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融合,探观察记录之秘

2023-07-10刘华青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蒜瓣多角度图文

刘华青

【设计初想】

2022年版课标指出,中年级的学生在“梳理与探究”方面要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人文要素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个单元的任务群无论如何设计,最终指向的习作要求肯定是“进行连续的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本单元可通过创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学习用日记、观察手记等形式,展现自己观察自然的收获。如何观察,又该怎样记录?如果对学生没有进行细致的指导,他们记录的效果会大不相同。笔者研究教材中《爬山虎的脚》课后资料袋,探究教材提供的两种记录形式,探究观察时进行记录的方法,从而为学生习得记录的方法,为实际的观察活动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对比观察,记录节点有选择

1.最近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体会到了叶圣陶爷爷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到了他细致连续的观察。今天开始,我们将踏上观察之旅,在这之前,我们要知道如何做观察记录。

2.打开课本第38页,了解资料袋提供的两种观察记录的形式——图文结合、做表格。

3.仔细观察,比一比:这两种记录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

4.交流,引导学生关注日期的不连续。为什么记录得不连续呢?

5.相机小结:当事物某部分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时才进行记录,我们观察后可以有选择地记录。(板书:有选择)

6.出示大蒜发芽的一组照片,学生试着选一选进行记录的日期,并说说理由。

二、科学引路,表格设计多角度

1.出示“蚕的观察记录”表格,读读表格,说说观察者是从哪些角度记录的。

2.预设:时间、体长、颜色、吃食情况。

3.播放微课《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方法》。

科学研究时用到的观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感觉器官观察。以观察大蒜发芽为例,我们首先要了解大蒜,蒜瓣其实是大蒜的茎,长出的芽其实是大蒜的叶片,而底下白白的胡须则是大蒜的根。我们在观察时,可以用眼睛看茎、叶的形状,看根和叶片的长度变化;用鼻子闻蒜瓣特殊的气味;用手摸蒜瓣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软硬变化等。(2)利用工具更细致地观察。如放大镜、显微镜等,比如大蒜生长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用尺子测量根、叶片的长度;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利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部的情况,有机会发现根毛哦!(3)利用新技术辅助观察。比如延时摄影(播放种子发芽视频)。

4.听完微课,你有什么收获?

預设1:可以用尺子量根和叶的长度,可以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部……

预设2: 知道了大蒜各部位名称,底部白色的是根须,蒜瓣是茎,芽是蒜叶。

5.引导:资料袋里的表格和科学老师的提示告诉我们,记录表的设计要多角度。(板书:多角度)同桌合作,设计一份“大蒜发芽的观察记录表”。

6.同桌合作,讨论并完成设计,填写研习单。

7.展示设计的表格,其他学生对照“多角度”进行评价。

三、再读表格,文字表达记准确

1.记录时的表达有什么要注意的呢?纵向读读表格里所记录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引导学生朗读比较,关注“约”“很小”“变大”“很大”“嫩”“较嫩”“较老”。相机引导:表格中的内容记得很细致,用词很准确。这就启发我们,记录时要——(板书:记准确)

3.品读图文结合式记录中用词的准确。相机指导朗读。

4.分工朗读图文结合记录内容,引导学生发现记录部位的不同,记录也要有所侧重。(板书:有侧重)

四、读写融合,学以致用改记录

1.出示某位同学的七天观察记录初稿。读读这份观察记录初稿,结合本课所学,你觉得这份记录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2.学生从有选择、多角度、有侧重、记准确四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3.练笔:修改成图文结合式的观察记录。

4.展示观察记录,学生从有选择、多角度、有侧重、记准确等方面进行点评。

5.小结,布置后续任务,强调记录要求。

【教后所思】

一、关注断层,确立教学目标

大部分学生会将连续的观察误解为连续的记录。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在记录时存在的困难,确定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到记录的方法。课堂上,本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能从教材示例中发现观察记录要有选择,通过交流明白要在观察对象的某部分发生变化时进行记录,“帮同学选一选”时,不仅做到了有选择,而且有理有据。

二、学科融合,助力观察记录

观察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的观察对语文学习更具指导意义。科学老师进入语文课堂进行介绍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不仅对观察方法有了系统的了解,对大蒜各部位也有了系统专业的认识,使他们在表格设计时做到了“多角度”。

三、关注表达,落实读写融合

教材提供的示例看似简单,但仍能体现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通过对记录内容的品读、朗读,学生感受到了记录时文字的准确,比较中也发现了图文结合式记录要有侧重。课堂上对观察记录进行改写,是“读写融合”的重要环节,是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表现。学生读到了记录的方法后,尝试用方法进行表达,从而真正学以致用。改写之前,以标准评“原记录”,改写之后,以标准评“新记录”,无论是写还是评,始终引导学生关注记录的要求:有选择、多角度、记准确、有侧重。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钟楼区邹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蒜瓣多角度图文
画与理
一道三角函数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对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角度思考
一道数列题的多角度思考
捣蒜泥
蒜苗成长记
多角度写好读后感
难对付的蒜瓣
图文配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