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拟剧论视角看城市专题片的形式创新
2023-07-14张兵周彤
张兵 周彤
【内容提要】互联网时代,城市专题片遭遇多重挑战:从官方到民间的话语权整体迁移、从评论性参与到过程性参与迁移等,在拟剧论视野下,直播作为过程性参与的典型样态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型传播类型。《走进县城看发展》借鉴了电视新闻直播的特点,采用演播室直播、现场直播和拟直播等不同形式,强化了互联网时代城市专题片的直播特性,有效回应了互联网时代对城市专题片提出的新要求。拟剧论视角下的城市专题片创作与播放将有效融合本土与外部视角差异,使具有审视和反思性质的内外融合视角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拟剧论 城市专题片 城市传播 直播 拟直播
长期以来,主流媒体对大城市关注较多,县城(包含地级市)在主流媒体的存在感和可见度较低。2022年6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走进县城看发展》系列专题节目,聚焦近十年来我国县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是近年来我国主流媒体首次系统性聚焦县域发展的大型综合直播节目。《走进县城看发展》节目整体类型属于系列城市专题片,但在节目播出时创造性运用了多种直播形式,极大强化了电视媒介在场感,有效提升了直播时代观众与电视节目制播团队、电视节目内容的在场共振效应,为探索新主流传播提供了新的范式可能性。
一、拟剧论视野下城市专题片遭遇的多重挑战
城市专题片与城市宣传片、纪录片有诸多共通之处,而在表现方式、核心诉求、基本假设等方面,城市专题片又发展出区别于宣传片和纪录片的独特魅力。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城市传播中由政府、企业主导的模式逐渐被网民“打卡”等受众主导模式取代。①以移动短视频平台崛起为契机,由网民创造的“网红城市”新范式,推动城市传播、城市感知全方位的变革,并直接反馈到场景营造等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在此背景下,以城市专题片为代表的城市传播三驾马车(包含城市宣传片、纪录片)遭遇重大冲击。首先,从官方到民间的话语权整体迁移。明确的主体身份和导向、清晰的前台意识,使城市专题片有可能滑入城市宣传片的窠臼,难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传播话语权向受众迁移的大趋势。②这种趋势表面上看来与真实性无关,实际上,受众话语权提升强调的是,从受众角度看到的所谓真实城市比城市专题片、宣传片等作品中呈现的经过改造的城市更真实,更具有正当性。其次,从评论性参与到过程性参与迁移。话语权的迁移实际上从传统互联网时代已经开始,网页评论、BBS、博客等新媒体形式不断提升受众对城市传播结果进行评论性参与的可能性。对城市传播来说,上述传统互联网受众的评论性参与针对的更多是由官方(政府、企业或KOL)发布的既定内容,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主从关系。在互联网媒介快速发展背景下,梅罗维茨分析了电子媒介对空间的超越及其对人们公共行为和私下行为的影响,指出电子媒介时代的后台偏向使一切原本被封闭的视域成为被期待或觀看的新的前台。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不仅要求城市专题片能整体呈现受众的意志,还要求参与到城市传播内容制作的过程中,打破前台限制进入后台,形成梅罗维茨所谓介于前台和后台之间的“中区”。“当观众有了‘侧台观念时,就出现了中区行为。也就是说,观众同时看到了部分传统上的后台和前台区域。……中区风格似乎有‘后区偏向。” ③互联网创造了区别于地点信息系统的混合场景,它使从前被摒弃于后台之外的观众得以进入中区一窥后区之究竟。这种对过程的参与诉求,实际上是城市专题片真实性诉求的延伸。城市专题片虽然能保证镜头真实,但叙事和剪辑可能导致其呈现出与所谓真实城市迥异的效果,危害说服效果。对受众来说,如果能看到(监督)整个拍摄、剪辑乃至事前事后的策划、讨论等创作过程,将极大加强专题片的真实感。
二、作为过程性参与典型样态的城市专题片直播形式创新
随着抖音、快手等移动短视频平台中直播带货模式的走红,直播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新的创新媒介类型,爆发出巨大能量。据《2022年(上)中国直播电商市场数据报告》预计,2022年国内直播电商交易规模可达34879亿元,同比增长47.69%。④“相比传统电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激活了直播的生命力,也使得‘人人皆可直播得以可能。”⑤如果说梅罗维茨主要是讨论互联网时代后台的前台化趋势,那么,直播则将后台直接作为前台进行展示,双方形成心照不宣、你情我愿的新型表演接受模式。可以说,直播作为短视频平台崛起之后的新媒体类型,其根本要义在于满足了受众对过程性参与的需求。在直播间,受众不仅能看到主播精心准备的角色形象,还能看到主播本人的生活样态、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受众能看到作为售卖者的主播与供货方的戏剧性、表演性商务谈判,其中所谓不受控制的“意外”(如低于全国价格、低于成本价、报错价格等)也是从前受众难以看到的内容;受众还能实时参与直播过程,如主播播报并回应粉丝留言、通过打赏要求主播完成任务、与主播直接连线等。从本文议题来看,直播的流行主要是因为其过程性参与特征满足了受众参与到相关活动中区、后台及全过程的愿望,其目的是保障从起始到最终的全过程真实。⑥
在此意义上,城市专题片如何回应移动互联网时代话语权向受众迁移的要求,满足观众对中区(侧台)、后区(后台)的好奇,使观众得以参与内容制作的全过程,强化结果和过程的双重真实性,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专题片面临的重大挑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走进县城看发展》创造性地在传统专题片中突出了多元直播形式,以直播专题片形式回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殊要求。《走进县城看发展》每集30分钟左右,以演播室主持人开场,引入录播内容和现场直播连线,最后由专家对之进行总结。整个节目中演播室主持人极为重要,起到了引导情绪、调整节奏和把控全局的作用,使城市专题片呈现出与新闻直播报道类似的直播特征。
一是演播室直播:与《远方的家》等传统专题片相比,《走进县城看发展》演播室主持人将传统专题片的各个片段进行串联,通过与现场记者的现场连线实现类似新闻直播的效果。主持人还需要对传统城市专题片的录播内容进行现场旁白播读,对不同板块内容进行简短评论导入下一环节,使系列专题片呈现出清晰的电视新闻直播特征。与传统城市专题片依靠文本进行结构连接相比,《走进现场看发展》充分利用演播室直播形式中主持人对节目整体的控制权力,诉诸于口语化的直播衔接,呈现出与传统城市专题片迥然不同的现场感和鲜活气息。
二是现场直播:传统城市专题片中的内容一般没有清晰的时间特征和要求,《走进县城看发展》中现场连线时通常也并没有新闻事件意义上的时效要求,而是为了强调其区别于录播(采用摄影技巧对地方美化导致失真)的真实感。现场直播与演播室直播呼应,现场记者与演播室主持人的有效互动,乃至连线时出现的卡顿、直播时现场并不完美的画面等问题,都强化了专题片中直播形式的真实性特征,强化了观众在观看直播时的现场感。2022年6月22日播出的湖南浏阳篇,现场直播环节“山水浏阳 一河诗画生态宜居”片段中,浏阳河水因为暴雨河流泥沙较多,无法完美呈现浏阳河水清秀之魅力,但记者在现场不无遗憾地解释,使画面中黄色的河水成为直播真实性、突发性的佐证。2022年8月10日播出的陕西眉县篇,在介绍陕西眉县猕猴桃产业时,原本可以录播的内容,以现场直播连线形式展示,现场直播时明显的延时效应使这一环节的即时性、真实性具有了更强的说服效果。
如果与部分没有现场直播连线的篇章相对照,上述通过现场连线营造的现场感和在场感,在调节观众情绪和提升共在共振效应方面的优势更加清晰。2022年9月2日播出的辽宁海城篇,除演播室主持人外,全部画面均为录播。虽然整体从属于《走进县城看发展》系列节目,其主导形式也是以演播室直播进行所谓直播,但由于没有现场直播连线,使其整体类似传统城市宣传专题片,节奏稍显沉闷。它对观众的影响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录播意味着更多的后期加工,类似戈夫曼拟剧理论中的后台,并不符合梅罗维茨对电子时代后台前台化发展趋势的论断,也不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直播流行的内在依据;第二,由于没有现场连线,演播室直播成为最主要的直播形式,整个节目的直播属性极大降低,演播室主持人旁白对录播画面的拟直播创新效应(下文详述)也缺乏说服力。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和直播在城市传播领域的大显身手,使现场直播这一原属于新闻报道的形式在嫁接到城市专题片领域后焕发出新的活力。它最突出的效果是,城市专题片作为录播节目类型,并不一定要求观众与创作者处于同一时间维度。当植入演播室直播和现场直播后,观众和创作者被预设为处于同一时间维度和超越性的空间维度,极大强化了城市专题片的即时特征,有效提升了节目的现场感和在场感。⑦
三、城市专题片拟直播形式创新对录播模式的多重改造
除了演播室直播和现场直播等明确的直播形式,《走进县城看发展》对专题片直播形式创新的探索,还包含对录播内容的直播化改造,使录播内容呈现出更多的直播特性,形成“拟直播”形式创新。本文所谓“拟直播”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使非直播的录播内容以直播的形式进行呈现的创作与播放模式。拟直播与一般意义的电视节目直播化趋势的差异在于,直播化并非有意识地将录播内容进行直播形式转化,而拟直播的操作者则有较为明确的将录播内容转化为直播形式进行呈现的意识和方式。实际上,电视购物台是最早利用录播内容进行拟直播改造的节目类型,但其明显的录播状态使其效果大打折扣,并最终被短视频平台直播购物超越。
囿于技术的限制,《走进县城看发展》并没有采用酷炫的VR、AR技术以提升沉浸具身感,而是通过相对清晰的直播形式提示,使观众认知到此刻与主持人等相关方的共在状态,强化其专属于直播的即时性、共在感、鲜活性和可信度,进而提升观众的感知在场体验。2022年7月22日播出的山西沁源篇,演播室主持人对沁源县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后,直接将镜头交给现场记者以现场直播的形式,乘坐直升机进行航拍并现场讲解。在一段明确的航拍镜头后,出现了录播的特写镜头和正面视野的拍摄镜头,不同镜头的交互丰富了画面的信息量,提升了美感,调整了节奏,但整体是被纳入直播的航拍模式,也服从于节目开始时演播室主持人向现场记者交接镜头所暗含的现场感与在场感营造。2022年8月15日播放的四川资中篇,现场记者介绍资中物流網络时,在现场正面视野拍摄的镜头中插入了大量录拍的鸟瞰画面,帮助观众了解物流市场的总体情况,但这些画面通过现场记者的旁白有效组织进了现场直播的语境中,强化了专题片录播画面的现场感和在场感,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拟直播效应。
此外,《走进县城看发展》拟直播形式创新还体现在专题片必不可少的城市概况介绍中。一般来说,传统城市专题片以其明确的录播模式,往往通过精美的画面、具有夸张修辞特征的画外音、煽动性的旁白朗诵、富有韵律感的节奏,使观众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入专题片所期待的情感高潮阶段。与传统专题片相比,《走进县城看发展》以拟直播形式出现的这一段县域概览,呈现出以下差异:
一是画面:首先,拟直播不像传统专题片对四季精美画面进行选择性切换,而是尽可能呈现出与专题片拍摄、播放时期相一致的优美画面即可,有意无意地强调了其直播特征的即时性。其次,拟直播对画面的要求也随着直播假设降低,通过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并不一定有高清的精致画面,一般直播设备可能的卡顿、画质模糊等缺点,反而可能成为直播之真实性的佐证。
二是解说词:拟直播解说词虽然也有明显的修辞倾向,会引用诗歌等赞美城市魅力,但其修辞的华丽程度降低,以服从于由主持人进行现场播读的需要。
三是画外音:拟直播的画外音作为由演播室主持人进行朗诵的内容,降低了其艺术化朗诵的情感化倾向,走向更适应新闻主持人要求的平实、舒缓、客观。
四是节奏:与传统专题片中相对激越、快速切换的蒙太奇集锦相比,拟直播的剪辑节奏服从于新闻直播的要求,不太强调蒙太奇画面的冲击感和信息量,而是强调新闻直播时画面的衔接和有序过渡。其中的关键在于,通过由演播室主持人的直接参与,使原本录播的画面呈现出清晰的直播形式感。
通过演播室直播、现场直播,特别是拟直播对录播内容的直播形式创新,《走进县城看发展》以电视直播的形式广泛呈现了县城这一特殊城市类型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现状和特点。除了最后一个环节“专家解读”明显是录播外,整个节目因为对直播形式的强化,使观众与演播室主持人和现场记者、相关人员(被采访者、居民、游客、路人等)处于一种极为紧密的同时和同在状态,乃至与该县城在此一瞬间的建筑、街道、公园、厂房、市场、民居、植物、动物、季节、天气、温度产生同时同频共振,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和在场感。
从拟剧论的视角看,城市专题片的上述直播化或拟直播形式创新,指向的都是城市专题片长期以来作为前台向其他人展示的程式化创作导致的书面化、表演化、距离感倾向,试图营造出口语化、生活化、亲近感的交往情景。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受众的时空感知,受众渴望获知后台中本不为人知的内容,基于此需求,在城市专题片的传播中,主动通过拟直播的方式将后台内容前台化,其实是主动拉进与受众距离的行为。这种新的交往情景尽可能还原的不再是一个作为客体的外人(旅游者、网友等)对本地的凝视和本地对这一凝视的凝视(回应),而是一个对本地有较多了解、对本地抱有善意的亲人或朋友来到此地后,双方展开的带有共识和善意的无功利交流。⑧
四、结语
麦克卢汉曾指出“媒介是人的延伸”。从纸张到互联网,媒介帮助人们将感官延伸到远方看风景、与人交往。其中,通过媒介发生的与远方的人的交往,整体呈现出从正式、前台到非正式、后台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与日常生活中人们从陌生到熟悉的交往過程类似,符合戈夫曼拟剧论对生活与表演之关系的洞察。在公众普遍参与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中,传统城市宣传片完全的前台模式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政治正确的模式化操作,对城市形象建构的作用逐渐降低。城市纪录片在城市传播中的地位的不断加强,与公众话语权不断加强以及公众对后台的窥视欲望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城市专题片如何平衡前台与后台之关系,既满足公众对后台的窥视欲望,又能展示城市正面形象,成为城市专题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突破口。《走进县城看发展》的直播与拟直播形式创新对城市专题片创新发展的启示在于,以拟剧论的基本规则审视城市专题片的制作和播出,努力在时间和空间上拉近城市本地居民与观众的距离,以更为放松的形式展开交往,使观众与城市本地居民体验到更为一致、更全面的同一个城市。相比于长期以来城市传播中的内外视角割裂倾向,拟剧论视角下的城市专题片创作与播放将有效融合本土与外部视角差异,使城市专题片具有审视和反思性质的内外融合视角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
【本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青年课题“当代城市公共宣传图像的接受与交往研究——以成都公共宣传图像为例”(项目编号:19CH194)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陈静.城市形象建构和传播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5):127-129.
②[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9.
③[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44.
④刘旭颖.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将突破3.4万亿元[EB/OL].中国商务新闻网.[2022-08-1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0917933599320115&wfr=spider&for=pc.
⑤周勇,何天平.“全民直播时代”:网络直播对电视发展的启示[J].新闻与写作,2017(02)64-67.
⑥贾毅.网络秀场直播的“兴”与“哀”——人际交互·狂欢盛宴·文化陷阱[J].编辑之友,2016(11):42-48.
⑦彭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场”与“在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46(03):142-149.
⑧[英]约翰·厄里,乔纳斯·拉森.游客的凝视(第三版)[M].黄宛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219-248.
作者简介:张兵,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周彤,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文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