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策略分析

2023-07-12张春艳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8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鉴赏阅读

【摘 要】阅读与鉴赏是读者获取文学作品中信息并产生个人理解与感悟的途径,在阅读与鉴赏的过程中,读者所体会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美感,也包含作者的思想与心境。英美文学作品创作于其他文化背景之下,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本文首先阐述英美文学作品对中国读者的价值,然后分析阅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的意义,然后总结中国读者在英美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面对的困难,最后提出英美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的策略。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阅读;鉴赏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8—027—03

引言

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也就是说,作者创作的结束并非文学作品的完成,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与赏析,从作者创作的文本出发,经过读者情感与经历内化后,产生独一无二的感悟,文学作品才算真正意义上完结,由此可见阅读与鉴赏的重要性。但中国读者在面对英美文学作品时,由于文化差异等客观原因以及阅读习惯等主观原因,在阅读鉴赏时往往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无法把握英美作品的内涵,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阅读鉴赏策略。

一、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

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中国读者了解英美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促进跨文化交流。虽然作者通过其作品表达的观念与情感是个人的,同样也是社会与时代的折射,因此读者从英美文学作品阅读鉴赏中领会的不仅是作品的内涵,作者的思想,还有英美国家的文化[1]。优秀英美文学作品有着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能够从中体现英美国家的人文文化、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扩充读者的知识面与视野,并完善自身的思想观念,同时也有助于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是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有效方法。

二、阅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的意义

(一)拓宽阅读鉴赏的视野

作者是社会的人,因此作者创作的作品也不可能脱离社会,无论其内容如何,某种程度上都是对作者所处时代与社会状况的反映。当作者处于时代更迭的交点或战争时期的作者,作品中往往也蕴含着情感的变化与为国家、为民族发出的激越之声。英美文学作品自然也是如此,英美文学作品就是对国家历史另一种形式的表述,在读者对其进行阅读鉴赏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英美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以及不同阶层民众的生活。英美国家与我国的发展路径不同,文学作品上也存在差异,通过阅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能够对其文学发展历程与文学思路进行了解,接受文学作品的熏陶,提升个人的阅读修养,并开阔阅读鉴赏的视野。与此同时,英美文学作品作为桥梁与窗口,让读者领略多种形式文字魅力的同时,也拓宽了阅读鉴赏的广度与深度。

(二)获取思想启迪,丰富鉴赏方式

在阅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读者也可以从其中的角色身上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与教育,更新读者的观念,并对读者做出警醒,有助于其未来的学习与生活。而在阅读鉴赏方面,则是能够启发相关思维,并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比如在阅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看到老渔夫圣地亚哥与大马林鱼拼死相搏,看到“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时,读者很难不被圣地亚哥的坚韧与顽强打动,并受到感染与震撼。在看到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中“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又怎能不被理想的纯粹与伟大所折服。读者在精神层面得到感动与触动之余,阅读与鉴赏方面的思维也将得到启发,分析也将趋于细微与严谨。

阅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在有意識地深入挖掘作品内涵的过程中,也是对文本进行反复的揣摩与品读,不仅加深了读者对作品的了解,接触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英美文学作品也是利用差异化的手法与语境磨炼自身的阅读鉴赏能力,提升对各种鉴赏方式与运用水平以及相关的审美水平[2]。

三、英美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面对的困难

首先是语言环境问题,由于读者与作者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之中,因此英美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修辞、惯用语或俚语,而上述内容有很多都需要依靠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才能领会其意思,并明确在行文当中的用意。一旦脱离语境,无论采用直译还是意译,其表达效果都有所折扣。

其次是文化差异问题,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及运用层面,也体现在作品的底层逻辑之中。文化差异的存在不仅会对读者的阅读鉴赏造成阻碍,甚至会让读者难以理解人物动机,对人物的行为作出偏颇的评价。

最后是翻译造成的失真问题,英美文学作品在被中国读者阅读鉴赏之前都需要被翻译成中文,而语言的转换难以避免地会造成文本的失真。因为汉语语言与英语语言之间本身就存在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受到译者水平与倾向的影响,文本也会出现失真的问题。

四、英美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的策略

(一)把握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

正如上文所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读者阅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读者在阅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首先也要转变自己的思路,考虑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影响,把握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

在以小说为代表的英美文学作品之中自然包括对角色所处的社会背景的描述,既是角色展开活动的舞台,同时也影响剧情的发展走向。但是小说毕竟篇幅有限,绝大多数都要为描绘剧情与刻画人物服务,因此很难对社会背景做出详尽而全面的描述。所以读者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深自身对相应社会背景的了解。第一,读者可以选择与该作品社会背景相同的作品,用作参照。第二,读者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获取相关的资料,网络的优势就在于资源的丰富性与资源获取的便捷性,通过输入关键词,读者就可以得到对相关概念或历史事件的详细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社会背景,消弭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寻找合适的阅读鉴赏角度

阅读鉴赏角度,即是读者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时选择的侧重点与切入点,角度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读者的感受与最终的鉴赏结果。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既可以选择从英美文学作品的手法运用与行文安排上赏析作者的写作技巧;也可以选择从英美文学作品的人物塑造入手,通过赏析体会角色的文学魅力。

在鉴赏手法运用与行文安排时,通常需要以初读为基础,对整体的情节发展有基本了解,才能以全局的眼光鉴赏手法运用与行文安排。比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并没有采用过多笔墨去描写皇后乔特鲁德的虚伪与放荡,只用了简单一句“还不等哭红眼眶中的眼泪干涸,她就又嫁了人”,讽刺的意味却尤其明显。再比如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中写思特里克兰德追求绘画梦想的突然与坚决,没有从思特里克兰德入手,而是写思特里克兰德夫人认为自己的丈夫有了新欢,更衬托出思特里克兰德行为的反常。

在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人物塑造时,除了要关注作者的语言之外,情节也是一大重点,只有依托于情节,人物形象才能更加鲜明立体。比如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苔丝是一位纯洁、善良、勤劳的农村姑娘,她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纯与真,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会在新婚之夜选择对丈夫克莱尔坦白自己过去的遭遇,她不会不清楚自己这样做之后可能面对的结局,但是她对克莱尔纯净的爱以及她真诚的性格不允许她在这件事上做出隐瞒。也正是因为性格中的纯与真,当苔丝为家人的生存而被迫成为亚雷的情妇时,她时时刻刻都处于痛苦之中,并在克莱尔归来时陷入更深的绝望之中。但与此同时,苔丝的性格当中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她确实用自己的行为对虚伪的道德做出了挑战,但是实质上又难以突破道德的限制,依然在用传统的道德审判自己,认为自己是不洁的,有罪的,因此才会极度依恋克莱尔。总的来说,苔丝的悲剧既是命运悲剧的必然,也是社会悲剧的必然、性格悲剧的必然。

(三)合理运用多样化的阅读鉴赏方法

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析时,应当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与作品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阅读鉴赏方法,以追求更好的效果。一般来说,阅读是基础过程,获取作品传递的基本信息;而赏析的目的则是为了把握作品的精髓,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既要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与内涵,同时也要生成自己的感悟。阅读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然而赏析却以主观因素为主导,赏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读者依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鉴赏方法并对作品进行品读的过程[3]。

可以采用由点及面的鉴赏方法,也就是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此得出适用于整个面的结论。比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形象夏洛特,而在鉴赏夏洛特的人物形象时,就可以从语言或行为为切入点。以“我希望我的女儿死在我的脚下,那些珠宝都挂在她的耳朵上,我希望她就在我的脚下入土为安,那些银钱都放在她的棺材里。”一句为例,说出这句话时,夏洛特正因为女儿的私奔而感到无比愤怒,这一句话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两层含义:第一,夏洛特宁愿女儿失去生命,也不愿她私奔;第二,他能够为女儿倾其所有。但实际含义却并非如此,夏洛特所恼怒的无非是女儿脱离了自己的掌控,无法为自己创造利益,因此金银珠宝的真正归处也并非是女儿的耳畔或坟墓,却是夏洛特的脚下。只从这一句便能看出夏洛特的吝啬、狠辣与掌控欲。

可以采用由表及里的鉴赏方法,也就是“深想一层”,在得出初步的结论之后,再去挖掘更深入的内容。比如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苔丝的悲惨命运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导致的必然结果,她的死亡既有传统道德的压迫与亚雷的迫害等外在因素,也有其自身的性格因素。接下来就可以深入思考,作者哈代通过塑造这样一个女性形象,想要表达的又是什么呢。结合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以及作品中克莱尔对苔丝的形容“天地间没有什么像苔丝那样纯正,那样甜美,那样贞洁的了”,可见作者对苔丝的态度是怜悯的,是赞扬的。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作者想要表达的就是对维多利亚时代扭曲畸形道德的批判,对迫害人性的批判,也有对导致无数人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工业化的批判。

(四)与作品产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与观念的表达,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形式、内容与内涵三者的高度统一,英美文学作品同样如此[4]。英美文学作品在语言运用、文化背景等方面虽然会与中国读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作为人类,纯粹而真挚的情感却是共通的。因此在阅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时,不能只对作品的内涵进行“分析”,更需要产生情感层面的共鸣。比如莎士比亚的经典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以罗朱爱情与其家族之间仇恨的冲突为主线,以描写二者浪漫而美丽的爱情为始,结束于阴差阳错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殉情,充分体现浪漫爱情与现实之间的碰撞。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当避免用现代的观点去评判罗朱二人的行为,或从现实角度分析作品的不合理之处,而是要尽量代入到背景与情节之中,去体会罗朱二人爱情的美好以及他们被家族拆散的痛苦无奈。

(五)跟随文学评价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鉴赏

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之所以有着较大的阅读鉴赏难度,往往是因为运用了隐语、暗讽、意识流等手法、或內涵较为深沉、篇幅较长,此时仅依靠读者个人的能力很难完成阅读与赏析。此时读者可以参照权威人士对作品做出的解读或文学评价,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重读,原本存在的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与权威观点进行对照,读者也有可能产生新的观点与感悟。

五、结语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读者了解英美文化的渠道,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窗口。阅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能够拓宽阅读鉴赏的视野,获取思想启迪,丰富鉴赏方式。但与此同时,中国读者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时还要面对语言环境、文化差异与翻译失真的困难。因此读者在阅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时,应当把握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寻找合适的阅读鉴赏角度,合理运用多样化的阅读鉴赏方法,与作品产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跟随文学评价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鉴赏。

参考文献:

[1]谢琴.英美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策略初探[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2(8).

[2]孙岩,袁明昕.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研究——以《飘》的阅读鉴赏为例[J].青年文学家,2021(11).

[3]崔燕.英美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策略探究[J].今古文创,2020(42).

[4]刘小坤.英美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策略探究[J].作家天地,2020(18).

作者简介:张春艳(1994—),女,汉族,山西吕梁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口译、英美文学、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作品鉴赏阅读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圣经》中的人物与英语文化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