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强度运动康复处方在冠心病PCI术后老年病人中的应用

2023-07-07刘俏萍李丽萍钟玉娥

全科护理 2023年18期
关键词:耐量间歇高强度

刘俏萍,李丽萍,钟玉娥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死亡原因,在老年病人中发病率较高[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因能以微创形式进行血运重建,改善心肌血流供应成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2]。但仅通过PCI不能完全消除病人危险因素和解决术后运动耐量下降的问题,故临床运动康复成为PCI术后各指南中强烈推荐的干预措施。但对于PCI术后病人而言,心功能改善不仅决定再通动脉,同时取决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如何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以最大程度使病人通过运动康复建立有效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以提高其运动耐量和心肺功能,合理强度的运动至关重要[3-4]。故本研究将分析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冠心病PCI术后老年病人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病人、家属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90914)将本院2019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PCI术后老年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2~70(65.85±3.52)岁;冠心病病程2~6(4.54±0.28)年;心功能分级:Ⅰ级26例,Ⅱ级14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3~72(65.98±3.65)岁;冠心病病程2~7(4.61±0.31)年;心功能分级:Ⅰ级24例,Ⅱ级16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5]关于冠心病诊断标准;符合PCI适应证;术后生命体征稳定者。②排除标准:合并全身慢性恶性疾病者;合并运动系统疾病或运动不耐受;心功能Ⅲ~Ⅳ级。

1.3 方法 两组均行PCI术,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进行心肺运动测试系统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病人坐于功率车上,空载踏车热身5 min,休息5 min后佩戴心电监护及通气面罩予以评估,初始功率5 w,负荷幅度15 w/min递增,转速60 r/min,在此过程中检测心电图,观察病人不适症状,若出现头晕、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症状或心电图表现为ST段明显压低;运动过程中收缩压不升或降低;频发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均停止运动。根据评估结果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

1.3.1 对照组 予以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运动负荷为心肺运动试验中峰值功率的60%进行功率踏车训练,每次40 min,每周3次。连续训练3个月。

1.3.2 观察组 予以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首先初始运动负荷设置为峰值功率的60%,每次40 min,每周3次,适应性训练1周后,调整运动负荷为峰值功率的80%,间歇训练模式(训练3 min,休息1 min),每次训练10组共40 min,每周3次。训练前后均接受5 min准备和放松活动,并在运动过程中实时监护血压、心率等情况,当出现面色苍白、气短、头晕等不适时立即停止运动,连续训练3个月。

1.4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4.1 心功能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3个月)采用心脏彩超监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

1.4.2 运动耐量 干预前后采用心肺运动测试系统测试运动持续时间(ED)、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同时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WT)以评估运动耐量。

1.4.3 不适症状 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共54分)、心绞痛稳定状况(共5分)、心绞痛发作情况(共12分)记录干预前后不适症状,得分越高则症状越轻。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脏功能比较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运动耐量比较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AQ评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PCI术因能开通狭窄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细胞血液供应等特点是治疗老年冠心病病人的主要方式,但因术中球囊扩张、支架安放等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短暂收缩以及微循环障碍,部分病人术后仍会出现心绞痛等不适症状而致其运动受限,运动耐量降低[6-8]。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训练可以使冠心病病人受益,近年来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因能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脂质代谢、缓解心室重构等成为冠心病PCI术后心脏康复基石,但其耗时较长,部分病人依从性相对较差,进而导致其运动耐量无法有效提高,心功能恢复缓慢[9-11]。为此。探求合理强度的运动康复处方显得格外重要。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是以超过无氧阈强度进行重复多次行较短时间的运动方式,进行重复多次的短时间高强度训练同时在两次高强度训练之间进行较低强度训练至完全静息状态的训练方式。通过高强度和间歇运动交替,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轻周围血管张力,提高运动耐量。同时运动间歇时通过提高剪切应力诱导的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降低氧化应激,减轻组织应激压力对血管细胞的刺激,以恢复血管稳态;同时高强度和间歇运动反复交替能释放游离钙离子,刺激心肌细胞收缩,增加心肌射血量,以改善心功能[12-13]。

LVEF、LVESD及LVEDD是评价心功能水平的常用指标,本研究中观察组病人干预后LVEF水平较对照组高,LVESD及LVEDD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说明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相比,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可进一步改善老年冠心病PCI术后病人心功能。由于我国心脏康复起步较晚,对PCI术后病人予以高强度间歇性有氧运动训练前,首先评估其心肺功能,运动负荷的设定以评估结果为依据以保证病人安全,其中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能通过增加血流对血管的剪切应力,进而将钾离子通道激活,使血管内皮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对剪切应力敏感性提高,进而促使钙离子内流,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和提高其表达水平,降低对心肌细胞损伤。同时通过反复高强度和间歇运动刺激心肌细胞收缩,增加循环血容量和心肌射血量,改善心功能[14-16]。

ED、AT、VO2peak以及6MWT可反映机体运动耐量,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ED、AT、VO2peak水平较对照组高,6MWT较对照组长(P<0.05),说明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相比,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可提高老年冠心病PCI术后病人运动耐量。其可能原因为: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始终维持一定的摄氧量,短期内无法有效提高心肺耐力。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能通过提高毛细血管和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能力,进而增加机体摄氧量,同时能强化心脏收缩能力,提高运动能力;可使骨骼肌肌肉运动单位的募集率在短时间内提高,以增加毛细血管/肌纤维数目比,提高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增加线粒体摄氧能力和利用氧能力,进而增加乳酸清除率,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强化运动耐量[17-19]。同时能充分调动深层肌纤维参与,可将Ⅱ型肌纤维向Ⅰ型肌纤维转变,增加红肌纤维数目,以提高运动耐量。另有研究显示,对心血管疾病病人而言,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调节血脂,逆转心室重构,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心肺功能适应性也随之得到提高[20]。

SAQ评分为评估心绞痛情况的指标,本研究中将其用于评价躯体不适症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SAQ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相较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可缓解老年冠心病PCI术后病人不适症状。可能是因为: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时间相对较长,病人在长时间持续运动状态下容易产生疲劳感,进而导致运动依从性降低,无法改善躯体不适症状。高强度间歇有氧时间相对较短可通过运动间歇期避免躯体不适症状发生,同时能促进Ⅱ型肌纤维糖酵解代谢,提高能量效率,以强化肌肉力量和抗疲劳能力,进而提高机体心肺适应能力,以有效改善躯体不适症状。

综上所述,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可通过高强度和间歇运动反复交替刺激心肌细胞收缩,以提高老年冠心病PCI术后病人运动耐量,改善心功能,缓解躯体不适症状。

猜你喜欢

耐量间歇高强度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老年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拿什么拯救自己——浅谈高强度压力下的自我调适
高强度汽车焊管用冷轧窄带钢开发生产实践
酵母源葡萄糖耐量因子的提取纯化研究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知晓率调查分析
华菱湘钢成功开发80kg级高强度水电用钢
高强度合金结构钢与高强度铝合金防护层的耐霉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