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设计理念下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2023-07-22唐舒静张春明

设计 2023年12期
关键词:用户需求服务设计文创产品

唐舒静 张春明

摘要:将服务设计理念作为文创产品设计的创作指导,探索产品对于用户多方面的服务形式,以服务设计理念下的文创产品设计创新为研究目的。从服务的视角出发,分析服务设计与文创产品间的联系,并从功能实用、文化传播、用户需求以及产业链发展4个方面分析当下文创产品设计的不足与难点,结合服务设计理念探索其运用于文创产品的新思路。基于服务设计理念能确保文创产品在文化内容上有效传播,总结当前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研究中的突破点,为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服务设计 创新 传统文化 文创产品 用户需求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2-0093-03

引言

如今我们的社会正在转变为服务型的社会,对于产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对其能够提供的用户体验也有了需求,服务设计更加注重于使用者的感受和期望,注重文化的传播。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突出了创新的重要性,而创新正是一个热点问题,“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贯穿于整个社会进步的过程。

服务设计能够通过改变日常生活方式来传播文化,创造出全新的、贴合生活的、更加便捷的产物,以此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运用服务设计理念,从人的感知和使用行为出发,结合用户需求通过对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交互和接触进行设计,从而形成了新的产品。产品设计逐步深入到与产品有关的各个方面,体验式经济、服务式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

一、服务设计

(一)服务设计概述

服务设计是用户在使用前后对产品进行一系列体验的过程。首先服务并非实物,而是通过使用产品得到的一种无形的精神感受,而服务的质量也没有硬性的要求,其次服务设计是一段时间内的一种行为无法长久地存在,最后服务设计不仅要集中于用户和设计要素,还要考虑到设计的整体结构及各个过程。

(二)服务设计的现状

服务设计在国内发展缓慢,通过用户与产品的互动之中得出服务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便捷的环境。但是国内的服务设计受到了国外思潮涌入的严重影响,忽略了本土的传统文化,缺少体验与交互的创新,服务设计的缺陷由此体现出来,服务设计的水平差距较大。

大多数人对一种产品的需求,都是以实用为主。运用服务设计理念文创产品能够提升使用感受、提供优质的服务、传播传统文化、得到跨越性创新值得深入研究。服务设计在产业中的地位也正在逐步转变。[1]在过去,设计只是在产品生产后对外观造型的修改,仅仅是一种装饰,完全沒有考虑到国内的文化内涵,文化创新没有受到重视。现如今,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文创产业有了较大的空缺。

(三)服务设计与文创产品间的联系

服务设计与文创产品的设计是相辅相成的,无形服务和有形产品是不可分割,服务设计理念打破了文创设计的桎梏,超越了传统设计的整体范围,包含了更多先进性和独特性。文化有时就像一种服务,人们常常看不到它在哪里,必须通过提供有形的东西展示出来。

若将实物产品视为设计师与用户之间交流与对话的媒介,服务设计则是加快沟通的技巧。此外,服务设计具有无形性、易失性的特点,因此,必须寻找有形的产品来支持,因此,服务设计是一种无形的、可持续性的价值,这一价值依附于文创产品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文创产品设计的困境

(一)实用价值不足

文创产品设计考虑不完善,文创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部分产品过于追求造型优美,强调商业性而忽略了实用性、功能性,部分产品过于注重实用性而又不缺乏美感。[2]对文创产品的实用性重视不足,减缓了其创新化、特色化难以受人追捧。如将文物的造型随意拼凑的八卦钟;形式与内容、功能与形式完全不搭的“传统”造型的吹风机的出现,突出了实用性被忽略的问题十分严重。

(二)文化特色缺失

设计特色的不完善也导致了没有市场,产品本身与当下消费者的需求不匹配,如有些产品粗糙不精美,难以激发大众的需求;高质量的产品价格昂贵,消费者没有购买欲望。产品存在文化创意不足的问题有单一地、直白地套用模板,照搬照抄,文创元素融入过于生硬。在现有的基础上平面化的贴图,生硬地进行文创设计,直接将材质和配色进行套用是不可取的。

(三)忽视用户需求

过分强调文化创意而忽视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可取的,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需要关注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以消费者为中心不仅是服务设计的原则,也是传统文化元素在文化产品设计方向上的提炼。不应为了商业收入不顾产品本身的文化内涵,忽略了对服务需求的研究,盲目地进行设计。[3]如用户对于传统文化有精神需求,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方向来进行文创设计,在服务设计的观念下同时紧扣传统文化或文化创意这两个关键点,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设计主题,有的部分文创产品仅仅是虚有其表,完全脱离了人机关系。

(四)产业发展不完善

文创生产体系结构不完善,设计师为了考虑用户需求,过于重视用户的想法,忽略了产品本身,这并不是真正以用户为中心;企业为了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往往采用设计师的设计、领导的审核、最后生产,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产品忽略了最关键的以人为本的本质。服务设计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文创产品注重文化与创意的融入,两者的结合这不仅仅是表面的理论,而是富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服务设计理念下的文创产业模式,是一种需要创新思维的新模式和富含文化的传播模式。

文创产业缺少服务蓝图设计,不能够详细描画服务系统与流程,没有完整的前期调研,无法预见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售后服务的缺乏。服务设计理念下的文创产业模式,是一种需要提前思维的新应用和富含文化的新模式。

三、服务设计理念下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

由服务设计理念入手考虑功能使用、文化特色、用户需求、产业发展这四点得出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文创产品的设计是对于文化的整理和挖掘,结合以传统文化与服务设计的理念,从多维度、多层次、多功能来考虑文创产品的发展,精神和实践的双重作用下,做到深入挖掘消费群体的内在需求,解决文创产业中实际的问题。因此,将服务设计理念运用于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十分迫切。

(一)加强设计的实用性

一方面实用性是指产品的功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在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同时考虑产品的使用价值。人机工程学是一门联系用户与产品之间的学问,设计文创产品时要考虑其尺寸与外形与人体接触的部位相匹配。同时,产品所使用的材料和颜色必须符合用户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产品价值取决于文化元素与产品结合的是否合理,强行套用元素、贴图缺少创新性。[4]其中最典型的旅游纪念品,对于文化元素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产品的作用仅限于观赏摆设,没有其他的使用价值。

另一方面,实用性是指制造商与用户之间在经济上的博弈。服务设计使企业能够关注产品的外观、产品本身的价值、产品功能和服务方式创新以及可持续价值,能够提供更多产品的可用性与创新性。[5]但是产品的成本与消费者购买能力是成反比的,考虑合适的功能与定价,可以促进文创产品的发展。大英博物馆推出的文创小黄鸭,它虽小却展示了大英博物馆的特点,橡胶材质使得产品的成本虽较低但同时作为儿童沐浴玩具推广文化,巧妙地考虑到了实用性。因此要考虑实用性也要结合成本与价格。首先,通过合理的元素使文化与产品结合。其次,合理定价使得消费者愿意购买。

(二)结合产品的本土性

产品的本土性能够打破文创思维固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究从文化本身出发,兼顾功能性和艺术性,准确地划分消费人群及市场的需求,在精神上和视觉上两重方面同步提升。

服务设计理念的加入,通过消费者本身独特的需求结合文化元素的独特性,进行产品设计。“蒸”在中国是一种独特的烹饪方法,蒸笼由杉木制成,锅体由陶瓷制成。这是中国传统蒸笼技术的创新,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又弘扬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满足了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具有独特性。文化属性的转换,就必须从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性中抽取出最基本的视觉要素,并经过设计转换,设计出与当代美学相适应的创意产品。对能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进行提取,加以利用融入产品中。[6]不同的传统文化元素都有自己的独特性,独特的本土文化、丰富的物质资源形成了文化产品的外观,为产品提供了深刻的内涵。例如,将秦腔色彩应用于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设计师可以巧妙地将工艺美术与色彩理论相结合,总结和提取的颜色从而提高文化产品的美感和装饰性。

首先,从创造性思维入手,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元素的文化内涵,用语言表达现代艺术中的传统元素,促进中国传统元素的有机融合,设计文化创意产品,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意义从而涌入市场。其次,对消费者的服务需求进行调研,使得文创产品的设计方向更加明朗。最后,服务设计中的文化传播具有独特性、先进性,将服务设计理念加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来,挖掘中国传统元素,服务于现代社会,是现代文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的重要途径。[7]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应有一个独特的设计思维方式,按照本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使用需求,风土人情来进行设计思考。设计师只有通过对消费者生活环境充分了解,才能发现消费者对于民族文化中的独特情感,在强调为消费者服务时,我们需要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以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获得完善的服务,帮助用户发现并发挥用户的潜力,调动用户的积极性,通过文化元素的转化,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中国悠久的历史使得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古迹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参观、运用博物馆内收藏的文物,从传统的产品造型、古朴的色彩搭配、多种材料的选用、表面处理工艺以及各种设计的细节来对产品进行本土化再创作,从功能 、使用方式 、社会风俗与地理环境等相互结合进行研究及设计。[8]

(三)注重用户的需求

以使用者为出发点,注重用户需求,是服务设计的理念,也是文创产品设计应遵循的方向。在设计的过程,应该从消费者的情感需要与使用体验两个方面出发,多样化地设计文创产品、文创有关服务等。

从情感需求出发,一方面根据用户的个性化要求,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如祥云图、八卦图、中国结能够激发用户的家国情怀,通过文化创意产品找到家的感觉,从文化创意产品中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文化。另一方面,提取传统的文化符号元素用于生活用品,保证他们日常的精神需要。九华山的文创产品设计,提取了地藏王坐在麒麟上的形象,设计运用到灯具中,使得用户在生活中得到精神的安慰[9]基于情感体验的产品设计不再局限于产品的形式,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内容和意义。

从用户体验出发,增加产品的体验与交互。加入感官上的互动如视觉、听觉、触觉,有助于提高产品的体验价值。视觉是人类接触外界的第一方式,产品通过改变形态、色彩来反馈用户;听觉仅次于视觉,产品通过敲击等方式发出声响与用户进行交互;触觉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外观及材质。[10]故宫文创的设计和销售都考虑到了服务设计的理念,在产品的使用方式上增加了与用户的交互,故宫文创的日历本与夜灯结合,灯光、透明面板与木质底座产品很好地运用了视觉,可擦写记事本面板运用了触觉,多方面与用户交互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南京博物馆的中华民国馆就是让游客沉浸在南京中华民国文化中,穿着中华民国服装的工作人员,在茶馆里用陶瓷茶杯喝茶,在杂货店买旧东西都充满了体验感。

在文创设计中考虑到产品和使用者之间的人机交互,不能再局限于人对产品的操控,从产品本身发出的交互行为,强调使用者的情感需求、用户体验,将服务设计理念与文创产品结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继承和发展文化,促进文化进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11](四)完善产业的流程文创产业链是动态的过程,缺乏服务的完整性,完善产业的流程就要求关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各个节点当下的需求,将它们串联起来,在设计前期进行完善的调研与预见,在售后进行全面的保障与维护,服务理念下文创设计也必须充分重视产业链的发展。文创产业链是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文化产业供给结构改革的关键。通过文化传播的作用,连接一个孤立的环节,打破一个环节,延伸下游产业链。鼓励文化产品产业链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以文化品牌辐射周边产业。从产业链结构入手,从内到外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12]将服务设计思维合理融入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当下的火热趋势。企业从前沿技术可以看出目标,企业运用服务设计理念可以得出方向,推进商业运营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服务设计针对用户所接触的所有触点来进行设计、得出框架、最终成型。

一是重视用户反馈,服务设计相比传统的设计,尤其需要不断地接受使用者的反馈,同时不断改进,以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用户才能获得更愉悦的体验。文创设计产业的发展对于文化传播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既能够传播传统文化,又能够满足功能才能够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13]二是动态分布产业链,元景工艺品制作公司将文创设计与工艺品制造相结合,整合多样化的供应商及资源,打造能落地的文创产品,从文化的体验,到文化元素与现代工艺的结合、实践。对相关客户的资料进行提炼、实地考察挖掘文化元素,凭借工艺品生产能力形成了完整的文创产品产业链。协调文创产业的设计流程,参与到服务设计流程中,收集多方诉求,发现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才会更好地解决问题。确定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在服务设计的流程中关注各个用户使用人群在使用过程的节点中,所产品的不同使用需求及情感需求,针对流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文化创意的提取。

三是接受售后问题,售后服务的完善在服务设计的流程中十分重要,保持顾客满意度、忠诚度的有效举措。文创产品不能仅仅考虑卖出,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售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设计中提前解决,在用户使用时接受售后反馈,使文创产业更加完善。

总结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通过服务设计方法,从用户需求出发,将文化融入设计,体现出文创产品的实用性、本土性、独特性、先进性,将消费者本身的需求、情感、使用过程等方面带入文创产品的设计,文创产品将会得到实质的变化。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不是一味地听从用户想法,文创产品设计中应该有设计师的思维,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再进一步设计,最后形成具有艺术性、实用性的产品,传播出当地的传统民俗民风,展现地方性的文化氛围,营造中华传统文化气息,也是文创设计的魅力所在。

因此,在产品设计的文化创新中,必须从创造性思维、服务性理念入手,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元素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用户的使用需求,用艺术语言表达现代生活中的传统元素,促进中国传统元素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有机结合。服务理念与产品实用性设计进行融合创新,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发展与推广,必然能够推动文创产业的发展。

基金项目: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3_1424)。

参考文献

[1]葛畅.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需求分析及转化[J].装饰,2018(02):142-143.

[2]武怡帆,阴耀耀.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艺海,2019(05):82-84.

[3]肖洒.文化创意产業背景下的展示设计[J].设计,2015(19):76-77.

[4]王英明.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0.

[5]黎颖,胡莹,杜星.融合服务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创新策略[J].包装工程,2020,41(04):182-188.

[6]万尧嘉.基于服务设计意识下的数字文创产品创作研究[J].设计,2021,34(07):8-10.

[7]陈曾.从故宫文创谈我国文创产业的创新之路[J].设计,2017(19):68-69.

[8]樊婧.服务设计思维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21(09):71-72.

[9]陈墨,余隋怀,王伟伟,许蕊.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法与路径[J].包装工程,2019,40(24):1-10.

[10]杨杰,叶迅荣.服务设计思维下的地域文化品牌应用研究[J].设计,2022,35(09):41-43.

[11]杨雪.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5(20):147.

[12]李佳庭,张玲玉,罗怀林.品牌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2021,34(23):17-19.

[13]刘洋.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文创产品设计创新研究[J].艺术品鉴,2020(36):67-68.

猜你喜欢

用户需求服务设计文创产品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
基于老龄人群需求的区域性公共自助医疗一体机研究分析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
基于汽车用户行为研究的矫正司机开车姿势穿戴设备设计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
基于用户需求的政务微信发展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