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走于现实与精神之间

2023-07-12赵梦玥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8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

【摘 要】探析毛焰的油画创作的艺术特征,对当今的艺术发展具有启发价值。通过对其相关文献的阅读与研究,分析毛焰的创作作品,简要回顾了他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探析毛焰在艺术创作风格形成期间的作品和其后形成的四个阶段的作品,从中归纳出了三个特征:“薄画法的运用”“自我个性的集中表达”“文人画趣味的融合与思考”;毛焰巧妙的将古典主义表现与中国文人画趣味进行融合,展现了毛焰向内剖析与向外拓展的结果,是毛焰形成独特意识形态的因素。

【关键词】毛焰;艺术特征;自我精神表达;文人画趣味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8—191—03

一、创作背景

后现代主义于20世纪60年代形成,于70、80年代成为主流,后结构主义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冲击旧有的哲学传统。与此同时,艺术也涌现出超级写实主义、观念艺术等艺术门类,西方艺术与哲学不断影响着中国本土艺术文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国内的艺术家汲取西方哲学与艺术,尝试改变当时单一的创作手法与题材,便将目光聚焦在了创作本体,有意识将自身意识转化为具有个性化的意识形态,何多苓、罗贯中等艺术家逐渐关注自身诉求,他们是第一批创作出具有人道主义情感作品的艺术家。随之,迎来了“八五新潮运动”,中国本土艺术与西方外来艺术在这一时期激烈碰撞,涌现出多样的艺术团体。1989 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现代艺术大展高度总结了这一时期,不过其变化最终只停滞在形式,大量摒弃历史的形式主义涌出,群体意识的制约必然使艺术创作再次走向单一,艺术家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开始结合自身环境对艺术表达进行新探索。90年代之后,大批艺术家开始转向现代主义美学为特征的艺术创作,接连涌出泼皮主义、玩世现实主义等绘画艺术,影响着更多艺术家关注本土文化对自身的影响,自此绘画被列为当代艺术,推动后辈画家进行基于本土环境的创作。

第一批将自身意识融入到个性化的意识形态的艺术家们,带给年仅十四五岁的毛焰视觉和心理的冲击,古典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哲学影响着毛焰。在具有现代主义美学特征的作品中,任一艺术门类都不能将毛焰的艺术完整概括,鲁虹将毛焰划分在一些难以归类的艺术中,与别人不同成为毛焰解释为何能入展的原因。[1]浓郁的自我精神表达与古典主义融合,展现了毛焰向内剖析与向外拓展的结果,是毛焰形成独特意识形态的因素。

二、毛焰及其艺术创作

毛焰,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市,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毛焰沉醉于极致刻画对象的神,这是肖像艺术中趋于完美的体现。汪民安说:“毛焰力图让这些魂灵在他的画面上获得不朽,获得魂灵的自我丰碑。”[2]毛焰试图通过艺术语言来表达人与社会、时代之间的碰撞,激发绘画创作的情感共鸣。他的作品分为四个阶段:学生时期、朋友肖像时期、托马斯时期、未完成时期,其中形神兼备的开端在朋友肖像时期。如今,在中国传统绘画精神与当代艺术精神渐行渐远的趋势中,毛焰的出现无疑成为了两者的粘合剂。

中国传统美术在晋唐时期最为鼎盛繁荣,以形神兼备为最高准则。当时西方绘画的发展处于专注描绘形的阶段,如今中国美术不断的向外融合,导致一部分艺术家失去了文化的根本导向,一味去追求形。而毛焰的技巧只是凝练精神的表达形式,通过灵动饱含意味的技法才足以向觀者传达精神感受,运用西方的绘画媒介来表达当今的以形写神。这种形神兼备的风格出现于90年代中期,代表着中国写实绘画的新高度。

画家将色彩做灰度处理,使得画面更加单纯,充斥着即将消散的瞬间感,而这种瞬间感将他拉到了艺术舞台的中央。所谓物理的像,从来不是毛焰追寻的方向,精神层面的像才是他始终追求的终极目标。像又不是单单代表个人或者被社会笼统划分的群体,而是代表包含了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的整个社会的肖像,他不断的尝试将这个时代的肖像揉杂进笔尖。德国画家马尔克说:“一切的艺术创造是非逻辑性的。有些艺术形式,它们是抽象的,不能用人的知识来证明。”[3]毛焰的作品便是如此,既有具象的造型元素,又有抽象性的写意意味。画家前期不断优化对图示的提炼,不断将当下感悟与图示进行紧密粘合,后期语言的表现少了刻意的追求,反而多了自由粘合的心态。

三、毛焰作品的艺术特征分析

通过了解毛焰艺术创作的背景,分析不同阶段的作品,归纳如下三个艺术特征,其展现了毛焰游走于现实与精神之间独特的意识形态。

(一)薄画法的运用

在毛焰作品中,薄画法逐渐浮现于画面,最明显的是托马斯系列(图1)。薄画法近似于坦培拉画法,实则属于直接画法,直接画法包括两种相互对立的画法,薄画法和厚画法。薄画法着重强调笔触与油自由灵动的印迹,对画家的技法功底要求极高,尽量避免反复修改,以透出画布的纹理以及呈现透气的画面氛围。薄画法的氛围悠远绵长,向每位观者娓娓道来。与坦培拉不同,薄画法对于颜料的透明度要求不高,更在意薄薄颜料的一两次涂抹以及油与笔触的配合在画布上留痕,制造出透气的独特肌理,能够不完全遵循于客观存在。因此,薄画法同时具备直接画法与坦培拉画法的特点,兼顾了直观利落与悠长透明效果的一种油画技法,因此总结出三种特点:(1)画面清晰透气,用色极少色调统一,作品中能够清晰的看到布面纹理,大量用油进行刻画以及制作流淌的质感。(2)注重呈现布面纹理,甚至留白。托马斯时期作品保留了大面积的白色画布底纹,浅浅带过着色相的油质。(3)不着意擦去起稿的铅笔线。

对于毛焰的技法,翟永明表示技艺除了是个人的修为与自得其乐之外,有巨大的感染力,让观者不得为之叹服。[4]由此可见,技艺的高超并不全是一味无情的摹写,真正的技艺便是融汇了精神与技法,潇洒游走于现实与精神之间。

(二)自我个性的集中表达

毛焰对于古典的迷恋,使他将绘画视作一场精神的修炼。其笔触犹如他敏感的思绪,不断交织、重叠、延伸。敏感的毛焰成长于当代现实时代,秉持着来自历史的感悟,使得自身精神与社会背景的脱节,于是毛焰能做的就只有将无限思绪凝练于画布之上。长期沉浸于此,并不断打磨。反复进行沉浸式的过程,使他的画面纯净、敏感。就像毛焰安静的面对古典作品时,越来越坚定的自我认知。[5]因此,毛焰可以被视作生存于当代现实社会满怀古典情怀的漂泊者,同时又作为具有文人情怀且关注现实矛盾的现代主义者。画面对象的形象复刻,是在纯技艺层面的技术修炼,是每位画家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艺,并不应过度吹嘘。画家所更为注重的是画面的精神力量,是对于情感层面的无限延伸。

自朋友肖像时期起,便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写实,传统写实的技法禁锢着画家对于自我的个性表达,形式的高调张扬覆盖着精神形象的流动。厚重的颜料、反复的摹写都妨碍着画家笔下灵动、自然的形象个性的集中表达。被描绘对象与画面呈现的形象精神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由于时间的存在,毛焰描绘的是固定的一瞬间,也是即将消散的一瞬间。毛焰的朋友韩东经历分手痛苦时,作品《我的诗人》(图2)就此定格。时隔几年,毛焰认为看似无事的诗人韩东不如这幅作品像韩东,时间流逝可以在人的形象上留下痕迹,可当表面被现实击溃时,那个熟悉的本我也会闻讯而来。在这个“压抑情绪”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人所擅长的时代,能够见证本我的倾泻更是一件不易的事。毛焰便将此定格在画布上,通过自身天赋描绘着对象自身,并在对象与自身的交汇中穿梭,不断在虚幻与现实之间寻找最真实的平衡,在画布上塑造一个从现实存在到精神存在的形象。

面对连绘画都变得快捷的时代,毛焰专注于向内剖析,不论是技法的修炼还是解读。事实上创作达到一定水平,无论是东方与西方、写实与写意、传统或是现代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形式仅仅是表面的技艺,麻木的照着模特进行写实,而没有经过自己独立思考、理解与加工,这样的作品永远只能是产品,而自己也成为了工具。“万物过眼即为我原有”,一切的存在都是自身精神思想的镜子,正如中国传统绘画的诗意,来源于自我的意识。艺术家的存在,将现实与虚拟进行连接,映射出自我意识。毛焰的技艺正是采用了一种虚构或一个寓言形式时,才那么生动地生发光亮、光鲜。[6]在毛焰笔尖的神经末梢中迸发出的瞬时之物,为我们定格了本我倾泻而出的瞬间,和集中自我个性绘画的感染力。

(三)文人画趣味的融合与思考

毛焰作为处在当代社会中的个体,描绘着诸多个体倾泻的瞬间。这些作品被狄奥多·阿多诺称为有意吸引大众的文化工业艺术,1989 年起席卷中国艺术。毛焰则代表着承传统、传精神的新方式,带着自己敏锐的作品浮现于艺术中。

毛焰的作品是瞬时灵感所致,近年的作品却有意识地亲近文人艺术的理想主张,着重强调“历史感”这一词。正如毛焰所谈“这是一种精微的化学变化,不是急于把心得表达出来,你最终总得跟你背后的传统一脉相承。”[7]表面的搬弄只停留在有形的物理刺激,毛焰追求的在于化学反应的过程。由于长期在南京生活,文人画中的灰度刺激到毛焰的感官,他认为笔墨的灰度表现,悠悠弥散着细腻而文雅的气质,这无疑与文人的寄情山水、灰色的人生有关。“何为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8]在关于文人画的描述中,得知画中的精髓即为文人趣味与思想,画中的笔墨浓淡是文人画精神表达的关键。毛焰的作品中丰富的灰色层次与文人笔墨浓淡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灰度的丰富表达,体现着画家的辩证思维。在中国两宋时期,就体现着辩证思维的存在,荆浩提出的“画之二病”,是有形之病以及无形之病,其所指无病为介于像与不像之间。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黑”“白”即为空,可见“灰”的存在更为贴切现实情绪。毛焰则在平衡与完整的灰度表达中探索,纯粹的追求精神的高度表达。毛焰的艺术处于一个缺乏纯粹的社会环境,将古典主义表现与文人画趣味进行融合,无疑是困难且高贵的。

四、结语

毛焰将中国写实绘画的推向了新高度,将古典主义表现和文人画趣味进行融合,做到了用西方的绘画媒介来表达属于当今的“以形写神”,追根溯源寻找他心中的“历史感”。尽管受到了古典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哲学的影响,但在具有现代主义美学特征的藝术创作中,任何门类都不能将其完整概括,由此证明了毛焰艺术的独特性。

毛焰被视为生存于当代现实社会,满怀古典情怀的漂泊者;同时又作为具有人文情怀,关注现实矛盾的现代主义者。其作品也游走于现实与精神之间,画面中运用薄画法的多层灰色正如文人画的笔墨浓淡,都是精神表达的关键。灰度的丰富表达,映射着画家自如的游走于“画之二病”之间,孜孜不倦的寻找平衡。这些宝贵的艺术特征让我们对写实绘画有了新认识,充分证明了毛焰对于当代绘画所具有“历史感”的启发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晓丹.毛焰:“意义”的边缘与“边缘”的意义[J].艺术与投资,2008(2).

[2]赵强.逐渐模糊的面孔——毛焰油画作品中精神性的解读[J].美术大观,2009(11).

[3]何建乐.毛焰油画艺术初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4]刘柳.薄画法的魅力[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5]韩东.我从不披荆斩棘——毛焰访谈录[J].书城,2004(1).

[6]冷冰川.关于毛焰的手记[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9(3).

[7]彭莱.无色无味——毛焰专访[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8(4).

[8]陈师曾.中国绘画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作者简介:赵梦玥(1999—),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画创作与研究。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分析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以《美丽的磨坊姑娘》为例小议声乐套曲的艺术特征及价值
对话凡高
蘩漪和陈白露人物形象艺术特征浅析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