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脉与意象落实语文要素

2023-07-17刘克智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文脉古诗词教学

刘克智

摘 要 文脉和意象是古诗文中的重要元素,古代文人将主观情感渗透和融入到客观物象之中,创造出一个个独具风格的诗文意象,折射出他们的心灵世界,形成作品的情感脉络和行文线索。在此,本文以《记承天夜游》的教学为例,探究了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基于文脉与意象落实语文要素的有效策略和路径,让学生在梳理文脉和感知意象的基础上,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文脉 意象 语文要素

《记承天寺夜游》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短文二篇》中的一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也是苏轼的游记散文名篇,作者借月夜景色,抒发了壮志难酬的心绪,表现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单元整体目标,以“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等语文要素为导向,梳理文章的行文和情感脉络,研读文章的意象,感受作者在客观物象中融入的主观情感,并在深度阅读中挖掘诗文蕴藏的哲理,从而落实语文要素,增强古诗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解读虚词,梳理文脉

《记承天寺夜游》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这是一篇记叙性质的游记散文,叙事结构清晰,文章脉络流畅自然。基于此文的结构特征,教师可将文脉作为一个教学线索,引领学生在梳理文脉的过程中还原作品的内容。在明确这一教学线索后,教师的关键任务是寻找到梳理文脉的手段。此时,教师便可聚焦于语文要素上,从“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这一要素出发,以虚词为载体,引领学生梳理和整合文章的关键信息,从而理顺作品的行文主线和情感脉络。

在阅读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精准定位文中的虚词,将虚词置于文本语境中进行赏析和解读。从全篇内容来看,文章以“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开篇,以记叙的手段阐释“出门赏月,无人同游”的事实,其中“遂”为连词,表“于是”之意,含有一种毫不犹豫、痛快做出决定的隐藏深意,由此可见苏轼与张怀民的密切关系。所以说,当苏轼在深夜生出赏月的心思后,即刻想到了张怀民。联系上文的“解衣欲睡”和“无与为乐者”,从中可以看出苏轼深夜难眠呈现的被贬的苦闷和赋闲的孤寂,“遂”字,展示了苏轼的辗转反侧和孤寂落寞。联系历史背景可知,苏轼创作《记承天寺夜游》的时间,是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生活困顿、政治命运遭遇挫折的时期,他的内心经受着巨大的考验,这也是他辗转反侧、心绪起伏的主要原因。

当明确此诗的写作背景后,学生便能理解“遂”所蕴含的情感内涵。继续向下梳理,正当苏轼因孤身赏月而略感落寞时,他发现“怀民亦未寝”,与他具有相似处境的好友也尚未入睡,一个“亦”字,既表现了觅得好友的欣喜,也深藏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慨。此时苏轼的情绪稍显复杂。沿着文本的线索接着赏读,文中最精彩的一句莫过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寥寥十几字,将月光描绘得格外形象动人。其中,“盖”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适时地介入,要求学生深度删去“盖”字,并与原句进行对比。经过比较分析,学生可以感受到“盖”字运用的巧妙之处。苏轼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积水”“藻荇”两个喻体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引人好奇的谜面,并用一个表示推理的“盖”字解开谜底。眼前的月光让人沉醉其中,并感到迷离梦幻,苏轼的心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读至“盖”时,学生不难想象出一个如痴如醉、沉浸于月光之中的文人形象。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苏轼还能因月夜的美丽景色而流露出欣喜的神情,这也说明他是一个内心纯净、高洁澄明之人。

解读至此,学生已经大致勾勒出月光下苏轼的形象。文末,作者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收束。从字面意义来看,“但”字为“只不过”,与前两句的“何”相对,着重强调了景色虽常在,但人却充满不确定性。在这一转折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到“闲人”的形象,体会到苏轼异于常人的超脱心境及豁达的胸襟。

在解读虚词的过程中,学生从短短几个字中,感受到苏轼的真情实意,这不仅仅是几个无生命的虚词,而是诗人人生经历的写照,是苏轼在历经繁华仍然保持天真本性、傲岸品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的一种表现。在虚词的映衬下,学生可以厘清文章的情感主线,感受到诗人由兴奋、孤寂、宽慰到欣喜、悠闲再到多种情绪相互交织的复杂情感,至此,《记承天夜游》的文脉已经十分清晰,学生也积累了丰富的虚词,这与此单元的语文要素相对应,体现了语文要素在文本阅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二、走进诗境,感知意象

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涵盖“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等语文要素。依据语文要素中的具体要求,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梳理文脉,还要引导他们在联想和想象的基础上,走进诗文的意境,感受意象中蕴含的情怀。阅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精选诗文中的主要意象,深入体会意象的指代含义和情感象征,让他们将客观景物中深藏的哲理和情感挖掘出来,由此加强阅读感悟和情感共鸣。

纵观全文,“月”可谓是全诗的核心意象,古往今来,“月”既是思念的象征,也蕴含了孤寂、苦楚的心绪。苏轼在寂静的深夜,看到清冷的月光自天空倾泻而下,他站在庭院中,瞬间回忆起以往的繁华、热闹的生活,心绪产生了极大的波动,自然而然地起身寻找好友,想要一同欣赏月色。“中庭”是一个地点和场所,苏轼与友人张怀民散步于中庭,眼前是一片清冷的月光,院子中的积水倒映着竹柏的影子,这些景观与作者的心境相互映衬,将其内心的孤寂表现出来,而中庭中的景观,也成为了苏轼情感和思想上的寄托。而“积水”则是苏轼内心的象征,与友人漫步于中庭,他们看到院子中的积水,其空明和澄澈让苏轼都产生了错觉,误以为水中有藻荇纵横交织,这也体现出苏轼是一个内心澄明的人,无论是生活还是仕途,他都秉持着自己的原则,不与奸佞之人同流合污。所以,虽然仕途遭遇了挫折,他的内心仍十分舒适自然。最后,“藻荇”与“竹柏”在原文中是喻体和本体的关系,结合苏轼的个人经历和政治轨迹,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推理。由此可见,“藻荇”象征着复杂的官场,而“竹柏”则表明了苏轼高洁傲岸的品质和不屈的气节。

通过对意象的总结与梳理,学生将多个意象组合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月夜漫步图。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苏轼内心深处的理想信念和真实情感,也能体会到他被贬赋闲后的复杂心境。如此,学生既厘清了文脉,也勾勒出了诗文的画面,其文化理解和审美鉴赏的素养自然会得以增强。

综上所述,在《记承天寺夜游》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从解读虚词、走进诗境两个主要角度切入,引领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感知文章中的意象,不仅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游记散文的主要内容,还能使学生透过客观的物象,感知主观的意象,进而解读和挖掘文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深度逐步增强,其语言理解、审美鉴赏、思維能力等也会随之提升。由此可见,以文脉与意象为教学切入点,不仅有助于语文要素的落实,还有助于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作者通联:兰州市第六十八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文脉古诗词教学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