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春草木深”修辞方法探析

2023-07-06孙改霞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6期
关键词:修辞

摘要:杜甫《春望》中的“城春草木深”一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常被读者忽略。诗句使用了《诗经》中常用的“物自盛而人自衰”的反衬手法。杜甫诗歌的精妙不仅在于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还在于对传统写作手法的继承与应用。

关键词:《春望》;“城春草木深”;修辞;物盛人衰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千百年来被称作爱国诗的代表,我们欣赏其所表现的忧国之情与爱国情怀,这自然无可厚非。

然而,杜甫作为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其诗作忧国忧民内容与其诗风的“沉郁顿挫”,还因为其对前人优秀写作手法的完美继承。代表诗作《春望》就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使用了“对偶”与“拟人”的修辞方法;“家书抵万金”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虽然诗句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但笔者认为都未能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其意是:花鸟无论如何也不会具有人才有的落泪之举与惊心之举;家书再珍贵也抵不上万金;用手搔头也不大可能将头发搔得短到不能簪发的程度。这就犹如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我们很难想象它会有如此之大,它仅仅是让我们知道了燕山雪花大而已。

其实,在赏析《春望》时,教师常会忽略“城春草木深”一句。此诗的八句中,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城春草木深”。这句诗乍一看平淡无奇,然而却具有回味无穷之效。此句用到《诗经》中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即“借物之盛而叹人之衰”。

关于“借物之盛而叹人之衰”的写作手法,清人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说:

诗人之起兴,往往感物之盛而叹人之衰。“有杕之杜,其叶湑湑”何其盛也;“独行踽踽”何其衰也;“隰有苌楚,猗傩其华”何其盛也;“乐子之无家”,何其衰也。然则,“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物自盛而人自衰,诗人所以叹也。

王引之指出《诗经》中常用“感物之盛而叹人之衰”的手法来表现人的愁思,并且援引《杕杜》《隰有苌楚》《苕之华》三首诗来作证明。上述这三首诗都借植物枝叶繁茂、花枝婀娜、花朵艳丽等草木之盛来反衬人之衰败:

《杕杜》中写“杕杜”的状态是“其叶湑湑”(它的叶子很茂盛),以至于王引之感嘆所描写的“物”是“何其盛也”;但人却是“独行踽踽”(脚步蹒跚独自行走),所以王引之感叹“人”是“何其衰也”。

《隰有苌楚》中写“苌楚”是“猗傩其华”(花儿婀娜多姿),王引之感叹“苌楚”是何其盛也;但“人”却是“乐子之无家”,因而王引之感叹“人”是“何其衰也”。

《苕之华》中写“苕之华”是“芸其黄矣”(花朵明亮的样子)与“其叶青青”(叶子葱绿),都说明了“苕”的茂盛;写“人”却是“心之忧矣,维其伤矣”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说明“人”是“衰”的。

王引之通过分析《诗经》三首诗歌均是通过“物盛而人衰”的反衬手法,进而得出“物自盛而人自衰,诗人所以叹也”的结论,阐明了写景与抒情之间的关系。

上述《诗经》中“借物之盛而叹人之衰”的写作方法,杜甫深谙其道,这集中表现在诗作《春望》的“城春草木深”一句上。

“城春草木深”采用了《诗经》中“以物之盛而叹人之衰”的写作手法。“城春”,是说城中一片春色,春光明媚,似有迷人之春光,等人来欣赏;“草木深”是说城中的“草木”长得郁郁葱葱,十分繁茂。然而,在满城的春色中,却见不到一个赏春的游人。“城”本是人烟聚集之地,而诗人放眼望去,却不见一人,唯见草木繁茂,而草木的繁茂更是显得满城荒芜,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国破”。所以,紧接着“城春草木深”,作者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面对满城春色,无心观赏,只是感叹时局,感叹去国之悲。

所以,宋人司马光在《续诗话》中说: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徧举。

司马光所言“‘草木深明无人矣”,直接点出“城春草木深”一句的真正内涵:“城里的草木虽然很茂盛,然而却无一人来欣赏。”该句的重点在“城中无人”,本是人来人往的“城中”却无一人。明显是借“草木深”这一“物盛”的景象来反衬“无人”这一“人衰”的局面,这才是诗人真正要言的“志”。

杜甫的这种写作手法就连司马光都不禁赞叹“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在司马光看来,唐人中唯杜甫对这种“物盛而人衰”的反衬写法运用得最为得心应手。所以,我们在分析“城春草木深”一句时,不能忽略该句所使用的“物自盛而人自衰”的修辞方法。

这种“感物之盛而叹人之衰”的写作手法之所以深受诗家喜爱,就在于它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朴素的画面——即植物的繁茂,这种繁茂的景象作者不会用重笔墨去描写,因而显得十分恬淡清新,然而在这种略显寂静而恬淡清新的景色背后,却“反衬”出人物内心的不平静。就像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所说“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样,都是用相反的场景来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愁思。

参考文献:

[1]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司马光.续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22年度“一人一绝招”自设项目“中学文言文注释与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WXY2022001】

作者简介:孙改霞(1978— ),女,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为古典文献学。

猜你喜欢

修辞
漫谈修辞研究的起源
莫言《红高梁》的语言艺术特色
浅析设计中的修辞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浅谈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修辞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修辞与“高师教师口语”的研究报告
浅析在功能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