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赋能教育 提高能力

2023-07-21许望鑫

幸福家庭 2023年5期
关键词:位线创设情境

许望鑫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其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参与式教学的优势,以期通过“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于参与;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一、初中数学参与式教学的优势

(一)落实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主的理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参与式教学可以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深入学习、理解课堂知识。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践行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主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如生活环境、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学习习惯的不同,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切实服务于学生,助力每一名学生的进步。

(二)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教与学是分离的,教是教,学是学。这种观念导致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缺乏自主探索和积极思考的意识。而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围绕学生的需求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教授“三角形中位线”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中位线就是与三角形底边的中点垂直的线。”有的学生说:“不对不对,三角形的中位线应该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请小组代表发言,并画图示范讲解。再如,在教学“轴对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动手画轴对称图形,并及时点评学生的作品,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参与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时间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通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不够灵活。在参与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他们拥有更多自由思考的时间,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结合新时代学生的需求,打造参与式课堂,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使学生从多角度理解知识,获得成长。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参与的策略

(一)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于参与

教与学是双向的,需要师生融入情感、积极参与,才能实现预期教学目标。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注重教学环境的创设,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参与热情,不愿与教师和同学交流。这不仅给教师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和谐、轻松、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是点燃学生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在这种环境中,教师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欲,让学生敢于参与,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第一,教师要运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把教学内容准确、高效地传授给学生。初中生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运用策略,不能全程用数学专业术语,增大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要了解初中生的心理,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给学生传递轻松、愉快的信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比如,“来,我们一起去数学海洋探寻知识宝贝吧!”。学生听到教师这样的话语,可以适当地减轻紧张感和压抑感,学习压力也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第二,教师要用问题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提问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来吸引学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中位线”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中位线的定义后,可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三角形的图,让学生猜测中位线与三角形第三边的关系。有的学生猜测“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平行”,有的学生说“它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

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提高其探究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应有的知识积累。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从而避免灌输式教学给学生造成的无形压力。

第一,创设故事情境。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如法国数学家多布林在阿登省作战时所写下的数学手稿,确定了他当代概率理论创始人的地位;陈景润从小学就热爱数学,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研究数学,最终创立了“陈氏定理”。这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动力,点燃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学好数学理论。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无论是导入环节还是教学环节,大多数教师会利用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作为新时代的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参与数学课堂,以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教学作用。比如,在讲授“正数和负数”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温度计进行导入,在讲解相关知识后,提出问题“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学习,你们现在能分辨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吗?0和正数、负数的关系是什么?如果你家乡某一天的温度是-5℃~8℃,那么它的意思是?”。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思考,使其把实际生活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机会参与

教师在教学中不难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難以激发学生的内动力,无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不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究其原因,是教与学没能结合起来,教是教,学是学,二者分离,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在课堂上,部分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面面俱到,一讲到底,生怕遗漏重要的知识点;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没有参与、互动、质疑的意识。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就要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参与机会。具体来讲,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围绕学生组织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展开,与学生一起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比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汇总自己的疑难点,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点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类比、分析和归纳等方法理解概念;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题,让学生根据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事实证明,传统教学一直是单向传授、单向学习,无意中阻断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难以实现赋能教育的目标,而参与式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初中数学教师要本着赋能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给知识赋予鲜活的生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比如,商品定价问题、商品降价问题、利率问题、工资与个人所得税问题等,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又如,教师在教学“二次函数与定价问题”的相关内容后,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与生活有关的作业,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吸收知识,实现知识积累。

结语

笔者认为,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应采用参与式教学,为学生创造轻松的教学环境、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不断探索、质疑和体验的学习过程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获得综合性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镇原县太平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位线创设情境
妙用中位线
不同情境中的水
巧构中位线解题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巧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题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