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交侵”的危局与孔子盛赞的管仲
2023-07-05陈桐生
陈桐生
对于国家治理乃至人类现实和未来发展而言,每个民族的历史实践,都为后人留下了可资借鉴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外史家对此多有精辟的总结,贾谊(前200—前168)《过秦论》中有云:“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意大利学者马基雅维利(1469—1527)则称,“人性既然不变,而且各地相同,那么历史——对人类的以往活动记录——便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对比现实。”
从中可以看出,二人都表达了对历史资鉴价值的格外重视。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上,每当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往往会有挽狂澜于既倒的杰出人物应运而生。其扭转乾坤、转危为安的功业,在造福当代的同时,也为后世积累了绝处逢生的经验。本栏目的三篇文章,分别对管仲相齐,辅佐齐桓公进行内政改革,化解夷狄交侵、“中国不绝若线”之危局;北魏孝文帝革除弊政,为民族融合和强大重启新机;于谦在土木之变突发、社稷濒危之际,以一己之力为大明王朝续命等史实,做了深入的剖析。这三大历史事件,不仅为理解“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世人应当认识和尊重过去,以便建设符合情理的未来”等中外名言,提供了真实的典型范例,对于我们应对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符合情理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思想启迪。
——刘怀荣(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废黜申后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申后的父亲申侯冲天一怒,联合犬戎起兵,攻入西周首都镐京,在驪山之下杀死周幽王,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西周就此宣告终结。公元前770年,被废的太子宜臼在外公申侯及各诸侯国拥立之下即天子位,是为周平王。为了躲避犬戎的进攻,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东迁到洛邑,以寻求晋、郑等姬姓诸侯国的保护,由此揭开了东周历史的新篇章。周平王东迁虽然延续了周王朝的血脉,但是却无力挽救王室走向衰微的命运。东周王室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其根本没有能力履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的职权,天下陷入诸侯力政、以强凌弱的混乱无序状态。
夷狄交侵 不绝若线
当时最突出的社会矛盾是夷夏矛盾,即中原华夏诸侯国与周边蛮夷民族的矛盾。所谓夷夏,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西周时期,人们分别将中原四周少数民族称之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而将周王朝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和齐、鲁、卫、燕、晋、陈、宋等中原诸侯国称为华夏。华夏因居于天下之中,故又称中国。华夏与四夷合称天下。区分夷夏的标准不仅是地理,更重要的是文化:华夏民族奉行在当时堪称先进的礼义文化,而蛮夷民族文化尚处于原始、野蛮的落后状态之中。在西周盛世时期,华夏周边的蛮夷民族按照所谓“五服”制度(侯、甸、绥、要、荒。一说是侯、甸、男、采、卫),履行对中央王朝的朝贡职责。但在周王室衰微之后,中央王朝就失去了对周边夷狄民族的控制力,夷狄民族势力由此获得飞速的发展,他们不断对中原华夏各诸侯国发动进攻,吞食中原领土,掠夺中原人民的财产,对华夏各诸侯国形成巨大的威胁。
在四夷之中,尤其以被称为南蛮的荆楚和北方的狄人威胁最大。南楚在西周初年始封时只有区区五十里领地,但到春秋中叶,南楚已经迅速扩张成为方圆五千里的泱泱大国。与南蛮崛起对应的是,北方的狄人各部落也不断向中原诸侯国进犯。南蛮北狄交侵中国,用战国秦汉之际的春秋公羊家的话来说,就是“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春秋公羊传·僖公四年》)。这两句话意思是说,南蛮荆楚从南向北进攻,而北狄由北向南侵犯,南夷与北狄差不多接上头,没有打通的中原地带只有一条线那样狭窄了。如果任由夷狄民族入主中原,那么不仅意味着在政治、军事上江山易主,更重要的是野蛮落后的夷狄文化将取代中原先进的礼义文化,中原人民文化生活习俗也将面临重大改变,他们要像夷狄民族一样被发左衽,甚至要倒退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状态。
这一情况如果发生,那么这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将是一次严重的倒退。所以,春秋时期的夷夏之争,不仅是不同政权的政治、军事之争,也不仅是地域、民族之争,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文明与野蛮之争。靠谁来扶将倾之大厦、挽既倒之狂澜呢?衰微的东周王室自顾不暇,已经没有能力振臂一呼、率领诸侯来拯救华夏文化危机了。中原各诸侯国的情况又如何呢?春秋前期在中原各诸侯国中虽然出现了像郑庄公、晋献公这样的枭雄,但是他们都把精力放在内部权力争斗和对外兼并扩张之上,而未能从华夏文明的生死存亡角度思考问题,华夏危机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华夏文明的发展确实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历史在深情地呼唤力擎苍天的巨人,而这个巨人真的出现了,他就是管仲。
改革强齐,修明内政
管仲的事迹载于《国语》和《左传》,战国时期的《管子》也收录了管仲的部分思想言论,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记载了他的传奇逸事。
管仲是齐国颖上(今安徽颖上县)人,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据传他是周穆王的后裔,不过到他这一代,家道已经中落了。管仲在青少年时代生活贫困,他试图经商,也曾经执戈上前线打仗,这些努力都未能帮助他走出人生困境,但他却在此过程中结识了一位真正理解他、对他的生平事业给予最大帮助的朋友——鲍叔牙。在几番奋斗受挫之后,管仲改换门庭,投奔到齐僖公之子公子纠门下,而鲍叔牙则去辅佐公子纠的弟弟公子小白。齐襄公因荒淫无道被杀,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公子小白抢先一步归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即位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杀公子纠。管仲本来是依附公子纠的,按照君辱臣死的伦理大义,他应该替公子纠殉节,公子纠另一位随从召忽就是这样做的。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挚友鲍叔牙出面挽救了他。
齐桓公其人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这就是知人善任,从善如流。对于君主来说,有这一点就足够了。齐桓公之所以能够开辟春秋霸主新格局,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完全得力于他找到了一位贤相。齐桓公欲任鲍叔牙为国相,鲍叔牙对齐桓公说:“我只是您的一个才能平庸的臣子,您如果真想把齐国治理好,那就非得管仲不可。”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从囹圄之中放出管仲,拜管仲为相,尊称管仲为“仲父”,将国家全部政事托付给他。从此,管仲施展他的政治、经济、军事才略,开始了他的大开大阖、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天下大局为之一变,在夷夏关系上真正实现了“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
管仲接手的齐国是一个政治腐败、人心涣散、国力空虚的烂摊子。管仲深知,齐国如果想在当时天下政治舞台上大有作为,首先需要从整肃齐国内政开始。为此,他在齐国大刀阔斧地实施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改革。他按照士、农、工、商四类划分行政区域,推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作内政而寄军令,寓兵于民;他打破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要求地方官按照慈孝、聪慧、拳勇的标准,不拘一格地向国家举荐人才;他实施“相地而衰征”的税收政策,即按照土地质量分等级征税,使老百姓赋税负担趋于合理;他倡导通轻重之权,设轻重九府,规定由国家铸造钱币,最早试图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发展经济;他根据齐国濒临渤海的优越地理环境,大力发展渔业和盐业生产,鼓励商人开展贸易;他推行通货积财,根据年景丰欠来征收、发放粮食和物品;他制定平民以盔甲来赎罪的法令,以此来解决齐国兵器不足的问题;他施行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归还齐国所侵占的四邻诸侯土地,收到“四邻大亲”(《国语·齐语》)的成效。事实表明,管仲确实是一位世所罕见的治国奇才。经过管仲卓有成效的改革,齐国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民心安定,国富兵强。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齐国内政修明以后,管仲辅佐齐桓公开始挥师东征西讨,“择天下之其他淫乱者先征之” (《国语·齐语》)。与当时那些志在兼并争夺、开疆拓土的诸侯相比,管仲的卓越之处在于,他不仅要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执盟坛牛耳,更重要的是要捍卫华夏先进的礼义文化,打退周边蛮夷民族对华夏诸侯国的进攻,彻底扭转当时夷狄交侵的危机局面。后人将管仲的政治目标概括为“尊王攘夷”。
让我们先来看管仲如何辅佐齐桓公攘夷。公元前662年,北方的山戎攻打燕国,燕国急忙向齐国求救。管仲辅佐齐桓公,率师北上,征讨山戎,一直打到孤竹,将山戎彻底击退,才班师回国。感激的燕庄公礼送齐桓公回国,一直把齐桓公送到齊国境内。齐桓公对燕庄公说:“按礼仪规定,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是天子,不能接受燕国出境送行的大礼。”于是齐桓公将燕庄公足迹所到的地方尽数割让给燕国。在燕庄公归国之前,齐桓公叮嘱燕庄公要继承燕国始封君召公的政治传统,要记住给周天子纳贡。这件事迅速在各诸侯国传开了,齐国获得了诸侯的衷心拥戴。
公元前660年,狄人进攻姬姓诸侯国邢国(都城在今河北邢台),邢国向齐国求援。管仲辅佐齐桓公,联合宋、曹两国,对邢国展开紧急援救。当齐、宋、曹三国军队到达邢国时,当地老百姓如同见到亲人一般。齐、曹、宋、邢四国齐心合力,终于打退狄人。时隔一年之后,狄人再一次侵犯邢国。管仲和齐桓公考虑到邢国都城距离狄人太近,于是帮助邢国将都城从邢台迁移到靠近齐国的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以便就近保护。与邢国遭遇相同的还有卫国。卫国也是姬姓诸侯国,在西周时期本是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但在春秋时期却蒙受了被狄人灭国的厄运。公元前659年,狄人大举进攻卫国,他们杀死卫懿公,将卫国老百姓驱赶到黄河沿岸,失国的五千遗民只好临时寄居在曹国。在卫国亡国之际,管仲辅佐齐桓公,率领诸侯讨伐狄人,在楚丘(今河南滑县)为卫国重建都城,再造一个卫国。齐桓公和管仲派公子无亏带着五百乘车马和三千名甲士前来戎守卫国,他们还给卫文公馈赠乘马和祭服,送给卫文公夫人轩车和绢帛,还带来三百只牛、羊、猪、狗、鸡等家禽以供其繁殖。存邢救卫是管仲、齐桓公攘夷的经典之作,邢、卫两国在亡国破家之际得到齐国的及时救援,都感到无比的暖心,至今还流传着“邢迁如归,卫国忘亡”(《左传·闵公二年》)的历史佳话。
抑制南蛮荆楚北侵之势,是管仲、齐桓公攘夷的重要内容。公元前656年春,管仲、齐桓公率领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诸侯,借征伐蔡国之机,挥师直指南楚。齐国在召陵摆开盛大阵势,向楚国使者屈完展示中原诸侯联军的声威,责令楚国恢复向周天子纳贡。齐、楚各国在召陵订立盟约,史称“召陵之盟”。此次召陵之会虽然未能使楚国彻底宾服,但有效地遏止了南蛮向北侵犯的势头。
除征讨南蛮、北狄以外,管仲还辅佐齐桓公征讨东夷和西戎,“东南多有淫乱者,莱、莒、徐夷、吴、越,一战率服三十一国”(《国语·齐语》)。齐人进一步西伐大夏,远征流沙大漠。40年之间,齐人所向披靡,“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史记·齐太公世家》)
管仲、齐桓公攘夷的目的是捍卫华夏先进的礼义文化,而维护周天子最高统治者的地位是礼义的首要之义,因此,与攘夷密切相联的便是尊王。管仲、齐桓公尊王,是从平定周王室之乱开始的。周惠王本来已立姬郑为太子,由于惠王之后偏爱小儿子王子带,周惠王便有废郑立带之意,此事虽未付诸实施,但却为日后王室之乱埋下祸根。公元前651年,周惠王去世。齐桓公率鲁、宋、卫、许、曹、陈等国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会盟,拥立岌岌可危的姬郑为天子,这就是周襄王。周襄王命宰孔赐给齐桓公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胙肉以及彤弓矢、大路、龙旗、赤旂,这一方面表彰齐桓公带头拥立天子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是周襄王对齐桓公诸侯霸主地位的认同。周襄王考虑到齐桓公年老德高,因此特准齐桓公在受赐时不必下拜。齐桓公本想听从王命,管仲及时提醒说:“天子虽然谦让,为臣却不可不敬。”齐桓公顿时醒悟,他回答说:“天子的威严就在眼前,我岂敢违背为臣之职?”年迈的齐桓公下拜受天子之赐,受到诸侯们的一致称赞。在葵丘大会上,齐桓公代替周天子号令诸侯,发出诛杀不孝之人、不可废除太子、不可以妾为妻、尊重贤能之人、尊老爱幼等一系列禁令。至此,齐桓公作为诸侯霸主的威望达到顶点。公元前647年,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勾结戎人进攻京城。齐桓公命管仲勤王平乱。周襄王准备用上卿之礼接待管仲,管仲谦虚地说:“齐国的上卿是国氏和高氏,我只是一个陪臣。”最终管仲接受了下卿的礼仪待遇。
管仲辅佐齐桓公,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率领中原诸侯国,数次打退四夷的进攻,捍卫中原华夏诸侯国的先进文化,有效地扭转了春秋时期夷狄交侵的危局。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情形来看,管仲攘夷的努力是成功的,从春秋到战国时期,中国没有出现像南北朝那样夷夏南北分治的格局,更没有出现像元、清那样异族入主中国的情形。春秋末年的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当时中原男子15岁便开始束发,而夷狄男子则被发纹身;中原人民衣襟向右开,夷狄人士则衣襟向左开。孔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那么夷狄就有可能入主华夏,中原人民可能要被发纹身、身穿衣襟左开的异族服装了。孔子的话是对管仲力挽狂澜、拯救中华民族文化危机历史功绩的中肯评价。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