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建构理论对新文科教学的启示
2023-07-04吕丽娜
摘 要:皮亚杰认为结构反映超越事物表象的深层意义,结构起因于有效和不断的建构,建构处在不断变化中,而人处在建构的中心,这种理论被称为建构理论。皮亚杰建构理论对现代教育有极为广泛的影响。2019年我国提出“新文科”发展方向,在开新局的形势下,文科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新文科”的内涵,文章探讨建构理论对新文科教学在创新途径、培养目标、教学环境和课后实践等环节所具有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建构理论;跨学科;新文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1-0001-04
作者简介:吕丽娜(1970—),女,硕士,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
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之后,我国2019年“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提出“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推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领域的‘质量中国品牌,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1]。这是中国在百年大变局中作出的顶层设计,一场内涵式“质量革命”拉开了序幕。对新文科的讨论也从政策层面逐渐走向学理和实践探讨,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热点,一系列我国教育领域相关的纲领性文件随之出现。
学界普遍认为新文科最早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8年10月提出,强调“把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2]。主要针对的是文科弱科技问题,它要求打破学科壁垒,引入通识教育。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在校内展开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到20世纪末已经进入通专交融阶段,要求学生了解政治制度的逻辑,认同本国价值观,服务国家社会,塑造世界领袖,将科技融入人文,培养创新能力,将科研和教学视为同样重要的存在。学科交融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通识教育源于帮助学生应对全球化的现实生活,是对“专才”教育的反拨,早期一些不满于专业割裂、人才严重偏科的教育者们提倡培养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在结构主义的经典论述中可以看到综合性人才如何被构建以及这些人才如何才能具有创新能力的有关论述。
一、建构理论提出的两种创新途径
20世纪初,索绪尔语言学派对语言内部系统进行研究,创立了不满于“原子论式”的研究者发展出结构主义学说,他们着力于从整体、客观、形式等方面研究事物,皮亚杰反对经验论也反对先验论,认为结构起因于有效和不断的建构,他的理论因此也被称为一种建构理论,称作“皮亚杰学派”,对教育界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建构主义重视历时性研究,认为不同的认知阶段,结构的形式也不同,形式具有过渡性。结构的整体大于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构是静止不动的,结构在不断地转换中形成弱结构和强结构,它们之间不存在合并现象,“新结构的建构在性质上是组成性的,不能还原为只是达到预定结局的一种方法”[3],强结构由弱结构转换而来,反过来又丰富了弱结构。前一级结构对本身而言是形式,但又是下一级结构的内容,形式一旦建立起来,就获得了自身的运演性,结构的调整能对行动起预先的校正作用,结构具有完善自己、预先改正错误的性质,因为它有互反性来自己检验。但结构的发展仅仅依靠本身的结构会导致一些真假命题,需要引入更强的结构来证明。结构之间如果没有转换就失去了意义。新结构不是从各种先前的运算中引出来的,而是从运算本身抽绎出来。皮亚杰认为结构不断向更强的结构发展,每一层结构一旦建立,就包含了跨越表象具有人类精神活动的深层结构的特点。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创新都建立在前人取得的成果之上,是对前一次结构的调整或突破,没有结构性地调整或突破,就不会有创新,而且每一次创新都是形式发展的结果,这是本研究提出创新的第一个来源。
弱结构中基本的元素是最具抗变能力的因素,“每一次科学革命,那些最有抗变能力的概念同时是那些从心理发生甚至生物发生的观点来看最根深蒂固的概念”。文科教育传承着人性的基本共识,各具特色的不同文明构成了人们生活的世界,不同文明相互包容,不同文明自身的独特性变得更加重要,抛弃自身文明的根,失去原創性,所谓的创新便只剩下模仿,这样的创新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培养出自己的文化巨人,影响世界文化。拥有文化自信,不但是培养爱国人才的需要,也是多极世界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需要。
建构主义更强调共时性研究,“不存在‘所有结构的结构,即形式化有限制,在形式化逐步进行的过程中就可以建立起结构的系谱学来”。结构不是一旦建立就固定不动,共时性推动事物不断变化发展,体现出结构的当代价值,决定了某种文化的生死存亡。
皮亚杰论证说主体的智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演思维阶段(第一、第二阶段)、具体运演阶段(第一、第二阶段)、形式阶段。他用“运算”作为区分思维水平的标志,这是逻辑思维(运算思维)的核心概念。所谓“运算”指的是在感知——运动阶段,动作在实物上进行,主体因此区分出了物我,形成了主客体的认识;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动作发生内化,比如从原来的笔算内化为口算;到形式运演阶段,不受具体事物所局限,可依据不同的形式得出结论。他认为“认知或实践功能的平衡作用包含了为解释图式所要求的一切东西,一个调整好的转换体系和一扇面向可能性的门户,”即创新的能力蕴含在主体的认知实践行为当中。这也是本研究提出的创新的第二个来源。
结构性质是开放的、建构的、整体的,“结构的研究不能是排他性的,结构主义并不取消任何其他方面的研究,正好相反,结构主义研究趋向把所有这些研究整合进来”“对结构的探索,只能在多学科之间的协调上取得出路……各学科形成环形而不是线性系列,最终又回到人”[4]。主体是被建构者又是建构者,是建构的中心。
皮亚杰的理论极大影响了现代教育,在儿童教育中,教育内容与教材编写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他的运算理论、跨学科理论、结构生成理论等也广泛影响着各阶段的教育。
建构主义理论采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方法,尤其提倡跨学科研究和行动实践。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所有的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拥有良好的文化自信又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对各个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科教育应与时俱进。
二、新文科教育要培養具有民族自信又具有世界眼光的卓越人才
文科教育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称,人文教育的概念出现得比较晚[5],我国“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贲卦·彖传》中,“阴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与今天说的人文精神有很大差异,现阶段文科教育更多指与理工科相对而言一种学科教育[6-7]。1904年,癸卯学制被认为是我国现代教育分科学的起点,学科培养的是“深井型”人才,20世纪50年代,西方结构主义对这种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拨,通识教育在欧美各国高校逐渐成为主流的教育模式,1949年以来我国一直奉行专才教育,目前教育界对通识课程开设的呼声日渐高涨,新文科教育在这种背景之下正式提出并进入了实施阶段。
2019年提出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将原来不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1.0里的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包括了进去,同年5月24日,吴岩在“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创新育人项目对接会”上提出了“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要把中国经验、中国标准、中国模式变成世界的标准、世界的模式,中国不是要弯道超车,而是要变轨超车”[8]。新文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出具有学术原创力和思想引领力的人才,打造一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人才基地和创新思想基地。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新文科不是颠覆性革命,不是要否定传统文科,而是要在‘守正创新原则下一场连接性革命。新文科的新是创新的新、自新的新、日新(求变)的新,吸收了传统文科合理内核和历史经验,是一个合乎逻辑发展的过程,不管是传统文科还是新文科,真正发挥作用的都是基于文化根基的核心观念。是这些核心观念决定了一个国家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结果如何,是最抗变的基因,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价值内核,保证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也会因世异时移,不断根据现实进行反思和超越。“新文科”提出“科技+”“人工智能+”说明文化的影响是相互渗透的,各种因素都可能让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融合创新教育就是在打破学科壁垒之上形成的。忽视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文科研究也无法获得深入。每个国家彼此高度依赖,打破封闭、面向未来、面向未知是时代所需,目前我国开始实施的通识教育,目的也在培养具有整体观的全局性人才,国外把这些人才称作“领导人培养”,我国称作“拔尖人才”培养,这都说明了具有世界眼光人才的重要性。
新文科教育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传授知识,也不仅把教学当作谋生的手段,而要真正热爱这份工作,按照马斯洛理论,单纯把教学当作一种职业,教师成就感普遍很低,培养文化自信同时拥有世界眼光的人才,才是培养的目标。
三、新文科需要引入技术革命,创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
新文科从培养具有前瞻性人才的教学理念入手,鼓励跨学科、多学科、超学科融合创新,形成批判性、辩证性、多样性、创造性思维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专家分析课堂教学有五重境界,最低一重境界是安静课堂,接下来依次是回答、对话、批判式、争辩式课堂[8],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方面将产生相应的变化。新文科教育被认为是“+”教育,学科方面,从“纯文”变成“大文”;从教育教学方式上看,“从一本书,一教案,一PPT”转变为“新媒体+”“人工智能+”;从人才素质看,教育由精英走向大众化最后走到普及化及个性化,是“普及化+个性化”;新文科要求改变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师生双方的关系模式,在信息传播方面,原来灌输式的“一言堂”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创新发展要求,信息多元获得与实践互动,才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课堂一直以教师为主体,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皮亚杰重视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彰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是否完成需要以学生是否掌握为标准,教师重在引导、把握方向,需要教师改变灌输式的一言堂的教育方式,把教室还给学生,建立双向交流模式,在学生积极思考与学习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氛围,皮亚杰把情感作为建构的动力因素,我国传统教育也一直很重视教育中的情感功能,尊师重道的气氛有利于教育双方建立良好的交流氛围,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孔子和弟子之间不拘形式开放式的对话式个案教学,至今仍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情感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更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成就感,是整体结构表象的一部分,能够直接参与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中。
其次要注重课堂内学生建构行为的生成。教师要带着问题进行内容展示,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不仅是对教师也是对学生而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没有强烈的求知意识,知识只是死知识,带着问题学习的学生,表现更为积极主动,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讨论辩论,为的是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使其内化。学生在讨论环节不断吸取其他同学的观点和看法,拓宽自己的经验,对理解他人和世界也十分有帮助,在这种教学当中,学生也可以推荐他感兴趣的读物、超链接、案例分析,甚至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在这种不断内化中,形成辩证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应在课前明确告知学习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意识,在课堂展示环节,与内容相关的资料展示可以促进学生的感知系统,教师提供的资料要尽量全面,但要重点突出。除了传统的板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提供图表、影像资料、资料链接等,以直观的方式作用于认知系统,提供直观的信息回路,即使是概念化的运演,也是以经验为基础,抽绎出来的核心概念成为自由运演元素,被归入建构的行为当中,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时候,将内容内化为形式运演,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语言和文字虽是抽象的,仍有客观的形式呈现,具体感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概念之间有了互逆性、互反性,有利于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
讨论环节应避免一对一式的“提问—回答”形式,最好形成多元化的讨论氛围。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有四个维度八种类型,“信息感知维度分为感觉型和直觉型,信息输出维度分为视觉型和听觉型,信息加工维度分为活跃型和思考型,信息理解维度分为序列型和整体型。”同时,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类型也不相同,多元化的讨论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集体大班授课方式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情景教学,但仍可以在讨论环节让学生展示个性,针对不同情景,采用归纳法、界定法、演绎法等方式达到辩证效果。“新文科”正在尝试从“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走向“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也是在强调学生要主动构建知识自己的知识体系。
课堂上“教与学”环节不在于营造表面热热闹闹教学形式,不在于手段新奇,一切教学技能不在于展示教师的博学,而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在整个教学中围绕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内化教学内容,激发深度思考,鼓励创新意识。
四、将创新落实到实践中
新文科重视学院式研究,也重视田野实践,重视学习效果,一节课结束后不代表所有的问题都得到解决,还留有大量的空白需要学生掌握和应用,学习不是单纯的“摄取——储存”的静态状态,还要强调理论与实踐相结合。文科的创新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的明显,但是有几种明显标志。一种存在于社会和种系之中的个人表达。另一种来自“学—思—行”之间,在课堂展示与激发学生思考中,促使学生寻找发现创新的源头,创新不是天外来物,也不完全单纯来自知识储备,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做进一步的反思、收集、整理、补充、拓展等相关工作,可以用语言、文字、图像、数字等方式来进行表达,也可以走到社会中去,例如通过创办书院、创新基地、学习班,建立校企联合等方式,把理论落实到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新闻网.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EB/OL]. (2019-04-29).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1904/t20 190429_229854.html.
[2] 麦可思,王慧. 一场新文科尝试[N]. 北京日报,2018-09-19(19).
[3] 皮亚杰. 认识发生论原理[M]. 王宪钿,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117.
[4] 皮亚杰. 结构主义[M]. 王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19.
[5] 黄璐. 我国大学文科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反思 西方人文教育的视角[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5.
[6] 新华字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879.
[7] 辞海[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953.
[8] 吴岩. 打造一流本科 培养一流人才[J]. 世界教育信息,2018(07):11.
(荐稿人:杨鼎,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