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性传播视域下“国际传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2023-07-21王嘉
王嘉
【内容摘要】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关系职业,指导性传播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关注影响教学过程的传播交际因素。本文主要着眼于从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师的课堂管理实践两方面因素对“国际传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展开相应的思考。
【关键词】指导性传播;国际传播;课程思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才成了当务之急,国际传播成为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热点。如何通过“国际传播”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增强把握国际传播规律的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发文强调课程思政在高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最深远的意义在于课程教学目标可以实现知识传播与价值观构建的有机融合。2018年9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①值得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便是如何结合新闻传播学学科特色,探索出“国际传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践路径。
一、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国际传播”教学的认识框架
在开始准备“国际传播”课程,思考课程思政理念如何融入到课程教学这一命题时,笔者考虑将指导性传播作为课程教学活动自始至终的一个理论指导和认识框架。
1972年,指导性传播(instructive communication)被国际传播学会(ICA)正式承认为学术研究领域。在国外传播学研究中,聚焦于传播在教学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指导性传播已成为传播学下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指导性传播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著重关注影响教学过程的传播交际因素。指导性传播学的研究者从教育学、传播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获得启发,考量因素跳脱出学习者的个体类型、学习的具体内容等框架,转而致力于考察影响师生沟通关系、影响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反应的一系列主要因素,如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师的课堂管理实践、师生关系的构建等等(见图1)。篇幅所限,本文将主要着眼于从上述框架中的教师层面,即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师的课堂管理实践这两个因素来探索“国际传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
二、教师的教学策略
国际传播学属于传播学的学科范畴,是传播学分支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及传播内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国际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笔者立足于从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构建的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引导学生思考在国际传播观念转型、国家软实力影响日益显著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国际传播的主要格局、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国际传播的发展战略等领域的问题,探讨当下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思考如何润物细无声地传递中国价值、体现中国影响。
在“国际传播”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着眼于首先以理论讲授开启学生的初步思考,随后引入相应的实践案例使学生对前期吸收的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形成进一步具象化的感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积极的课堂学习投入,在问题的思考和观点的表达中主动深化对知识点的多维观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每部分知识点的初步强调并不断重复要点,辅之以具体的案例分析、教学讨论,最终促成学生在接收信息时的清晰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准备和呈现知识点信息,学生随后在讨论中予以反馈回应,提出问题,教师继而进一步作出回应,由此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交流中不断互动协商最终促成了教学策略的清晰落地。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也正是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的贯通衔接,通过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国际传播实践背后的原因而摸索出了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国际传播可分为两个向度:一部分是由外向内的传播,即将国际社会的重要事件和变化动态传递给本国民众;另一部分是由内向外的传播,即把有关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传递给国际社会。上述两个向度活动中由内向外层次的传播便是如何对外讲好本国故事的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就我国的国际传播而言,如何以积极自信的姿态通过传播向世界呈现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科教、体育以及民生等各个方面的状态,并且有效地传递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国内外事务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部分知识点的过程同时也是将中国立场、中国价值、中国方案贯穿于国际传播思路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基于此考虑,因此在课程设计策略上更加突出了这条路径。
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诸多层次、诸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过程。大众传媒是推动全球依赖性增强的重要动力之一,其所从事的传播活动不可避免地也被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事实上,在步入全球化的今天,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来自我们内化的期望,也是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共同期待。然而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表达,向世界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故事在实践操作层面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首先,国际传播所面向的是非本土受众,传播的主体、传播的内容和传播的受众几个要素之间具有错位性的特征。东西方文化语境的差异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接受心理来看,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具有不同的认知习惯,这些都会影响到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要高度重视传播话语的建设和创新,充分观照非本土受众的思维方式、信息需求和信息接收习惯,有针对性地设计传播形式,例如拓展表达和解读中国内容的视角,通过传播对象国人士的他者视角来解读当下的中国,以此增强故事的可感性和说服力;再者,中国作为全球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在国际传播实践中亦当遵循国际惯例和规则来对自身事务和问题予以解读和说明,用国外受众能够理解、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来阐释中国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融通中外才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关键”。这同样是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另一重心,启发学生思考将中国精神、中华文明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开展国际传播亦是课程设计策略上突出的思政实践路径。
由此,课程教学策略已然清晰,那便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新时代的国际传播语境下“讲述什么故事”以及“如何讲好故事”。
三、教师的课堂管理实践
传播学研究中的“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将传播双方都视为传播行为的主体,相互交替着编码者、译码者的角色功能,其中的编码者发出讯息,而译码者接收并解读讯息。无独有偶,在指导性传播对课堂教学信息处理的研究中,学生被视为信息处理者,教师被视为信息分发者。②有了较为清晰的课堂教学策略,在具体的课堂管理实践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致力于构建积极协商意义的师生互动关系,其每时每刻的行为都生成了关于自我定位的不断变化的画面。③
为了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入案例来引发学生主动投入思考;另一方面,课程的教学并不只限于课堂的情境部分,课后通过分组项目作业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拓展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深化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在讲授“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重大课题”这部分内容时,教学引入了外文局最新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当前我国国际传播的现状有了具象化的认识。在分析讨论到受访样本人群普遍对中国的文化较感兴趣这一点时,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这一样本调查结果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在开展思考的过程中对强化文化内容的传播以增强吸引力这一点自然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但教学进行到此,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依然呈现出点状接收的特点,而知识点背后所发散的深度内涵还需要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战略层面不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营养,获取力量,赋予时代精神”的思想内容被有机地融入到了上述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从具体的案例引入帮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课程思政的实践融合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对于意义的深刻认知:我们需要孜孜不倦探索的便是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中国人民深厚的民族信心传播给世界的故事化的话语表达路径。
在讲授“国际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引入全球不同国家由内向外开展国际传播实践所呈现的不同版本的国家形象片,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横向比较分析各国国家形象片表达思路的异同点,随后从异域观照转向对自身国际传播实践中不同阶段国家形象片表达思路的纵向比较分析。在开展具体讨论的过程中,除了课堂教学中可预期的各抒己见的讨论氛围外,还会出现预期之外的个体同学所阐述的观点启迪了其他同学的思路,后者在前者表述的基础上予以同一思路广度和深度的延续拓展的积极互动呈现。在这种情形下,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强化与学生学习积极体验相关的关系行为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和学业投入,④此时课堂管理实践中师生关系的构建便会变得更多元、更立体,教师发起讨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全方位的积极互动得以开启。从案例引入到互动讨论还不足以完成课堂管理的全部内容,教师对于知识点的总结深化才是课堂管理的收尾环节。在基于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对如何形塑国家形象和国际传播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认知,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建设好并向世界展示好中国的国家形象所阐述的清晰思路。在接下来的国际传播实践中,中国故事讲述的内容脚本框架已然明晰,即“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将“国际传播”课程教学置于指导性传播的视域下,不难发现,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关系职业,⑤师生间通过心理和情感的互动所形成的传播关系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义。师生间的关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两者都是成功实现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部分,⑥而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也有赖于上述积极的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如何挖掘思政元素,促进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值得探索的问题还很多。本文基于指导性传播的认识框架,对国际传播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仅仅探讨了更侧重于教师层面的两个要素,而关于学生的学习策略以及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这两个维度的具体观照和深入思考亦值得进一步的开展。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2018年10月19日。
②Segabutla, M. H., and Evans, R. (2019). Lack of lecturer clarity during instruction: possible reason for poor throughput? South Afr. J. High. Educ. 33, 115–131.
③McIntyre, N. A., Mulder, K. T., and Mainhard, M. T. (2020). Looking to relate: Teacher gaze and culture in student-rated teacher interpersonal behaviour. Soc.Psychol. Educ. 23, 411-431.
④Bolkan, S., Goodboy, A. K., and Kelsey, D. M. (2015). Instructor clarity and student motivation: Academic performance as a product of students ability and motivation to process instructional material. Commun. Educ. 65, 129-148.
⑤Xie F and Derakhshan A (2021). A Conceptual Review of Positive Teache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in the Instructional Context. Frontiers in Psychology·June 2021.
⑥Delos Reyes, R. D. G., and Torio, V. A. G. (2020). The relationship of expert teacher–learner rapport and learner autonomy in the CVIF-dynamic learning program. Asia-Pacific Educ. Res. 2020, 1-11.
(作者系北京第二外國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系教师)
【责任编辑: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