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

2023-07-14杜涛

中国新通信 2023年8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教学实践

杜涛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析;教学问题;教学实践

进入新时期,计算机领域就像一个瞬息万变的空间,变化多,迭代快。在这种背景下,各行各业更加关注计算机人才,希望储备专业的计算机团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知识点丰富,紧密联系计算机行业,为相关行业输送优秀的计算机人才。但是,教育事业在发展,教学工作在改革,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环节,也会面临多项改革。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可以从“如何教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推进教学环节的改革,以高质量教学带来高质量学习,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方法,形成扎实的学习能力,逐步达到“学以致用”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可以从中汲取知识、锻炼能力,达到一定计算机水平,顺利地就业,自信地创业。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可以满足现代化企业的用人需求,推动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具体分析如下:

(一)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基础知识,强调“打好基础、健康发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从基础学起,接触系统化的理论,逐渐掌握全面的计算机知识,适应信息化特征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此外,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还强调“多实践、多积累”[1],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去体验、锻炼,积累实践应用方面的丰富经验。当学生正式步入社会之后,其实践应用能力可以展示出来,实践应用经验也可以成为一种优势、特长,助力学生好好工作、创造价值。由此可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育人功能十分突出,可以从“基础知识”和“实践锻炼”两个维度[2],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各行各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可以深耕于计算机领域,追寻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认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利于学生从容、自信地进入社会,抓住互联网时代的就业机遇,高质量的就业。具体来说:一方面,了解计算机行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传递的内容,是紧贴计算机行业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内容,了解校外的就业环境、形势,提前规划就业路线,为就业认真准备。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质量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可以帮助学生适应计算机行业,获得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形成计算机素养。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包含就业指导教育,如:“理论形式的职场分析”“实习形式的职场体验”“实践形式的職场活动”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很自然地转变角色,以“从业者”的角色,重新认识计算机理论知识、计算机实操技能,以及计算机行业的内部运作规律。学生可以慢慢形成良好的计算机素养,为自己争取更多就业机会。

(三)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公众可以感受到计算机技术的渗透,行业也可以感受到计算机技术的渗透,这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社会影响力,各行各业都开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企业需要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系统,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人才,需要合适的计算机管理制度,需要大力开发信息化方向的业务,需要积极适应信息化环境中的竞争。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之后,学校可以从“人才输出”的角度,与各行各业紧密对接,让学生获得充足的锻炼机会,同时,让企业搭建年轻而专业的工作团队,真正站在企业用人、企业发展的视角,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育人功能,不仅体现在校内,还体现于各行各业。另外,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纽带,学校与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好,可以搭建多个合作项目,例如:“实习实训的合作项目”“学术研究的合作项目”“公益事业的合作项目”“创新创业的合作项目”等。每一种合作,都可以整合资源,加强计算机领域的理论研究,加快计算机领域的技术升级,提高相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且,每一种合作,都可以凝聚智慧、相互监督[3],避免不理智、走弯路的现象,帮助各行各业更好地解决现实困境,如:“资源短缺的困境”“渠道受限的困境”“技术落后的困境”。这让企业深刻意识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其实是一种强大的后备力量,可以起到支撑、推动的作用,推动企业蓬勃发展。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问题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中,教师队伍要不断地解决问题,针对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研究解决策略。具体分析如下:

(一)教学方法过于守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环节在不断进步,但部分教师仍然处于“跟不上”的状态,仍然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对于学生来说,灌输式教学并不是双向沟通,学生可能会低估自己的参与价值,或者,在内心产生抵触。对于教师来说,灌输式教学很容易形成一个固定的模板,其教学热情很容易受压制,其教学实力也很难完全展现出来。

此外,有些教师分析问题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够生动,比如说,为了突出某项重点内容,向学生呈现一大段文字,希望学生直接摘抄、认真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呈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如: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资源、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象。以上现象,说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更灵活,继续寻求创新路径。

(二)缺乏跨专业性内容

为了讲透、讲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些教师忽视了跨专业性内容,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没有展开必要的锻炼。例如,在备课环节,有些教师准备了大量的本专业素材,但很少与跨专业教师探讨问题,从中汲取有效素材。再比如说,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有些教师非常关心本专业的实践活动,也擅长本专业的实践活动,但很少参与跨专业性的教学活动、研究活动[4]。长此下去,学生在知识积累方面,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延伸所学知识,储备多元化的知识体系。而且,学生在应对计算机领域的实际问题时,思维方式也会受到一定限制,学生习惯于依赖本专业的知识、技能,欠缺“灵活思考”“灵活处理”的思维。最终,学生可能会按部就班地选择一种处理方式,机械化地处理问题。结合学生今后的发展来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面向社会、面向职场,突出其应用价值,适当地融合跨专业性内容[5],指导学生认真积累、灵活思考,养成一种“敢于创新”的学习品质。

(三)实践教学不够完善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是课程的重点,也是课程的一种特色,但从课程的实施情况来分析,其实践教学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校内实践落后。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很容易出现一些落后的实践项目,这些实践项目紧扣过去的社会环境和行业信息,只能反映计算机领域最初的发展,不能反映现在的计算机领域。此外,有些实践项目缺乏挑战性,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过低,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轻松通过,这也是落后的一种表现。这类实践项目,低估了学生的潜力,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期待。如果不改变这两种落后现象,实践教学的质量很难保证,其特色也无法体现,学生很难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很难感受到“提升自我”的愉悦。另一方面,校外实践薄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校外实践薄弱,指的是实践机会少,且实践平台不够稳定,学生陷入一种“走马观花”的学习状态,很难进行扎实的学习,很难获得充分的锻炼。究其原因,这与学校的对外发展规划有一定关系,有些学校虽然主张“校企合作”,但没有认真地建立制度,没有以制度的形式,表达学校方面的合作诉求,学校忽视了“校企合作”的规范性、稳固性。同时,这与教师的指导,也存在一定关系,有些教师强调“完全的放手”,将所有实践任务交给企业,希望企业来承担责任,这样的合作,令企业势单力薄[6]。可以说,校外实践的提升,既需要科学的对外发展规划,也需要教师的指导。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

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教学问题,相关教师要勇于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跨专业性内容,并且,积极优化实践教学。相关教师要走出低要求、低目标,以新时代社会环境为背景,迈出探索的步伐,构建高质量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具体分析如下:

(一)勇于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环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要紧跟新时代的教育趋势,不被守旧的教学方法所束缚。例如,教师要走出灌输式教学方法,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制造一个个有趣的话题,如:“计算机办公模式可以取代人吗”“你知道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哪些规律”“计算机技术是学习的助手,还是学习的主导”,从而开启“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参与价值[7],以积极、愉悦的态度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此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还可以尝试一些比较生动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引入网络资源,介绍“android系统”和“ios 系统”,以“对比”的视角,提出问题:两种系统的区别是什么、相同点在哪里,两种系统会如何发展,你更喜欢哪一种系统。学生可以参与讨论,分享案例,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整个课堂不再只是沉闷的说教。

(二)加强跨专业性内容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渗透跨专业性内容,需要教师调整态度、调整思维,也需要学校创造一些机会。比如说,教师要主动与其他专业的教师交流,整合一些创新型教学素材,并且,积极参与“跨专业教师备课交流会”,在学校的统一协调下,共同研究备课工作,创造“开放性”的备课氛围。在这期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可以获取有效素材,并整合有效素材,提升自己對跨专业性内容的辨别能力、应用能力。此外,学校可以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如:“校园实践活动策划奖”,激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让教师参与到全校性的实践活动中,提醒教师:关注跨专业教学活动、研究活动。这是一个认识跨专业信息、搜集跨专业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灵活应用跨专业信息的过程,有利于打开教师视野,锻炼教师协调、合作的能力[8],激发教师创新、创造的潜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校园实践活动的策划经验、参与经验,向学生传递精准的跨专业信息,以及个性化的教育观点。

(三)积极优化实践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要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并突出其特色,让学生获得实践锻炼的同时,点燃兴趣,追寻个性。具体来说:一方面,优化校内实践。以新时代的社会环境和行业信息为依据,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项目,如:当今社会,“win10 系统”的应用分为不同版本,可以设置“win10 系统家庭版实践项目”“win10 系统企业版实践项目”,从不同版本出发,全方面地锻炼学生实操技能,加深学生对win10系统的了解。同时,设置“win10 系统分层实践项目”,先引入常规的系统操作问题,再引入复杂的系统操作问题,最后介绍一些少见的、顽固的系统操作问题,逐层提高难度,让学生感受进步的快乐,体验到“提升自我”的愉悦。另一方面,优化校外实践。在学校的对外发展规划中,“校企合作”要严肃、正式,追求稳固性。学校可以建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制度”,为校外的实践教学指明方向,同时,向合作的企业表达诉求,让企业知道:合作范围是什么、合作原则是什么、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合作标准。该制度还要指出教师的职责,避免“转移责任”“回避责任”的现象,让教师与企业凝聚在一起,以“合力”来优化校外实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升,是为了提升课程、提升学生,也是为了提升整个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具体来说,学校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展开工作:勇于改革教学方法,开启“探究式教学”和“网络引导教学”;创造“开放性”的备课氛围,设置“校园实践活动策划奖”,加强跨专业性内容;紧贴社会环境和行业信息,建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制度”,积极优化实践教学。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教学实践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