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逆境中奋斗出来的

2023-07-05葛景春

博览群书 2023年1期
关键词:全唐诗河南大学诗词

葛景春

中州万古英雄气,百年学府薪火传。在国内众多治唐代文史的著名学者中,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佟培基先生的学术经历堪称学界传奇。为继承前辈学者的优良学术传统,弘扬像佟先生一样甘于寂寞、痴心研究的学人风范,激励广大青年后进在科研之路上争取更多的学术成果,特推出这组纪念文章,回顾佟先生在推动当代唐诗文献整理研究及学科建设方面的探索与贡献;在教书育人、潜心科研等方面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斯人已逝,唯有继承先辈学者的遗志,才能不断推动传统文学研究薪火相传。

——杨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任郑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

佟培基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仍然在我的脑海里经常出现,不能忘怀。

作为老朋友,我总想说些什么。我和他都是开封人,同岁同月生。他的突然去世,是我想不到的。

我与培基的交往,已有六十多年了。记得我在河南大学附中上学时,一个同班好友叫马随州,他的父亲与佟培基的父亲是开封面粉厂的同事,他与佟培基经常见面。那时候培基在开封一高读书,我俩都爱好古典诗词,于是就此交上了朋友。那时我对旧体诗词的格律还不甚通,可是培基当时已能写出标准的律诗和绝句了。我后来对诗词格律的粗通,就得益于培基的指点。

培基在开封一高毕业后,报名参了军。部队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也培养了他奋勇抗争的拼搏精神。部队是一个革命的大熔炉,也是一个大学校。在部队中,他既学会了精湛的开车技术,完成各种任务,同时还做了部队的通讯员,有时间就抓紧学习,写文章,作诗词,在精神和文化上都得到了提高。正如他在军中所作的诗句,“请缨千里志犹雄,誓剪长鲸东海东”,“不负男儿好身手,轻装匹马去从戎”,诗中充满了保家卫国的自豪之情。

佟培基在来到河南大学之前,除了母亲的启蒙教育和中学的教师的教育外,在社会上他曾拜过三个老师,分别是靳志、武慕姚和李白凤。这三位先生都是开封和河南的名人,是开封招牌式的人物,当时都不在河大教书。

先说靳志先生。他的牌子最老,也年龄最大,出生于清光绪年间,活了92岁。据说,佟培基在15岁向他拜师时,靳志已80多岁了。培基主要向他学习诗词格律和创作。培基经常到他家学习诗词和书法,还帮他抄录过一些诗词手稿。靳志很喜欢他,亲切地称其为“小友”。靳志是前清进士,出任过大清国荷兰使馆的秘书和比利时使馆的一等参赞,民国时期为外交官,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民主人士被聘为河南省文史馆馆员,是河南省政协委员。靳志平时在家闲居,以写诗填词和书法创作自娱;他精通词律,曾作有《词谱》一部;他的书法为世称许,尤擅章草,为河南书法界的名家。靳志先生可以说是培基在中学时期学习诗词、诗词创作和学习书法的带路人。

第二位是武慕姚先生,字适斋。武先生1928年在中国大学国学系受教于梁启超、陈寅恪、范文澜、黄侃等人,先后在开封师院、开封高中、河南大学任教。他的书法早年学习何绍基,新中国成立后,得汉熹平石经拓本,爱其方正拙朴、大雅多姿,其所作隶书为河南第一,从学者甚众。上世紀70年代,郭沫若来河南,有人请他题字,郭老说:“河南有武慕姚先生,我怎敢写字题词。”可见郭老对其书法很推崇。武先生生前曾任河南省博物馆文物顾问,精于诗词、书法、金石、考古学和版本目录学等。佟培基主要是向他学习诗词、书法和版本目录学知识。他们交往甚密。武先生赠给培基一副隶书对联:

放怀楚水吴山外,

得意唐诗晋帖间。

对此,培基十分感激,写了一首七言长古对他表示答谢,诗中称其为“适斋老人”:

适斋老人挥素毫,

乘兴为我揽秋涛。

墨色烟光辉白屋,

霎时如对浙江潮。

武慕姚先生我也认识。他曾向我介绍过一部《古唐诗合解》的清版书,不过当时我一个穷学生,哪有能力购买。武先生还有一张非常漂亮的隶字书法代表作,一直在开封鼓楼街口的“京古斋”橱窗里挂展,非常抢眼,装点着这家字画店的门面。

第三位是李白凤先生。李先生(1914—1978年)原名李爱贤,笔名李逢、李木子等,祖籍北京,生于四川,毕业于北京民国学院,后定居开封,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篆刻家、诗人、教授,曾与著名诗人柳亚子、学者陈迩冬、翻译家施蛰存、书画家尹瘦石等人交往。李白凤曾当过柳亚子的助手,帮助柳亚子抄录诗词手稿,因此其旧体诗词也写得很好。柳亚子对他说过:“我是最后一个写旧体诗的诗人,你就不要再写旧体诗了,写新诗吧。”从此后,李白凤就改写新诗,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名气的新诗人。佟培基一方面向他学格律诗词,一方面学习大篆和金石文字,所以培基先生古文字学的功夫,大都是从李白凤先生那里起步入手的,培基的大篆写得那么好,也是从李先生那里学来的。

从以上情况来看,佟培基虽然是自学出身,但他并非无师,而是拜过名师的。

培基的学术缘起也值得说一说。他从部队复员后,来到开封阀门厂开汽车,后来又从工厂来到河南大学的汽车队当小车司机。有了工作之便,他一方面从图书馆借阅大量的文史书籍,一方面趁轿车接送人的机会,接触了一些名人学者,像北大的宋史专家邓广铭教授,陕西师大的史学家史念海教授等,并乘机向他们请教有关学术方面的问题,一个汽车司机所提出的问题的深度常常令他们惊讶。他也曾向本校的教授,如历史系的孙作云、朱绍侯、周宝珠,中文系的任访秋、高文、华锺彥、于安澜等教授多次问学。他是一个在学问上十分上心的人,只要有学习和请教的机会,总不放过。

除了他在轿车的车厢里备有图书,得空学习之外,在他的车库里面有一个放工具箱的收藏室,就是他的书房,里面摆放着《辞源》《辞海》《人名大辞典》《地名大辞典》《佩文韵府》及《史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大部头的史书和工具书。这些有的是自己买的,有的是从朋友处借来的,以供随时查用。他还经常与朋友一起,在这间小屋中切磋诗词和文章。记得我和培基合写过《壮思·览月》文章,曾发表在当时的开封师院学报上。为了将来的学术前途,佟培基也考虑过进研究机构。1979年,当时省里准备建一所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分院(后改名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公开招考研究人员。我约佟培基同去报考,结果这事被学校领导知道了。眼看着一名有科研前途的人才就要离开河大,为了留住人才,领导断然决定,将他调到中文系工作。

培基后来被调入中文系唐诗研究室,作专职的研究工作。他自觉自己没有大学学历,感到压力很大,于是加倍地学习和工作,从没有过星期天,在唐诗研究资料室或图书馆中,埋头搞科研。他在《文学遗产》《文史》等国家级的学术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十多篇有分量的文章,才逐渐地得到了学界和学校的认可。后来,他作了新编《全唐五代诗》的主编之一,经常参加全国唐代文学研究会议,与全国一流的学者,如傅璇琮、周勋初、陈尚君等人交游,进行学术交流和切磋,更使他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学习到了他们研究和整理古籍文献的方法和本事。由此可见,佟培基先生虽然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经过学术研究的系统训练,但他屡拜名师,从各方面吸取知识和学习科研方法,以补充自己所学之不足。广师百家、刻苦钻研的自学道路,使佟培基逐渐成长为一代学术达人。后来他又晋升为教授,当上了博士生导师。从高中生到博士生导师,在许多人眼里,他的人生是一个传奇,他却实话实说:“我一点也不传奇,我也是一天天一步步走过来的,而且走得很艰难。”佟培基热爱读书、热爱做学问、热爱写诗词、热爱写书法,一是兴趣,二是执着,热爱和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而执着奋斗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佟培基的主要科研成果,表现在他对《全唐诗》的研究和整理上。清康熙御定《全唐诗》收诗约49403首,分九百卷;陈尚君教授的《全唐诗补编》又收录了6327首,合起来约有55700多首,诗人有3200多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量,看一遍都不容易,更何况研究。

自1956年河南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嘉言教授在《光明日报》提出整理《全唐诗》的草案后,河南大学中文系就逐渐完成了《全唐诗首句索引》《全唐诗诗句索引》和《全唐诗重出作品综合索引》等项目,形成了《全唐诗》研究前期成果,河南大学也成了全国《全唐诗》整理研究的科研活动重镇。 1964年,河南大学中文系成立了唐诗研究室。1989年,河南大学主持举办了《新编全唐诗》全国学术会议。1993年,全国古籍整理委员会把“新编全唐五代诗”确定为全国“八五”重点项目,正式组建以河南大学为基础的全国《全唐诗》整理小组,共有六大主编(南京大學周勋初、中华书局傅璇琮、南京师大郁贤皓、苏州大学吴企明、河南大学佟培基、复旦大学陈尚君)。由于《全唐五代诗》篇幅浩大,又是六个学校和单位合作,进程不一,搞了二十多年也没有全部完稿,唯有河南大学佟培基主编和负责的初、盛唐部分,由于抓得紧,稿件得以完成。河南大学校方与有关负责人商量,打算先出版《全唐五代诗》(初盛唐卷,这部分是佟培基负责主编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全唐五代诗》(初盛唐卷)11册,于2015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终于了结了佟先生的一生夙愿。

佟培基所著《全唐诗重出误收考》一书,是《全唐五代诗》整理的重要基础。在1990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唐代文学学会年会上,国家古委会秘书长傅璇琮先生交给佟培基一个任务,要他做一部《全唐诗重出误收考》的书。这部书是《全唐诗》整理的重点部分。经过两年的努力,培基先生就完成了这个《全唐诗》整理的重点项目。河南大学原有的三部成果都是索引性质的,便于检索,却没有考证。现今《全唐诗》已经上网,在电脑上很容易检索,这三本检索的书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而只有经过了考证,才能确定重出和误收作品的作者归属。这是一件极细致而又考验科研功力的工作。在当时还未有电脑和唐诗软件的情况下,诗要一首首的查,重出和误收的作品也要一首首的考证,为此佟先生埋头苦干,终日泡在学校图书馆和中文系资料室里,为了一条考证条目,要查许多资料,有的还须要到全国各大图书馆去查证有关文献。两年下来,他的鬓发都变白了。佟先生的这部书,是全唐诗整理的重要基础,是他对全唐诗整理重编的突出贡献,从而也树立了佟培基在唐诗学术界的地位和威望。

鉴于佟先生对全唐诗研究的深厚功力,1995年底,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赵昌平先生将整理孟浩然诗集的任务交给了他,约定三年后交稿。培基大量利用课余时间,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撰写完成了近九成的工作,眼看就只剩下几十首诗未完成,他却因过劳生病,得了食道癌,不得已做了手术。他的身体极度孱弱,医生强调必须要卧床休息,可他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告,几天之后,就开始了对孟诗未完成部分的校注和前言的撰写工作,并于1998年12月31日按约定时间准时交上书稿。这部书其实是佟培基在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中完成的,赢得了出版社和学界同仁的赞许。此书被评为全国古籍整理二等奖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首届向全国推荐的91种优秀古籍整理图书书目,成了整理古籍的样板书。

佟培基的《辛弃疾选集》一书虽然晚出,然而却是他在当轿车司机时就已完稿的。培基少年学词时,最佩服的就是稼轩词,辛词中“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词句和英雄情结,也是当年他投笔从军的思想动力之一。佟培基因研究辛词颇有心得,故能向注稼轩集的邓广铭提出很有深度的辛词编年问题。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中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编年是1205年,经佟培基考证,这首词应是1204年所作。邓先生同意了他的意见,表示再版时改正,充分说明佟培基对辛词的研究是有所发现的,功底也是扎实的。他后来因重点研究唐诗,就把辛词的研究暂时搁下了,等到他对《全唐诗》及其孟浩然研究基本完成,才又想起了曾写《辛弃疾选集》的事,于是对此书重新进行了校订和补充,成就了研究辛词的一家之言。这部书有许多独到见解,是一部很有创见的著作。

佟培基的诗词,写有一千多首,早有诗名。可是他为人很低调,从不轻易示人。直到2016年,在师友和诗词界朋友的催促下,才自选了250多首诗词,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我看来,在当代学人的诗词创作中,他的诗词是属于一流水平的,既遵守旧体诗词格律,继承古典诗词的优秀传统,又具有饱满的时代精神,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关于佟先生的书法,当属河南名家之一。他的大篆、汉简体、隶书、瘦金体,众体兼善,都很有名,在河南尤其是开封广为流传。其大篆目前在河南可称第一,受到热捧。

开封是河南的书法之乡,许多老一辈的大书法家,大多出自开封。佟培基的书法遍取诸家之长,他从李白凤那里学大篆,从桑凡那里学小篆,从武慕姚那里学隶书,还有些直法古人的,如从汉简中学简书,从宋徽宗那里学瘦金体等,形成了浑厚沉着、苍劲有力的独特风格。其书法骨力老健,在全国也不可多得。但他既不参加书法协会,也不张扬,故他的书法作品,也未能得到书坛的充分认识和应有的评价。他以诗书自误,却不务虚名,属书家逍遥派可也。

他不但是位著名的书法家,也是一位书法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古文字学家。他对先秦的金文、石鼓、籀书、秦篆、秦隶、汉简都了如指掌,对历史上各书家流派,如诵家谱,各家优劣,如数家珍,对其来龙去脉,一清二楚。其所著书法评论《宋代书法概论》《通用书法教程》等著作,既实用又有深刻的理论深度,是书法界为数不多的书法理论家。

佟先生在教育和科研上努力工作,對自己要求很严,但在物质和生活方面,却要求甚少。早年河南大学分给他的约15平方米的小屋,他一家五口人一住就是十多年;后来搬到了70平方米的楼房,一直住到去世。他的家中除了书,还是书,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唯一值钱的也就是一些前辈所赠给他的字画了,但他一件也没有卖过。他的书法除了参加各种书画展览外,从没有卖过钱。而一些人慕名来求他书法的人,他却有求必应,甚至给人写书法的用纸也是自己白送的。他尊师重友,平时很关心尊重自己的老师和同事,做事总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先人而后己,所以学校多次评选他为“优秀共产党员”,甚至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这些都是大家对他人品的最高评价。

从佟培基先生的事迹可以看到,凡是自学能力强而又精神执着的人,总是能获得大成就。学问、本领和成就不问出身。李白、杜甫都不是进士出身,却成了享誉中国和世界的伟大诗人;顾炎武、黄宗羲等人都没有功名,却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大学者或大思想家;陈寅恪没有任何学位,却成了清华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启功没有上过大学,却是人人皆知的国学大师和书法大家。我们不能只看学历和头衔,更应该看重实力,真才实学才是一个学者的真正资本。

斯人已去,老友不返,怎能不令人悲痛伤怀?愿世人能够将佟培基为改变命运而努力拼搏的精神、为实现理想而顽强奋斗的韧劲、为教育与科研事业而献身的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地传承下去。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兼任河北大学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全唐诗河南大学诗词
归 去 兮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咏 河 大
故 乡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节选)
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唐代筝曲的风格及其美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