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育人视域下的“言语审美”教学探析

2023-07-06王秀梅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还原学科育人比较

王秀梅

【关键词】言语审美;学科育人;还原;联结;比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目标以核心素养立意。“言语审美”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对学生的精神养育、思维发展和文化素养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改变日常教学中“言语审美”停留在对语言既有特征机械反映的层面上,破解学科育人视域下的“言语密码”?本文试将传统的“还原”“联结”“比较”等文本分析方法,与“言语价值”“言语意义”“言语形式”等相结合,探析提升“言语审美”品质的有效路径。

一、还原——实现对言语价值的审美

言语价值的审美,指向对文本主旨的领悟,即使学生从中受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文章的主旨是作品的统摄和灵魂,如何对作品主旨进行审美?从美学思想来说,美就是真,美的价值就是对真的认识。从方法论上来说,就是寻求美与真的统一。现象学告诉我们,一切经过陈述的现象都是主观的,是观念化、价值化了的。因此,对文本主旨的审美,需要把作者陈述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发现其背后的真,这才有可能真正打动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背后蕴藏的自然、人生、社会生活中的“真”,对文本描写的形象、意象、情感等切己体察,领会作品的主旨,这种方法叫“还原”。它是实现文本价值审美的重要路径,其内在思路为“经由文字重回生活的现场,又经由生活的现场重温文字的力量”,使学生对文本主旨产生深层次的审美认知,从而受到精神价值层面的熏陶。

1.还原文学形象,涵养精神

文本所塑造的人物,其形象多具有典型性。文学形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往往因其“高大上”而产生审美距离。如《军神》一课,如何理解刘伯承被称为“军神”?可以引导学生用还原的方法去分析“真人”与“军神”的区别,使学生真正理解刘伯承的形象特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受伤和治疗时的感受,再让学生想象刘伯承就是“一位24岁的年轻人”“一位普通职员”或是“学生自己”来体会:当沃克医生看到这位年轻人的伤口时,为什么肯定地说他不是一位普通职员?沃克医生在为刘伯承做完手术后为什么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因為刘伯承身负重伤却能在没有打麻药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大喊大叫,甚至还清楚地数出了沃克医生的刀数。如果是一位“普通职员”“普通的军人”或是“学生自己”,肯定是承受不住的。在对比中,学生逐渐体会到刘伯承异于常人的伟大形象,这就是他被称为“军神”的原因,也是课文的主旨。

将文本形象还原为生活形象,可以使学生对文章塑造的文学形象产生真实的感受,引起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获得审美享受,涵养精神。

2.还原文本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思

言语价值的审美,需要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可以通过对文本意象的还原,延伸到文本以外的生活场域,深化对文本的体悟。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一诗中,有“桂花”“明月”等意象,如果将其还原到生活中,应该是一幅静谧、美好的画面。可在王建笔下,芬芳的桂花却被“冷露浸湿”了,一轮明月是“人人尽望”,与还原到生活中的意象相比,诗中“被冷露浸湿的桂花”“人人都在仰望的明月”就带上了浓浓的“秋思”之情。

通过还原意象本来的面目,可以更加凸显在文本营造的意境的衬托下,意象所传达出的“情感密码”,感受作者的情感。

3.还原文本意境,触摸作品灵魂

意境是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与情感的结合。将情巧妙地融入景、境之中,方能称为文学艺术。文本意境还原,是以文本中具体描写的事物为凭借,通过大脑产生相关的联想和个人感触,形成与文本意境相契合的、融入学生感受的鲜活画面,从中能获得审美感受和情感的熏陶。例如,薛法根老师执教《山居秋暝》:

师:同学们,这首诗里的明月、松林、清泉、山石、竹林、浣女、莲叶、渔舟,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这些画面的美,需要我们想象,用语言把这些画面描述出来,谁来说一说?

生:安静的山谷中,一轮皎洁的明月正缓缓升起,照在碧绿的松林间;叮咚叮咚,一湾清泉轻快地流淌在光滑的山石上。

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嬉笑声,啊,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姑娘回家了;茂密的莲叶轻轻地向两侧移动,原来是捕鱼的渔民归来了……

运用诗歌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通过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可以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薛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基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原理,巧妙地抓住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通过想象巧妙地还原、再现《山居秋暝》中所表现的清新、高雅的艺术境界,使学生触摸到了这首诗的灵魂,感受到了纯净、空灵的艺术之美。

二、联结——实现对言语意义的审美

“一部好的小说,一首好诗,往往在有限的言辞中寄寓着无尽的意思,为读者咀嚼、琢磨作品的思想内容留下广阔的天地。”言语意义的审美,是指学生能从作品有限的描写中进行联想、推测,对作品进行补充、扩展,在头脑中形成更加鲜明、丰富的内涵,从而获得语言、思维、文化品位的提升。那么,如何将作品中的“有限描写”变得“内涵丰富”?“联结”的作用不可或缺。这里的“联结”,是指在学习心理学理论的启示下,内在心理反应与外部情境感觉之间的依托关系,其注重与学习内容相关联的外部资源的利用。在教学中体现为:教师着力为学生提供可以帮助其理解文本的外部资源、条件,实现学生对文本言语意义的理解。

1.背景的联结,论事而知人

联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比较普遍,但如何巧妙运用呢?我们继续结合薛法根老师的教学片段来体会:

师:王维40岁以后,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在经历了官场的钩心斗角之后,他来到了这宁静的山间。山中没有官场的尔虞我诈,王维的心情变得怎么样了?

生:他的心情不再忧郁,变得非常放松。

生:他的心变得像明月那样明亮。

生:他的心变得像竹子那样有气节。

生:他的心变得像莲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

师:是的,山中的很多东西让王维感到非常放松,可他为什么还称这座山为“空山”呢?

生:他把官场的那些尔虞我诈清空了。

生:人心空则山空。

师:人的最高境界是把心放空,《山居秋暝》写的是王维心中的一座山,这座山便是“空山”。王维的诗中有画,我们不仅要读出画,还要读出王维的那颗心。

对言语意义的审美,不是表面认同,而是一种个性体悟和建构。《山居秋暝》这首诗,意象、意境清新纯美,但其背后所体现的诗人的情感,却需要“有心”才能得之。薛老师通过联结王维的人生经历,让学生在王维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取舍中,读出王维空灵的“佛心”与“诗心”。

2.语境的联结,顺境而得意

王宁先生认为:词义,可以作为通达鉴赏的一条途径。成功的语文教学要从抽象的词语中开掘出言语意义——也就是蕴涵在其中的作家的具体经验和审美情趣。在开掘词语的意义时,联结文本语境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例如,《父亲、树林和鸟》表达了父亲与树林、鸟的朝夕相处以及对树林和鸟的热爱,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教学时,教师可抓住“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中的“兀立”这个词来教学。“兀立”一般是形容自然景物的,父亲为什么也会像树一般“兀立”?可以引导学生联结课题“父亲、树林和鸟”来体会:“父亲、树林、鸟”这三个词,一个是人、一个是植物、一个是动物,课题将其放在一起,营造了一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语境,恰是作者心中“父亲与树林、鸟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真切感受和独特表达。文章往往体现了作者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历,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这样教学是对作品原本意义的尊重和顺应。

3.主题的联结,通情而晓文

水本无华,相荡乃兴潋滟。石孰有火?互击而闪灵光!能量是在相荡相击中释放的,只有通过互相碰撞才能产生美感,这个道理对言语审美教学同样有启示意义。王昌龄的边塞诗在唐诗中占有重要地位,怎样准确把握其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例如,教学《出塞》时,可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与《从军行》的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相联结,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王昌龄的边塞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爱国”主题鲜明。“不教胡马度阴山”“不破楼兰终不还”,都表达了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再与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王翰《凉州词》中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相联结,还可以发现,王昌龄的诗表达的是一种“壮”,而王之涣和王翰表达的更多的是一种“悲”,“悲”和“壮”可以连在一起,成就了边塞诗的情感基调。通过联结可以发现诗与诗之间细微的差别,从中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到诗人独有的情感。

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有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要教会学生“看出知识的相同与不同,看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包括显性联系和隐性联系”,而主题的联结,就是一种隐性的联系。

三、比较——实现对言语形式的审美

教师要具备“引导学生敏锐地发现语言现象并从现象中归纳出规律的能力”。言语形式的审美,就是要发现、揭示形式的秘妙,使学生领会汉语的文化魅力,发展思维,为言语创造奠定基础。对于言语表达的审美,“比较”是很重要的方法。

1.遣词造句的比较,强化语感

朱光潜说:“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怎样发现言语“妥帖”的魅力,可以参考孙双金老师教学《山居秋暝》的片段:

师: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如果不用“喧”字、“动”字,你会选用什么字呢?

生:竹闹归浣女,莲摆下渔舟。

生:竹吵归浣女,莲摇下渔舟。

生:竹啸归浣女,莲开下渔舟。

生:竹欢归浣女,莲移下渔舟。

师:可以用这么多的字,王维为什么只用“喧”和“动”呢?用了“喧”字,竹林里的声音最可能是什么声?

生:笑声。

生:鸟鸣声。

生:说话声。

生:姑娘们的脚步声。

师:一个“喧”字,把一群无忧无虑、天真可爱、朝气蓬勃的姑娘刻画得栩栩如生……

孙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普通语言与诗性语言之间的差异,唤醒学生的言语悟性,不断强化其语感,从而积淀言语智慧。

2.行文思路的比较,发展思维

言语形式的审美,既有对语言“实写”内容的审美,也有对语言表达内在思路的审美。内在行文思路的审美,是打开言语形式审美的一条“幽径”,需要教师用心发现。课文《大自然的声音》中“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这一段,“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这段文字的行文思路暗含“小与大”的顺序:第一句写“小雨”,第二句写“小溪”,第三句写“河流”,第四句写“大海”;从一首“小雨”滴滴答答的小夜曲,唱到小溪淙淙、河流潺潺的山中小曲,再唱到一曲波瀾壮阔的海洋大合唱,这种内在的“由小而大”的行文思路,与大自然的丰富、神奇与圆融契合,营造了渐次开阔而又美妙的意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揭示文章行文思路与自然理性相适切与匹配的密码,感悟表达思路与自然本真相得益彰的言语智慧,这对学生的言语思维发展大有裨益。

3.语言风格的比较,体悟文化

对语言风格的审美是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分析语言风格,可以对不同体裁文本的语言进行比较,也可以对不同作家同一主题的作品或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例如,《牛和鹅》一文:“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这段文字连用了拟声词“啪嗒啪嗒”“嘎嘎”,动词“跑”“赶”“张”“咬”“拉”,把一只“勇于进攻”的鹅写得活灵活现。而叶·诺索夫笔下的鹅,则是“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这段文字用一组关联词把一只“傲慢”的鹅写得真实生动。两段文字同样是写鹅,虽描写的场景、动作一急一慢、一张一弛,角度不同、方法不同,但同样都展现了生活的真实。教师教学时可从语言表达风格角度引导学生去比较、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受到文化的熏陶。

阅读就是以文字为津梁,在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精神的往返,一方面以文字还原世界的精彩、人性的复杂与心灵的丰富,另一方面从文字中获得力量,引领生命走向真实、善良与美好。这是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优势。在学科育人视域下,阅读教学应彰显言语的价值之高、意义之美和形式之美,带领学生从文字的温度读出生活的质感,以文字的光亮和美感来提升生活的品质,构建精神世界的长宽高,以实现语文课程“启智增慧,培根铸魂”的目标。

猜你喜欢

还原学科育人比较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还原”范冰冰
收藏在“还原”中添趣
简析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论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