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
2023-07-24陆敏
陆敏
摘 要 “词语辨析和使用”这一考点和“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紧密相关,在高考中是以多形式多维度的考查来落实的,在高考复习中由于学生的积累有限,缺乏辨析的技巧而导致效率低下。因此可以尝试让学生在广博的积累和梳理的基础上完成由语感体会到语理总结的各项任务,把几种涉及到“词语辨析和使用”的题型进行融合,打破机械的题型板块的复习模式,以任务推进的方式提高学生语言及思维等学科素养,并达到高效复习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新课标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高考复习
“词语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是必修上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中第三部分的内容。近年来高考题立足教材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更是多维度多形式的。比如文学类作品阅读中的语句艺术效果的鉴赏,古诗阅读中炼字和艺术技巧的考查,语言表达题中的成语和应用文写作,语体特征、语言特色分析等等多个板块都涉及到对此部分教材内容的考查。高考题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标中“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这一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该任务群要求学生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方面建立一些理性的认识,从负载丰富信息的文化作品中去总结发现规律,并学会在合适的语境中使用。
然而,“词义辨析和词语使用”这一知识板块在单元里的系统性知识讲解并不多,教学内容实际上是分散在其他单元去完成的。因此,学生进入高三复习以来,出现知识点散乱,积累量不够,解决问题的技巧单一而不系统、缺乏真实的语境意识等问题。笔者在进入高三复习以来,深刻感觉到这一素养的培养是复习的难点,如果按照传统的题型板块式复习,不仅因为学生的知识空白而导致实效差,而且可能流于题型和套路的分析,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有限。针对这一知识板块在之前教学中的分散性和高考复习中的重要性,遵循“积累、梳理、探究和运用”的方式来达到语言能力的提升。笔者进行了关于这一知识点的高考复习实践探索:回归教材,着眼考题,博以至“理”,“理”以为导,以题型融合,任务推进的方式提升学生语言综合素养来达到高效复习的目标。
一、广博积累,据“义”梳理
积累是运用的基础,新课标强调“积累既是丰富学生词汇、表达方式的需要,也是为以后的梳理所做的准备”。所以“词义的辨析与词语的使用”和《词语单元》里的“丰富词语积累”这第一板块内容密不可分。这一板块的教学内容里提到,要让学生对词语积累有家族意识,用“血脉相连”的方式积累词语。至于积累的内容,老师可以在各种相关的高考成语练习中去寻得一些方向,因为高考成语题的答案往往是一些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在不同语境中有明确的意义指向的成语。那么我们的第一个学习任务就可以是“以这些成语意义为基础按家族为它们寻找近义词”,并分小组进行一段时间的搜集和整理。比如“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类义关系”“顺序关系”等,以下是一组同学的积累展示。
1.表示不变: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千篇一律、依然如故、原封不动、至死不变(同义关系)
2.表示变化:日新月异、推陈出新、与日俱静、沧海桑田、突飞猛进、今非昔比(同义关系)
3.表示多: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数不胜数、俯拾即是、多如牛毛、不胜枚举、人山人海、济济一堂(类义关系)
4.表示季节特征:春和景明、鸟语花香、骄阳似火、挥汗如雨、秋高气爽、一叶知秋、寒冬腊月、冰天雪地(顺序关系)
注:1和2构成反义关系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更细的分组梳理规则,比如:按词语的词义轻重程度进行整理,按词语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不同进行分类,按词语的词性不同或搭配的对象不同进行再梳理等等。那么学生会发现,“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用于书籍文献,“人山人海”“济济一堂”用于人等,这样的据“义”梳理,不但将教材中涉及到的词语家族、词语的意义和色彩相关重要教学内容进行了复习,还引导学生有规律地对词语间的关联和区别进行了辨析,这就为后面的探究和运用做好了准备。
二、合作探究、因文及“理”
1.析模考题,辨“义”析“理”
词语单元所涉及到的“词义辨析和词语使用”与“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密切相关,而新课标在达成这一素养提升目标的方式上明确指出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从而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高考题目中的语用环境,既典型又科学,让学生去分析并模仿这些考题,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真实的语言感受和经验,这无疑是一个较好的突破口。
相对而言,成语题的设置最直接指向词语辨析这一考点,且最容易模仿的。那么第二个学习任务就是“析模考题”,以此为突破口就可以在广博积累和词义梳理的基础上,在相关的语用场景中,让学生对词语的使用规律做出一些初步的探究和分析。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品味词语意义和用法的区别来选择词语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用词注意前后语境”的意识。在过程中,可采用学习小组各自模仿高考出题,组内共同选词完善答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思维碰撞交流,做出相对准确的答案分析。以下是一组学生析模题目的展示。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1) 的,而是在发展变化的。正如孔子所说“虑之不远,其忧即至。”这句话就是在警醒世人要对未来的变化有所考虑谋划。当下的我们处于(2) 的時代,必须(3) 才能在各种突发状况中掌握主动权,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而是要对未来发展形势(4) ,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求得生机。
接下来让小组展示题目,全班合作探究,在共同完成互问互答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而老师在过程中的适时引导和提点,帮助他们在交流中凝结出共识,主动总结出有效实用的语用规律,同时要调动学生辨析和比较的积极性,提醒他们结果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或两个标准答案的落实上,要寻找这些词语在词义、用法、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及语境中表达效果的区别所在。比如,引导问题可为:大家一起来比较,看看各个小组给出的答案哪些不合适,哪些可以保留,说说理由。
下面是学生根据之前的考题讨论出的答案以及提到的选择理由。
(1)一成不变/完全不变/至死不变
理由:一成不变最好,不变的成语中“一成不变”强调的是一点也不改变,符合这里的语境。而“完全不变”不是成语,“至死不变”现在常用在坏的事物上,比如“这种至死不变的顽固反革命,不能给他任何机会。”
(2)瞬息万变/日新月异/风云变幻
理由:“瞬息万变”和“日新月异”可以,“风云变幻”不好,因为“风云变幻”指的是局势多变和情况复杂,用在这里不恰当。
(3)随机应变/未雨绸缪/先见之明/有备无患
理由:“未雨绸缪”更好,因为这里强调提前做好准备,而另个“有备无患”虽然也有做准备的意思,但它多了个“无患”,也就是要有防止祸患发生的意思。另一个“先见之明”是名词,它需要一个动词“有”做谓语才能构成动宾在句中才通顺。“随机应变”的意思是灵活应对,可后文有预估的意思,所以也不行。
(4)了然于胸/洞若观火/一目了然/未卜先知
理由:“了然于胸”“洞若观火”可以,因为这里指对形势了解得非常清楚。而“一目了然”强调“目”,也就是“看”,“未卜先知”强调“卜”,不用算卦就知道,强调有预见,而这预见不是来自分析和了解,所以从词语侧重的意思来看,这两词用在这里均不合适。
通过这些细致的分析,学生从具体语境中体会到了如何辨析词语意义,但还停留在对语言的直观感受上,没有归纳成一种通用可行解决考题的理性方法,这时候需要老师带领同学对答案再一次进行梳理,将一时的语感转化为某种可以因循的语理,这既符合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又保证学生在考试中能有方可循。
以下是学生和笔者一起归纳的几种完成该题的方法和原则:
(1)注意文段的内容和逻辑关系,根据上下文语义的衔接和语境的恰切,先明确空格处该填词语的意思。
(2)从积累的词语中选择备选的成语,注意必须是成语而不是四字短语。
(3)辨析选出的词语意思上的细微差别,词语在语义的轻重、侧重点方面有所不同,不同语素和关键语素的分析是很好的方法。
(4)注意语法的正确,看词语词性以及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是否恰当。
2.品经思己,悟“情”炼“词”
通过之前的学习任务,学生已了解了词语使用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尤其对语境的恰切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然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有时对词语的选择和使用不是机械地遵循意义的准确和用法的正确,还要考虑到它在具体语境中的情味。具体来说指表情达意是否精妙、形容描述是否准确、意境营造是否和谐。为了这个效果,词语适用的范围可以改变、适用的对象可以移用,词语的词性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可以改变,词语可以和某些修辞手法合用以增添其表达效果,很多的经典文学作品的用词都体现了这些特点。比如:“细草空林,丝丝冷雨挽风片。瘦小孤魂,伴箇人儿便。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面。” “菜初上市,叫卖的声音是( )的。” “看祥子沒反应,高妈真想( )他一顿。”
这些作品中作者的用词就很富有情味,第一句“桃花”二字与意境形成巨大反差,达到让人毛骨悚然的艺术效果。第二句“新鲜”一词,作者运用了通感,让人能感受到在这新鲜的季节和时令带来的清新的心情。第三句形容词“俏皮”活用为动词,将高妈想调侃祥子的心理表现得更生动。
因此我们可以设置让学生猜测作品中的用词的学习任务。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会与标准答案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但恰恰是这样主动选词的方式拉近了他们与经典文学作品的距离,他们能在词语表达效果的反复咀嚼和比较中获得最为真实的鉴赏和创作快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训练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在总结了经典文学中作家词语使用技巧之后,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遣词造句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例如在之前各个小组设计的题目中选取一些来进行分析哪一个答案设置得最妙,对答案再进行修正,比如,到夜晚,我总能听见那(迤逦不绝/绵延不绝/不绝如缕/若隐若现)的钟声,窥见那冰凉如水的月色。学生会分析到这几个词语中“不绝如缕”更好,因为其有一种如丝缕般细而悠长的感觉,更符合月色如水的宁静夜晚。
古语说“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而“后艰”的体验没有难度但有深度,这恰恰是我们知识内化的重要过程。这样的讨论是在准确用词的基础上对“精妙”二字的更高追求。从经典中走出来,走进自己的作品之中,让学生更有一种亲切和熟悉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真实地完成了 “自主探究和发现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热爱语言文字的感情”的教学目的。不仅跳出高考复习分板块的原始思路,打通了成语选择、语言品鉴、文学类文本阅读等几种题型之间的壁垒,抓住了它们之间在内核关联,即“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在遣词造句中的具体表现,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主动选择、锤炼词语的意识和能力。
不仅如此,这样读写结合、辩证思考的学习任务也培养了学生遵循基本用词规则的前提下个性表达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中“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文文字作品,”“自觉反思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经验”,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和品质的要求。
三、创编考题,因“法”品“文”
当学生具备了对自己的文段精妙选词的能力之后,我们就要将这样的能力转化为一种指向高考的素养和技能了。“词语的辨析和使用”在高考中的考查形式是多样的。古诗和文学类作品阅读、语言文字表达中都占有较重的分数。新课标中提到的“语言”“审美”与“文化”甚至“思维”这四个核心素养的考查都可体现在这些考题中。最后一个学习任务可以试着让学生从已完成的高考复习题里的古诗和现代文阅读中,找出“有情味地”用词的地方,选出合适的文段来设置文学鉴赏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考题。以下是学生出题展示。
(1)鉴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 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题目:这首诗的颈联有两个字用得非常精妙,你能说说是哪个字并联系诗歌做出分析吗?
参考答案:“低”和“隔”。因为这两个词写出了送别之处高低远近的层次感,夕阳的照射下水边的楼阁静静矗立,你踏上征途从此后那归乡的路就只能在风烟迷蒙中模糊而遥远了。写出了诗人内心在送别时的淡淡忧伤。
(2)语用题
学生题目:“我站在一旁,搓着双手,像个屠夫,像是来宰杀她好不容易喂胖的日子。”若改为“我站在一旁,非常局促,像是来驱赶她赶紧离去一般”是否能起到一样的表达效果?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能。①原句用了比喻和细节描写,把我比作屠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于她来说是个残忍的出现的事实,也表达了我内心的局促与不忍;②“宰杀”和“喂胖”两词用得好,它们搭配日子,写出了过去日复一日的生活,平淡的美好的属于自己满满回忆的日子被无情地残忍地截止了。表达出作者对老妇人离开自己的房子时那种心酸的理解和同情。
从最初的成语的分析和选择到自主创编考题,其实可以算是对“词语辨析和使用”这一考点复习效果的综合考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文本出发,灵活分析词语使用的准确和精妙,还可以助推学生去剖析考题设置的角度和难点,在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提升的同时还实现了另外三个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字斟句酌的用词和主动探究高考题答题技巧的意识,增强高考复习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
近年来,高考每一个知识點的考查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依据和来源。情境式的题目设置也让套路板块式的复习方式收效甚微。这一知识点复习课的实践实际上是在新课标指引下,通过题型融合、“积累梳理”到“探究运用”任务推进的方式实现对“词义辨析与词语使用”这一来自于教材的高考考点难点的靶向落实。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得到循序渐进的真正提升,并最终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本文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课题“高中语文活动单元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KC2021-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重庆市求精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