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爱心文化建设在互联网平台下的特色研究

2023-07-04陈娆

新课程·上旬 2023年6期
关键词:淮阴爱心学校

陈娆

一、互联网背景下爱心文化建设的概况

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淮阴中专)地处千年古县淮阴,淮阴自古名才辈出,伟大的军事家韩信就出生于此,韩信荣归故里时与漂母的一段佳话被人称颂,淮阴因此成为国内著名的母爱文化教育基地。我校在学校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在全校班主任的倾力协助下,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搭建爱的家园。淮阴中专的每一位教师都有一颗爱心,这也是我校爱心文化建设的基础。我校爱心文化有健全的机制、先进的理念与创新模式、优秀的团队,这些都成为我校爱心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二、爱心文化建设的运行理念与模式创新

淮阴中专爱心文化建设的运行理念是“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幸福,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一切为了学生的成才。淮阴中专爱心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是“一颗心,三个早”,一颗心是全校教师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三个早是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早调整。

三、爱心文化建设的特色举措

(一)课程思政埋下爱心文化建设的种子

1.课程思政进课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我校教师坚持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将各文化专业课与思政课结合起来,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上细致地了解各学科的专业核心素养,围绕专业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培养大国工匠为目标,教育学生专业知识与岗位实践的衔接点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这为爱心文化建设的知识储备奠定了基础。

2.网络视频传爱心

在淮阴中专的校园里随处可见一幕幕温馨的画面:去往食堂的路上,腿脚不便的同学身边总有三五个小伙伴热心陪伴;丢了饭卡的同学总是能在爱心橱窗找到属于他的东西;总能看到感冒发烧的同学身边有嘘寒问暖的教师、同学……有心的教师总是能捕捉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在淮阴中专的网站上、朋友圈、家长群到处都有淮阴中专的感人故事,这种无声的爱心文化教育胜过千言万语。

(二)各显神通输送爱心文化建设的养分

1.各专业教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心讲座

(1)不同专业的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其他学校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都来自自己的专业教师,但在我校,为了增加学生学习交流的机会,学校安排不同专业的教师为学生讲解自己学科有趣的知识,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在一起畅谈,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和技巧,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为我校爱心文化建设增色不少。

(2)通过其他专业视角看本专业难点

难点即为难攻克点,只要解决难攻克点,学习的道路就畅通了。每个专业都有难点,有的学生在难攻克点上花了很多心思,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遇到难题千万不要气馁和烦恼,我们应积极面对,理清思绪,快速找到应对措施。

2.各专业小组负责人汇报本小组情况

(1)汇报突破瓶颈期

学生要明白每门学科都有学习的难攻克点,关键是要沉下心来,用心研究,这样才能顺利度过瓶颈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们一定牢记在心,坚持到底。

(2)后进生大胆展示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有一些后进生想进步,急于求成,但进步很慢,这时教师要给予耐心的指导与鼓励,在后进生的展示中也要给予充分肯定,毕竟能站在讲台上已经成功迈出了一大步,我们要告诉学生:不要害怕失败,不断告诉自己,坚持住,因为你正在走上坡路。

3.心理咨询室教师耐心引导

(1)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学会感恩,知道父母、教师的辛苦,才能知道学习生活多么来之不易。心理咨询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不厌其烦,耐心回答,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这么多关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们要把这种幸福化作学习的动力,和朋友、家人、教师一起分享胜利的果实。

(2)做一个有涵养的中职生

有涵养的中职生言谈举止都能把握好分寸,说话的时候面带微笑、语调平和,不会随意打断别人的话,就算与人争执也会就事论事、语气平和。学生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也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同学取得好成绩时能给予赞美,当同学遇到困难时能给予帮助,大家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为实现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4.爱心帮扶凸显文化建设的人文情怀

(1)在以赛促学的比赛中获得爱心人士的助学基金

我校对口高考连续七年在淮安市名列前茅,有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些学生中也有部分家境贫寒,许多社会爱心人士了解后,纷纷献出爱心,捐钱捐物来资助这些贫困学子,校领导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原则,将这些钱用于他们学习进步的奖励,通知一经发出,学生士气大涨,毕竟不少家庭贫困的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父母的负担,以后每个月的学生月考表彰会上都能看到一些平时默默努力的身影被肯定。我们学校也设立了专门的爱心助学金部门,有一些学生长年接受爱心帮扶,通过这种方式,更多的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学习条件。

(2)勤工助学岗位中收获爱心帮扶

我校设立了专门的勤工助学岗位,一些留守学生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没有经济来源,学校的伙食费都成为他们生活的难题。我校领导得知后,安排这些学生到食堂帮忙,不收他们的伙食费,每个月还会定期给他们一些生活费,学校的种种举动,都在润物细无声地告诉学生,生活虽有万般苦,想要的生活却要靠勤劳的双手去争取。

(三)互帮互助滋润愛心文化建设的幼苗

淮阴是个爱心城市,“漂母饭信”的仁慈大爱和韩信“一饭千斤”的爱母故事,真情演绎了人间大爱,为弘扬漂母仁慈博爱的中华美德,我校党员、领导以及普通教师都纷纷献出爱心,为学校的爱心文化建设献出一分爱心。

1.党员带头献爱心

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播撒人间,为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发扬党员同志优秀的品质,我们学校设立了党员爱心帮扶日,帮扶日是在周一、三、五的中午1:20—2:00,每到这个时候党员同志都会为学生答疑解惑。除了答疑解惑,还能看到党员同志与学生温馨的畅聊情景,学生在这种充满爱的校园里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2.领导干部爱心接力

年级主任以及各科室的领导非常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于学困生,他们总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助其提高成绩。每当寒冬来临之际,我校的领导干部会第一时间为贫困学生送上棉衣棉被,有的领导还买鞋袜送给学生,使他们更加刻苦学习,学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远比被逼迫学习效果更好。

3.普通教师为爱坚守

擁有一颗爱心是教师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在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的校园里,随处可见温馨感动的画面。

(1)谈话室里的动人故事

在淮阴中专综合部的教室旁边,随处可见谈话室,谈话室是为了方便教师随时随地找学生谈话。谈话室里面的椅子是粉黄色调的,窗帘是淡紫色的,学生走进谈话室,整个人是放松的状态;上课时,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如有学生情绪低落,回答问题不积极,教师会利用课余时间单独找学生了解情况,很多学生都表示愿意和教师倾吐心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在谈话室多媒体信息化平台上,每一位教师与学生的谈话时间与谈话内容都有记录,教师会根据平台上的信息追踪学生的情绪变化,其他任课教师也会通过谈话平台关注学生的情绪发展。

(2)课余时间的感人瞬间

我校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爸爸妈妈,或者爸爸妈妈在很远的地方打工,每个星期放两天假,他们都不知道去哪里,看着别的同学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箱回家,他们特别失落,有一些教师就会把这些学生带回家里,给学生包饺子吃,他们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3)晚间宿舍的大爱无疆

在每天的晚间宿舍值班过程中,总会遇到突然身体不适的学生,淮阴中专值班教师会在第一时间把学生送到医院,再垫付医药费,一切安顿好之后,再给家长打电话,学生来到这样的学校,家长怎能不放心。有的孩子家在外地,值班教师会陪着孩子输液,这些点点滴滴只是淮阴中专文化建设的一角。每天,值班教师会把身体不适的学生记录在班主任信息化平台上,一个星期之内,生病学生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导师会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信息化平台对我校爱心文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四)尊老护幼长成爱心文化建设的大树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从新生报到的那一天,班主任就教育学生尊老护幼,上课认真记笔记、仔细琢磨每一个提问、课后认真复习等这些都是对教师最大的尊重。同时当同学遇到困难,主动伸出援手去帮助;当残疾同学上下楼梯时主动去搀扶;当同学生病,递过去一杯热水,这些都是对护幼最好的解释。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让校园更加健康、孩子们相处更加融洽,每一位同学都是爱心文化建设的一分子。

(五)数据平台跟踪尽显职校爱心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1.信息化数据跟踪记录学生健康成长

我校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平安校园,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想学习好就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我们给每个班级配备一台电脑,班主任利用信息化平台记录学生心理和情绪的走向,学生在晚自习时间根据需要自行登记记录心情语录;为保护学生的情绪不受干扰,心情语录只能让班主任浏览,班主任利用平台信息的统计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走向,在恰当的时间和学生面对面地沟通,这样班主任能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和各任课教师、家长沟通,家校合作,让学生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这也是爱心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2.优秀毕业生利用网络平台传授克难经验

每年我校都有很多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心仪的学校,这些学生大部分中考成绩不理想,我校领导、教师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重拾信心,他们在我校大家庭的帮助下积极面对学习的困难,掌握了解决难题的方法,在校平台网站上会不断更新和增添“那年,那事,那时光”心灵交融平台,每个星期一下午第二节班会课,班主任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浏览观看,通过这种方式让遇到困难的学生有了直面难题的勇气,这也是爱心文化建设的基础。

3.搭建心理咨询交流平台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种种困难,这时候登录青少年心理咨询交流App平台,即可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热点关注话题中,学生也看到了自己的困惑,通过耐心询问和了解,慢慢释放学习压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爱心做法值得提倡,爱心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

四、结语

在网络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大平台数据去记录跟踪需要爱心帮扶的学生,看着被帮扶的名单日益减少,我们很欣慰,也会不断推动淮阴中专爱心文化建设的步伐,相信在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淮阴中专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王永波,胡大鹏.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长沙航空职院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20(7).

[2]郝桂荣.高校文化育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3]严冰,夏亮亮,杨健民.试论高校校园爱心文化建设[J].学术交流,2012(2).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温雪莲

猜你喜欢

淮阴爱心学校
一饭千金
淮阴:母爱之都
淮阴:活跃着一支“老兵”调解队伍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