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位断端再接技术在儿童年轻恒前牙复杂冠根折中的应用

2023-07-11房志秀赵磊张新新

系统医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牙冠龈沟断端

房志秀,赵磊,张新新

邹城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山东邹城 273500

前牙外伤是一类牙体外伤,在临床较为常见,儿童、青少年是高发人群,牙冠极易在该损伤作用下折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心理健康与牙颌面发育[1]。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永久性修复并不合适,同时,如果缺乏恰当的处理,那么就可能引发根尖周病变、牙冠变色等,对儿童的发音、美观等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临床很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2]。近年来,断冠再接技术在飞速发展的牙体连接技术作用下在临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1—12 月邹城市人民医院儿童年轻恒前牙复杂冠根折患儿120 例(120 颗牙)的临床资料,探讨了儿童年轻恒前牙复杂冠根折修复中原位断端再接技术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本院儿童年轻恒前牙复杂冠根折患儿120 例(120 颗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原位断端再接技术组、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组两组,每组60例(60 颗牙)。原位断端再接技术组患儿年龄5~13岁,平均(9.72±1.34)岁;女29 例,男31 例;在冠断至就诊时间方面,9~12 d 25 例,13~15 d 35 例;在折断部位方面,中1∕3 折断30 例,颈1∕3 折断30 例;在根尖孔发育情况方面,发育完成28 例,发育未完成32例。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组患儿年龄6~14 岁,平均(10.12±1.53)岁;女28 例,男32 例;在冠断至就诊时间方面,9~12 d 24 例,13~15 d 36 例;在折断部位方面,中1∕3 折断31 例,颈1∕3 折断29 例;在根尖孔发育情况方面,发育完成27 例,发育未完成3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具有完整的断片保留;②经简单复位无显著缺损;③经X 线片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并发牙周炎、龋病等者;②牙槽突根折及骨折者;③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组 将1 个斜面制备在断冠唇侧边缘处,长度为3 mm,和唇面呈30°角,酸蚀后冲洗,吹干,将美国3M 公司生产的AdperSingles Bond 2 粘接剂均匀涂抹上,光照10 s,然后分层压紧,将美国3M 公司生产的P60 光固化树脂材料充填其中,每层厚度均在2 mm 以内,用中国安登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PW03 赛璐珞条为邻面成形,每层光照40 s,使树脂材料固化得到有效保证,最后抛光,对牙齿进行调整。

1.3.2 原位断端再接技术组 提前用生理盐水对干燥断冠进行浸泡,持续2 h 备用。首先将1 个斜面制备在游离断冠与残余牙冠的唇腭侧,宽度为1 mm 左右,从而将更大的粘接面积获取过来,将固位增加。然后用37%磷酸凝胶对粘接面进行酸蚀,牙本质、牙体断端釉质与游离断冠断端釉质的酸蚀时长分别为15、30 s,冲洗后吹干,用小毛刷将Single Bond 粘接剂分别涂抹在两断端,持续15 s 后用气枪轻吹2~5 s,光照20~40 s,之后将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Filtek Z350)均匀涂抹在两端,再接断冠,准确复位后压紧,将洞型制备在折裂线唇舌,深度、宽度分别为1、3 mm,将Z350 纳米树脂充填其中,将断冠加固,去除折裂线周围多余树脂后光照各面40 s,充分固化断冠,最后用树脂修复唇舌侧斜面部分,将溢出的多余树脂打磨掉,调磨、抛光、调牙合等,将早接触消除。

1.4 观察指标

随访1 个月。①对比两组牙周临床指标。包括龈沟液量、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②对比两组冠方修复体临床美学效果。采用世界牙科联盟(World Dental Federation, FDI)标准,内容包括断裂与保留、继发龋、边缘染色、边缘密合性、敏感性5项,每项0~4 分,表示好~差[4]。③对比两组修复效果。评定牙齿外形、颜色、密合性、冷热敏感、咀嚼功能5 项,每项0~10 分,总分0~50 分,表示差~好[5]。

1.5 评定标准

成功:再接断牙具有牢固的牙冠,同时具有健康的牙龈组织、良好的外形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牙冠颜色变化不显著,X 线片发现牙根继续发育或根端无病变;失败:牙齿具有黑色的色泽,牙齿冠折缝有裂隙出现,牙冠再次折断或松动、脱落,牙根有至少2 度松动,无法正常咀嚼,X 线片发现牙根停止发育或根端有病变[6]。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牙周临床指标、冠方修复体临床美学效果比较

两组患儿修复后的龈沟液量、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断裂与保留、继发龋、边缘染色、边缘密合性、敏感性评分均低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原位断端再接技术组患儿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牙周临床指标、冠方修复体临床美学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牙周临床指标、冠方修复体临床美学效果比较(±s)

原位断端再接技术组(n=60)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组(n=60)t 值P 值龈沟液量(mg)修复前2.32±0.35 2.35±0.31 0.497 0.620修复后1.80±0.22 2.05±0.30 5.205<0.001龈沟出血指数修复前0.96±0.03 0.96±0.02 0.000 1.000修复后0.72±0.18 0.84±0.12 4.297<0.001菌斑指数修复前1.36±0.20 1.38±0.23 0.508 0.612修复后0.95±0.14 1.13±0.18 6.114<0.001断裂与保留评分(分)修复前1.23±0.24 1.25±0.22 0.476 0.635修复后0.52±0.13 0.80±0.16 10.521<0.001组别

续表1

原位断端再接技术组(n=60)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组(n=60)t 值P 值继发龋评分(分)修复前1.14±0.32 1.16±0.30 0.353 0.725修复后0.45±0.10 0.70±0.12 12.397<0.001边缘染色评分(分)修复前2.51±0.42 2.50±0.44 0.127 0.899修复后1.58±0.20 1.93±0.27 8.069<0.001边缘密合性评分(分)修复前1.84±0.33 1.86±0.34 0.327 0.744修复后1.22±0.24 1.47±0.28 5.251<0.001敏感性评分(分)修复前1.23±0.25 1.25±0.22 0.465 0.643修复后0.71±0.12 0.97±0.14 10.922<0.001组别

2.2 两组患儿修复效果比较

两组患儿修复后的牙齿外形、颜色、密合性、冷热敏感、咀嚼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原位断端再接技术组患儿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修复效果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儿修复效果比较[(±s),分]

原位断端再接技术组(n=60)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组(n=60)t 值P 值牙齿外形评分修复前5.14±1.03 5.20±1.12 0.305 0.761修复后9.05±0.45 7.03±1.21 12.120<0.001颜色评分修复前3.56±1.14 3.60±1.15 0.191 0.849修复后9.65±0.32 6.04±1.35 20.155<0.001密合性评分修复前5.36±1.21 5.38±1.22 0.090 0.928修复后9.02±0.48 7.56±1.32 8.052<0.001组别

续表2

表2 两组患儿修复效果比较[(±s),分]

原位断端再接技术组(n=60)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组(n=60)t 值P 值冷热敏感评分修复前5.03±1.12 5.00±1.32 0.134 0.893修复后8.56±1.24 7.12±1.30 6.209<0.001咀嚼功能评分修复前6.10±1.23 5.98±1.45 0.489 0.626修复后8.75±1.36 7.41±1.25 5.619<0.001总分修复前24.56±4.58 25.11±4.30 0.678 0.499修复后44.86±5.12 35.14±5.42 10.098<0.001组别

2.3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原位断端再接技术组患儿的修复成功率93.33%(56∕60)高于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恒前牙损伤是一种牙体损伤,在临床较为常见,通常情况下伴根折、牙冠折等症状,一些患牙还会松动、脱落等。儿童比成年人需要更为复杂的前牙损伤治疗,通常需要依据患儿年龄、牙髓状况等将合适的治疗方案选取出来[7-8]。复合树脂直接修复能够对患儿的冠折部位进行修复,改善患儿的咬合功能,且操作方式简单,能够一次完成,不会影响患儿成年后永久性修复[9-10]。但是,有研究表明,如果牙冠折患儿具有较大的缺损,那么该方法治疗后通常缺乏充分牢固的断牙牙冠,成功率随着时间推移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11-12]。近年来,自体断冠复位再接日益广泛应用于临床[13-14]。有研究表明,在恒上前牙牙冠折治疗中,自体断冠再接术联合玻璃纤维桩的临床价值极高,增加能够患牙的整体强度[15-16]。

本研究结果表明,原位断端再接技术组患儿的龈沟液量、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断裂与保留、继发龋、边缘染色、边缘密合性、敏感性评分均低于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组,牙齿外形、颜色、密合性、冷热敏感、咀嚼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组(P<0.05),说明在儿童恒前牙冠折治疗中,自体断冠再接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同时患儿家长具有较高的长期满意度。原因为原位断端再接技术通过再接自体断冠对牙齿的自然形态、咬合功能、临接关系进行保持,并将牙齿原有的机械性能与颜色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17-18]。

综上所述,儿童年轻恒前牙复杂冠根折修复中原位断端再接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复合树脂直接修复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牙冠龈沟断端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人体第一磨牙牙冠的逆向设计*
正畸治疗过程中支抗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IL-1β,IL-6,IL-8的研究
牙周炎牙齿正畸加力前后龈沟液中RANKL和OPG的变化
牙冠延长术及根管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及残冠的疗效探讨
捆扎钢丝结合缝线引导指屈肌腱断端回缩的临床应用
大隐静脉包裹肌腱断端防止伸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根折行牙冠延长术并桩冠修复后牙本质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