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驱虫药及驱虫频率对赛加羚羊寄生虫病防治效果评价

2023-07-04张春林周应杰柳胜贤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6期
关键词:阿苯达唑驱虫药伊维

张春林,周应杰,柳胜贤

( 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

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又称大鼻羚羊、高鼻羚羊,是一种古老、珍贵、极具利用价值的资源代表性动物,曾广泛分布于我国新疆、甘肃北部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带[1-2]。我国将赛加羚羊列为国家Ⅰ级保护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其列为高度濒危物种,国内仅存在于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近年来中心不断配套建设和完善场区围栏、饲草料基地、投食饮水等基础设施设备,在种群繁育[3-6]、疾病防控[7]、饲养管理[8]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多年繁育研究过程中建设了8公顷的繁殖场区和3个共66.67公顷的半散放场地,并在自然植被枯草期进行人工补饲,种群数目稳步提高。

但赛加羚羊疫病防控难度大,死亡现象时有发生[9],种群数量由最多170只锐减至目前的34只,同时期部分死亡赛加羚羊尸体及粪便中寄生虫感染严重,无法排除因寄生虫感染后引起赛加羚羊种群抵抗力降低的影响,赛加羚羊种群抗寄生虫感染方面的研究不可或缺。赛加羚羊产羔期主要集中在4月末至5月初,寄生虫感染主要集中在3月至10月。因此,选择安全性强、妊娠期可使用的驱虫药对赛加羚羊种群驱虫至关重要。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均是新型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10-11],对体内外寄生虫具有良好的驱杀作用[12],常用于治疗山羊[13-14]、绵羊[15]等寄生虫感染,且妊娠后期动物可用[16]。因无野生动物专用寄生虫药物,赛加羚羊寄生虫病药物剂量参考绵羊。本研究对比不同驱虫药及驱虫频率对赛加羚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赛加羚羊治疗寄生虫病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赛加羚羊粪样采集自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赛加羚羊繁育场赛加羚羊。驱虫药物:伊维菌素(中农华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阿苯达唑(山东正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伊丙净(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复合片,西乡长江动物药品有限责任公司)。

1.2 试验方法

赛加羚羊种群胆小易惊,警惕性高,通常群体活动,无法圈养。现有赛加羚羊种群数目较少,无法进行人为分群,且种群无专用疫苗,无法像山羊、绵羊进行捕捉注射疫苗[17]。因此,本试验以赛加羚羊种群整体为研究对象,使用药物粉末添加于补饲精料中进行群体驱虫。2017—2022 年每年用药前随机选择15 只羚羊进行检测,记录寄生虫感染情况,计算感染率。

1.2.1 不同药物驱虫效果对比

中心2020 年使用伊维菌素,2021 年使用阿苯达唑,2022 年使用伊丙净进行赛加羚羊种群寄生虫驱虫。本研究通过检测2020—2022 年每年驱虫前后感染率、转阴率、每克粪便中虫卵数(EPG)、虫卵减少率等指标探究不同驱虫药的驱虫效果。

药物驱虫方法:采用伊维菌素0.2 mg/kg、阿苯达唑10 mg/kg、伊丙净10.8 mg/kg群体补饲精料中给药。

用药前赛加羚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赛加羚羊粪便寄生虫检测(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随机采集15份新鲜赛加羚羊粪便)以及赛加羚羊尸体体表检查、剖检确定寄生虫感染。给药前感染数为给药前多次随机采集粪便样品赛加羚羊感染数的最大值,给药后感染数为给药后第7、10 d两次感染数的最大值。

1.2.2 不同驱虫频率效果对比

中心2000—2020 年间主要使用伊维菌素进行赛加羚羊种群寄生虫驱虫,其中2000—2017年间中心赛加羚羊繁育场每年驱虫1 次,2018—2019 年每年春秋共两次驱虫,2020 年开始每年驱虫4 次,即在春秋两次驱虫的基础上,进行间隔两周的二次驱虫。本试验于2018—2020 年每次驱虫前后随机选择15只羚羊采集粪样检测,计算驱虫前后的感染率、EPG以及转阴率、虫卵减少率。

1.2.3 土壤寄生虫含量

中心于2021 年选择连续使用两年的1 号赛加羚羊半散养场以及1号赛加羚羊半散养场驱虫后更换的2号赛加羚羊半散养场(全场区进行消毒剂喷洒后空置半年以上),采集场区排泄5 d以上的粪便下方地下5 cm 以内的土壤;采集山羊、绵羊圈舍土壤粪便下方5 cm以内的土壤进行检测。每个场地采取30份土壤样本,由于采集现场不方便称量,因此每份大于10 g,无菌袋密封保存。

土壤寄生虫含量使用沉淀法进行检测,5%氢氧化钠溶液与10 g 土壤样品充分混匀振荡,2 000 r/min 离心4 min,弃去上清;加入饱和硝酸钠溶液,充分混匀,2 000 r/min 离心4 min,再加入饱和硝酸钠溶液至管口,采用玻片覆盖镜检。

2 结果与分析

2.1 驱虫前赛加羚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见表1)

表1 驱虫前赛加羚羊寄生虫感染情况Tab.1 Parasitic infection of Saiga tatarica before deworming

由表1 可知,赛加羚羊种群主要感染的寄生虫为体内寄生,如线虫(毛首线虫、类圆线虫、细颈线虫)、球虫(艾美耳球虫)、绦虫(莫尼茨绦虫)及少量囊尾蚴,个别感染体外寄生虫(硬蜱、草虱)。

2.2 不同驱虫药驱虫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驱虫药驱虫效果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anthelmintic effects of different anthelmintics 单位:%

由表2可知,使用伊维菌素、阿苯达唑、伊丙净均可达到很好的驱虫效果,虫卵减少率达80%以上。使用伊维菌素驱虫时线虫的减少率最大为92.30%,其次为球虫(76.30%),对其他种类寄生虫也具有一定效果;使用阿苯达唑驱虫时线虫减少率最大为95.56%,球虫为60.00%,对其他种类的寄生虫效果不明显;使用伊丙净驱虫时线虫减少率最大,为92.68%,球虫为33.33%。

2.3 不同驱虫频率驱虫效果比较(见表3)

表3 不同驱虫频率驱虫效果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deworming effect of different deworming frequencies

由表3 可知,2000—2017 年间,中心赛加羚羊繁育场主要使用伊维菌素进行每年1次的寄生虫防治,随着中心赛加羚羊种群数量增加,寄生虫感染逐渐加剧,至2018年赛加羚羊种群驱虫前寄生虫感染率超过80%,给药后感染率高于20%,驱虫前EPG 接近70。2018—2019 年驱虫前后感染率及转阴率、虫卵减少率等指标差异不大。2020年驱虫前后感染率等指标明显低于2018年、2019年,间隔两周连续驱虫后感染率低于10%,驱虫前感染率降至60%。

2.4 土壤寄生虫感染情况(见表4)

表4 土壤寄生虫感染情况Tab.4 Soil parasitic infections

由表4 可知,连续两年使用1 号赛加羚羊半散养场抽检土壤样品含寄生虫感染率为3.33%,在1 号赛加羚羊半散养场驱虫后更换2号赛加羚羊半散养场(对全场区进行消毒剂喷洒后空置半年以上)其土壤中未检出寄生虫。活动区域较密集的圈养山羊、绵羊活动区域样品含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6.66%、20.00%。

3 讨论

3.1 不同驱虫药驱虫效果比较

本试验通过伊维菌素、阿苯达唑、伊丙净等3种驱虫药对赛加羚羊种群进行寄生虫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结果表明3种驱虫药均具有一定驱虫效果。伊维菌素对驱除赛加羚羊线虫、球虫作用显著,对其他种类寄生虫也有一定效果;阿苯达唑对线虫的驱除作用显著,对球虫效果不佳。

3.2 不同驱虫频率驱虫效果比较

中心连续多年使用伊维菌素进行赛加羚羊种群驱虫,可达到较高的驱虫效果,但随着伊维菌素使用时间持续,单次驱虫效果降低,驱虫后感染率在20%左右。原因可能是赛加羚羊胆小谨慎敏感,生人无法接近,导致种群免疫只能通过补饲精料中添加驱虫药粉末进行。该种驱虫方法与个体采食量密切相关,部分个体由于采食量少或离群活动,无法达到种群全部个体驱虫的目的。通过多次间隔半月的二次驱虫可控制驱虫后感染率低于10%,达到控制赛加羚羊种群寄生虫感染的目的。

3.3 土壤寄生虫感染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活动区域较密集的圈养山羊、绵羊活动区域土壤含寄生虫感染率大于半散养条件下的赛加羚羊种群。赛加羚羊种群为半散养,种群活动空间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寄生虫病传播的风险。场地环境对驱虫后赛加羚羊种群活动区域寄生虫感染率影响较大,特别是体外寄生虫。对全场区进行消毒剂喷洒后空置半年以上场区死亡赛加羚羊尸体表面检查未发现体外寄生虫,其原因可能是赛加羚羊种群寄生虫病污染区域继续进行半放养只能保证赛加羚羊种群短时间内体内没有寄生虫或感染率较低。但随着驱虫时间延长,不同种类内寄生虫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可能是由于驱虫后赛加羚羊粪便中附着的寄生虫虫体、虫卵污染饲草料后,再通过自由采食再次感染赛加羚羊种群,造成内寄生虫病复发或寄生虫感染率增长。因此,应及时对半散养的赛加羚羊进行转场,转场前对赛加羚羊进行二次驱虫,场区环境进行消毒后保证一定的空置期,可降低污染其他场地及寄生虫传播的概率。

3.4 驱虫时间对赛加羚羊种群的影响

部分驱虫药如阿苯达唑不可应用于妊娠前期45 d内,经过多年饲养观察得出结论,中心赛加羚羊妊娠期主要集中在12月至转年5月初,而赛加羚羊寄生虫感染主要集中在3 月至10 月出现。因此,驱虫时间建议选择4 月与10 月,分别进行间隔半月的二次驱虫,驱虫后赛加羚羊不易再次感染寄生虫病。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伊维菌素、阿苯达唑、伊丙净均对中心赛加羚羊种群具有一定驱虫效果,可达到控制种群寄生虫病增长的目的。长期使用同一种驱虫药会造成驱虫后驱虫后感染率较高,交替使用不同驱虫药且通过间隔半月的二次驱虫可达到控制赛加羚羊种群寄生虫感染的目的。此外,场地环境、驱虫时间选择对驱虫后赛加羚羊种群感染率影响较大。因此,对赛加羚羊寄生虫病应以饲养管理与药物防控并重,及时对驱虫后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通过上述多种措施可控制中心赛加羚羊种群的寄生虫感染,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赛加羚羊种群的目的。

猜你喜欢

阿苯达唑驱虫药伊维
液质联用法测定牛乳中阿苯达唑残留标志物残留量
微乳技术在伊维菌素剂型制备中的应用及展望
阿苯达唑混悬剂的质量评价及其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伊维菌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儿童如何正确服用驱虫药
国内首个0.6%伊维菌素预混剂(伊力佳)上市
阿苯达唑及其亚砜在鲫鱼体内的药动学及残留消除
怎样搞好动物寄生虫病预防
畜禽驱虫五注意
“驱虫药”左旋咪唑能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