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及路径
2023-07-13刘伟
刘伟
【摘 要】当前,我国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素养面临诸多困境。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欠缺使乡村教师缺乏职业投入,乡村学校的内部环境不佳使乡村教师不能很好地融入乡村文化,乡村教育的现实反向挤压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等,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乡村教育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瓶颈。提升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素养有重大價值,乡村文化素养可以促进乡村教师对乡村及乡村教育的积极情感,可以有效优化和提升乡村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效果,可以促进乡村教师有效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因此,应该通过加强教师对乡村文化的学习和培训,培养教师的乡村文化态度和情感,落实教师对乡村文化的践行和融入等路径,提升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使乡村教师认识乡村、热爱乡村、扎根乡村。
【关键词】乡村教师 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5-14-04
乡村教师支持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乡村文化场域,乡村教师担负着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职责和使命,如果乡村教师缺乏乡村文化素养,便很难扎根乡村,难以有效发挥乡村人才培养和文化发展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状况不容乐观,一些乡村教师身处乡村文化场域,却不了解、不热爱乡村文化,无意也无力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这成为乡村教师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成为阻碍乡村教育发展和文化繁荣的一个瓶颈。因此,提升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使乡村教师愿意认知乡村、热爱乡村、扎根乡村是发展乡村教育面临的急迫工作。
一、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素养的内涵
文化素养是“公民获得文化适应性并能进行有效交流应该具备的背景信息”[1]。据此推导,笔者认为,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素养是建立在乡村教师乡村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伴随乡村教师乡村教育和生活实践逐步形成、巩固、成熟,并最终构建起的整体行为特性及对乡村文化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是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实践和乡村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乡村的知识、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是衡量乡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不仅包括其乡村文化知识,而且还包括其对乡村文化的态度、情感及其践行乡村文化的能力。
二、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一)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素养的价值
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乡村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上作用的发挥受制于乡村教师的水平和能力,而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则是衡量乡村教师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准,这也正体现了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的价值。
1.乡村文化素养可以促进乡村教师对乡村及乡村教育的积极情感
乡村文化素养的形成建立在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的认知、认同和实践运用的基础上,对乡村文化的认知、认同和实践将有力地促进乡村教师热爱乡村和乡村教育,热爱学生,愿意扎根乡村,致力于乡村发展。工作和生活的文化环境对人的情绪情感有重大影响,毕竟“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2]。在乡村文化素养的形成及对外界的作用过程中,乡村教师能在乡村文化场域中感受到浓浓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体会到教师职业的荣誉,获得教师专业成长和进步。
2.乡村文化素养可以有效优化和提升乡村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效果
具有较强的乡村文化素养可以使乡村教师用最能契合乡村生活场景的方式和方法去开展教育教学,使乡村教育与乡村学生的生活得到深度的融合,使学生的学习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而不是与生活相脱节,让学生能学思践悟合一,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乡村文化和乡村人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立志于建设乡村,而不是期盼逃离乡村。
3.乡村文化素养可以促进乡村教师有效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
乡村教师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教师如果具有较高的乡村文化素养,可以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发挥其他主体无法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对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创造。如果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不高,其对于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就不可能做出突出贡献,其作为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也无法践行。
(二)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素养的困境
1.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状况影响乡村教师职业投入
许多乡村教师的生活和学习背景是城市,其乡村文化知识匮乏,对乡村没有积极的情感,也缺乏乡村文化实践的能力。部分原本具有乡村生活背景的乡村教师,也有远乡村、近城市的强烈心理倾向,且原有的乡村生活经历也与工作的乡村环境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乡村教师“教学生活脱离了‘生活世界进入‘科学世界之中,使教学丧失了生活的整体性而沦为一种分裂的生活”[3]。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部分乡村教师不了解、不热爱乡村文化,其教育活动与乡村文化场域脱节,与乡村学生的生活脱节,虽然身处乡村学校,但是在心理上却是乡村的“过客”,不愿意扎根乡村,缺乏职业成就感,想逃离乡村。
2.乡村学校的内部环境影响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的融入
乡村学校是乡村教师在乡村工作和生活的内部环境,乡村学校的状况对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文化有重要影响,当前乡村学校建设与乡村文化场域未能密切融合,有的甚至与乡村环境相脱离,这使得乡村教师缺乏一个有效提升其乡村文化素养的内部环境基础。乡村学校虽然地处乡村,但是许多乡村学校的文化建设向城市学校看齐,学校的文化环境与乡村文化场域格格不入,游离于乡村文化之外,乡村学校自身的文化环境建设不能促进乡村教师提升文化素养,不仅不能促进乡村文化的建设,反而反向拉扯和撕裂了乡村文化。
3.乡村教育的现实反向挤压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
乡村教师的使命是培养人才,传承和创新包含乡村文化在内的优秀文化。同时,乡村人口及乡村文化也会反作用于乡村教师,促进或阻碍其乡村文化素养的提升。一些作为乡村教师人才培养对象的乡村学生,在教育和生活中生发了脱离乡村、向往城市的心理倾向。此外,乡村文化存在与城市同质化的问题,例如乡村的生活方式、生活场景等向城市看齐,乡村文化逐渐离散、异化甚至断裂,使教师有身处乡村却恍若城市的错觉,阻碍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提升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素养的路径
(一)认识乡村:加强教师对乡村文化的学习和培训
当前乡村教师在乡村文化素养上的困境的重要成因是由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的不了解和无感情造成的,要破除这一困境,首先乡村教师应正确认识乡村,培养乡村教师形成乡村文化知识体系及其相应的技能和能力。
1.强化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的学习
当前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严重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对乡村文化的学习是基本路径。要达到真正提升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素养的目的,在学习上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全面而深入地学习。人在认知上是有个人偏好的,乡村教师在乡村文化学习上不同于普通人在生活中的学习,后者只满足个人喜好的需求,而前者则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服务。因此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的学习必须是系统的,要全面而深入地学习,要构建起乡村文化的知识体系,管中窥豹、浅尝辄止式的学习不利于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达到原有的水平。
(2)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认知。乡村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既是感性的,是乡村生活的常态,融于乡村的衣食住行之中,同时也是理性的,体现为乡村的文化观念和文化逻辑。因此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的认知要坚持理论学习和生活考察相统一,要融入乡村生活,在樸素的乡村生活中体验和感悟、总结和提炼,将感性和理性融汇,进而实现在乡村文化认知上的知、信、行合一。
(3)由他律到自觉的学习。在初期可以由学校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加强对教师学习乡村文化的检查和督促,但是关键在于激发和调动乡村教师在乡村文化学习上的主动性,被动学习始终不如主动学习,要形成乡村教师在学习乡村文化上的内在动力,使其成为提升乡村文化素养的真正主体。
2.加强对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的培训教育
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素养的提升既是个人专业发展的自觉,又是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组织行为和群体选择。要提升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就必须组织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的系统培训。
(1)岗前培训夯基础。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入职前必须在专业心理和专业能力上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并形成相应的文化运用能力必须成为乡村教师入职前的职业准备,这既是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教育的文化场域的需要,更是正确认知乡村教育对象,因材施教,促进乡村教育生活化和情境化的需要。因此在乡村教师上岗前,必须将乡村文化的培训纳入上岗培训的重要内容,夯实乡村教师的专业能力基础。
(2)常规培训增实效。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内化和外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把对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的培训当成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来抓。要构建乡村学校乡村文化培训机制,定期与不定期结合,开展体系性的乡村文化常规培训。在培训对象上要全覆盖,从管理人员到普通教师都要进入培训序列,都要接受具有针对性、差异性和可操作性的乡村文化培训,以适应乡村学校不同岗位对乡村文化的要求。在培训方式上要灵活多元,例如可开展专题培训、专业培训、交流培训、转岗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在培训考核上要重培训实效,强化培训发展作用,通过培训不断强化和提升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促进其专业能力的巩固和发展。
(二)热爱乡村:培养教师的乡村文化态度和情感
文化不仅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体现,而且也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态度。不同的文化态度往往意味着相对应的文化情感,而文化态度和文化情感则建立在文化认识的基础之上。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影响着其对乡村文化的态度和情感,而后者又会反作用于前者,促进或者障碍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因此,要提升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素养,就必须在认知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培养乡村教师正确的乡村文化态度和积极的乡村文化情感。
1.培养乡村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感和自豪感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和灵魂,乡村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中存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而这正是学校教育承担的工作职责之一。在正确认知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和塑造乡村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感和自豪感在培养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素养上具有重要作用。
(1)催生乡村教师在提升乡村文化素养的内生动力。动力是激发和调动人活动的内驱力,动力越持久、越强,人开展活动的内驱力和行动力就越持久、越强。培养乡村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可以有效催生乡村教师对提升乡村文化素养的内生动力,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教师提升乡村文化素养的行动力。
(2)激发乡村教师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动力的价值需要通过行动来验证,乡村教师在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中的行动既是其乡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的驱动的表现,又是其职业责任在主体行为的反映。通常情况下,乡村教师在乡村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豪情感越强,其对于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的主体责任感和主体行为也相应会越强。
2.培养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对优秀乡村文化的自信和自豪并不等同于对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可以激发人探索的欲望,爱好则可以使人的行动持续而有力,培养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对于其学习乡村文化具有重大作用。一要多举措增强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乡村文化本身是有着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但目前乡村文化因为缺少挖掘、整理,再加之呈现方式碎片化而不成体系,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均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所以要挖掘和融合各类乡村文化资源,使其焕发生机和活力,吸引乡村教师的主动关注和热爱。二要用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充盈乡村教师的生活世界。乡村生活本应是静谧而有诗意的,但目前一些教师的乡村生活往往单调而枯燥,究其原因是乡村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未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其最吸引人的特质未得到有效呈现。应该充分发挥乡村生活的优势,同时借鉴和吸收城市生活的一些优势和经验,使乡村生活能更好地满足乡村教师的生活需求,使乡村教师愿意、乐于并享受在乡村的生活。
(三)扎根乡村:落实教师对乡村文化的践行和融入
只有扎根乡村,乡村教师才能真正履职尽责,才能在提升乡村文化素养的同时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扎根乡村,提升乡村文化素养,认知乡村文化,进而喜爱乡村文化只是基础,是乡村教师建设乡村文化的前提,而践行乡村文化并最终融入乡村文化才是乡村教师提升乡村文化素养、履行教师职责的根本目的。
1.丰富乡村教师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的文化经历
乡村教师认知乡村文化、热爱乡村文化,提升自身的乡村文化素养,这既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乡村教师职业本身的需要。教育本身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活动。乡村教師的工作职责就是在乡村文化场域下,立足乡村生活世界,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的培养。首先,教师要传承优秀乡村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累积的乡村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教师要对这些文化进行梳理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过程中将优秀的乡村文化传承下去。其次,教师要创新乡村文化。“主体的文化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正是教育所特有的功能。”[4]教师的工作是具有创新性的工作,教师不能做文化的“二手贩子”,教师也不能不作处理地传播文化。在对乡村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的实际,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对乡村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和发展,这既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正是在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经历过程中,达成文化育人的目的,同时也丰盈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2.增强乡村教师在乡村文化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
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样,教师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与自身的个人素养提升和专业发展同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师乡村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相应的文化收获的增加,对乡村教育和乡村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多措并举,增强乡村教师在乡村文化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一是让乡村教师过上真正美好的乡村生活。乡村教师扎根乡村的基本要求是乡村教师融入乡村生活,这种融入既要求教师品味乡村生活的苦,又要求教师享受乡村生活的甜,是真正的而非形式意义上的乡村生活。乡村教师绝对不能成为乡村生活的过客,乡村必须成为乡村教师真正的“家”。二是让乡村教师享有积极的乡村文化体验。乡村教师以乡村为家,这要求乡村教师既过着物质上的乡村生活,体验乡村的“烟火气”,又要求乡村教师充分体验乡村文化场域的精神氛围,享受乡村文化的温暖,享受精神世界丰盈的文化体验。
【参考文献】
[1]余昱.文化素养的课程诠释:美国富兰克林学校的“华盛顿之旅”研学课程[J].比较教育研究,2018,40(7):36.
[2]秦光涛.意义世界初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4):35.
[3]张金运,张立昌.基于文化素养养成的课程知识理解: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7(1):52.
[4]郝德永.走向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观[J].教育研究,200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