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开的声音
2023-07-17严玉萍
严玉萍
【关键词】学生成长;教育智慧;育人故事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5-0089-02
在青藏高原的雪峰下、道路旁、小溪边、房舍外,随处可见一种小花,普通而美好,它就是“格桑梅朵”。人们说,身处高原的人,心里都有一朵属于自己的格桑花……
一张照片,一种选择
春节期间,我收到学生卓玛(化名)发来的信息:“严妈妈,节日快乐!”文末附了一张照片。照片上,她和一群藏族小朋友站在学校操场上,不远处是起伏的群山,隐约看到山间萦绕的雾气和山尖上的白雪;卓玛笑容灿烂,“高原红”又回到了她的脸颊上;小朋友们神情略带羞涩,但目光澄澈,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卓玛的样子。
思绪回到两年前。2021年,卓玛大学毕业,她放弃了在城里就业的机会,回到家乡日喀则当了一名乡村教师。
一声“阿妈”,一份责任
初见卓玛,她皮肤黝黑,透出健康的高原红,普通话说得不太流利。每次想与她聊聊,她总是羞涩地用手捂嘴,怯生生的,腼腆得很。有学生悄悄告诉我,卓玛夜里有时躲在被子里哭;在与同学的交谈中,她多次透露想转学回西藏的想法。
卓玛家在西藏日喀则,父母是农牧民,不太会讲普通话,家里有三个孩子,她是大姐。卓玛是目前村里唯一考上西藏班的孩子,到南通来上学是她第一次离开日喀则。在民族教育的岗位上工作多年,我深知,像卓玛这样的农牧民子女考上西藏班有多不易。她的身上不仅承载着全家的希望,还承载着全村的希望。我意识到,帮助卓玛尽快适应新环境是当务之急。
一个周日的午后,我去宿舍里看望学生,宿舍里人不多,很安静,卓玛在床上睡着了。我在她的床边坐下,正想帮她把被子掖好,她忽然抓住我的手,轻轻喊了一声“阿妈”。声音很小,但我听得清清楚楚。一声“阿妈”激起千层浪,我心中顿时涌起一种复杂的感觉。她定是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又或许,她是像其他孩子一样,在叫我?因为有很多学生都会亲切地喊我“严妈妈”。
为了缓解她的思亲之情,我用手机让她和妈妈通电话,并进行视频聊天。在她哭得厉害的时候,我像抱自己的女儿那样抱着她,告诉她我小时候出去上学也很想家,只有自己在这里生活得好,家人才能放心。之所以这么跟她说,是因为在和她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她是个孝顺的小姑娘。我找来她的老乡,并提前沟通好,让学姐用家乡方言和她聊聊家里的事情,并说说自己当初是怎么缓解思乡情绪的;我联系各科教师,请他们在课上课后给予她更多的关注与关心;我悄悄找了班里几个开朗热情的女生,请她们和卓玛一起参加体育锻炼,一起去阅览室,一起策划班级活动,一起参加志愿服务……周末,我带她和我女儿一起学习,我想小姑娘之间也许有更多可聊的话题。
两个月后,卓玛报名参加了语文课代表的竞选,还申请担任“值日班主任”(我班每天都会安排一名“学生班主任”)。有学生因外出参加比赛缺席时,卓玛会主动申请顶上空缺。在藏历年的班级联欢会上,她演唱了西藏歌曲《献给阿妈的歌》。在一次生涯規划主题活动后,她给我写了一封信,满满一页。她说自己想填报师范专业,回日喀则去做一名教师,帮助家乡更多的孩子实现到西藏班读书的愿望……
一本册子,一段真情
高考结束后,我送班里学生回西藏。和他们在拉萨火车站分别后,我收到卓玛发来的一条信息。她说,离校前,她悄悄在我办公桌抽屉里放了一本小册子。回到南通,我看到了那个浅黄色封面的小本子,本子里的每篇记录都有日期,从高一第二学期开始一直持续到她回西藏的那个早上。小本子里记录了我与她之间发生的点滴:有我写在她作业本或试卷上的语句,有我跟她说过的话,有我和她一起经历过的事情。尤其是在高三第二学期,可能是压力比较大,虽然每次内容都很短,但她写得很频繁,不仅有我们之间的点滴小事,还写下了她的开心与烦恼。
很多事情我已经记不清了,她却在小本子里记得清清楚楚:合唱比赛前,我鼓励她担任班级的领唱;周末,我和她一起将教室里的几个盆栽换了新土新盆;那天,她忘记带饭卡,我悄悄递上我的卡;一模结束后,我带他们在濠河边快乐地“过林卡”,我轻轻搂过她的肩膀;将要走进高考考场,她一回头,看到我正在不远处向他们挥手……
女儿跟我说:“卓玛姐姐肯定舍不得离开您。”确实,在朝夕相处中,和卓玛,还有很多学生之间的感情早就超越了师生情谊,不知不觉间就多出了一份“亲情”。
看着照片上卓玛和小朋友们的笑脸,我的心也随之平静。我坚信,在细水长流的滋养中,我们定能迎来春天的姹紫嫣红;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我们定会看到高原格桑的绚丽绽放;在心与心的真诚碰撞中,我们定能谱写出民族团结的崭新诗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