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读者服务及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2023-07-25汪亚红
摘要: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之下,读者的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传统僵化的图书馆管理工作难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发展诉求。为了承担起服务责任,图书馆需要坚持因势利导以及与时俱进,全面践行现代化的服务管理理念,逐步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围绕现代背景影像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基本特征,深入了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构成要件,主动探索全新的教育路径,优化图书馆的硬件设备,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快信息化建设速度,进而更好地实现与时俱进。
关键词:读者服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对打造和谐社会、提升国民素质有重要影响。在信息技术快速革新的过程中,许多图书馆立足于当下、展望未来,主动引进各种信息化设备,以提升自身的信息化質量为基本目标,提供优质的读者服务,满足读者的多元化诉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和艰巨的过程,图书馆需做好准备,综合考量不同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在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充分凸显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一体化特征。以服务内容精品化、服务质量优质化及服务对象个人化为基础,分步骤、有目的地引导读者,确保读者能够享受整个阅读的全过程,获得优质的阅读体验。
一、信息化下读者服务特点
(一)服务对象个人化
现代化的图书馆更加关注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水准,以精准定位读者为基本要求,主动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确保读者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在信息社会中,精细化服务受到关注,已成为大势所趋。公众也越来越渴望“私人”图书馆,希望获得符合自身诉求的资料集以及定制的书单,能够实现省时省力,高效便捷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现代化图书馆可以整合利用各种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读者的基本诉求,实现精准投放,让读者在自主搜索资料的过程中及时快速获得所需信息。这一点有助于充分凸显服务对象个人化的特征及优势,彰显信息化技术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二)服务内容精品化
传统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比较简单和僵化,大部分以检索数据以及检索文献为基础,纸质资料较为多元,涵盖面较广。但是面对海量的书籍,读者往往无从选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筛选信息,因此出现了许多的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在信息化技术快速革新的今天,许多图书馆主动尝试新的服务对策及服务手段,逐步提升读者服务质量及水准,借助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突破时空限制,为读者的文献以及书籍检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及帮助,实现精准信息的有效定位。实质的内容有所减少,但是大部分的信息质量有所提升,能够实现量变向质变的顺利过渡。现代化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内容精准度更高,能够实现对海量信息的有效概括及提炼,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高质量阅读需求。大部分读者的能动性比较足,能够全程参与、深入感受和自主品味,保持良好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三)服务质量优质化
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读者服务越来越关注,能够在准确提炼和全面探索的过程中,围绕快、全、新的发展准则全面优化自身的服务模式,转变服务发展方向,实现对症下药和与时俱进。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经济科技实现了新一轮发展,公众对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关注。快节奏的生活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导致公众十分注重效率,现代化图书馆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灵活调整发展模式,为公众提供快速精准的服务,整合利用各种网络信息技术,真正实现包罗万象。现代化信息技术有助于高度提炼不同阶段的历史资料以及现代信息,将其整合进小小的图书馆中,读者只需要操作鼠标或者动动手指就能够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文献。除此之外,现代化图书馆所提供的读者服务更加新颖以及独特,有助于突破时空限制,读者不出门就可以了解最新最前沿的资讯和信息。信息的时效性和实时性能够得到保障,这些也是现代图书馆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
(四)服务模式一体化
与以传统服务的图书馆相比,信息时代的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特征非常明显,服务模式的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内容和体系较为成熟及完善,能够实现信息咨询、图书检索以及文献提供等多功能的有效统一。比如在图书馆信息系统中,大部分的数据信息非常多元,具体涉及数据值型、文字型以及图像视频型、软件型和音型等数据库,不同数据库载体也实现了全面融合,能够有效整合多种信息载体,体现一定的协同作用和优势。整体的服务模式更加新颖和生动,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服务质量提升较为明显。
二、读者服务及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目标
读者服务及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符合大势所趋,对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首先,图书馆需要以提升自身的满意度为基本目标,了解读者的真实诉求,进一步优化藏书结构,保障稳定性和科学性,逐步完善文献保障体系,实现与时俱进。其次,提升整体的便利度,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现对不同服务细节的有效分析统筹。最后,增强关心度,站在读者的视角尊重读者、理解读者和信任读者,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解决读者的后顾之忧。
三、读者服务及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对策
(一)优化图书馆的信息化设备
硬件设备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构件,直接关乎整体的服务质量以及信息化进程。图书馆需要关注对不同硬件基础的有效分析及研究,一方面需要满足硬件条件,另一方面需要站在读者的视角促进信息化建设资源的合理配置及高效利用。其中物联网建设最为关键,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各种大数据技术,在有效建设云计算中心的过程中实现数字化发展。为了打响知名度,提升社会影响力,图书馆还需要整合利用微信图书馆,落实好信息化图书馆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及推广工作,借助各种信息网络实现智能配送,有效整合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城市基础服务信息,在深度挖掘以及整合利用的过程中实现前期的发展目标以及服务目标。
首先,图书馆需要积极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以及服务环境,深入了解信息化环境对读者的重要影响,理性分析影响读者服务的诸多主客观因素,全面强化读者的阅读体验。信息化图书馆环境所涉及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内环境和外环境是重点,内环境主要涉及图书馆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管理层则需要围绕图书馆的布局、展馆陈列及设计进一步调整发展方向及思路。
其次,管理层需要加强对图书馆馆藏的有效分析及宏观管理和调控。抓住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围绕馆藏进一步整合海量资料信息,确保数字化能够落到实处。提升整个图书馆的藏书量,有效建设信息化、现代化的图书馆,更好地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最后,逐步完善配套设施,信息化图书馆的稳步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现代化设备是基础和前提,能够为信息化图书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管理层则需要注重微观分析和宏观统筹,设置多个信息化平台子系统,将公共查询、期刊流通以及采编相结合,在深度开发以及科学研制的过程中进一步凸显自身的馆藏特色。围绕不同的图书馆主页以及图书馆服务对象实现灵活调整,确保两者的一一对应,有效打造专业信息化数据库。另外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服务理念也会直接影響信息化图书馆的建设程度,管理层需要了解读者的真实感受以及心理诉求,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软实力,确保工作人员能够逐步形成信息化服务意识,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质量和水准。
(二)提升工作人员综合信息素质
在全面建设信息化图书馆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直接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感受以及整体的阅读服务质量。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自身的重要责任,深入了解现代化信息技术,主动调整个人的服务理念以及工作行为,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分析图书馆现代化程度的关键影响因素。
首先,管理层需要以专业知识培训为基础,确保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能够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深入了解图书情报知识,进而为后续的读者服务做好准备。情报学理论知识以及图书馆学最为关键,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直接影响着后续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整体的读者服务质量。在终身学习时代下,信息化图书馆需要坚持因势利导以及多措并举,了解从事图书馆业务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及基本知识,给予工作人员更多学习和提升的机会。确保管理人员能够主动了解情报学以及图书馆学的相关理论,在主动总结以及反思的过程中,逐步强化自身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及认知。在完成基本培训任务后,管理层还需要注重轮岗,逐步丰富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践经验,确保其能够站在不同的视角深入浅出地了解各个工作岗位以及工作流程,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知的顺利过渡。岗位之间的有效交流及联系不容忽略,有助于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适应能力,促使其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进而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在完成基础培训的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不断加强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拓展,积极探索信息化时代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与创新,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便利、高效的阅读服务。
其次,管理层需要强化管理工作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实现熟练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覆盖以及有效延伸,稳步提升图书馆的管理质量及层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以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资源检索、应用软件以及信息技术手段高度智能化、自动化为切入点,主动更新个人的知识库。抓住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满足信息化工作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准确判断多种信息的过程中掌握科学高效的信息检索方法和途径,实现进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在组织开展后续信息服务工作以及信息交流工作时,管理工作人员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说出个人的不同想法及意见,充分凸显自身优势和价值。
(三)抓住图书馆的文献评价重点
文献是图书馆的核心及根本,是实现信息化运作的前提所在。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图书馆需要立足于目前读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足,深入分析信息化图书馆的文献管理重点,实现逐步推进以及有效创新。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过于注重图书馆的环境分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管理层需要积极优化并创新,围绕信息化图书馆的文献积累深入了解图书馆的馆藏以及书籍资料,实现有的放矢。现代化的图书馆十分注重对信息文献资料书籍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一点要求管理层将工作重心放在馆藏优化上,抓住信息化图书馆的竞争核心,以文献资料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逐步加强自身的管理基础以及评价重心。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凸显读者服务的优势和价值,提升整体的信息化服务质量及层次,全面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
(四)践行信息化的服务理念
服务观念的改革及创新直接关乎信息化图书馆的稳定发展及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准,管理层需要围绕读者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及现实条件,实现与时俱进。首先,以三个方向的观念转变为基础,在“读者第一”工作准则的指导下了解读者的真实诉求,凸显信息化图书馆的基本价值。站在读者的视角主动为读者服务,给予读者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
读者至上、服务第一最为关键,管理者需要分清主次顺序,尽量避免本末倒置。在准确定位管员角色的同时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注重不断学习,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充实,以良好的知识素养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扮演好“知识导航员”的角色。管理层还需要有效协调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从信息资料的供需关系着手,积极实现多种信息化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合理利用,满足读者的个性化发展诉求,促进生产服务观念的顺利过渡。在大生产服务观念的导向下缩小需求与资源之间的距离,实现优质服务和高效服务。其次,以传播学领域的接受学原则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促进服务创新和服务改革。站在读者的视角关注读者的阅读诉求,给予读者优质的服务,确保读者能够真正实现省时省力,快速高效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最后,管理层需要以提供信息化、多元化服务为切入点,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信息服务思想和意识。以文献选择文献采集为基础,在新概念、新思想以及新采集模型导向下实现信息化服务策略和手段的全面创新及优化升级。
(五)逐步优化信息化服务模式和对策
图书馆采取的不同信息化服务方式,可直接影响整体服务效率及服务水平。要想更好地创新信息化服务手段,管理层需要加大气力,积极优化服务方式,坚持用户服务的基本理念,加强对不同信息化服务行为和服务环节的有效调整,真正实现对症下药。
首先,图书馆需要以个性化定制服务为基础,围绕这一模式积极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突破时空限制。以服务时空的个性化为基础,了解用户的真实诉求,结合用户的个体差异性以及兴趣爱好组织开展服务工作。信息化服务内容的个性化也不容忽略,这一点要求管理层尽量避免千篇一律,关注读者的内心诉求,确保每个读者都能够各得其所、各取所需。系统化服务比较常见,服务效果较为可观,这一点比较考验信息化图书馆的综合实力以及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经验。管理层需要以用户为中心,逐步完善服务组织机构,科学设置服务板块,促进服务模式的有效升级,保证服务的连贯性和个性化,主动培养更多优秀的知识型人才。抓住管理的核心及重点服务,逐步优化信息化服务组织体系,始终面向用户、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在科学设置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实现图书馆综合能力、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以及读者服务诉求的有效对应,适当控制定制化服务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够凸显自身的竞争优势。最后,图书馆需要逐步完善专业化咨询服务模式,提供专门针对性的服务。设置服务板块以及专业咨询部门,成立专业研究团队,集中精力组织开展专业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利用工作以及挖掘工作,体现信息化服务的延续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四、结束语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读者的服务诉求,图书馆需要抓住信息化建設的根本,积极调整服务模式、服务观念和服务方式。围绕服务目标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实现技术、设备、人才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情报信息服务质量,凸显现代图书馆的优势和特长,保障读者服务工作能够更上一个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汪亚红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图书馆
参 考 文 献
[1]孙晓梅.浅析读者服务及图书馆信息化建设[J].商业文化,2021(29):98-99.
[2]陈鹏. 浅谈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理念[J].科技信息,2007(24):253-254.
[3]赵家菁,杨帆,冯玉娥.浅析医院图书馆如何发挥信息化办公优势为读者服务[J].卷宗,2021(2):201.
[4]刘丽萍.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对策[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 2019(11):123-124.
[5]康立军.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对策[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3):187-188.
[6]陈建香.关于做好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讨[C]// "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