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调控HPA轴治疗中风后抑郁的选穴思路探讨

2023-07-12刘孔左耀辰高玉妍王军雎世聪娄必丹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针灸

刘孔 左耀辰 高玉妍 王军 雎世聪 娄必丹

摘要:脑卒中作为一种应激反应会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异常兴奋从而导致皮质醇(Cort)含量异常升高,高Cort会加速负反馈调节中枢海马的凋亡诱发中风后抑郁(PSD)。近年来,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针灸调控HPA轴治疗PSD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而鲜有人探讨其选穴的理论依据。既往常采取心脑同调治疗PSD,故本文以“心脑共主神明”为理论基础,探讨针灸调控HPA轴治疗PSD的理论基础及选穴依据。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HPA轴;心脑共主神明;针灸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3)06-0066-04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在应激反应的应答和维持内环境稳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紊乱可导致相关激素含量异常升高进而引起失眠[1、焦虑2、抑郁症3等神志病。脑卒中作为一种慢性应激反应,可使HPA轴持续亢奋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cortisol hormone,Cort)含量上升从而出现情绪低落、认知能力下降、思维迟缓、食欲减退等抑郁症状,这即是现代医学所提出的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4-5。随着中风发病率逐年递增,PSD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据统计,抑郁在中风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30%~50%[6。PSD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尽管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为代表的一线抗抑郁药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服药带来的胃肠道不适、头晕、嗜睡、乏力等[7不良事件依然困扰着临床医生,亟待新型策略的干预。

有报道显示[8-9,针灸治疗PS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可靠的安全性。曹琳婧等[10提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主要为调节HPA轴与神经内分泌的功能。近年来,许多学者[11-13已经进行了针灸调控HPA轴治疗PSD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而鲜有人探讨其选穴的理论依据。既往常采取心脑同调治疗PSD,故本文以“心脑共主神明”为理论基础,探讨针灸调控HPA轴防治PSD的理论基础及选穴依据。

1  HPA轴与PSD

HPA轴是神经内分泌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hypothalamus,PVN)、垂体前叶和肾上腺皮质及相关激素构成,对应激反应的应答、调节各种情绪活动等发挥重要作用。当机体受到应激反应的刺激时,下丘脑室旁核细胞分泌CRH,该激素通过门脉系统对垂体腺产生效应,并促使其分泌ACTH,最后ACTH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皮质醇Cort,形成一個完成的HPA轴,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由此可见,作为HPA轴的主要激素,CRH、ACTH、Cort三者水平可在一定程度反应HPA轴功能。

当发生脑卒中时,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超过生理调节范围,引起HPA轴持续兴奋,导致Cort含量持续升高,高Cort加速负反馈调节中枢海马的凋亡,进一步诱发中风后抑郁[14。此外,Cort还可通过诱导肝脏相关转氨酶降解色氨酸与络氨酸,导致体内五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下降,诱发或促进PSD[15。HPA轴与PS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张占华等[16发现血Cort与脑卒中后抑郁水平呈正相关,血Cort含量越高,脑卒中后抑郁程度越重,经过针灸治疗,血Cort下降的同时,患者抑郁程度也会减轻。在中药干预卒中后抑郁及对NEI网络关系的临床研究中,张慧等[17提出内分泌系统中的ACTH在PSD进程中发挥了作用,而佟琳等[18发现PSD患者血清ACTH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抑郁程度相关,提示PSD患者可能与内分泌功能的变化有密切关联。大量文献表明[19-21,PSD患者伴有HPA轴异常,CRH、ACTH、Cort三者水平升高,经过针灸、药物、重复经颅磁刺激等治疗后,在紊乱的HPA轴得到纠正的同时,患者的神经功能、抑郁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HPA轴除参与机体各种应激反应,还与各种情绪活动密切相关,其功能正常与否与PS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调整紊乱的HPA轴是治疗PSD 的关键所在。

2  PSD的中医病机

古医籍并无中风后抑郁病名记载,从临床表现来看,可将其归属于“郁证”范畴。心的功能盛衰对神志的起伏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类经》记载:“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同,则无不从心而发。”《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说明心为生命活动的主宰,人体各项生理机能均在心神的调控下有序进行,心为君主之官,当为神志之主宰。中医理论认为脑为髓海,而《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提出脑中髓海不充的外在表现就包括了精神、神志的异常。《本草纲目·辛夷·发明》中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医述》记载:“脑藏伤,则神志失守”,以上论述均阐明了脑与元神的重要联系,即脑中包含元神,脑中髓海补养元神,而元神的外在表现便是情志。可见,神明正常运行赖于心与脑共同维持。基于此,张锡纯首次提出“心脑共主神明”之说,认为人之神明,原在心与脑两处,神明之功用,心与脑相辅而成。同时张锡纯提出神明有“元神”与“识神”之别,二者各具特性,《医学衷中参西录》言:“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神明又有体用之分,“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

脑为元神之府,脑主神明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情志正常;“脑藏伤,则神志失守”,中风病直接损伤脑府,脑功能受损,则出现缺血或瘀血等循环不畅表现,与血脉相关,血液是各种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脉舍神上供于脑,只有在心主血脉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脑才可以进一步发挥以心藏神为根本的调神功能,正如《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言:“血者,神气也”,故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是神识清明的前提,心伤则神亦伤。心主血脉功能失常则心无所主,神无所依,五脏神志活动无所主,从而影响精神、情感、思维等活动,发为抑郁症,这即是后世所提出的“中风后抑郁”。

综上所述,心与脑共同维持神明的正常活动,脑中元神无思无虑,心中识神有思有虑,中风后抑郁是以脑中元神受扰为基础,心中识神不明为重要表现。故PSD以脑府受损为主要原因,心神失调为关键病机,临证可心脑同治,以达宁心解郁、开窍醒神之功。

3  针刺治疗选穴思路

3.1  寧心解郁取神门、少海、内关、大陵  《类经·情志九气》曰:“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景岳全书·郁证》载:“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明确指出情志病的发生除了影响其所主脏腑,还可影响心神,均由心而发,情志失常之郁证则总由心出。PSD以脑府受损为主要病因,心神失常为关键病机,治当心脑同治。情志病常从心经穴位入手,神门穴为心经输穴、原穴,五行属土,乃心经经气聚集之处,具有清心除烦、安神益智之功效,常用于郁证、癫痫、狂症等神志病,正如《针灸大成》所言:“神门去心性之呆疾。”少海穴为心经合穴,五行属水,具有清心安神、升清降浊之功效,为神志病的要穴,《针灸大全》云:“心中惊悸,言语错乱,取少海二穴,少府二穴,心命二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素问·咳论》言:“治府者治其合”,神门、少海分别为心经原穴、合穴,神门为原可调心神失调之“脏病”,少海为合不仅可通脑府受损之“腑病”,还有助神门宁心调神之功。有学者[22提出针刺心经穴位少海、神门可调节气血、疏通元气,进一步达到治疗脑中风的作用。乔瑞瑞等23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电针神门等穴可下调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ACTH、Cort含量,并由此提出电针神门等穴的抗抑郁机制可能与抑制兴奋的HPA轴功能有关。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心包代心受邪”,《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为帝王……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类经治裁》言:“心痛,心包络病,实不在心也,心为君主,不受邪。”指出心为君主之官,不受邪,心包为心之使臣,可代心受过,同理,治疗上心包亦可代心施治。PSD以心神失常为关键病机,故选取心包经常用穴内关、大陵。内关穴位于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为心包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不仅有治疗上肢痹痛、心胸胃疾患的功效,还有“维络诸阴”、调节神志的功用,诚如《针灸甲乙经》载:“心惮惮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千金方》曰:“惕然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大陵穴是心包经输、原穴,属孙真人十三鬼穴之一,与神志疾病密切相关,《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大陵)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善饥,喜悲泣惊恐。”现代研究[24发现,针刺内关等穴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抑郁症状,改善认知功能,还可下调血Cort含量。

神门、少海、内关、大陵四穴可宁心安神、醒神解郁。数据分析发现此四穴位针刺治疗PSD常用穴,针刺不仅可有效降低HPA轴相关激素的含量,还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抑郁症状,改善认知功能。其宁心安神解郁之功可调横心神失调之病机,使郁证得舒,心神得安。

3.2  调督醒神取百会、神庭  督脉与脑关系最为密切,《灵枢·动输》曰:“督脉者,……入络脑。”《景岳全书》言:“阳虚则气不能行,……气血不行,无非郁证。”指出阳虚则气血不行致郁证,脑为元神之府,头为诸阳之会,百会、神庭为督脉要穴,针刺可通调督脉经气,振奋阳气,使髓海得充,达到通督调神、安神定志之功。现代研究[25发现针刺百会等穴除了能有效改善抑郁大鼠抑郁程度,还可明显降低ACTH及Cort含量。颜小飞等[26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盐酸氟西汀胶囊药物治疗,治疗组行通督调神针刺选取百会、神庭等穴,经过4周治疗后,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Cort含量均明显下降,针刺百会、神庭等穴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4  小结

近来已有大量研究表明HPA轴失调与PS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以针刺调节HPA为切入点治疗PSD的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但对于其取穴的理论依据还存在一定空白,故此笔者就针灸调节HPA轴治疗PSD的理论基础及现代取穴依据进行梳理。PSD以脑府受损为主要病因,心神失调为关键病机,选取百会、神庭可通督醒神,调和阴阳,振奋阳气,以达开窍醒神之功;选取心经少海、神门,心包经内关、大陵,四穴合治,具有宁心解郁的作用;六穴合用,共奏宁心解郁、开窍醒神之功。

参考文献:

[1]吕鑫,合浩,李晓霞,等.HPA轴与失眠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7):1009-1012.

[2]杨建飞,王红,郑祖艳.头皮丛刺对焦虑模型大鼠HPA轴CRH、ACTH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10):55-59.

[3]孔素丽,高存友,杨志磊,等.经颅微电流刺激对轻度抑郁症患者HPA、BDNF水平及临床症状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1):22-25.

[4]张一清,朱晓军,王彤.脑卒中后抑郁症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关系及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5):492-494.

[5]王少石,周新雨,朱春燕.卒中后抑郁临床实践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8):685-693.

[6]范小荷,杨卫边,孙丹.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其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7):15244.

[7]王盈盈,张春红,梁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2(10):539-541.

[8]周敏亚,吴李秀.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2):502-504.

[9]张梦婷,谭亢,胡莎,等.针灸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Meta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1,55(1):13-19.

[10]曹琳婧,王恩龙.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机理与展望[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33):87-90.

[11]乌云,孙兴华,邢越.透刺对脑卒中后抑郁干预作用及对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J].上海针 灸杂志,2011,30(3):153-154.

[12]季洁,王海荣,赵红.通督调神针法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及对神经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5):1055-1058.

[13]常雪利,张智芳,于东歌,等.通督调神针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Cor、IL-2、IL-6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21,38(1):59-62.

[14]Sawamura J,Ishigooka J,Nishimura K.Re-evaluat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remission on the 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based on recovery i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an observational post-marketing study[J].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2018,16(1):14-15.

[15]刘亚鹭,徐士欣,张军平,等.基于HPA轴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卒中后抑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4):1629-1631.

[16]张占华,田锋.脑卒中后抑郁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水平的表达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4):34-36.

[17]张慧,闫咏梅,谢福恒,等.醒脑解郁胶囊干预卒中后抑郁及与NEI网络关系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医药,2016,36(4):46-48.

[18]佟琳,李作孝,陈秀,等.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2):118-120.

[19]吴艳芳.培元解郁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ACTH、Cort水平的影响[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

[20]董传占,王丽春.丁苯酞联合舍曲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神经药理学报,2021,11(3):10-14.

[21]胡国娣,胡希文,向梅,等.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化认知锻炼对卒中后抑郁症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HPA轴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99-102.

[22]蒋冰,王妙华,谌爱华,等.针刺心经神門与少海对补阳还五汤谱动学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0(6):732-738.

[23]乔瑞瑞,燕平,刘明菲,等.电针“百会”“神门”“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ACTH、CORT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2):156-158.

[24]郭杨,徐梦.针刺联合米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21):74-76.

[25]史榕荇,丁海涛,李辉,等.不同穴组针刺对抑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因子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40(6):444-448.

[26]颜小飞,张永跟,张闻东.通督调神针法对PSD患者COR的影响及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8,31(15):137-139+142.

(收稿日期:2022-11-21)

猜你喜欢

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飞蚊症 不妨一试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因地制宜的中国针灸——“糖针——舒适化针灸”后记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马立新副主任中医师针灸治疗耳鸣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