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状与拓新:2022年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研究综述

2023-07-14宋佳

新闻论坛 2023年3期

【内容提要】2022年是习近平“2·19”讲话发表6周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赶考之路的关键一年,为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全年相关研究论域集中在习近平新闻、舆论、宣传、意识形态思想等方面,并主要沿着历史方位、理论精髓、现实观照、习式风格等路径展开,成果数量斐然,有继续发展趋势和拓展潜力,但也存在研究学者分布不均、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概念尚未厘清等缺陷需要重视。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我们期待学术界以“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学术资源,开创习近平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观研究的新局面。

【关键词】习近平新闻舆论观  基本面相  拓展空间

2022年是习近平“2·19”著名讲话发表6周年。“2·19”讲话是习近平最集中、最深刻、最全面论述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容完整,每年都会被学者再三提出,反复学习领会,为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奠定了重要学术资源基础。2022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基础上昂首阔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之旅的关键一年,新闻舆论工作如何助力推动中国社会实现现代化,新闻舆论工作如何现代化,为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从2022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以“习近平新闻观”“习近平舆论观”“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仅有36篇学术文献,其中包含一篇博士论文和两篇硕士论文;若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新闻学”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则获取各类学术文献共计233篇,其中有大量文章包含或局部论述了关于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内容;若直接以“习近平舆论引导思想”“习近平国际传播思想”“习近平媒介融合思想”等“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理论内核与内容要义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相关文献则更多。总体来看,上述检索到的论文文献主要围绕习近平新闻、舆论、宣传、意识形态思想等研究论域展开,并沿着历史方位、理论精髓、现实观照、习式风格等研究路径剖玄析微,进行深井式挖掘,不仅拓宽了研究论域,而且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理应看到,2022年所呈现的学术论文并没有与2022年这一年的特殊性、关键性、重要性完全匹配,这与此前研究在学习习近平相关讲话精神、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整体论述等方面已形成气候有关,尤其学界逐步从宏观到中观对媒介融合、舆论引导、舆论监督、国际传播、网络强国等重要命题给予了广泛深入的理论关怀。新闻舆论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理论革新特点,未来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研究应该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新目标,朝着继续强化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深层学理基础和现实指导意义方面拓展,尽可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突破。

一、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相关研究基本面相

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研究的基本概貌大体可以从硕博论文中窥见一斑,譬如博士论文苗昕的《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研究》、谷慧玲的《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研究》,硕士论文段桂洪的《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观研究》 等。而2022年关于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研究的期刊论文主要呈现出以下几大论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最新理论支撑和可拓展视景。

(一)历史方位:习近平新闻舆论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理论成果

无论是指导革命年代新闻宣传实践的毛泽东新闻思想,新时期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新闻思想还是作为当下新闻舆论工作根本指导原则的新时代习近平新闻舆论观无不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理曦光,并表现出党的领导人出类拔萃的管理能力、执政智慧和决策胸怀。张涛甫指出,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缘于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也通过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三者的高度统一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推向了新的高度。①郑保卫则指出习近平主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和新闻学、党的百年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思想精髓等方面发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的百年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②雷跃捷、王娜用四个“是”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論述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时代篇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实践的行动指南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守正创新的科学引领。③

(二)理论精髓: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思想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内容体系大厦从初步搭建走向成熟立体,学术界对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研究也逐步从零散走向系统、从概括走向厚描、从单一走向多元。2022年相关研究的主题特征表现出整体性概括较少,而对其中具体命题内容、价值以及创新点的深入研幾则相对较多。

1.党性原则论

邓绍根、曾林浩从历史来源、理论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回应了习近平“党媒姓党”系列论述,认为习近平提出的“党媒姓党”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党的精神”概念和“人民报刊”思想,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强化,他对二者统一关系的辨析强调不仅从理论上回应了“党性与人民性之争”,而且对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解决好人民问题、从认识论和实践论出发深刻认识党性人民性等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④实际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媒姓党”的论述理论上发展了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的内涵,是统领新闻舆论工作的总遵循。而在实践中,党媒姓党要求坚持“导向全覆盖”,最根本的则是坚持党管媒体。⑤习近平的理论创新主要在于将党管媒体延伸到互联网领域,提出党管互联网,并将其网络群众观也融入指导网上舆论工作的全方面。⑥

2.舆论引导论

尤红认为习近平分别从职责使命、战略部署、维度手段、能力建设、队伍搭建、工作机制、格局视野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舆论导向”“舆论引导”论进行理论创新,既汲取了党的新闻舆论思想精华,也体现出党性人民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开放性相协同的鲜明特质。⑦

3.媒介融合论

习近平关于媒介融合的系列重要论述是指导我国新闻宣传事业媒体融合发展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金春平在全面梳理了这些论述后认为,其既契合中国全媒体时代的时代语境,也具备清晰的理论轴心,在“推进媒体融合”“构建全媒体格局”“占据舆论制高点”“提高主流媒体引领力”等命题基础上衍生出的观念变革、技术创新、内容生产、舆论立场、生态构建、人才建设、媒介管理等诸多实践理念、方法与路径,蕴含着深刻而博大的政治智慧、历史研判、时代洞察和战略前瞻。⑧彭丽洁、肖萍则重点从历史、价值和实践这三重维度进行阐述,认为该系列论述涵盖了媒体融合发展战略从确立到深化再到实施的历史演进脉络;内蕴媒体融合发展巩固宣传思想工作阵地、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建设网络强国、提升国际传播力等价值意义;体现出媒介融合发展需要坚持党性人民性相统一、内容建设为根本、技术为支撑、强化舆论监管、创新对外传播体系等实践路径。⑨

4.媒介功能观

童兵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媒姓党”的观念、要求媒体按照自身特点,尊重传播环境与要求履行其自身功能、并从舆论引导的高度认识安排媒介功能,将马克思主义媒介功能观提升到了新的高度。⑩

5.国际传播观

习近平国际传播观是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工作生动实践的理论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对外传播理论在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成果,更是当代中国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指南。11其核心内容包括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以“联结和沟通”世界为要旨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要义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拓展和创新以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核心的国际舆论引导新路径、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联系等方面,具有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主动作为与开放互动、包容自信、与时俱进等时代特征。12史安斌、刘长宇则进一步阐述了习近平国际传播观在思想、价值、实践方面的引领作用,包括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宏观国际传播生态愿景、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国理路选择以及推进媒介融合和构建“四全媒体”的微观技术布局中引领着我国国际传播的发展进步,并为催生文明交流互鑒新模式、开拓人类平等交流新境界夯实了价值基础。13

讲故事是习近平国际传播观涉及的重点内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中被首次提出,此后习近平又多次针对为什么讲、如何讲以及讲什么故事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强调和论述。14掌握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包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主要是为了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和西方话语中对“中国威胁”的刻板印象,并面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而这就需要坚定的立场,发扬人民主体传播力量,并创新表达、畅通媒介、营造环境,进行适当的谋划施策。15若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新时代要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16只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发挥党报优势,做好党报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只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才能拓展内容,讲好人文故事,做有深度有人文关怀的新闻,写有温度、接地气的文章。17

(三)指导价值: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实践意义与新闻教育指导

2022年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对新形势下新闻工作的实践意义和指导价值研究体现了习近平新闻舆论观鲜明的实践性、现实性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重要精神对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了“方向盘”“压舱石”“助力器”以及“定盘星”的新论断新要求。18杨玉丽从四个方面认为习近平对我国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了重要指导,包括:以“四个牢牢坚持”引领政治方向、以“讲话”武装头脑、增强新闻工作者的“四力”、打造过硬的工作队伍以及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19

耿海军以新时代为背景探讨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路径问题,一方面认为要以习近平“2·19”讲话为底色,在“政治家办报”新内涵新概括的基础上坚持政治家办报;另一方面则要求处理好“五个关系”做好“五件事情”,即统筹好“方向”“导向”关系牢记践行职责使命、统筹好“宣传”“引导”关系遵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筹好“底色”“特色”关系形成主流舆论矩阵、统筹好“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关系深化媒体融合、统筹好“内宣”“外宣”关系讲好中国故事。20这实际上也是对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的更加明确的要求。只有坚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牢记社会责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转作风改文风,才能成为一名党和人民需要的、合格的新闻人才;21只有不断增强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先进性锤炼“四力”,才能提高业务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克服能力恐慌、本领恐慌的问题。22

随着互联网深深卷入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肌体,网络成为人们多元思想意识外显的聚集地。习近平关于网络新闻传播工作的系列论述对如何适应网络生态环境、做好网络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重要行动指引和根本遵循,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新时代新环境的新发展。23舆论引导也要向网络舆论引导拓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根据形势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李贞仪、黄思在论述如何提升网络舆论引导时指出,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方法论,坚持把习近平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方面的系列讲话论述作为根本指导方针,坚持“四个自信”。2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对主流新闻媒体、新媒体建设、网络文明以及新闻工作者等与新闻舆论工作直接相关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也给新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规划。习近平新闻舆论观是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的“48字”方针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25也是新时代新闻人的使命。他明确规定了新时代新闻人才的标准,这些标准和使命为新时代新闻人才的教育供给和培养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从业人员的道德、业务、素养、作风等方面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26张启莹则进一步细化,认为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当中“党性人民性统一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等命题内容在推动促进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树立正确新闻观、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应对复杂舆论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而高校应该全方位重视且落实习近平新闻思想、理解且巩固习近平新闻思想,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下为国家社会输出新闻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27方纯、辛玉军则主要基于学生群体普遍上了网、高校舆情环境日益复杂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应该在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指导下不断优化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应对策略。28

(四)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话语创新与文化表征

习近平在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相关论述中所表现的话语创新、语言风格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是学术界对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论域的新拓展。朱清河、宋佳以新闻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为分析框架,分析了习近平新闻舆论观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子,认为习近平将新闻舆论工作论述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不仅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与发展,而且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也表现出丰富的中国本土文化意蕴和平易质朴、通俗易懂的“习近平语言特征”。29齐爱军则以思想建构离不开话语创新为切入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从对现代传播体系论述到对全媒体论述再到战略传播体系论述的演变,以及把“传播体系”话语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数字中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等话语的融合,表现出习近平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鲜明的批判性、超越性和建设性。30

(五)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研究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最广泛、最激烈的地方,习近平在新闻舆论工作方面的系列讲话必然渗透着意识形态关切,而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论述同样也离不开新闻媒体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二者在习近平的讲话中常常表现出相互关联、关系密切的特点。总体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包括了对意识形态斗争规律、内涵、地位、作用、手段、过程以及趋势等重大问题的回答与论述,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极大丰富,而且也开辟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局面。31有学者对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的理论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维度进行考量,32还有学者对其历史维度进行考量,认为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是从“四史”“百年变局”的历史视野中、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经验和苏联解体的教训中、从党的执政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以史为鉴,汲取历史的养分,从而对我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新要求和新见解。33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也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内涵、强化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和法律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明确的实践要求。34

有学者对习近平意识形态话语权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历史、实践逻辑)、科学内涵(回答什么是意识形态话语权、为什么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如何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与理论品格(人民立场、求是精神、国际视野)进行了综合阐述。35有学者将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论述看作一个系统的体系,将其内容分为意识形态形势论、定位论、内容论、文明论、方法论、领导论“六论”。36而王秀丽则重点阐释了习近平意识形态论述中的“六个自觉”,包括政治、理论、道路、制度、文化以及使命自觉。37还有学者对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意识形态安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建构路径或时代价值进行研究。张亮、李芳园在论述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话語权建构路径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丰富理论内容和创新话语体系、变革表达方式和增强话语宣传、规范话语空间和明确责任细则、拓宽综合性话语平台和增进国际交流等方面对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提出了新论断和新策略。

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意识形态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系列论述的重要部分。习近平从哲学视角出发,对“人民性”的生成逻辑、价值取向和实践向度的思考与探寻,构建了新时代意识形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也确保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成效。38

二、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的不足与拓展方向

2022年关于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研究论域包括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理论基础、思想精髓、时代价值、现实观照、语言风格以及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关系等方方面面,展现出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研究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关联性特征。在这些大的研究主题下,又有许多更加细化、庞杂的研究分野,譬如在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理论精髓的研究中,有学者深耕于对其精髓要义与价值意蕴的凝练和总结,也有学者从习近平对新闻舆论工作职能属性、价值旨归和实践指向的深刻阐释中归纳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核心内容,这些研究共同擎画着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整体貌样;在理论内核的研究中,学界又围绕党性原则论、舆论引导论、国际传播(对外传播)论、媒介融合论、媒介功能观等诸个重要命题展开,且研究成果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展现出研究习近平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观研究的深刻性。此外,与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密切相关的习近平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等也进入了众多学者的研究视野,这些研究凝聚了学术智慧,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习近平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观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理支撑与文献资源。

毋庸置疑,尽管研究成果差强人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可拓展的研究空间,需要后继学者同仁继续重视、充实。

(一)学者分布不均:中老年学者居多,外学科学者入场,亟需培养新生力量

虽然2022年依然有众多学者的研究旨趣在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相关方面,学术自觉意识显著增强,但学者的年龄分布、所属学科基本延续了此前明显不均衡的状态,甚至一定程度上中老年学者反噬青年学者、其他学科反噬新闻学科的趋势更为显著。从上述文献不难看出,目前关于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研究的学者主要集中在童兵、郑保卫、张涛甫、邓绍根、雷跃捷、尤红、朱清河、史安斌、周宇豪、齐爱军等常年深耕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领域的老一辈学者与中年学者群体中,他们的成果占据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及其相关研究的半壁江山;同时还有诸多学者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校,涉及高等教育、出版、马克思主义、历史等多个学科,而新闻传播学学科内部青年学者的研究数量则相对孱弱,亟需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大力培养本学科内的新生力量和人才队伍,推动新闻学学界与业界研究共振,共同促进深入学习、理解、研究习近平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观,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科学知识资鉴。

(二)研究水平参差不齐:研究范畴有待拓宽、研究方法有待创新、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自党的十八大以后,学术界就纷纷开始研究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就2022年的整体研究成果而言,理论层面的研究更多聚焦在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发展以及其在新形势下的新内涵,实践层面的研究则主要体现在对新闻舆论工作指导、人才队伍建设、新闻传播教育革新、网上新闻舆论传播引导等方面,既反映了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在坚守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的生成逻辑,也体现了习近平新闻舆论观观照现实、指导实践的价值追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生动写照。

然而,若拨开著述枝繁叶茂的表象,剖玄析微,则也不难发现研究的范畴过于集中,除了对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历史方位、理論内涵、指导价值等固有领域的延伸,仅有关于话语创新、文化底蕴的新视角,新领域、新维度的切入乏善可陈;研究方法老套,新方法开掘不足,除了极个别借用社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工具外,大多研究仍以归纳演绎、总结概括的方法为主。而且上述研究成果依然是经验研究居多,多数停留在简单的解读和描述上,缺乏进一步的理论抽象,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尽管2022年发表于北大核心及以上的新闻传播学类期刊上的文章有之,但其在全年所有研究中的占比不到五分之一,发表于《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等主流期刊上的文章更是寥寥无几。尤其是与邓小平、江泽民与胡锦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研究相比,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与发展的阶段,表现出散兵游勇式的散化研究充足,体系性规模性整体研究匮乏,并且以系列论文或专著的方式系统进行研究的学者尚不多见,亟待后继学界同仁给予更多的重视和充实。

(三)习近平系列重要论述内容的混淆与杂糅:亟需相关概念的澄清

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宣传工作以及意识形态工作的论述具有外部交叉引证、内部较为分散的特点,因此把习近平宣传思想、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习近平新闻舆论观交替使用、不加区分的使用是学界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2022年的研究成果依然延续着这种情况,有的学者把习近平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并提,把习近平关于网络新闻传播工作的论述视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发展,有的学者则把宣传思想工作归属于或等同于意识形态工作,或在论文中交替使用“新闻舆论”“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等词汇和概念用以表达同一个意思,这些错用、误用以及理解上的偏差无疑会导致论证的逻辑错位。

虽然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对这三者概念进行清晰地划分,但其中的差别可从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中窥见一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新闻媒体是各种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不难看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建设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与任务,新闻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内容相似有交叉但又有细微差别,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努力澄清概念,廓清边界,推动从事更加科学的、严谨的研究。

三、结语

2022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吹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新闻舆论工作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部分,也应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三大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党的新闻事业发展,谱写中国新闻事业新的篇章。39我们期待学术界对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研究能够延续目前不断细化、深化、多视角的发展趋势和继续拓展的学术潜力,纳入更多本学科内的青年才俊,更新研究方法,澄清相关概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学术资源,开创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研究的新局面。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来党管媒体实践与经验研究”(课题编号:21JZD010),教育部项目“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话语体系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JHK080)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张涛甫.基于意识形态视角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29(08):5-19+126.

②郑保卫.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贡献[J].国际新闻界,2022,44(09):6-22.

③雷跃捷,王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时代篇章[J].新闻战线,2022(11):10-13.

④邓绍根,曾林浩.论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J].当代传播,2022(05):12-18.

⑤姜圣瑜.“党媒姓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J].新闻战线,2022(15):99-102.

⑥朱清河,尤成.“党管媒体”的思想生成、实践发展与理论逻辑[J].新闻春秋,2022(05):3-12.

⑦尤红.习近平对“舆论导向/舆论引导”论的创新发展[J].当代传播,2022(05):25-30.

⑧金春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J].新闻采编,2022(03):4-7.

⑨彭丽洁,肖萍.习近平关于媒体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的三维审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03):101-106.

⑩童兵.马克思主义媒介功能观的建构和发展[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01):80-86.

11周宇豪,刘宁.习近平国际传播观的科学内涵与实践创新[J].海河传媒,2022(05):1-7.

12周宇豪,刘宁.习近平国际传播观的科学内涵、核心内容与时代特征[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2,75(06):5-16.

13史安斌,刘长宇.思想、价值与实践的全方位引领:习近平有关国际传播的重要论述探析[J].当代传播,2022(06):4-10.

14董良,蒋晓东.习近平关于“讲好中国故事”重要论述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7):6-9.

15韩升,段晋云.价值·内容·路径:习近平关于讲好中国故事重要论述的三维审视[J].贵州省党校学报,2022(04):13-20.

16沙晔.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講好新时代中国故事[J].新闻前哨,2022(08):9-10.

17廖岚钧.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做好新时期地方党报新闻宣传工作[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22,32(03):96-98+104.

18王建玲.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用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指导新闻舆论工作[J].城市党报研究,2022(12):23-24.

19杨玉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指导意义[J].安阳工学院学报,2022,21(04):11-13.

20耿海军.坚持政治家办报  统筹好五个关系[J].社会主义论坛,2022(03):38-39.

21童兵.习近平对人权的尊重和对新闻人才的关爱[J].新闻记者,2022(04):3-7.

22李菲菲.融媒体视域下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增强“四力”[J].新闻潮,2022(08):44-46.

23黄楚新,贺文文.使“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2(06):4-11.

24李贞仪,黄思.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路径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08):77-80.

25吴琼.论新文科视域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2,40(05):132-135.

26王勇,李娟.新时代新闻人才的标准与使命及对新闻教育的启示[J].北方传媒研究,2022(02):37-41.

27张启莹.习近平新闻思想指导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研究[J].今传媒,2022,30(05):1-4.

28方纯,辛玉军.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指导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24(01):77-80.

29朱清河,宋佳.习近平新闻舆论观中的传统文化基因构成[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2,75(02):5-13.

30齐爱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体系”思想论析[J].青年记者,2022(21):80-83.

31罗文东.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坚持和发展[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8(11):74-83.

32包美霞.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的三维向度[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05):5-15+124.

33陈玉斌.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历史思维[J].理论研究,2022(05):16-23+62.

34邓文飞.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要求[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22(03):21-26.

35张传泉.习近平意识形态话语权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及理论品格[J].理论学刊,2022(04):5-14.

36石云霞.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08):61-74+160.

37王秀丽.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重要论述中的六个自觉[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22(03):12-18.

38李海霞.对习近平意识形态重要论述“人民性”的哲学辨思[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6):15-17.

39叶俊.开创中国新闻事业新篇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1-03(003).

作者简介:宋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