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与“高师教师口语”的研究报告
2016-10-08徐辉丽孙开玉
徐辉丽+孙开玉
摘 要: “高师教师口语”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准确恰当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到这点,除了真情实感的流露,必然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目前学界从修辞的角度对“高师教师口语”的研究非常少见,作者的研究报告主要是介绍修辞对“高师教师口语”的研究价值,以及目前“高师教师口语”的研究状况,为修辞与“高师教师口语”的研究方向做了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 修辞 教师口语 研究 报告
一、研究价值
言传、身教是教师最为主要的工作方式。言传有着动人的魅力,而身教则具有榜样的力量。二者相较而言,言传是教师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教学方式。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光彩照人形象的教师,必然在人格上、学识上给学生以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在人格上、学识上给学生以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师则必然具备较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因为言语表达是教师传递知识和思想最直接最重要的工具,所以,使用准确无误且恰当得体的言语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一直都是无数教师在努力探求的。
准确且恰当得体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技能。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能够将简单明了知识准确无误地传递,更要懂得将复杂难懂的知识生动形象地讲述。一句不符合语法规则的话语被称为病句,而一句不符合修辞要求的话语则难以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在口语表达上,教师不仅具有准确无误使用语言的能力,更要具有得体恰当运用语言的技能。
为了能让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院校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一技能,国家教委在上世纪90年代就“教师口语”课的课程标准制定了如下规定:“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口语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①。同时,该规定明确了本课程是培养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可见,“教师口语”是一门针对师范生开设的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课程,目的就是要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运用口语的能力。
教师口语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和途径,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这一职业语言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准确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获得则需要建立在丰富的修辞学知识之上。因为修辞是通过准确得体地运用语言来实现理想的表达效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学科,而教师口语的最终目标也是如此,通过恰当得体的语言使用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领会知识,二者殊途同归,可见,修辞在教师口语的研究当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口语的研究离不开修辞的运用。
二、国内研究状况
自古以来,诸多文人学者都在探讨如何准确恰当地遣词炼字,但系统的修辞理论是上世纪初才形成和确立的;而《教师口语》课也是上世纪90年代才开设的课程,它们都是年轻的学科和领域,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只有十多年的历史,并且,修辞和教师口语的研究都是动态研究。较短的研究时间和学科的不断发展,使得该领域仍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鉴于近些年的研究成果,笔者对其进行归纳汇总,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
《教师口语》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都是师范院校的重点课程和重点研究对象,研究者主要从课程建设、课程特点、教材等角度对“教师口语”进行探讨。如夏中华的《关于教师口语教材建设问题的思考》②和孟吉平的《关于“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的说明》③论文就明确了“教师口语”课的性质、任务、内容、训练、教材,以及课程实施应注意的问题。孙向华的《教师职业口语的特征》④就通过对教师职业口语特征的阐述,说明教师职业口语与其他工作语言的不同之处,以便加强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而万友、建友的《修辞术语应注重科学性——对〈教师口语〉中“常规修辞训练”术语的商榷》⑤,则针对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高等师范院校通用教材《教师口语》第二章《教学口语训练》中的比喻、对比、婉曲和暗示四种“修辞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指出了在该本教材中对这些修辞方法表述的缺陷,并明确了“常规修辞”的含义,“对比讲述”不等于对比辞格,暗喻不等于暗示,婉曲和暗示不易分清等内容,以供《教师口语》的编著者、审定者参考,希望能使该本教材更加科学合理。在雷敏的《论“教师口语”的兴起与语言教学》⑥中,作者通过对“教师口语”这门学科成功发展的探讨,对照传统语言研究理论和语言教学实践,描述语言研究理论和语言教学实践正在发生着的变化,进而阐述新世纪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实践应遵循的原则及发展方向。
当然,也有研究者从语用和修辞的角度来研究“教师口语”,但他们主要从整体上对“教师口语”进行概括性的探讨。如杨洋的《用艺术的语言让课堂成为艺术殿堂——论教师口语的艺术性》⑦,就对教师口语与其他行业口语进行区别,明确其区别不仅在于其科学性、规范性和教育性,更在于艺术性。论文从语调节奏、生动形象、情感激发、文化品位四个方面探讨了教师口语的艺术性。应天常的《中师口语表达训练初探》⑧则对教师口语表达的训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口语表达训练对教师而言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提出应当重视口语表达技能的分解训练,此外,作者还进一步明确了口语表达的技能训练,简要分述了发声、语音、朗读、语流、思路、陈述、听辨、语智、应对、口语修辞十项口语表达基本技能训练。另外,在汪红艳的《论教师口语的修辞》⑨中,作者从悦耳清晰的语音修辞、准确鲜明的用语修辞、深入浅出的句式修辞三个方面大致地探讨了教师口语的修辞,明确了修辞在教师口语这门具有艺术性的课程上所具有的锦上添花的重要地位。在应天常的《教师口语初探》⑩中,作者从四个层次探讨教师口语修辞,首先区别教师口语与日常口语的不同;其次探讨教师口语中语流顺畅、语意清晰、响度适中等消极修辞;然后研究教师口语中依靠语音形态的“活化”和表达态势的“活化”而获得的积极修辞效果;最后对教师口语表达的一般规律进行归纳,即直表、婉曲、追加、示现、询问、侧重、换述、旁逸。此外,作者还指出教师口语修辞现象的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研究重点,促进了该领域研究的全面和深入发展。
三、研究方向
正如上述所言,教师口语的表达能力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虽然关于教师口语研究的论文很多,但从修辞角度对教师口语进行研究的论述寥寥无几,还不够全面和系统,仍有着完善和深入的空间。此外,前人从修辞的角度对教师口语进行的探讨是不分学科,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和研究的,而在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师口语既有其相似之处,同时又有所区别。因此,从修辞的角度对语文教师的口语进行探索,运用修辞学、艺术语言学和相关教学法等理论对语文教师的口语进行系统地探讨和深入挖掘还是有着很大的空间的。从事修辞研究和语文口语教学的教育科研人员可以借助平时工作和科研完善和促进该领域的研究,让修辞与高师口语互为促进,得到更好地融合与发展。
注释:
①孟吉平.《关于“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的说明》.语言文字应用,1993(3).
②夏中华.《关于教师口语教材建设问题的思考》.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4).
③孟吉平.《关于“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的说明》.语言文字应用,1993(3);
④孙向华.《教师职业口语的特征》.焦作教育学院学报,1999(1).
⑤万友,建友.《修辞术语应注重科学性——对〈教师口语〉中“常规修辞训练”术语的商榷》.集宁师专学报,2000(3).
⑥雷敏.《论“教师口语”的兴起与语言教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9).
⑦杨洋.《用艺术的语言让课堂成为艺术殿堂——论教师口语的艺术性》.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
⑧应天常.《中师口语表达训练初探》.语文建设,1991(7).
⑨汪红艳.《论教师口语的修辞》.学语文,2006(6).
⑩应天常.《教师口语初探》.语文建设,1995(7).
课题资金来源:琼台师范学院课题《从〈庄子〉“立像以尽意”的话语言说方式到《汉语修辞》的课程教学》(项目编号:QTKY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