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平衡假设研究综述
2023-07-20徐晓文周芬芬苏慧
徐晓文 周芬芬 苏慧
【摘要】自陳新仁在2004年提出语用平衡假设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到语用平衡假设。它为人们解释话语产生机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基于此,对语用平衡假设的基本概念与内涵,以及语用平衡假设应用于语用身份、微语言、语用缓和策略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加以总结分析,并针对研究不足之处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语用平衡假设;研究综述;语用身份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5-013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5.044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微语言语用价值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SP20YBZ132);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语言文化与农村劳动力跨国流动: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CX20220686);广西外国语学院2022年校级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XJ50)。
在特定言语交际情境中,交际主体选择其交际方式时往往会综合考虑双方交际需要,并努力以合适的话语方式产生一定语用力量,达到交际需要和语用力量二者均衡,以此维持言语交际过程的语用平衡,进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交际目的,顺利完成交际[1]。陈新仁的语用平衡假设从解析言语交际主体的需要和行为倾向出发,为探究话语产生提供了新思路,日益受到语用学、应用语言学等领域的关注。由此,本研究将回顾相关文献,从语用平衡假设基本内容、语用平衡假设与语用身份研究、语用平衡假设与微语言研究、语用平衡假设与语用缓和策略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期扼要阐述语用平衡假设研究的基本情况,并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作简要评述。
一、语用平衡假设概述
(一)语用平衡假设基本概念
陈新仁于2004年首次提出语用平衡假设,主要涉及交际需要、语用努力和语用力量三个基本概念。
1.交际需要
陈新仁将影响交际主体在交际某一阶段选择交际内容、方式的各种需要统称为交际需要。大致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指特定语境下具体的、临时性的行事或施为需要;二是隐性的、持久性的需要,涵盖面子需要、利益需要和省力需要等;三是美学需要[1][2]。袁周敏等则主张交际需要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来理解,广义上是指避除不同语境维度上的交际矛盾,以促进言语交际的和谐,狭义上则是言语交际中具体的、特定的交际目的或目标[3]。交际需要不仅存在于发话人身上,而且存在于受话人身上,所以在即时会话中需要同时考虑双方需要。交际主体在交际中往往会面临多重交际需要,且不同需求间可能出现冲突,因此必须认真评估、衡量各需要的重要程度,然后作出合理的选择。
2.语用努力
交际主体明确双方交际需要后,接着会采取各种努力来实现其交际需要,因此,陈新仁将交际主体为达到交际需要所作出的各种努力概括为语用努力[1]。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认知各种交际要素上付诸的努力,二是维护面子上付诸的努力[3]。从语用努力的实现手段来看,它既可以是语言形式的,也可以是副语言形式的,合理的语用努力是二者之间的协调性配合。另外,语用努力通常表现为对各种服务于特定交际目标的语用资源的选择和调用。陈新仁起初将交际中的语用资源划分为四类,即语言资源、副语言资源、语境资源与上下文[1],之后又将上下文归类为语境资源的一种[2]。
3.语用力量
奥斯汀为区分语用行为和语谓行为,首次提出“语用力量”这一概念,指出语用力量与语境紧密相关[4]。塞尔则主张语用行为是由语用力量和命题内容所构成的,前者是各种以言行事行为相互区分的依据[5]。而在语用平衡假设中,陈新仁对“语用力量”进行了新的界定,解释为发话人在特定语境中借助语言或副语言形式的语用资源,付出语用努力,产生的影响力或作用力[1]。由此可见,语用努力与语用力量二者联系密切。因此,袁周敏等进一步指出语用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用力量的强弱、方向、质量价值和连续性[3]。
(二)语用平衡假设核心内涵
语用平衡假设认为,言语交际过程中,理性交际主体为达成交际目的,在选择话语方式时往往会倾向于保持以下两个交际要素间的均衡:①交际主体在选择话语方式时应当满足的各种交际需要;②交际主体为达成这些需要所应呈现出的语用力量[1]。用公式表示为:语用平衡(常数为1)=交际需求/语用力量。因此,如果交际中交际需要与语用力量之间处于均衡状态,交际主体则可以维持交际平衡,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进而取得预期交际效果;但如果没有保持二者均衡,受话人则可能会产生疑问、误解或其他负面情绪,不愿意继续配合发话人完成交际,由此引致交际失败。
借鉴周祖城的管理平衡理论[6],陈新仁认为交际需要和语用力量二者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以下几种不同的语用效果:(1)语用平衡:当交际需要=语用力量时,交际处于平衡状态,发话人往往能够取得预期语用效果;(2)语用不平衡:当交际需要≠语用平衡时,言语交际出现失衡情况,而此时发话人是否能取得预期语用效果决定于这种不平衡的性质和程度,不平衡的性质是指它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因此,语用不平衡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种:①语用正向不平衡:交际需要<语用力量,发话人一般可以取得预期语用效果,同时还伴随额外效果的获取。②语用负向不平衡:交际需要>语用力量,发话人通常无法取得预期效果,一些交际需要得不到满足;(3)缓冲区或不敏感区:交际需要≈语用平衡,二者存在差距,产生了某种意义的不平衡,但由于二者相差不大,一般仍会取得预期效果,且不足以引起对方的消极反应。
二、语用平衡假设与语用身份
基于语用平衡假设的分析框架,学者们目前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探究语用身份,包括语用身份性质、语用身份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元话语的语用身份建构。
(一)语用身份性质
一方面,语用身份是实现语用平衡中可供交际主体调用的语用资源。有学者认为身份不是交际主体“拥有”或“是”的东西,而是其“使用”“做事”的一种资源。袁周敏、陈新仁以医疗咨询会话为例,也指出交际主体可以依据不同交际需要策略性地选择特定身份来行事[7]。一旦交际主体将社会身份应用至言语交际中,此时的身份则称之为语用身份,是一种可供交际主体选择和使用的语用资源,而发话人也会顺应双方交际需要、交际语境等要素,调用相关语言资源建构恰当的语用身份,以实现言语交际目的[8][9][10]。因此,语用平衡是交际主体调用语用身份的重要依据[11],或者说,语用身份建构是交际主体实现其交际需要、追求语用平衡的一种手段或策略[12]。
另一方面,语用身份的调用具有多元性。一般而言,交际主体具有多种可供选择的身份,从而形成多元语用资源,为言语交际中交际需要的满足提供不同的选择。基于此,交际主体能够从中选择最适合达成即时交际需求的语用身份进行话语建构。与此同时,由于多元社会身份的普遍存在,在特定言语交际活动中,为顺利达到其交际需要,交际主体往往能够顺应各交际要素而逐步选择和建构不同的语用身份[7]。也就是说,身份从本质上而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这并不表明交际主体总是以同一种语用身份进行交际。实际上,随着交际的不断进行,发话人会依据不同交际阶段的语境变化或交际需要变化,对其语用身份作调整或重新建构 [8]。
袁周敏探究医药咨询会话时指出,当交际活动类型所规定角色(C)难以促成发话人实现交际需要(N),发话人会选择调用其他身份资源以建构新的语用身份,进而最大限度实现其交际需要;当C基本可以促成N,发话人则通过建构语用身份来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当C完全可以促成N,发话人可以根据具体语境考虑是否调用其他更多类别的语用身份参与到会话中[13]。在此基础上,袁周敏和毛延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咨询顾问以调用专家身份辅以同伴身份介入的方式组织话语,能够将其语用身份建构的人际功能由单一的“权威”功能转向缩短语用距离、获取认同感的“亲和”功能,从而达到语用平衡,顺利实现商品买卖的交际需要[3]。袁春波等考察了小说《红楼梦》中人物角色对他者身份的调用,认为长史官调用除自身身份之外的他者身份“王爷”,是其刻意增强话语力量以调节语用平衡的语用实践[14]。
(二)语用身份选择的影响因素
上面谈到语用身份是策略性进行调用的,因此话语和身份的选择不是固定、随机或无意识的,而是各种交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陈新仁主张语用身份建构是处于特定语境中的,交际主体可以根据不同交际需要,选择和建构满足目的实现的身份,而语用身份的选择又体现在不同话语的使用上,从而获得不同的语用效果[15]。鉴于此,他从语用平衡假设的角度出发,综合考察言语交际中的语用身份,主张语用身份的选择与建构主要受制于以下三个因素:①交际主体所对应社会身份在即时语境下能产生的语用力量;②交际主体所面对的交际需要的认知与评估;③交际主体通过语用努力所能产生的语用力量[2]。
(三)元话语的语用身份建构
在语用身份的建构过程中,元话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依据元话语功能,可将其划分为交际类与互动类,交际类元话语旨在引导受话人注重组织交际话语的方式,涉及过渡标记、框架标记等;互动类元话语则包含自称语、增强语、态度标记等。时常珺基于交际需要双层次细化后的语用平衡假设,对电视访谈中交际主体所使用的多类元话语标记进行研究,发现元话语不仅是交际主体表征个体身份、人际身份、集體身份的一种手段,同时也能够调控话语的语用力量,实现语用平衡,进而保证交际更为有效地顺畅地进行[16]。
袁周敏考察元话语中的称呼语,认为称呼语是发话人采用不同身份视角来调节其话语语力,努力实现交际需要与语用力量二者均衡,成功完成即时交际的一种元语用策略;交际主体对不同称呼语有意识地运用充分反映了其元语用意识,这也是语用平衡假设的认知前提,在元语用意识引导下,交际主体对语用努力、语用力量及交际需要的满足实行一定程度上的有意识的调控[8]。此外,张江婕也基于语用平衡假设着重分析了《红楼梦》中王熙凤所使用的称呼语。结果表明:交际需要较低时,她所使用的称呼语简单且字数较少,取得了语用平衡、语用正向不平衡两种语用效果;反之,交际需要较高时,她运用相对复杂且字数较多的称呼语,同时还调用其他语用资源,通过付诸更多的语用努力,最终实现语用平衡或正向不平衡[17]。
三、语用平衡假设与微语言
在微语言这一研究领域,有学者运用语用平衡假设对微语言语用扩张这一现象展开了详细探索。微语言语用扩张是指微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会在其原型意义或者编码意义的基础上得到延伸和扩展。周芬芬分析微语言的社会语用平衡,研究发现发话人的交际对象指向不明确时,其语用选择会模糊化,微语言的外延意义也就随之扩大[18]。面对此种情况,如果受话人按照原义理解微语言,无疑会增加其正确理解发话人交际需要及付出相应语用努力的难度,从而难以平衡交际需要与语用力量,最终也势必会引致语用负向失衡。因此,当发话人使用的微语言存在语用扩张情况,受话人应当在了解目标话语原义的基础上,广泛调用社会背景常识,在更大的语境参与背景下拓展目标用语的外延意义,丰富用语的所指范围,即综合运用语境等语用资源来成功实现双方交际需要[19]。
四、语用平衡假设与语用缓和策略
除了前面所提及的语用身份、微语言应用领域,少部分学者基于语用平衡假设还探究了语用缓和策略。它是指发话人为达到交际需要而采取的弱化施为力度、减缓负面效果的语用策略。既有研究主要涉及附加话语、急收话语和模糊话语三种语用缓和类型。
(一)附加话语
袁周敏等在研究医疗咨询顾问与咨询人的会话中,发现咨询顾问陈述“不需要使用降糖药了”这个指令后,额外添加了附加疑问句“是不是啊”,通过增加交际的协商感与互动感,对其话语进行缓和性调节,使得交际需要与语用力量逐步趋向平衡。同时也补充到,即使咨询顾问直接陈述指令,不采用附加话语接续指令内容的话语形式来追求语用平衡,也不会影响其信息的传递和接收,但在所选择的研究语料中,咨询顾问一般倾向于维持交际的语用平衡或者正向不平衡,以此顺应我国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文化。[7]。
(二)急收话语
蒋庆胜主张急收话语是交际主体基于维护双方面子、保持交际和谐状态,在“面子威胁位置”省略诸如“负面消息”“驱使”“消极评价”“难堪”“隐私”“冒犯”“忌讳”等敏感内容,以及隐含传递发话人话语含义的一种语用缓和策略。他以小说《倾城之恋》中萨黑荑妮与范柳原的一段对话为例,指出萨黑荑妮为维护对方面子,以及达到对方同意其请求的交际目的,从而选择急收隐含地提出其条件的这一交际过程,充分体现了急收话语实质上是交际需要与语用力量博弈的合理选择[20]。总而言之,急收话语缓和机制是基于语用平衡假设的话语策略选择。
(三)模糊话语
模糊话语是实现言语模糊的一种修辞手段,在话语程度、范围及语气等方面具有限制和调节功能。王江汉分析电视剧《红高粱》中低权势语用者的拒绝言语行为,指出此行为会损害被拒绝者的利益、破坏交际双方情感,即造成言语交际的负向不平衡。而拒绝者使用缓和型模糊话语则可以补偿此行为给对方面子造成的威胁,以此维护交际和谐氛围,增加拒绝行为被接受的机会,保证会话顺利进行,最终达到言语交际的语用平衡[21]。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语用平衡假设本身来看,较之其他成熟的语用学理论,其研究深度与广度还不够,因此在对语用平衡假设的探讨与创新上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找出该假设的不足,进而完善其内容并加以验证。从语用平衡假设的应用来看,目前主要集中用于分析语用身份、微语言、语用缓和策略,其中又以语用平衡假设与语用身份的研究占据很高比例。由此可知,应用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还有待拓宽。例如,可以研究网络副语言等不同类型的微语言,或者运用语用平衡假设来全面、系统地分析交际主体所使用的各种语用策略。此外,既有研究的语料来源于电视访谈节目、医疗咨询、小说作品、电视剧和微语言,这表明在语用平衡假设应用研究的语料选择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当有所创新和突破。基于此,对于语用平衡假设,无论是其本身的探索,或是应用上的研究,都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新仁.论语用平衡[J].外语学刊,2004,(06):42-47+112.
[2]陈新仁.语用身份论——如何用身份话语做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袁周敏,毛延生.商务会话中的语用平衡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01):41-46.
[4]Austin,J.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5]Searle,J.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6]周祖城.平衡理论及其对管理者的启示[J].南开管理评论,1999,(01):28-30.
[7]袁周敏,陈新仁.语言顺应论视角下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以医疗咨询会话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5(04):518-530+640.
[8]袁周敏.称呼语的身份标记功能的元语用考察[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3):263-267.
[9]Yuan,Zhou-min.Understanding Identity Discourse[J].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 2013,(08):79-85.
[10]陳新仁.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与交际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1]蒋庆胜.近十年语用身份研究:五种路径与方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57-63+169.
[12]袁周敏.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的身份建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2):61-66.
[13]袁周敏.顺应论视角下医药咨询顾问语用身份建构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
[14]袁春波,陈新仁.言语交际中的他者身份调用探析[J].外国语文,2021,37(03):147-153.
[15]陈新仁.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关键问题与主要路径[J].现代外语,2014,37(05):702-710+731.
[16]时常珺.语用平衡视角下元话语的身份表征功能研究——基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电视访谈中的话语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04):44-49.
[17]张江婕.从语用平衡假设角度看王熙凤的称呼语[D].华中科技大学,2011.
[18]周芬芬.论微语言的社会语用平衡[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02):124-127.
[19]周芬芬.微语言的语用平衡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
[20]蒋庆胜.急收话语的缓和特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9,(09):132-137.
[21]王江汉.低权势下拒绝言语的语用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17,37(10):244-249.
作者简介:
徐晓文,女,湖南岳阳人,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用学、语言经济学。
周芬芬,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语言经济学、语用学。
苏慧,副教授,研究方向:乡村旅游、研学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