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田园剧《去有风的地方》符号系统建构及意义研究

2023-07-18陈卓

艺术科技 2023年14期
关键词:视觉符号影视剧

摘要:随着中国步入高速城市化阶段,快节奏、快阅读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受众压力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环境下,以展现乡村生活为核心理念的“慢综艺”异军突起,抚慰受众的心灵,展现了受众心中“向往的生活”。但此类节目通常以明星助阵的方式呈现,并逐渐呈现出同质化的倾向,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与虚幻感。2023年1月上映的田园治愈剧《去有风的地方》一经播出便引发了“追风”热潮,受众的情感倾向及消费行为体现出其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导演提取云南乡村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并运用轻松的手法对这些符号进行可视化表达,从而将云南乡村的真实生活展现出来。此剧不仅打破了“慢综艺”的虚幻感与同质化现象,还一改过去偏向家庭伦理和反映时代变革的乡土剧,打造了“影视+文旅”的成功样板。文章从视觉符号建构与听觉符号建构两个方面对该剧进行剖析,发现其符号建构基于受众的情感需求,能够获得受众的情感认同,同时提出在消费社会下如何避免乡村认同带来的过度商业化等问题。

关键词:符号建构;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影视剧;乡村认同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4-0-03

0 引言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展现乡村生活为核心理念的“慢综艺”异军突起,成为都市“打工人”的心灵抚慰剂。但是,“慢综艺”通常以娱乐真人秀及明星助阵的方式呈现,使得观众产生了这种生活并不属于“打工人”的虚幻感。

相较于“慢综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田园影视剧能够通过更细腻的叙事手法将乡村生活的面貌呈现出来。《去有风的地方》针对现代都市人的焦虑情绪,通过提取云南乡村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并进行可视化表达,激发了观众对田园治愈系乡村生活的强烈向往,许多游客在春节期间打卡剧中景点,感受“有风小院”,主拍摄地凤阳邑村随之成为大理文旅新IP。本文以符号学理论为基础,探讨《去有风的地方》如何对云南乡村形象进行符号建构,以及如何通过符号系统获得乡村认同。

1 电视符号学理论

电视剧符号与电影符号一样,是一种多模态的符号系统,就电视剧文本而言,其符号系统包括图像、色彩、文字等视觉符号系统,还有语言、音乐及其他各种声音等听觉符号系统。

研究文献资料可以发现,中国电视符号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早采用符号学方法研究电视剧的文章是王维超的《电视剧艺术中的符号》,他从“艺术符号的自身状貌与客观事物的关系”“观众接受”“艺术手段”三个角度对电视剧符号进行分类[1]。在近几年的电视符号研究中,甘泉、郑毅在《基于符号分析模型的历史剧文本解读——以〈大秦帝国〉为例的电视符号分析》中,将符码解读分为技术符码解读、社会符码解读、意识形态符码解读[2]。本文将《去有风的地方》的符号划分为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两种类别的符号相互关联,共同作用于意义的生产。

2 《去有风的地方》视觉符号系统建构

在电影符号学中,麦茨提出,镜头即影像,同时也是电影链的最小单元,而抛弃声音、音乐等元素的视觉呈现内容便是影像。借助这个理论,本文将《去有风的地方》的视觉呈现分为人物符号及场景符号两个方面。

2.1 人物符號

人物符号指的是影视剧中真人影像的表现,电视剧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人物体现主题思想,传达创作理念及理想[3],从而反映社会、反映人生。作为视觉主体,人物是视觉元素的核心,人物编码是编剧、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观众对人物感兴趣,才会对影视作品给予关注[4]。在《去有风的地方》中,人物符号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回乡创业的年轻人、租客和当地人。每一种人物符号都具有典型性,观众总能在某个人物身上看到自己或他人的影子。

2.1.1 返乡青年

剧中的男主角谢之遥作为村里的大学生,为了留住全村人,使云苗村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少有所养、中有所成、老有所依,毅然决然地放弃北京的工作,回到云苗村建设家乡。面对父亲的反对和老一辈村民的质疑,谢之遥毫不动摇。谢之遥代表着从乡村走出去,获得知识后回来,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值得被看见的一群人。

再如黄欣欣,作为大学生村官,几年来,她与谢之遥一起做着乡村振兴工作,认真负责,有想法、有激情,把家家户户都装在心上,大事小情都全力奔忙,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不能没有谢之遥、黄欣欣这样目标坚定的有志青年。

2.1.2 都市打工人

如果谢之遥代表的是现实生活中回乡创业的年轻人,那么租客们则是“北漂” “都市打工人” “社恐”“网暴受害者”“loser”的缩影。

“有风小院”的每一个租客都有一定的特质,同时也有充分的现实依据。如许红豆代表每天两点一线,没有自己生活的“北漂”与“都市打工人”;马爷代表创业失败,不敢再折腾,但依然不甘躺平的创业者;大麦代表在网络中畅所欲言,在现实世界却沉默寡言的当代“社恐”;娜娜的经历则体现出新媒体时代的谣言、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乱象;胡有鱼代表坚持热爱多年却一直没有代表作、浑浑噩噩过日子、不被家人看好、不被尊重的文青。

2.1.3 本地人

除了租客们的成长,整部剧最打动人的还有当地人对生活的态度。如被网友称为“人间温暖”的谢阿奶,她没有见识过外面繁华精彩的世界,却对当下的全部甘之如饴,她是老一辈农村人的真实写照,通透、热情、为儿孙付出一切、平凡却温暖;再如阿桂婶,她热情、善良、通透,但也是直肠子,很像生活中爱炫耀、说话不过脑子、容易得罪人的邻居或者亲戚;凤姨是三个嬢嬢中家庭条件最困难的,但她依然乐观、努力地对抗命运,就像生活中不服输的大多数人一样;作为木雕手艺传承人的谢大伯,技艺精湛但固执己见,只会做事不会做人,跟不上时代发展节奏。

此剧的制片人龙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追求共鸣是这部剧的出发点。虽然这部剧是群像戏,但云苗村的每一个人物都不会让观众感觉到多余,这正是因为编剧深刻洞悉人性,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塑造人物。

2.2 场景符号

场景符号是电影符号学的重要组成。作为电影画面的重要部分,场景符号能够衔接画面、烘托氛围、交代社会背景等。在电影、电视剧景观的搭建中,利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场景构建,能够呈现我国的传统美学,还能对内容叙事进行补充,引导受众对电影、电视剧进行解读。在电影中,不同的场景符号能建构不同的空间,场景的设置可以反映社会问题。

2.2.1 实景搭建

在《去有风的地方》的拍摄过程中,为了追求自然感、真实感、美感,达到“记录真实生活”的目的,采用实景拍摄方式。在拍摄前期,导演团队寻遍了云南保存尚可的古村落,找到了位于大理凤阳邑茶马古道上、白族居民聚居、具备原始风貌的剧中的“云苗村”,进行实地搭景。剧中经常出现的场景包括马场、“有风小院”、“有风小馆”、谢之遥家、扎染坊、木雕坊等实景,包括沙溪古镇、洱海、大理古城等自然景色,还包括女主许红豆家、姐姐办公室、酒店、女主闺蜜家等区别于“有风的地方”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很多画面都以最柔和的方式记录真实、反映现实。

2.2.2 陈列逻辑

在“有风小院”中,导演深思熟虑设计了两道陈列逻辑,一道作为短租民宿的基础设施逻辑,审美和生活逻辑双在线,一道根据不同房客和不同居住时间产生的性格、生活差异性逻辑。如许红豆房间的照片墙,记录着她和闺蜜的约定,也体现着其在云苗村的心境变化;马爷的“打坐”“茶否”场景让观众对马爷的经历产生兴趣,体现其正在“以静制动”,压制再次创业的想法;大麦半夜煮面、写稿到凌晨三点的场景,体现着网络作家不规律的生活作息……

除了陈列逻辑,剧中还包含情感陈列逻辑,象征“无风”和“有风”。如北京酒店时钟与云苗村孩子的电子表,对应着在城市中需要时刻紧绷来维持生存体面的许红豆以及在乡村小镇悠闲、活在当下、随心而欲的许红豆。正是这种对比,使受众处于抽象的系统与制度之中,并对“有风的地方”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向往。

3 听觉符号系统建构

影视剧并非在诞生之时就伴随着声音的存在,日本导演黑泽明曾提到,电影的声音服务于影片,并能够引导受众感知,从而优化传播效果。影视剧中的声音可以划分为人声、声响和音乐,三种声音在不同方面服务于影片的表意,并不同程度地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烘托气氛、暗示人物心理等方面的作用。本文从人声和音乐两方面来分析《去有风的地方》的听觉符号系统建构。

3.1 人声

影视剧中的人声主要指语言和对话,是由剧中人或者解说员发出的声音。人声在影视剧中的基本作用有四点:一是通过旁白或者画外音解说的方式表述主题,二是在戏的各场间隔之间串联情节,三是通过对白或者独白的方式塑造人物,四是通过语言推进情节。

3.1.1 语言

在电视传播中,人物语言的音调、音强、音高、速度等都是一种表现手段[5]。由于剧中人物的成长环境差异、性格差异及表现需要,每个人的语调、说话方式及常用语都不相同,从而突出人物特色。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云苗村的阿桂婶,其扮演者是昆明人,是地道的“云南土著”,在剧中,她讲着一口地道的马普(昆明口音的普通话),如“可对”“嬢嬢”“买买”“二气”等用语。这不僅与阿桂婶快言快语、热心肠的形象贴合,拉近了其与本土受众的距离,还引发了网友的争相模仿,传播了云南特色文化。

3.1.2 对话

除了方言这种具有明显特色的人声之外,人物间的对话也是激化矛盾、推动情节发展和展现人物个性的重要工具。在这部剧中,很多人物对话都“大有乾坤”。如许红豆“生命在于运动”和马爷“生命在于静止”的对话,体现了两个人不同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许红豆像剧中最开始出现的钟表一样,停下来似乎就意味着零件坏了,需要更换,到了云苗村,许红豆也是到处走走停停,不是运动,就是去“有风小馆”帮忙;而马爷的静则是在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之后的放空,暂时停下来,重新整装待发,甚至“以静制动”,想通过静来压制想要重新创业的躁动的心。除此之外,马爷和阿桂婶关于家人的对话也让人动容,很多网友表示阿桂婶“人间清醒”“大智慧”“开悟”。剧中的这些对话不仅体现了不同人物对人生的态度,展现了鲜活的人物个性,更建立起了与受众的情感联结,引发了受众的共鸣与思考,甚至给予了受众重新出发的勇气。

3.2 音乐

在电视作品中,音乐作为听觉符号,与受众情感具有强关系。美学家苏珊·朗格曾以“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来论述音乐与其所表现的感情之间的关系。这些音乐运用在剧情中,并在剧情需要时承载着意义适时出现,抒发情调、营造氛围。

作为2023年开年热播剧,《去有风的地方》的OST引起了热议。同名主题曲的演唱者郁可唯被戏称为“第二女主角”,更有网友评论“郁可唯的歌声+刘亦菲的画面+云南美景,我愿称之为2023年最佳电子布洛芬”。作为一部讲述“慢生活”的剧,其颠覆了以往热播剧的逻辑,OST和配乐都以慢节奏、治愈系风格为主,回归真实和质朴,削弱工业感,增强氛围感和代入感,并注重音乐与剧情的适配。例如,由斯斯与帆演唱的方言童谣《摇篮谣》,经常出现在谢阿奶与许红豆的互动中,温暖治愈的画面加上斯斯与帆清甜的声音,让人联想起小时候听爷爷奶奶哼唱摇篮曲、伴着爱意入睡的场景,有网友表示“从这首歌里找到属于自己阿奶的味道”。

除了追求OST的适配,《去有风的地方》还在配乐中大胆融入云南多样的民族原生态元素。音乐制片人金大洲表示,根据本剧舒缓治愈的特色,配乐通过小编制的弦乐、各种原声拨乐器和国内外民族音乐元素的结合,营造出剧集所需的氛围感和真实感,并增强趣味性。这些设计不仅能区分出剧中人物的不同特质,还能恰到好处地展现出剧中的风土人情,受众不仅不会觉得违和,反而会感到新鲜。

4 文化认同:符号消费的内在动力

对文化内涵的肯定即文化认同,而传统文化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在当今的消费社会里,受众更加期待商品的符号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符号消费视域下,乡村田园剧要抓住引导符号消费、激发文化认同这条线索。

4.1 探究受众心理,引起情感共鸣

人们源于本性的感情最易在传播中产生共鸣。《去有风的地方》取景地为云南的古村落,慢节奏的生活状态、邻里间的相处之道以及角色们的治愈之路符合当代打工人的情感诉求,呈现出远离喧嚣、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截至2023年2月3日,#去有风的地方#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56.6亿次,话题讨论次数达1370.9万次,许多游客在春节期间打卡剧中景点,感受“有风小院”,体验云南慢节奏的生活。《去有风的地方》通过视听符号,将松弛、闲散的乡村生活状态形象地呈现在受众面前,激发了受众对乡村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追求。

4.2 展现生活图景,获得乡村认同

《去有风的地方》中,本地人与游客互相治愈,展现了生活中温暖治愈的一面,同时传递了云南开放、包容的胸怀以及坚定、务实、热情好客的大山精神。《去有风的地方》播出后,据统计,云南省在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超4500万人次,“追风”热度居高不下。

在乡村振兴及消费社会背景下,乡土田园剧不仅要反映乡村面貌,还要展现风土人情,传播地域文化,引发情感共振,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乡村认同,实现乡村振兴,而《去有风的地方》正好做到了叙事与认同的有效弥合。

5 结语

《去有风的地方》中的每一种符号的建构都基于受众的情感需求与心理认同,引起了受众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并激发了受众对“去有风的地方”的向往。剧中符号的组合运用向全世界展示了七彩云南、魅力大理的风采,传播了“有一种生活叫大理”的美好生活方式,成为大理最好的旅游宣传片,获得了受众认同,打造了“影视+文旅”的成功样板。“影视+文旅”是乡村振兴、传统文化传播的新风向,但是根据以往经验,还需要思考:当通过田园剧实现乡村认同、带来符号消费时,如何避免乡村过度商业化及乡村文化退化。

参考文献:

[1] 朱言坤.論中国电视剧符号学的理论建构及其功能意义[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4(2):77-84.

[2] 甘泉,郑毅.基于符号分析模型的历史剧文本解读:以《大秦帝国》为例的电视符号分析[J].东南传播,2010,68(4):19-21.

[3] 王维超.电视剧艺术中的符号[J].现代传播,1987(2):82-90.

[4] 王晶.人物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及造型功能[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2):89.

[5] 李玉琴.电视传播中听觉性非语言符号与情感的关系[J].艺术广角,2005(2):55-56.

作者简介:陈卓(1998—),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视觉符号影视剧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浅析九江双蒸酒酒标设计的视觉符号
盘点影视剧中的那些医学误导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影视剧的认同重建与文化软实力提升——从对《甄嬛传》的评价说起
浅析传播于语境中的视觉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