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人使命与生死亲情之间
2023-07-05董峰
董峰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古已有之,这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缘由,中华民族有浴血沙场的将士,也有笔下生情的文人,他们重视亲情,心怀天下,行孝尽忠,乡土观念,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散落在一九四五年秋天的法币》像冀中平原的秋风,徐徐扫过青纱帐,波浪一般荡涤着我的情怀。是因为早已通过文字对作者有所了解,有所熟悉,还是因为对军人的仰慕从而对朴实的散文怦然心动?是,又不是。根本的原因是文章本身的魅力感染了我,打动了我。
作家李金明以他独特的军旅作家的修养,毫不避讳地把父辈一生的愧疚公诸于世,真诚袒露心迹,读来让人感同身受,引起读者的共鸣。
提到军人,人们心中的关键词往往是牺牲、奉献,忠孝两难全。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不少军人都因为岗位的特殊性而无法二者兼顾,从此在古训中,就有了移孝作忠、公而忘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建军伊始,就已经开始制定了严格的战场纪律。1928年4月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规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1947年10月军委总部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全军严格执行,此外,各个部队根据特殊的作战地区和作战目的,还有相应的补充纪律或者临时规定。军纪严明是部队赢得民心和打胜仗的保证。所以,哪怕功劳再大,违反纪律或者抗命也要受到惩罚,《亮剑》里面副总指挥有句名言:“战场抗命这个毛病是惯不得的。”文中作者讲述父亲回家探亲,虽然看到一家人挨饿快要活不下去了,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按时返回部队。这显然是严格执行了铁的纪律。
文天祥曰:匠心一片磁针石,不知南方不肯休,这是爱国者的情怀;
林则徐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军人的担当。
一个人的坚守初心和严守纪律,正是在最困难的时刻体现出来的,父亲在“家”与“国”的抉择中,毅然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扛起民族解放的神圣职责,正是“大丈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韩愈的《送石处士序》)。铁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担当,仅此一幕,父亲的家国情怀可圈可点。
然而,后面的事情发展出乎读者意料。父亲在1945年的秋天随部队作战到达天津时,私自拿了散落在敌人财务办公室的法币。他悄悄地回了一趟家,这些法币使全家度过了第二年的饥荒,救活了十几口人。
父亲获得的勋章没有令他感到骄傲,因为这些“散落的法币”为他的灵魂加上了沉重的背负,让他一生都笼罩在忏悔和不安之中。这件事父亲总不愿意提起,在父亲看来,“在战场上私拿法币的事情比重机枪火力的冲击要猛得多”。战争结束后,父亲一个人将所有的苦与痛,默默地压在自己心中,独自承受,不断挣扎,难以解脱。
作为当代军旅作家的李金明,在追忆父亲的过程中,发现在自己的身上,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父亲的影子:同样地自觉背负起历史的责任,更有把这历史传承下去的责任和义务。如今,通过回忆父亲的人生经历,他毫不掩饰地把父辈在战争中的错误袒露在世人面前。只有拿出勇气正视历史,才能深刻反思历史,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面对历史,李金明是真正的勇士。
好的散文,标准到底是什么?很难下一个判断,但我以为凡是好文章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能让人过目不忘,而且深深地被打动。《散落在一九四五年秋天的法币》无疑是一篇很有感染力的作品。我不止一次阅读这篇散文,被故事打动,被文中“父亲”的那种化乡愁为使命的军人情怀所感染,更被作者的坦诚、勇敢所打动。《宋史·何铸传》中说:“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作者把父亲不想说的话说了出來,不仅完成了父亲的多年的心愿,也使作者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升华。
没有大家,哪有小家,从战火纷飞到太平盛世,都有着相同的家国情怀,两代军人在各自的年华里,选择投身军队,用实际行动践行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坚定使命。党魂铸军心,盛会砺兵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壮阔蓝图,新征程时不我待,新使命催人奋进。李金明对两代军人的成长风貌及心理历程的散文书写,是军旅文学在新时代新的呈现,也是军旅文学的一次新尝试。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