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整为散,条分缕析

2016-12-01孙静管树青

关键词:高考复习有效策略

孙静+管树青

摘要:针对文科名著阅读现状,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种策略,愿给一线文科教师的名著阅读复习些许帮助。

关键词:名著阅读题;高考复习;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43-2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学科新增了“名著名篇阅读题”加试试题后,名著阅读题就是文科考生攀不上的高山,绕不过去的深壑。纵观近几年名著阅读题高考得分率不容乐观。再看文科名著阅读题的学习复习:教师难教,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面面俱到?学生难学,名著以其思想性文学性流传至今,学生若不能通读甚至精读全篇,难以知晓精妙之处。对于基础较弱的文科生,解答名著阅读题就更是无从入手。文科生复习难度大,复习效果差。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难点:一、名著阅读题涉题范围广,共有十部作品,其中《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篇幅长章节多立意深,学生很难悉知其意。二、教学课时有限,高三语文课附加题教学复习课时有限,有些学校以练代讲,只顾做题,缺乏必要的讲解和指导。三、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复习时很难面面俱到,各个兼顾。针对文科名著阅读现状,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给出了以下几种策略。愿能给一线文科教师的课堂复习提供一些思路和想法,以期提高名著阅读题的复习实效。

一、化整为散,循序渐进

名著阅读题想得高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掌握十部文学作品仅靠高三一年恶补突围是不现实的。阅读是名著阅读题得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而这一步师生都要落到实处。十部作品数量大,内容多,学生不能“望天收”,教师更不可将模拟考试试题为授课内容应付了事。阅读十部文学作品,学校和教师要化整为散,循序渐进。学校要有整体通盘计划,将高中三个学段都纳入名著阅读的时间段。三个年级一盘棋,通力合作,扎实有效推进名著阅读的开展。《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两部作品分章节从高一学段开始,将章节内容精细到周,按月推进,每月月底对所读章节进行反馈测试,教师随后进行相关章节的阅读讲解和指导。笔者学校的具体做法是高一学段重点读《三国演义》,兼读《呐喊》、《老人与海》、《欧也妮·葛朗台》。高二学段重点读《红楼梦》,兼读《子夜》、《茶馆》、《边城》、《哈姆莱特》。高三学段对十部作品进行梳理归纳,重点对《红楼梦》《三国演义》做整体复习指导,按情节、人物、主题、语言等主题分类别复习。除了《红楼梦》《三国演义》,其他八部作品教师可以按篇幅长短和学段教学内容灵活穿插进行。总之,教师一定要将学生的阅读纳入教学计划中,并按计划有序推进,确保阅读成为学生的常态学习内容之一。没有这第一步,名著阅读题想要得分,无异于缘木求鱼。

二、指导有法,优化阅读

阅读这第一步落到实处后,教师的阅读指导也要按步跟进。教师若没有思路方法,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教师指导要有体系有计划。纵观近五年的江苏名著阅读题,设题有这几个特点:1.名著阅读题主观题考查重点以情节、人物、主题的概括为主,以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为辅;2.名著阅读题选择题五个选择项涉及人物形象、情节和人物、戏剧冲突类型、人物动作和性格、小说题材主题和特点等。那么,教师在复习指导时,可以对十部名著的阅读设计如下的复习体系:1.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1]了解一部作品的主题不能把作品和作者、时代割裂开。学生在通读作品时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重要事迹,作者的创作风格;该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动机,作品的相关评价及文学地位影响等。2.内容梗概。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典型情节。对于篇幅较长的作品,教师更要指导学生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形象的关系、典型情节中事件的始末。3.形象分析(包括性格特征)。教师在指导时要注意中西文学作品的区别,具体作品具体分析。4.主题及思想性。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和主帅,是文学作品阅读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若学生只读情节只看人物,很难真正了解作品的精髓。十部作品中有些作品的主题学生容易理解,如《欧也妮·葛朗台》淋漓尽致地展示金钱对人的灵魂的腐蚀和对人的命运的捉弄。教师对这类文学作品主题指导要简洁明了,重在指导学生归纳整理。而有些作品的主题历来有争议,以《红楼梦》为例,较有代表性的首先是爱情悲剧说,其次是家族盛衰说,还有“两个世界”说。这样伟大的作品,其主体意蕴是难以穷尽的。教师需掌握大量参考资料,指导学生认真品读和欣赏,让学生真正沉浸到红楼世界中,不断获得新的解释和意义。5.艺术特色或艺术成就。以《三国演义》为例,这是中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全景式的战争场面描写、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形象塑造、宏大细密的结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点……艺术上的巨大成就对后世小说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艺术特点,进而在具体章节中灵活分析解读。

三、详略有度,重点突出

十部作品,部部经典,字字珠玑。每一部作品都值得师生一读再读。若追求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对基础相对不扎实的文科普通学生来说,恐怕是不现实的。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划分难易区域,优化课堂效率。重点作品,详说细说,力求突破。教师要对江苏卷近几年对十部作品考察的频率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重点篇目,也要对十部作品的重点情节和精彩语段了然于心,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指导学生阅读赏析。我们分析近6年的江苏高考语文名著阅读题:2011年至2016年,十部作品有增有减。如2016年《考试说明》新增了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删减了泰戈尔的《飞鸟集》。对于考纲出现的新变化,师生要第一时间关注篇目并做出调整。新增篇目要迅速拿出课时阅读,删减篇目不再指导和练习。《红楼梦》考查了6次,每年必考,可见其受重视程度。《呐喊》考查了三次,考查篇目是《药》和《故乡》,并且2012年和2016年都考查了《药》的相关内容。《边城》考查了两次。《三国演义》、《茶馆》等作品没有在简答题中出现,教师要指导学生不可大意忽略。分析这些数据教师不难得出些许规律,教师要根据近几年尤其是近三年试题的考察方向和出题角度,帮助学生整理出复习重点和答题要点。以《红楼梦》为例,黛玉进府、黛玉葬花、宝玉挨打、探春理家、宝玉出家等情节脍炙人口,人物形象鲜活生动。这些情节学生要重点品读赏析。

四、适当练习,条分缕析

分析近几年的江苏高考名著阅读试题题型,名著阅读题分为选择和简答两类题型,题型稳定。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在高三复习阶段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练习的度要把握好,不可多而滥,更不可只练不讲。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可重复出题。对于考察力度较高的文学作品,要分题型成体系考察学生。以《红楼梦》为例:情节、结构、人物、场景、主题、判词(诗词)等均可出题。出题角度多,涉及面广。以近三年江苏高考试题为例,《红楼梦》年年考查,2014年考查小说情节和主题:“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说说‘葬花魂和‘葬诗魂的依据”;2015年考查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四十四回情节,归纳‘女篾片的性格特征”;2016年考查人物:“两处‘孽障分别表达了贾政对宝玉什么样的感情”。教师要针对重点章节重点人物多角度出题,让学生真正读进去答得出,而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以宝玉挨打情节为例,学生要能准确答出宝玉挨打的前因后果,挨打后宝黛二人的不同反应,宝玉挨打折射出的贾政思想等等。学生做题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指导,帮助学生在语言组织、要点把握上再努力,力求得分得高分。此外,教师要利用好一些大市模拟试题(如南京市一模二模三模试卷),分析学生答题的误区和漏洞,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练习内容,让学生做有所得,做有所思。

五、社团活动,辅助延伸

十部作品因其深邃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流传至今,有不少作品已经被搬上电影屏幕或话剧舞台。教师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校园社团活动,将课堂复习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以影视作品的方式调动学生再阅读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得其门而入的捷径。”[2]以《茶馆》为例,目前已有电视、电影、话剧等不同形式的演绎版本,而在学校社团活动课本剧表演活动中,它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本剧之一。那么,教师可以利用电影社团等学生社团,开展课本剧表演、电影欣赏课等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作品甚至直接参与演出活动。这样,学生势必会对对裕泰茶馆的变化、王立发的命运有更直观的感受,对各种人物的思想性格有更深的理解。高三课时紧张,社团活动相对不多,教师要预先计划好活动时间和内容,使活动和专项复习内容有效衔接。当然,观看以上影视作品不能代替作品阅读,但对于阅读基础较弱的文科生来说,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学生能更好地识记作品的情节、人物,在此基础上再读原著,人物关系、重点情节就不难把握了。

面对高考要求,在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手段,走出名著阅读题复习低效的困境。十部作品,化整为散,不是没有可能性和可行性。以上五种策略,需要教师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灵活运用,愿名著阅读题的复习不再是“一团乱麻”,愿文科生能真正亲近名著解题得分。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2).

[2]于漪.让课堂充满生命力[J].人民教育,2004(07).

猜你喜欢

高考复习有效策略
高考复习英语作文讲评策略和模式
2017高三地理复习策略之我见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以历史核心素养引领高考复习
还概念之真,奠知识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