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见别样的“你”

2023-07-21顾思婕王玥瑶

幸福家庭 2023年5期
关键词:小豆豆东东青菜

顾思婕 王玥瑶

在幼儿园中,教师可能或多或少遇到过令人头疼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各种表现成了常人眼中的“窗边的小豆豆”,可是扪心自问,这些孩子并不是坏孩子,成人如果换个角度去看待他们,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所隐藏的优良品质。正如《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小林校长所说的,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生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成人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些优良品质受到不良影响前,早早地发现它们并将其发扬光大,促使孩子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人。教师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一、擅自拔芽的“小豆豆”:保护好奇心,耐心听解释

好奇心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孩子,可能会在探索中损坏物品。此时,教师不能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探索行为,而是要洞察孩子的内心,培养并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

在三月时,为了让孩子感受春天的独特魅力,笔者带领孩子在班级里共同创设了一个自然角。孩子们一起种植植物,并及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过了一段时间,大部分植物发生了变化,有的长出了小芽,有的长出了叶子,可是有一颗被埋在彩石下面的小青菜种子还没有发芽。孩子们很关心小青菜种子,每天早上都要去看看它有没有变化,都想当第一个发现小青菜种子发芽的人。

有一天在晨间锻炼前,萌萌发现彩石下的青菜种子发芽了,她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同伴和笔者。可是,在孩子们吃点心的时候,笔者听到果果大声地说:“老师不好啦,凡凡把小青菜芽拔出来啦,小青菜死掉了。”在果果说完之后,一群孩子来到了笔者面前,告诉笔者凡凡所犯的错误。凡凡经常会做让人出乎意料的举动。这时,笔者看到凡凡低着脑袋一言不发,拨弄着手上的玩具,对于同伴们的激烈反应有些手足无措。于是,笔者来到凡凡的面前,拉着凡凡的手问道:“凡凡,你为什么要把小青菜芽拔掉呢?”凡凡没有说话,笔者继续问:“凡凡,没事,你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你看小青菜的种子这么长时间才发芽,小朋友们多高兴呀,你一下子就拔掉了,小朋友们肯定伤心呀,所以他们的反应才会这么大。你告诉老师为什么拔掉,老师才能替你向他们解释呀。”凡凡看着笔者,缓缓地说道:“我是看到小青菜芽长出来了,可是我又觉得不像小青菜,就想看看到底是不是小青菜,可是我又看不到,它被石头挡住了。”凡凡说得断断续续,语言组织虽然不像成人那样条理清晰,但是在凡凡讲述的过程中,笔者就像《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林校长对待小豆豆那样,耐住性子,始终面带微笑,认真倾听凡凡的想法。听完后,笔者逐渐明白,原来凡凡看到了小青菜芽就想知道这时小青菜的根是什么样子的,但由于被石头挡住了视线,他就将小青菜拔了出来,这归根结底是好奇心惹的祸。

教师应适当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但为了满足好奇心而破坏集体的东西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于是,笔者先肯定了凡凡的好奇心,接着又问他:“小青菜种子是大家一起放进去的,一直以来也是大家一起照顾的,所以小青菜是大家的还是凡凡一个人的呢?现在小朋友们都没办法继续观察小青菜的生长过程了,怎么办呢?”笔者通过提问,引导凡凡反思自己的行為,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同伴们道歉。

笔者认为,当孩子犯错时,教师要让孩子认识到错误,但不能浇灭孩子的好奇心。教师需要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这些“小豆豆”们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促进“小豆豆”们的成长;需要给予孩子自主探究的空间,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让孩子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二、不善表达的“小豆豆”:引导多表达,多问“然后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其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教师必须重视对幼儿语言领域的教学,正确地引导不善于表达的“小豆豆”们,让他们敢说、能说、会说和乐说。

为了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周五下午笔者都会在班级内组织讲故事活动。不论故事长短,不论讲述是否流畅,笔者都会在孩子讲完之后鼓励他们并给出适当的建议,有时还会请他们互相评价、相互学习。每当看到他们的点滴成长,笔者都会备感欣慰。

笔者发现班上的同同从来没有讲过故事,每当别的孩子讲故事时,他都会全神贯注地听,可是当笔者询问谁想来讲故事时,他就会把头埋得低低的。在一次周五的讲故事活动中,笔者问道:“谁愿意上来讲一讲呀?”很多孩子跃跃欲试,同同不出所料地低着头。笔者说:“今天我们请同同来为我们讲个故事吧。”同同听到笔者喊他的名字,不太情愿地走到笔者面前。笔者笑着说:“同同,你可不可以为我们讲个故事呢?就算只有几句话也没关系的。”“可是……我不会讲故事。”同同小声地嘀咕着。笔者继续引导:“不会讲没关系,我们现编一个吧。”同同愣住了:“可我……我也不会编。”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社会经验的支持,要想他们有话说,就要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入手,于是笔者说:“同同,想想你从早上起床一直到幼儿园这期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我起床之后,穿好衣服就刷牙了,妈妈在给我做好吃的早饭,有鸡蛋……”同同的话匣子被打开了,每当同同停住的时候,笔者就会借助“然后呢?”“接着呢?”“还有呢?”等语句,引导同同继续说下去。慢慢地,同同越讲越大声,他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当同伴们与他进行互动时,他更是高兴。当同同讲完之后,笔者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同同讲得好不好呀?”孩子们鼓起掌来,异口同声地说:“好。”听到同伴们的掌声,同同更高兴了。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乐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善言辞的“小豆豆”们,教师更要发挥引导作用,为他们提供说话的机会,让他们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培养“小豆豆”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语言能力。

三、不会画画的“小豆豆”:置身大自然,直观感受美

在美术教学活动“春天的树”中,笔者通过引导幼儿欣赏书上的小树林图片唤醒了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发挥想象大胆绘画。可是当孩子们专心地画画时,东东一会儿看看旁边同伴的作品,一会儿看着笔者,就是不在自己的画纸上绘画。十几分钟过去了,东东的画纸还是一片空白。笔者来到东东的座位旁边,耐心地询问:“东东,你为什么还不画呀?小朋友们都快画完了。”“我不会画。”东东苦着脸说道。“刚刚老师不是带你们欣赏了图片吗?我们也说到过作画的方法,你是哪里不会画呀?”笔者继续询问。“因为我不知道树林里的树叶是什么样的,是深绿的还是浅绿的,树叶都是一个形状的吗?还有刮风的时候树叶会有什么变化?”东东一下子问出了好多问题,这说明东东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他的观察能力比较强。这让笔者意识到不能把孩子束缚在教室中,要让孩子走出教室,领略四季的变化,感知大自然的魅力。

于是,笔者带领孩子走出教室,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直观地感受树木的形态。当孩子进行观察时,笔者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先观察一根树枝,再观察它上面一根树枝,接着观察摇动着的树叶,观察它们与树干之间的联系。”除了让孩子用眼睛看,笔者还鼓励孩子用鼻子闻树叶的味道、用小手摸一摸樹皮等,让他们调动多种感官感受自然界的美好。

教育家马拉古兹认为,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同一棵树在不同的孩子眼里有不同的样子,孩子能够借助绘画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孩子能够了解如何去画,进而喜欢上绘画。在指导孩子绘画时,教师可以从简笔画入手,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让他们在绘画中提高感知能力。

结语

遇见别样的“你”,就是指教师要将成人视角转换成孩子的视角,多问问孩子的想法,多想想孩子的需求,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这样才会发现隐藏在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当孩子破坏东西的时候,他可能是对这个东西有着浓厚的兴趣,想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当孩子不参加讲故事活动的时候,他可能并不是不愿意参加,而是不知道如何讲、讲什么;当孩子不动笔绘画的时候,他可能不是想偷懒,而是不了解所要描绘的事物。因此,教师要适时转换思维方式,真正地做到亲近孩子、尊重孩子、肯定孩子。这样,教师会遇见更多别样的“你”,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作者单位:南京市力联阳光幼儿园)

猜你喜欢

小豆豆东东青菜
用爱浇灌孩子——再读《窗边的小豆豆》
青菜新品种介绍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小豆豆去散步
种青菜
拔青菜啦
一棵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