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梨锈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2023-07-13闫文雪刘琼曹淼张慧邢全姐
闫文雪 刘琼 曹淼 张慧 邢全姐
摘 要:梨锈病是为害梨树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随着柏类树木种植的急剧增加及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等因素,该病害在太原市梨主产区发病程度逐年加重,严重影响梨果的品质和产量。2023年太原市4月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极利于该病的发生,预计2023年太原市梨锈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希望广大果农注意早期预防。
关键词:梨锈病;原因分析;防治对策
文章编号:2096-8108(2023)04-0064-03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S436.612.1 文献标识码:B文献标志码
Occurrence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Pear Rust in Taiyuan City
YAN Wenxue,LIU Qiong,CAO Miao,ZHANG Hui,XING Quanji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Service Center of Taiyuan County,Taiyuan Shanxi 030027,China)
Abstract:Fruit tree rust is a fungal disease that damages fruit tree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in cypress planting and the unreasonable use of pesticides, the diseas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evalent in the main fruit producing areas of Taiyuan,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the fruit. Moreover, the precipitation in April this year in our city is 50% higher than the same period in previous years, which is extremely conducive to the occurrence of this disease. It is expected that fruit tree rust will occur moderately in Taiyuan in 2023, with some areas being more severe,and the grow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early prevention.
Keywords:pear rust; caus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梨銹病俗称梨赤星病、羊胡子,因其秋冬为害桧柏,春夏为害梨,又称梨桧锈病,该病发病区域广、传播速度快、难以控制,主要危害梨树的叶片、叶柄、新梢及幼果导致梨树整体长势弱,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病原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修科梨胶锈菌,是一种转主寄生菌,除为害梨外,还可为害海棠、山楂、贴梗海棠等。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等城乡环境绿化,桧柏、刺柏类等柏类树木种植的急剧增加以及梨树品种的变化、农药的不科学不合理使用、气候条件变化等的综合影响,该病害在太原市梨主产区不断出现新的发病区,且发病程度逐年加重,严重影响梨的品质和产量,已成为梨树上的一种主要病害。
今年太原市4月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极利于锈病冬孢子萌发。据近期调查,已在桧柏小枝上发现褐色的冬孢子角(见图1),遇降雨或空气极潮湿的吸水膨大,产生大量担孢子,随风将传播到梨上侵染叶片、新梢和果实,菌源十分充足,预计2023年太原市梨锈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希望广大果农注意早期预防。
1 危害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梨树叶片、嫩梢及果实。一般叶片受害,首先叶片正面出现枯黄色或黄色病斑,后扩大成圆形病斑,4~8 mm,中央颜色稍深,密生桔黄色小斑点,即性孢子器。环境潮湿时,分泌黏液,即性孢子,后期产生小黑点;叶片背面隆起,组织增厚,长出黄色毛状物,即锈孢子器。毛状物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即锈孢子,后期病斑变褐枯死,造成落叶。新梢受害后,病部隆起,也出现黄色毛状物,后期病斑凹陷,易折断。叶柄症状和新梢类似,稍隆起,多呈纺锤形,同样出现毛状物(绣孢子器)。幼果受害,在果实上产生近圆形的黄色病斑,后期病斑变成褐色,中间出现小黑点,周围长出毛状物,造成幼果脱落。
2 病原及发病规律
2.1 病原
该病病原为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yd.),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是一种转主寄生真菌,在桧柏等树木叶片上形成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冬孢子双胞,长卵圆形,壁较厚,大小(33.1~75.4) μm×(14.2~28.4) μm,遇水胶化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单胞,卵形,淡黄褐色,大小(16.1~17.3) μm×(7.5~10.2) μm,寄生于桧柏上,引起桧柏绣病。性孢子器多生于梨树叶片正面病斑的表皮下,初为黄色后变为黑色,大小(120.2~170.4) μm×(90.1~120.3) μm。性孢子器在环境潮湿的情况下产生性孢子;性孢子,椭圆形,大小(5.2~12.2) μm×(2.6~3.5) μm。锈孢子器生于叶背、叶柄、果实上,大小(42.3~87.6) μm×(23.3~42.9) μm,其上有刺状突起。绣孢子器破裂产生锈孢子,锈孢子近球形,橙黄色,大小(19.2~24.4) μm×(18.4~20.5) μm,壁厚,表面具微瘤。
2.2 发病规律
该病的发生与转主寄生的多少、距离、气候条件及种植品种有关。
病原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柏类树木病组织中越冬,翌春3月份形成冬孢子角。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冬孢子迅速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随风传播到附近的梨树上,随即侵染梨树的叶片、嫩梢、幼果,遇水萌发形成黄色病斑,即性孢子器,潜育期6~12 d。梨树叶片正面病斑上,环境潮湿时,分泌黏液,即性孢子,经7~10 d晾干,变成黑色粒点至异性的性孢子器产生的受精丝上,进行有性结合,完成受精过程,产生双核菌丝向叶背发展,病斑迅速扩大到3~5 mm,病部叶肉组织肥厚变硬,叶正面稍凹陷,背面隆起。随着时间的推移,25~30 d后在叶背隆起处丛生黄色毛状物(即绣孢子器),锈孢子器外壁纵裂,产生锈孢子,又随风传播转主寄生在桧柏等植物上,形成菌瘿越冬。
3 发生原因
3.1 气象条件适宜
梨锈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有温度、风力(气流)、降水等因素影响,早春多雨、多风及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有利于病菌产生、传播和侵染,容易造成锈病发病重,若春季天气干旱湿度小、果园周围无桧柏树则相对发病轻或不发生。同时,越冬病菌数量较多的年份,次年发病就会较为严重。
3.2 转主寄主多且种类增加
梨锈病的发生与周围栽有桧柏关系密切。桧柏是梨锈病的转主寄主,锈病病原菌必须在转主寄主上越冬才能完成其生存循坏。没有桧柏或远离桧柏的地方就不会发生梨锈病。调查发现,距桧柏较近(500 m以内),锈病发病最重;远离桧柏的果园(1 000 m以外),发病较轻。近年来,梨锈病的转主寄生植物种类也在逐年增加,由桧柏扩展至柏科。同时,有些梨锈菌菌瘿并非在一年内全部萌发,个别菌瘿有越年萌发现象。
3.3 品种抗逆性差
梨锈病的发生与栽培品种有关。玉露香、红香酥、酥梨等是太原市主栽品种,这些品种不抗锈病,容易感染锈病。主要原因是该系列品种果实表皮细胞排列疏松,角质层薄,易受气候等不良因素影响,会促使表皮细胞表层破裂形成木栓细胞,特别是幼果,蜡质角层尚未形成,对外界条件反映敏感,最易出现果绣。生产中不抗梨锈病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也是造成太原市梨锈病重发的原因之一。
3.4 果园栽培管理水平不规范
传统果园管理工作存在土、肥、水、药等方面管理不足、不重视秋季果树管理等问题,长时间不但导致了土壤板结、通气性变差、蓄水能力减弱,而且营造了利病原菌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同一果园内,种植密度大、树势衰弱、修剪不到位、树冠郁闭、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的发病重,反之,发病轻。缺乏有效管理的果园也是导致梨锈病发生严重的重要因素。
4 防治对策
4.1 选用抗病品种和砧木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和选育抗病性强的砧木是防控梨锈病的根本途径。通过良性砧木选择和品种选育,从中筛选出抗病性强、抗逆性强、经济效益好的优良品种。
4.2 清除转主寄主,铲除越冬病菌
在园林措施上,尽量避免规划设计柏科类,以减轻锈病的发生。彻底砍除果园周围5 km内的桧柏,是有效防治梨锈病的最根本措施。在不宜砍除桧柏时,应于冬季剪除梨园周围桧柏树上的菌瘿及“胶花”,减少锈病初侵染来源;也可在梨树发芽前对桧柏进行喷药,控制冬孢子萌发,消灭担孢子。
4.3 加強果园栽培管理
加强果园土、肥、水、药等的管理,采用配方施肥,增强树势;采取夏季修剪措施,控制好栽种密度,确保通风透光;科学灌溉,不要大水漫灌,最好采用滴灌;多施农家有机肥和磷、钾肥等,不可偏使氮素化肥,增强梨树势;及时清洁果园,减少病虫基数。
同时,为了提高授粉成功率,最好选用人工授粉,及时进行疏花疏果,特别是在果实膨大期及时做好浇灌工作,做好梨修剪,特别是夏剪。
春季天气不稳定易出现霜冻等不良气候,预防低温等不良天气需在霜冻前,喷施预防霜冻的药物,田间及时增温,这样不仅可提高梨树抵抗能力,又可修复并愈合受灭害危害的幼果表皮。要对果实进行套袋,套袋后一方面可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减少农药残留和有害粉尘对果实的污染;另一方面减少虫害风险,避免绝大多数害虫的侵入。特别是套袋后,阴雨天气、强光照射等自然天气都无法对果实造成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套袋前及时补充钙肥,一方面增加果面蜡质的厚度,另一方面提高幼果对高湿、低温等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可促进幼果生长,也可以有效地减轻梨锈病的发生程度。
4.4 药剂防治
结合气候条件及时掌握病情监测,做到提前预防。梨树发芽前,在梨园附近的桧柏上(降雨前1~2 d)喷洒1~2次3~4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2.5%氟环唑悬浮剂2 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 000倍液等,遏制梨锈病病菌冬孢子萌发,预防该病在梨树上的侵染发生。梨树发芽后至幼果期,在梨树的嫩叶、新梢或幼果上发现锈病病斑时,应立即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剂600~8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5%腈菌唑乳油4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等药剂1~2次,防止病原菌传播蔓延。第1次喷药后,间隔5~7 d再进行第2次喷药,一般2次用药既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注意轮换用药。
收稿日期:2023-05-10中文收稿日期
第一作者简介:闫文雪(1992-),女,硕士,中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中文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