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在民政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023-07-14葛忠

中国新通信 2023年8期
关键词:民政部门信息化技术人力资源管理

葛忠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民政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 应用

一、引言

民政部门是我国主管社会各项事务的行政部门,整个民政系统非常庞大,其主管的事务涉及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當前经济发展非常快,民众的日常生活质量逐步提升,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民政部门工作人员需要负责的工作范围也越来越广,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也在逐步增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指单位对人才进行统筹、分配、规划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而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将其上升到提升单位开展工作效率的层面。民政部门必须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人才配置,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从目前来看,我国民政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尽管有所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民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因此,民政部门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解决,以此来确保民政部门能够在当前社会下顺利展开各项工作。当前我国多数基层政府部门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探索推进电子政务服务的新模式,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民政工作中,更好地提升服务群众的效率。当然,提升民众的满意度,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基层民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民政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信息化对提高民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不少实例研究显示,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有助于创新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搜集更多的信息,拓宽视野,参考其他优秀企业、单位值得学习的管理经验,并融入民政工作中来,使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具有新的内涵。信息可以高效率传递出去,实现共享,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负担,比如说利用信息技术与其他部门对接工作。除此之外,使用信息技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人力资源管理者开展岗位分析工作也是很有益的。对于民政系统来说,基层工作场地往往分布在不同地方,涉及很多的工作人员,稳定性也不强,借助信息化技术,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就可以更高效率地了解人员的各种工作情况,这样一来,在进行绩效评估和培训的时候的工作量就大幅度降低,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提高创新意识,不仅可以加强对民政系统工作人员的各方位的管理,提高队伍建设和工作水平,还能从宏观层面上把握管理质量。

(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民政系统通常业务繁忙,相应的工作人员也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每天几乎都要处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涉及很多文档和表格,需要工作人员细心处理,但工作量太大,难免出现纰漏。实际上,利用信息技术对一些数据统一展开储存,需要使用时再进行共享。在民政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化技术升级,数据利用率可以得到显著提高,不需要重复输入和计算,管理者处理数据时出现纰漏的可能性也有所减小。除此之外,借助信息化技术,搭建民政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专属的信息库,实现数据存储、利用于一体,管理成本大幅下降,为工作人员提高更多的便捷。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更方便地利用数据,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资源的良好配置。借助信息化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者再也不需要人工化整理和分析数据,可以节省下大量的时间。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不仅包含人对人的管理,更主要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一次性解决大量的同类型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核算薪资、员工考勤、员工信息管理等等。信息化管理比人工化管理的效果更好,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使管理目标变得更加精准,让管理者也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发展创新,工作越做越好。

(三)有助于优化管理方式

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对于管理者采取更合适的方式进行管理也是有积极影响的。因为信息技术使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各部门负责的工作都是不一样的,工作内容也千差万别,这样一来,管理的方法自然也很不一样,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管理工作比更加公开, 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和频繁, 各部门对彼此的工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人力资源 管理才能与部门管理更好地融合。除此之外,信息化管理模式之下,人力资源管理得到监督,整个管理系统也将变得更加规范。随着管理体系不断升级优化,人力资源与员工之间的互动会更加双向,基层员工对人力资源的认知也更加清晰。所以要想实现民政系统管理模式优化,加强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是刻不容缓的。

(四)有助于展开正确的决策

民政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配备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于实施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数据库的搭建和升级,使所有员工的各层面信息一览无余,涉及基本信息、考勤、绩效、培训、待遇等各个方面。信息系统可以对每个工作人员都生成一份分析报告,领导者可以参考这些报告,制定更加有实际意义的管理方案与决策。

三、信息技术对民政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民政各部门之间应该完成信息的的高效传递。只有充分接受信息技术的融入,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质量和效率才能获得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也才能得到相应保障。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民政部门员工更容易培养出富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整个部门组织也能变得更加积极开放。如此,部门管理者在管理员工和组织时,需要放开思维,采取更加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积极参考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淘汰以往那些效率有限、信息收集和管理零散的模式。

(一)信息技术改变了民政部门的组织结构

最近几年,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将这些技术有效融入民政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有效实现对民政部门信息的实时处置,搭建起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如此一来,民政部门传递和交换信息的方式就发生了改变,相应的管理组织的模式也逐渐从金字塔型转为横向网络型。传统模式中负责传递信息的中间结构被取代,高层决策者可以直接和执行者进行沟通,基层执行者也具有一定的决策权。这种现象致使民政部门中的管理层级不断缩减,管理人员也会进一步减少。这样一来,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下,组织机构的扁平化趋势不断发展,也给人力资源部门增添了新的挑战。

(二)信息技术从时空层面改变了民政部门人力资源配置

传统的民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需要大量员工进行手动此操作。如果将信息技术融入 民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利用数据统计得到的结果不仅更加精确,而且更加及时,这样整体的工作效率会的到显著提升。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层面来看,采用信息技术的民政部门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完整, 也更加合理。在这种情况下,民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效率会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民政部门也面临着更加要严格的管理要求,需要更加灵活地出来员工学习和利用信息的方式,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因此,民政部门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管理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促进高素质人才的标准提升

将信息化技术有效融入民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让工作人员获得更多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交互,同时将人才的评判标准从工作时间转向创新力、沟通能力和积极性的进取精神。信息化使民政部门的核心业务流程不断升级,因此民政部门要不断提升员工能力和水平,适应其业务流程的更新和信息化管理工具的引入。而对人才的需求也从以往的勤劳务实逐步转变为拥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对于民政部门来说,要想适应竞争,占据优势,吸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非常关键的。

四、民政人力资源管理中推行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一)开发适合民政工作特点的信息系统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需要构建一个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尽管目前市场上的信息管理系统非常多,但因为民政部门涉及面较广内容繁多,工作内容,规模等都各不相同,直接套用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可能很难符合民政部门的实际需求,甚至会因为使用不当而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故此,民政部门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发出符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信息非常多, 其主要包括:员工基本信息,工资,绩效和考勤等等。因此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具备查询员工信息、请假申请及审批等智能化管理流程。又因为民政各部门职能不同,在系统具体的设计和选用上,还需要结合各部门具体工作的开展情况,给到切实有效的意见和建议。总之,民政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要体现人性化特点。因为科学完善的信息化操作系统,才能确保民政部门处理人力资源数据的高效性。

(二)进一步完善民政信息化管理体系

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范围不应该局限于人力资源部门琐碎的行政事务中,各工作环节之间的衔接也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来处理。这样一来,业务体系变得更加完整,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更具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从而进一步将信息系统的功能挖掘出来,督促管理制度落实。另外,管理者需要认识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的管理信息化,要改变以前的管理模式,对业务流程进行合理的升级,信息系统应该结合员工的岗位和实际工作内容,匹配相应的操作权限,加强规范性。第二,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需针对具体的管理对象和范围。管理对象即民政系统的各种类型工作人员,包括正式员工、编外人员、聘用人员、社工和公益性岗位等,人力资源部门在搭建信息化管理体系时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管理范围即员工的业务范围,业务范围要贴合部门工作内容。民政系统的工作包含各个方面,比如说婚姻登记、居民低保、慈善基金、社会援助等,业务范围广,岗位多。人力资源管理者借助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时必须要把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弄清楚。第三,管理者还需要设置专门的监督机制,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合乎规范。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在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过程时,不能忽视人的主体性,要具有灵活性,合理调整时紧密连接工作需要,帮助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

(三)增强全体民政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为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应用程度有所提高,所有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培养信息化意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能否推进,取决于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信息技术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广泛采纳多个部门的意见,工作人员也应积极建议,不断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各级领导首先需要從自身做起,以自身为表率,认真探索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部门发展的优势, 发挥表率作用,积极参与各项实践工作中,跟随时代发展脚步,做好创新,与员工一同普及和推广信息化管理。

(四)不断加大对民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要想使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各级民政部门应该从财力和人力这两方面双管齐下。对于前者,民政部门应加大财政拨款,下拨更多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中,包括配备硬件设备,改善环境等,投入资金建立更具特色的信息系统,使工作人员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另外还应设置相应的设备维护机制,给予数据安全更多保障。后者,管理者需要招聘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工作态度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从这个层面来说,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的培养,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员工需要培养创新意识,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的多级进化,使其逐步完善,为全体员工服务。除此之外,民政部门还要多组织交流培训的活动,帮助员工进步。时代在迅速发展,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在社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人力资源部门在推动信息化管理建设时,创造一个热爱学习,不断进步的工作氛围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民政部门更加团结,发展得更好是必然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加强信息化应用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并进一步完善,使管理工作的流程更加规范,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实现民政部门全面的信息化建设,民政工作越做越好。

五、结束语

综上,在民政系统中融入信息化技术是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予以规范和完善,一方面能够提升民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促进民政部门工作的整体效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是民政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各基层民政部门都应该积极创新,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人力资源管理中,使民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民政部门信息化技术人力资源管理
《公开募捐违法案件管辖规定(试行)》解读
红十字会开展公开募捐活动要受民政部门监管
慈善法施行一年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全面启动相关工作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
慈善法赋予了民政部门更多责任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