟)

收稿日期:2023-05-13

作者簡介:李文辉(1978—),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图书馆
环境保护
图书馆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飞跃图书馆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