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长安区大原村西周墓发掘简报
2023-07-19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大原村位于西安市长安区西部,地处西周丰镐遗址腹地。长安区第十二中学位于大原村东侧,紧邻大原村,南邻冯村,东邻新旺村和曹家寨,东北与丰镐遗址车马坑相距约1.6千米(图一)。2008年4月,西安市丰镐遗址保护管理所对位于学校东南角已开挖的宿舍楼基坑作了勘探,发现西周时期墓葬4座。随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其做了发掘清理。4座墓葬均位于基坑西部,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3座南北向,1座东西向(图二)。因基坑已下挖,墓葬上方地层遭到破坏,依据基坑断面地层堆积可知,第①层为建筑垃圾层,厚约0.4米;第②层为近现代堆积层,内含砖瓦碎块及白灰渣,厚约0.5米;第②层下为生土,4座墓葬均应开口于近现代堆积层之下。现将发掘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图一 长安区大原村西周墓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三 M1 平、剖面图
一、M1
1.墓葬形制
M1北邻M3,西邻M2,长方形竖穴土圹墓,方向75°。墓道平面呈长方形,竖井式,四壁不甚平整。墓道开口东西长3.9、南北宽2.1、距二层台1.66米。墓道内回填土稍经夯打,夯层厚度不详。墓道西端有一盗洞,打22、蚶子壳9件;椁室中部盖板之上有陶簋1、陶鬲1件,出土时高于墓室底0.3米;棺内西端有骨器1件。另外,盗洞内还发现陶器盖1、海贝2、蚌鱼5、蚶子壳6件。
陶簋 2件(套)。均泥质灰陶,有盖,形制大小相同。仿青铜簋。器盖呈覆钵形,顶部有圈足形捉手,内侧周壁边缘有极短的子口。器身呈圆形,敛口,扁鼓腹,圈足,腹壁为瓦楞纹。标本M1:2,器盖径18.2、捉手径6.2、高7.2厘米,器身口径17.8、腹径22.8、足径16、高13厘米,通高19.8厘米(图四,1;图五)。标本M1:8和M1:3为同一件陶簋的器盖和器身,器盖径18、捉手径5.4、高7.2厘米(图四,2),器身口径17.8、腹径22.8、足径15.8、高12.8厘米,通高19.6厘米。
图四 M1 出土陶器
图五 陶簋(M1:2)
陶鬲 1件。标本M1:1,夹砂灰陶。仿青铜鬲,体宽矮,敛口,宽斜平沿,圆唇,束颈,扁腹稍外鼓,低平裆,三短柱足,足上方破墓道填土进入椁室,盗洞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直径0.8~1米(图三)。
椁室为木椁,位于墓圹中部,平面呈长方形,四周为熟土二层台。椁室东西长2.5、南北宽1.1、残高0.36米,椁板很薄,已朽,仅在二层台内壁留有木板印迹和灰迹。熟土二层台高约0.36米,宽窄不一,东端宽0.6、西端宽0.7、北侧宽0.4、南侧宽0.6米。木棺置于椁室中部,棺木已朽成灰迹,且因盗扰严重十分凌乱,可辨木棺长1.9、宽0.7米,高度及棺板厚度皆不详。棺内人骨多朽,仅于棺内中部北侧发现一残缺的头骨,显是盗扰所致移位,葬式不详。
2.出土器物
随葬器物主要位于棺室东部和棺椁之间,椁室东端及两侧有陶簋1、陶豆4、器盖4、蚌鱼腹部贴附扉棱。口沿内有两周凹弦纹,腹部饰竖向细绳纹,中间有一周旋纹。口径18、腹径17.8、高12.3厘米(图四,7;图六)。
图六 陶鬲(M1:1)
陶豆 4件。均为泥质灰陶,轮制,形制相同,大小相近。敛口,圆唇,浅折腹,圜底,粗短空心柄,喇叭形底座。标本M1:4,口径17、腹径18.5、足径9、高8.7厘米(图四,5;图七)。标本M1:5,口径15.2、腹径16.8、足径9、高9厘米(图四,6)。标本M1:6,上腹有两周凹弦纹,内外壁可见轮旋纹。口径14.6、腹径16.3、足径8.4、高8.8厘米(图四,8)。标本M1:7,口径14、腹径16.3、足径8.5、高8.4厘米(图四,9)。
图七 陶豆(M1:4)
陶器盖 5件。3件大,2件小。大器盖的大小形制与陶簋盖相同。覆钵形,顶部有圈足形捉手,内侧周壁边缘有极短的子口。标本M1:9,直径17.4、捉手径5.6、高7.2厘米(图四,4)。标本M1:10,直径18.2、捉手径5.6、高7.2厘米(图四,3)。小器盖呈覆豆形,顶有圆钮形捉手,下有短子口。盖面两周凹弦纹之间刻划双线波折纹,波折纹内外为刻划竖线纹。标本M1:11,盖径10.9、捉手径2.9、高4.4厘米(图八,1;图九)。标本M1:12,盖径10.5、捉手径2.7、高4.4厘米(图八,2;图一〇)。
图八 M1 出土陶小器盖
图九 陶小器盖(M1:11)
图一〇 陶小器盖(M1:12)
骨器 1件。标本M1:15,白色,表面磨光,残。不规则管状,两端切口均呈斜折形,管孔偏于一侧,孔边有四小孔斜穿至管外壁。长5.1、宽3、厚0.9~1.7、孔径2厘米(图一一,10;图一二)。
图一一 M1 出土器物
图一二 骨器(M1:15)
蚌鱼 27个。13件保存稍好,其余皆为残片。均由蚌壳制成,多残缺严重,大小不一。体多短而粗,呈弯弧形,首端磨成圆形,近头端或单面或双面琢一小圆孔,尾端大而斜直,腹、背、尾中部刻三角形缺口示意出背鳍、腹鳍、尾谷等所在。部分腹部钻有小孔。标本M1:13-1,头部单面琢一小圆孔,腹一侧略厚。长10.7厘米(图一一,5;图一三,4)。标本M1:13-2,体略长,头部残缺,近缘处单面钻一小圆孔,腹一侧略厚。残长11.4厘米(图一一,9;图一三,2)。标本M1:13-3,体略长,头部残缺,腹一侧略厚。残长11厘米(图一一,4)。标本M1:13-4,头部残缺,自头上部至尾末端有一道纵向凹槽贯穿腹部,腹一侧略厚。残长10.4厘米(图一一,3;图一三,1)。标本M1:13-5,体较长,头、尾、腹均残缺。残长11.4厘米(图一一,2)。标本M1:13-6,残缺较严重,背一侧略厚。残长10.2厘米(图一一,1)。标本M1:13-7,鱼头琢一小圆孔,腹一侧略厚。长10.5厘米(图一一,6;图一三,3)。标本M1:13-8,体略长,鱼头单(图一一,12;图一五,4)。标本M1:14-2,长2.5、宽2.2厘米(图一一,13;图一五,3)。标本M1:14-1,长2.6、宽2.3厘米(图一一,14;图一五,1)。
图一三 蚌鱼(1 ~4.M1:13-4、2、7、1)
图一四 海贝(M1:19)
图一五 蚶子壳(1 ~4.M1:14-1、17、14-2、14-3)
二、M2
1.墓葬形制
M2北邻M4,东邻M1,长方形竖穴土圹墓,方向340°。墓道平面呈长方形,竖井式,四壁竖直,壁面粗糙不平整。开口南北长3.9、东西宽2.25米,开口距二层台2米。墓道内回填土经夯打,土质较硬(图一六)。
图一六 M2 平、剖面图
椁室位于墓圹中部略偏东北,平面呈长方形,底部南部略高,北部略低。椁室南北长2.9、东西宽1.6、高0.65米。椁板已朽为灰,可见灰迹。椁室四周为熟土二层台,五花土夯筑而成,二层台宽窄不一,东侧宽0.18、西侧宽0.47、北端宽0.3、南端宽0.7米,二层台高面琢一小圆孔,腹一侧略厚。长11.4厘米(图一一,7)。标本M1:18-1,头部残缺,可见半个穿孔,中间厚,两侧薄。残长10厘米(图一一,8)。
海贝 2枚。出土于盗洞中。大小不一,一侧有不规则穿孔。标本M1:19-1,长2、宽1.5、穿孔0.54~0.6厘米(图一一,16;图一四,1)。标本M1:19-2,长2.5、宽1.6、穿孔径0.78厘米(图一一,15;图一四,2)。
蚶子壳 15个。大小不一。扇形,外表有纵向放射状纹理,内角均有一穿孔。长2.2~2.6、宽1.9~2.3厘米不等。标本M1:17,出土于盗洞中,长2.4、宽2.2厘米(图一一,11;图一五,2)。标本M1:14-3,长2.2、宽1.9厘米约0.5~0.68米,其中北端二层台上有黄牛骨骼三四节;椁室西北角有一盗洞,打破墓道填土直接进入椁室,盗洞平面呈椭圆形,直径0.8~1.05米。椁室内有木棺,置于椁室内略偏南位置,长方形,棺木已朽成灰。灰迹范围南北长2.15、宽0.74米,木棺高度、棺板厚度不详。棺外原有棺饰(棺罩类),侧板痕迹上可见黑色及红色印迹,并有粘附在土壤上的穿孔蚌鱼。棺内人骨因盗扰皆置于椁室西北角盗洞内,葬式不详。
腰坑位于椁室中间略偏西南的椁板底下,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圜底。直径0.46~0.5、深0.15米。腰坑内出土有狗骨骼。
2.出土器物
随葬器物绝大多数位于椁室内北端棺椁之间,有铜鼎5、铜盆2件,铜器之间有黄牛和绵羊骨骼;棺内外散布蚌鱼21件;北端二层台上置陶鬲1件,盗洞内有残陶片(整理后为陶簋2件)、残玉片1、蚌圭6、蚌泡3、海贝7件。
铜鼎 5件。形制大小均不同。
标本M2:2,基本完整。圆形,口微敞,折沿,沿上有对称半环形立耳,耳内侧有一道凹槽,浅腹,腹壁较直,圜底近平,三足略呈蹄形,内侧平直,横截面呈半环形,内空。上腹两周凸棱内饰六个S形变体简化夔龙纹,每个之间以纵向凸棱间隔,中腹一周凸棱。底部可见三角形铸缝,三足外侧可见范铸扉棱。外底有使用烟炱痕。口径22、沿宽1.4、腹深10.8、通高22.6厘米,重2.303千克(封二,1;图一七,2)。
图一七 M2 出土铜、陶器
标本M2:3,一足根部断裂。圆形,口微敞,折沿,沿上有对称半环形立耳,浅腹,腹壁较直,圜底近平,三足略呈蹄形,内侧平直,横截面呈半环形,内空。上腹两周凸棱内饰六个S形变体简化夔龙纹(或称云纹),两两一组,每个之间以纵向凸棱间隔,中腹一周凸棱。底部可见三角形铸缝,铸缝内侧有弧三角形加强筋。外底有使用烟炱痕。口径24.4、沿宽1、腹深9.4、通高23厘米(图一七,8;图一八)。
图一八 铜鼎(M2:3)
图一九 铜鼎(M2:5)
标本M2:4,基本完整。圆形,口微敛,沿外卷,沿上有对称半环形立耳,腹略深,腹壁较直,圜底,三足略呈蹄形,内侧平直,横截面呈半环形,内空。上腹两周凸棱内饰六个S形双首变体简化夔龙纹,两两一组,每个之间以纵向凸棱间隔,下腹饰一周凸棱。底部可见三角形铸缝,三角形铸缝内为弧线三角形加强筋,三足外侧可见范铸扉棱。口径21.4、沿宽1.2、腹径17、腹深10、通高18.2厘米(封二,3;图一七,10)。
铜盆 2件。标本M2:7,完整。敛口,斜折沿,方唇,口沿下腹壁内束,斜肩,肩附对称桥形耳,耳面较宽,呈三道瓦楞形,深折腹,平底内凹。肩饰两周凸棱。口径21、沿宽2.2、腹径25、底径13.5、高16.5厘米,重2.143千克(封二,4;图一七,7)。标本M2:8,敛口,卷沿,方唇,束颈,斜肩,肩附对称衔环耳,耳面较宽,呈五道瓦楞形,深折腹,平底。肩饰四个S形顾首卷尾夔凤纹,之下饰一周凸棱。口径25、沿宽1.9、底径13.9、高15.6厘米(图一七,5;图二〇)。
图二〇 铜盆(M2:8)
陶簋 2件(套)。均为泥质灰陶,有盖,形制相同。仿青铜簋。器盖呈覆豆形,顶部有圈足形捉手,内侧周壁边缘有极短的子口,顶面饰四周凹弦纹。器身呈圆形,敛口,1.2、腹径22.6、腹深10、通高21.2厘米,重1.847千克(封二,2;图一七,1)。
标本M2:5,二足残断,器身变形。圆形,口微敞,口沿向外下折,沿上有对称半环形立耳,浅腹,腹壁较直,圜底近平,三足略呈蹄形,内侧平直,横截面呈半环形,内空。上腹两周凸棱内饰一周S形变体简化夔龙纹,两两一组,每个之间以纵向凸棱间隔,中腹一周凸棱。底部可见三角形铸缝。口径24.4、沿宽1、腹深9.4、通高23厘米(图一七,3;图一九)。
标本M2:6,残缺。敛口,外折沿,沿上有对称双立耳,深腹,耳外侧面有三道凹槽,下腹外垂,圜底近平,三柱足,足根微鼓,横截面呈半环形,内空。口沿下两周凸棱内饰一周S形夔龙纹,两两一组,中间夹一兽面纹,每组以纵向凸棱间隔,中腹和下腹饰比较细密的垂鳞纹,底部有三角形铸缝。口径14.8、沿宽方唇,扁鼓腹,喇叭形高圈足外撇,腹壁饰瓦楞纹。标本M2:9,器盖径22.6、捉手径5.8、高8.6厘米,器身口径23.4、腹径27.4、足径20.8、高15、通高23.6厘米(图一七,4)。标本M2:13,器盖径21.5、捉手径5.5、高8.5厘米,器身口径21.7、腹径25.7、足径20、高6.1、通高23.4厘米(图一七,6)
陶鬲 1件。可复原。标本M2:1,夹砂灰陶。仿青铜鬲,体宽矮,敛口,宽斜平沿,口沿内外边缘稍凸起,尖唇,束颈,扁腹稍外鼓,低平裆,三短锥足,足上方贴附鸡冠形扉棱。腹部饰竖向绳纹,中腹有一周凹弦纹。口径16.8、沿宽3、腹径15.8、高12厘米(图一七,9)。
残玉片 1件。标本M2:10,墨绿色,内含较多白絮状杂质,不透明。残存一小块,呈不规则平行四边形,一侧呈齿状,另一侧磨光。长3、宽1.9、厚0.45厘米(图二一,15)。
图二一 M2 出土器物
海贝 7件。标本M2:11,大小不一,中部均有一不规则的孔。长2.15~2.5、宽1.6~2厘米不等。标本M2:11-1,长2.05、宽1.9、穿孔径0.35~0.5厘米(图二一,8)。标本M2:11-2,长2.02、宽1.5、穿孔径0.7厘米(图二一,12)。标本M2:11-4,长2.3、宽1.7、穿孔径0.4~0.5厘米(图二一,11)。标本M2:11-5,长2.2、宽1.76、穿孔径0.55~0.78厘米(图二一,9)。标本M2:11-6,长2.41、宽1.8、穿孔径0.5~0.6厘米(图二一,10)。标本M2:11-7,长2.35、宽1.78、穿孔径0.6~0.68厘米(图二一,13)。
蚌圭 6件。4件较完整,2件残碎。天然蚌壳制成。切口整齐,长条形片状,一端窄,呈弧形,钻有一小孔,一端宽,呈尖角形。标本M2:15-1,长8.1、宽1.4~1.85、厚2.25厘米(图二一,14;图二二)。
图二二 蚌圭(M2:15-1)
蚌鱼 21件。5件较完整,16件残碎。天然蚌壳制成,大小不一。体多呈弯弧形,首端磨成圆形或尖圆形,近首端或单面或双面钻一圆孔,尾端多大而斜直,腹、背部、尾部刻有三角形缺口示意背鳍、胸鳍、腹鳍、尾谷的分隔所在。标本M2:12-1,体较瘦长,尖嘴,头部单面钻出圆孔,背、尾中部各有一三角形缺口,背一侧较厚。长11.3厘米(图二一,7)。标本M2:12-2,造型逼真,体较长,尖嘴,圆眼,背部有尖突的背鳍,尾鳍末端略外卷,自眼至尾谷有一条纵向凹槽贯穿全身,头部刻画出鳃口,背部偏后有一个三角形缺口,腹一侧较厚。长12.7厘米(图二一,6)。标本M2:12-4,体较长,尖嘴上翘,圆眼,背部有尖突的背鳍,腹部有两个三角形缺口,尾部有三角形尾谷,自鳃下至尾谷上方有一条纵向凹槽贯穿全身,头部刻画出鳃口,背一侧较厚。长13.4厘米(图二一,2)。标本M2:12-5,体大而长,尖嘴,圆眼,背、尾各有一三角形缺口,上尾鳍较尖长,自鳃下至尾谷有一条纵向凹槽贯穿全身,背一侧较厚。长15厘米(图二一,1)。
蚌泡 3件。蚌壳制成。两枚呈圆片形,上小下大,剖面近梯形。标本M2:14-2,直径1.5~2.1厘米(图二一,3)。标本M2:14-3,直径1.7~2.2厘米(图二一,5)。另外一枚呈圆泡形,底面平直,上面隆起。标本M2:14-1,直径3.3厘米(图二一,4)。
三、M3
1.墓葬形制
M3南邻M1,西邻M4,长方形竖穴土圹墓,方向160°。墓道平面呈长方形,竖井式,四壁竖直,壁面粗糙不平整。南北长3、东西宽1.85米,开口距二层台1.7米。墓道内回填土经夯打,但因椁室下塌和盗扰,夯层厚度不详。该墓东南角有一盗洞,打破墓道填土直接进入椁室,盗洞平面呈不规则圆形,直径0.8~1.05米(图二三)。
椁室位于墓圹中部略偏东北,平面呈长方形,底部平整。椁室南北长2.52、东西宽1.26、高0.7米。椁室和墓室之间填土夯实,形成熟土二层台。二层台宽窄不一,东侧宽0.3、西侧宽0.29、北端宽0.2、南端宽0.26、高0.7米。椁板已朽为灰,因其四周紧挨二层台,因此二层台内侧壁面可见黑色朽灰及木板痕迹,但椁板厚度不详。木棺置于椁室内略偏北位置,长方形,棺木已朽成灰。灰迹范围南北长1.98、东西宽0.82米,棺的高度及棺板厚度不详。棺内人骨因盗扰已被堆放于椁室南端的二层台上。
腰坑位于椁室中略偏南的椁板底下,平面略呈菱形,口大底小,平底,南北长0.65,东西宽0.5、深0.15米。内有动物骨骼。
2.出土器物
随葬器物较少,椁室南端有陶盆2件;棺内南端有条形玉器1、海贝3、蚌觿1、蚌泡6、石泡2件。
陶盆 2件。泥质灰陶,轮制。残缺修复。敛口,宽折沿,方唇,口沿下腹壁内束,深腹,平底。上腹饰两周凹弦纹。标本M3:1,口径23、沿宽2.8、腹径21.4、底径10.8、高15厘米(图二四,2)。标本M3:2,口径23、沿宽2.6、腹径21.4、底径11.2、高14.8厘米(图二四,3)。
图二四 M3 出土器物
玉器 1 件。标本M 3:3,白玉,微残。长条片状,一端略窄,另一端略宽。表面较粗糙,可见切割痕。长11.7、宽1.9~2.4、厚0.2厘米(图二四,7)。
海贝 3枚。天然齿贝,大小不一,一侧有不规则穿孔。标本M3:4-1,长2.5、宽1.9、穿孔径0.7厘米(图二四,5)。标本M3:4-2,长2.1、宽1.4、穿孔径0.3~0.5厘米(图二四,4)。标本M3:4-3,长2.1、宽1.4、穿孔径0.6~0.7厘米(图二四,6)。
蚌觿 1件。标本M3:7,蚌壳制成,残。三棱形,一棱为自然凸起,两侧棱角为人工打磨而成,形制弯曲似觿,末端尖锐。长9.8厘米(图二四,1;图二五)。
图二五 蚌觿(M3:7)
蚌泡 6个。蚌壳制成。标本M3:5-2~6,呈圆形,大小不一,底面平整,上面凸起。直径2.5~2.8、厚0.3~0.5厘米不等(图二四,9~13;图二六)。标本M3:5-1,呈圆角方形,边缘可见打磨痕迹。长1.8、宽1.4、厚0.3厘米(图二四,15)。
图二六 蚌泡(M3:5-2、3、4、5)
石泡 2个。白石质,残缺,大小相同。圆形,底面平整,上面凸起,上面中心有红彩圆圈纹。标本M3:6,直径2.9、厚0.5厘米(图二四,8、14;图二七)。
图二七 石泡(M3:6)
四、M4
1.墓葬形制
M4南邻M2,东邻M3,长方形竖穴土圹墓,方向170°(图二八)。墓道平面呈长方形,竖穴土圹,四壁竖直,壁面不甚平整。墓道南北长4.3、东西宽2.35米,开口距二层台0.95米。墓道内回填土经夯打,土质较坚硬,因椁室下塌,夯层厚度不详。该墓西南部有一盗洞,打破墓道填土进入椁室,盗洞平面呈椭圆形,直径0.84~1.2米。椁室位于墓圹内略偏南,平面呈长方形,底部平整,南北长3.45、宽1.9、高1.2米。椁室四周为熟土二层台,五花土夯筑而成。二层台宽窄不一,南端宽0.2、北端宽0.65、东侧宽0.2、西侧宽0.3米,二层台高1.2米。四周椁板紧挨二层台,已朽成灰,二层台内侧壁上残留有木板印迹。木棺置于椁室内中部略偏西北,长方形,棺木已朽成灰,仅残留朽灰及朱红色印迹。木棺南北长2.5、东西宽1.25米,高度及棺板厚度皆不详。人骨因盗扰四散于棺内,头骨位于棺内中部西侧。腰坑位于椁室中部椁板底下,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平底,口大底小。腰坑南北长0.9、东西宽0.45、深0.26米,底部铺一层小蜗牛。
图二八 M4 平、剖面图
2.出土器物
因盗扰仅余小件器物,散见于椁室内。棺内北端出土铜箭镞1、石器1件,中部偏西出土玉璜1、圆形玉饰1、玉饰2件,南端棺椁之间出土玉铲1、玉斧1、玉环残饰1件,棺内及周围散见海贝8、蚌鱼45、蚶子壳73件。
铜箭镞 1件。标本M4:3,表面布满绿锈,微残。双翼,凸脊,铤较细长。长5.8厘米(图二九,11)。
图二九 M4 出土器物
图三〇 M4 出土器物
玉斧 1件。标本M4:9,玉质较差,不透亮,残断。平面呈长条梯形,表面光滑,中间厚,两侧缘略薄,上端略窄而平齐,未打磨,下端略宽,呈斜向断裂,稍加打磨。长13、宽3.1~3.6、厚0.15~0.2厘米(图二九,3)。
玉铲 1件。标本M4:10,青色。平面呈长条梯形,上窄下宽,缘面呈弧形,未经打磨,表面磨光,顶端不平齐。长7.6、宽2.7~4.1、厚0.22厘米(图二九,7;图三一)。
图三一 玉铲(M4:10)
玉环残饰 1件。标本M4:6,青玉,应为利用残断玉环改制。长条片状,微向一侧弧曲,表面光滑,素面。长1.9、宽0.6、厚0.25厘米(图二九,10)。
玉璜 1件。标本M4:5,青色。应为利用残断玉环制成。扇形,表面光滑,两端不平齐,内穿单面琢成。长2.9、宽1.2、厚0.2厘米(图二九,9)。
圆形玉饰 1件。标本M4:4-1,白玉,微残。不规则圆片形,表面光滑,素面。直径1~1.1、厚0.15~0.3厘米(图二九,8)。
玉饰 2件。标本M4:4-2,乳黄色。长条片状,上端向内折曲,一面光滑,另一面下端凸起,凸起面中间刻一道凹槽。长1.5、宽0.4厘米(图二九,6;图三二,2)。标本M4:4-3,青色。片状,不规则折曲形。长2.1、宽1、厚0.2厘米(图二九,5;图三二,1)。
图三二 玉饰(M4:4-3、M4:4-2)
石器 1件。标本M4:2,自然石块,表面光滑。体呈三棱锥状。长4.4厘米(图二九,4;图三三)。
图三三 石器(M4:2)
海贝 8枚。6枚保存较好,2枚残缺严重。大小不一,琢有不规则圆孔。标本M4:7-2,长2.47、宽1.9、穿孔径0.6~0.8厘米(图二九,2)。标本M4:7-3,长2.8、宽2、穿孔径0.47厘米(图二九,1)。
蚌鱼 45件。9件保存较好,36件残为碎片。蚌壳制成,大多残缺严重。体短粗,呈弯弧形,背外侧厚,腹内侧薄,首端磨成圆形,近头端或单面或双面钻一圆孔,尾端大而斜直,腹、背、尾部多刻有三角形缺口示意出背鳍、腹鳍、尾谷等所在。部分腹部钻有小孔。标本M4:1-1,长9.5厘米(图三〇,1)。标本M4:1-2,体较长,腹、尾中部各有一三角形缺口,腹部有一道纵向凹槽。长11.8厘米(图三〇,4)。标本M4:1-3,体粗短,腹部三角形凹槽尖端斜钻一孔。长9厘米(图三〇,5)。标本M4:1-4,体较长,从头至尾贯穿首部穿孔和尾部三角缺口有一道纵向凹槽。长12.1厘米(图三〇,3)。标本M4:1-5,背、尾中部各有一三角形缺口,腹中部边缘有一圆孔形缺口。长10.1厘米(图三〇,7)。标本M4:1-6,体粗短,背、腹、尾中部各有一三角形缺口。长8厘米(图三〇,6)。标本M4:1-7,体较长,头残缺,背、尾中部各有一三角形缺口,腹部有两个三角形缺口,自头部穿孔至尾部三角缺口有一道纵向凹槽。残长11厘米(图三〇,13)。标本M4:1-8,腹、尾中部各有一三角形缺口,背部有两个三角形缺口,腹边缘近尾端有一直径0.6厘米的圆形穿孔。头部圆形穿孔上方至尾部三角缺口之间有一道纵向凹槽。长11.1厘米(图三〇,14)。标本M4:1-9,残缺较严重,体较长,尾部较细,背、腹分别有一个和两个三角形缺口。残长12厘米(图三〇,2)。
蚶子壳 1组73件(M4:8)。64件较完整,9件残缺严重。扇形,大小不一,表面有纵向放射状纹理,内角均钻有一不规则形圆孔。长2.3~3.8、宽2.1~3.2厘米不等(图三〇,8~12)。
五、结语
1.墓葬时代
大原村长安十二中这四座墓葬均被盗扰,随葬器物尚有保留,为墓葬年代推断提供了依据。
M1的陶器组合为陶簋、陶鬲、陶豆。其中陶簋为仿青铜簋,覆豆形器盖,上有圈足形捉手,盖面装饰四道凹弦纹,器身敛口,扁鼓腹,喇叭形圈足,器腹饰仿青铜器瓦楞纹,与1983年张家坡M158出土的DⅡ式陶簋[1]形制接近,但圈足要高一些,几乎接近器身总高的五分之二,从该报告中陶簋的演变来看,圈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因此M1的陶簋形制相较M158陶簋应当要晚一些。陶鬲为仿青铜鬲,特征是器身十分宽矮,宽斜沿、束颈、低平裆、三短锥足,足之间距离很大,足上方贴附鸡冠形扉棱,腹部饰竖向细绳纹,腹中部在细绳纹上压一周凹弦纹,与1967年张家坡M160[2]、1983年张家坡M165、M253、M304出土的CⅤ式陶鬲[3]相近。该墓出土的陶豆敛口,浅腹盘,豆柄与底座无明显分界,连为一体,呈外撇喇叭形,柄中部无凸棱装饰,与1983年张家坡M304出土的V式陶豆[4]完全相同。
M2出土铜鼎5件,形制大小不一。其中四件铜鼎形制基本相同,圜底盆形腹较浅,半环形立耳,三足内空,横截面呈半环形,足根微鼓,外底有三角形铸缝,有的铸缝内侧又有三道弧线形加强筋,口沿下、上腹处装饰一周简化S形顾首夔龙纹带,中腹有一周凸棱,其形制和纹饰都与1983年张家坡AⅣ式铜鼎M253:4相近[5]。另一件铜鼎(M2:6)立耳,深腹,下腹外垂,口沿下饰一周S形顾首卷尾夔龙纹带,中、下腹饰垂鳞纹,与十五年趞曹鼎(恭王时器)[6]相近,但足为半管状,足跟较之外鼓,应比其要晚一些。M2出土陶器组合为陶簋、陶鬲,形制与M1同类器物相近,陶簋也为仿青铜瓦楞纹簋,陶鬲器体较M1陶鬲略微瘦高一点,裆也略高一点。
M3除小件器物外,仅出土两件陶盂。其形制大小基本相同,均敛口,宽斜沿,束颈、深折腹,折曲点位于上腹三分之一处,腹径小于口径,平底,折腹上方有两周凹弦纹,与1983年张家坡M92出土的Ⅰb式盂较相似[7]。
M4因盗扰仅出土玉器、蚌器等小件器物,其蚌器种类形制与M3相同。
据《张家坡西周墓地》报告研究,CⅤ式陶鬲的“流行年代当在西周晚期,即夷厉宣幽时期”,Ⅴ式陶豆“流行年代当在西周晚期,是西周晚期的典型器物”。同时,报告认为“盂是西周晚期流行的典型器物,……就张家坡墓地而言,最早的盂是西周中期偏晚阶段才出现的。从随葬陶器组合情况来看,陶盂的出现代替了陶簋”,但由于资料有限,关于Ⅰb式陶盂的具体时段,报告没有明确结论。对于墓葬年代的推定,报告将M165、M253定在报告分期的第四期,相当于夷厉共和时期,M158定在第三期,相当于共懿孝时期,M304为第五期,相当于宣幽时期,M92为第三期,相当于共懿孝时期。从纹饰来看,青铜器上的S形顾首夔龙纹、瓦楞纹主要流行于恭懿孝及以后,垂鳞纹出现于西周中期,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而斜角简化夔龙纹则多见于夷厉时期的铜钟之上[8]。参考上述比对结果,综合陶器和青铜器形制与纹饰,我们推断大原村长安十二中这四座墓葬时代如下:M1、M2出土器物组合相近,同类器物形制也十分相似,因此两墓年代基本为同一时期,相当于张家坡墓地的第四期,为西周晚期墓葬,可具体到夷厉共和时期。M3、M4的年代与M1、M2相近,也在西周晚期前段。
2.墓主身份地位
此次发掘的四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圹墓,规模都比较小。就墓葬现存开口面积、椁室面积来看,M4开口长4.3、宽2.35米,面积最大,为10.11平方米,椁室面积6.56平方米;M2开口长3.9、宽2.25米,面积次之,为8.78平方米,椁室面积4.64平方米;M1开口长3.9、宽2.1米,面积为8.19平方米,椁室面积2.75平方米;M3开口长3、宽1.85米,面积最小,为5.55平方米,椁室面积3.18平方米。四座墓葬被盗严重,除M2外,其他墓葬的随葬品组合应当并不完整。面积最大的M4因盗扰未出土铜器或陶器,但是出土有玉斧、玉铲、玉环、玉璜等玉器,是四座墓中出土玉器最多的墓葬。面积第二的M2保存较好,出土铜器组合有鼎5、盂2件,陶器组合有簋2、鬲1;面积次小的M1未出土铜器,陶器组合有簋2、鬲1、豆4件;面积最小的M3也无铜器出土,陶器有盂2件。从以上墓葬规模和出土器物来看,随葬器物多寡与墓葬规模基本是成正比的。
M2出土的5件铜鼎中4件形制、纹饰风格基本相同,大小相次,另1件形制则与这4件有很大差异,无论何种原因造成这种形制差异,墓主下葬时随葬五鼎是肯定的。《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注:“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9]据此列鼎制度,M2的墓主当为周王室之大夫或较高级别的贵族。M4墓葬形制较M2大,出土玉器也多,其墓主应相当或略高于M2墓主级别。M1墓葬规模与M2接近,但出土器物不如M2和M4,从陶器组合来看,出土有仿铜陶礼器簋2件、鬲1件、豆4件,该墓虽被盗扰,但墓主头端棺椁之间的器物保存较为完好,可能原本未随葬青铜礼器,如此则墓主身份应当低于M2墓主,可能为士一级的下层贵族。M3墓葬面积最小,既无铜器、玉器等随葬品,陶器也仅随葬陶盂2件,没有体现礼制的仿铜陶礼器鼎、簋等,墓主级别则更低,可能为一般平民。
3.墓葬关系及墓葬与沣镐遗址的关系
此次发掘的四座墓葬排列在一起,方向并不一致,三座有偏角的南北向,一座有偏角的东西向。从随葬器物特别是陶器和棺饰坠物蚌器来看,四座墓葬时代和随葬器物种类相近,预示着四座墓葬之间可能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而M1与M2的关系则更为密切。
长安十二中西周墓地地处大原村东南,应属于张家坡墓地大范围,处于墓地南侧边缘地带。张家坡墓地是西周丰京遗址的主要内涵之一,从以往发掘情况来看,墓地墓葬数量众多,时间跨整个西周时期,这也与丰镐遗址的始建与使用相始终,据《张家坡西周墓地》报告,西周早期前段和西周晚期后段墓葬数量相对较少,西周早期后段至西周晚期前段墓葬则相对较多,与丰镐遗址的发展相符合。此次大原村发掘的这四座墓葬是西周晚期前段都城内较高级的贵族或中下层官吏墓葬,为西周丰镐遗址的布局研究、西周晚期丧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发掘:王自力 闫松林 王志宏
修复:呼安林 刘小勇 刘聪娥 姚卫群张红仓
整理:张小丽 洪秀媛
绘图:张蕊侠
照相: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
执笔:王自力 张小丽 洪秀媛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112-11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67 年长安张家坡西周墓葬的发掘[J].考古学报,1980(4).
[3]同[1]:108-109.
[4]同[1]:113-115.
[5]同[1]:139-140.
[6]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西周篇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31-234.
[7]同[1]:115-116.
[8]同[1]:342.
[9]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M].北京:北京文学出版社,19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