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方案对于中国高校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2023-07-04王龙升王肖惠

关键词:双一流发文一流

○王龙升,王肖惠

(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高校和一批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的总体目标。《方案》的提出和实施有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对其的研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热点选题[1-4]。如今,第一个五年周期已经结束,如何评估《方案》实施对高校与学科发展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5-7]。已有研究表明:论文产出是科研质量的重要载体[8-9],随着“破五唯”的提出,国内学术期刊尤其是综合性学术期刊成为衡量高校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国内权威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研究机构的学术价值及其影响力[10]。同时,已有学者利用文献计量学研究了中国地理学整体发展趋势[11-13],并在不同地理学分支领域如人文地理[14-16]、经济地理[17]、旅游地理学[18-19]、地理信息系统[20]等开展研究,阐明了中国不同地理学科发展现状。笔者在本研究中选用4种地理学领域高被引量的中文权威核心期刊——《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以下简称“4地”),以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地理学具有代表性的47所高校于2010—2020年在4种综合性地理学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为基础数据,阐明“双一流”实施前后内地高校在地理学主流期刊发文变化,探究《方案》实施前后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地理学发展差异,揭示《方案》实施对中国地理学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为未来中国地理学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

一、研究数据与方法

为探究《方案》实施对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中国高校地理学发展的影响,在高校的遴选方面,参考《地理科学三十年:从经典到前沿》[21]中的地理学高校信息,结合全国第四轮地理学学科评估结果,并注重高校地理学发展历史、地理方位,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47所高校。在高校层次选择方面,选择原“985”高校7所,原“211”高校14所,其他高校26所;同时,充分考虑高校地域分布的差异,其中东部高校21所、中部高校14所、西部高校12所,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方案》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间节点,搜集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47所高校在“4地”综合性地理学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量,以此为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47所高校2010—2020年在“4地”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量进行聚类分析,并通过分析输出的树状图结果,进一步将高校分为高发文量高校、中发文量高校以及低发文量高校(图1)。

图1 47所高校2010—2020年在“4地”期刊发表论文聚类分析结果

高校发文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该类高校的发文量在全国高校中所占据的地位[22]。本研究对高校进行等级或者地域的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不同类别的高校发文指数。高校发文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为高校类别,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以高校类别分类,即原“985”“211”高校和其他高校;二是按照地区分类,即东部高校、中部高校和西部高校。ni为i类高校数量。N为高校总数。Pij为i类高校j年在“4地”期刊发文总数。SPij为i类高校j年在“4地”期刊的发文指数。当数值大于1时,反映该类高校的发文量超过平均发文量。

变异系数,表示地理数据的相对变化程度[23]。变异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i为2010—2020年i年高校发文总数,Xave为2010—2020年高校发文平均值,n为年总数,CV为变异系数。变异系数与相对变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变异系数越小,相对变化的程度越低,反之亦然。

二、结果与分析

(一)《方案》对全国高校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从全国高校在“4地”期刊发文总数量与年平均发文数量来看(图2a),2010—2020年大致呈上升趋势,且具有两个小高峰,分别为2012年与2019年。以《方案》实施为时间点划分,2016—2020年上升速率明显快于2010—2015年,并在2016—2019年呈持续上升趋势,于2018—2019年连续两年突破600篇,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2020年,发文总数量和年平均发文数量出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原“985”高校的发文数量,这可能受到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影响。2019年,为进一步推进国内世界一流学科期刊建设发展,中国科协等四部门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24],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海洋学会等各级学会按照意见要求,确定了一批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在一定程度上对“4地”期刊文章来源起到了“分流”作用[25-26]。2010—2020年,高校地理发文量的变异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图2b),2010—2015年,高校发文量的变异系数波动较大,但2016—2020年,变异系数呈明显的阶梯形下降趋势。由此可得,“双一流”建设方案实施整体上促进了全国高校地理学的发展,缩小了各高校之间的差距,《方案》实施五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图2 高校“4地”发文总量及各高校年平均数量(a)和变异系数(b)

(二)“双一流”建设对不同类别高校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利用SPSS软件对《方案》实施前后2010—2020年47所高校在“4地”期刊发表论文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7所高校按照发表论文数量大致可以分为“高发文量”高校、“中发文量”高校和“低发文量”高校三类。《方案》实施前后,“高发文量”高校变化不大,大致是以中山大学为主的原“985”高校,“中发文量”高校略有变化,广州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发文量逐渐增加,从“低发文量”高校进入“中发文量”高校行列,而兰州大学等高校略有降低,进入“低发文量”高校。“低发文量”高校总体变化不大,仍以地方知名院校为主。

1.“双一流”建设对不同类别高校地理学宏观发展的影响。原“985”“211”高校和其他高校三类高校从整体来看发文总量均呈上升趋势,但三类高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图3a)。原“985”高校在三类高校中发文数量最多,每年总发文量都在200篇以上,平均每个高校年均发文量大约在35篇,《方案》实施后,原“985”高校发文数量上升明显。与原“211”高校和其他高校相比,原“985”高校在2020年发文数量下降明显,这可能与原“985”高校人员流动和学科方向调整有关。原“211”高校年总发文量在150篇左右浮动,平均每个高校年均发文量在10篇左右。与原“985”高校相比,《方案》实施后,原“211”高校发文总数量和年均数量提升更为明显,表明《方案》实施对原“211”高校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其他高校由于高校数量多,年总发文量超过原“211”高校,大约165篇,但平均每个高校年均发文量在6篇左右。《方案》实施后,尽管其他高校年均发文量略有增加,但与原“985”“211”高校相比,仍然差距较大。

图3 各类别高校“4地”发文年总数量及年平均数量(a)与高校发文指数(b)

为了进一步探究《方案》对不同层次高校的地理学发展的影响,探讨2010—2020年的高校发文指数。由图3b可知,原“985”高校发文指数始终大于1.0,在3.0左右上下波动,属于发文的核心群体。但在《方案》实施后,原“985”高校发文指数略有下降,表明原“985”高校发文数量占总发文数量的比重逐渐减小。原“211”高校发文指数始终在1.0上下波动,在2010—2015年期间起伏波动较为剧烈,而在《方案》实施后,原“211”高校发文指数逐年增长,并在2020年高校发文指数超过1.0,与原“985”高校的差距不断减小。其他高校发文指数较低,在0.5左右浮动,《方案》实施前后变化并不显著,与原“985”“211”高校的差距仍比较大。

2.“双一流”建设对不同层次高校地理学内部发展的影响。在注重“双一流”建设方案对于不同层次高校地理学整体宏观发展影响的同时,该《方案》对不同层次高校内部微观发展的影响也同样值得关注。计算2010—2020年不同类别高校发文总量的变异系数,进而分析不同层次高校内部发展变化情况。由三种层次高校变异系数(图4)可以看出:其他高校>原“211”高校>原“985”高校,说明原“985”高校之间的差异最小,并且伴随着《方案》的实施差异正在逐渐变小。原“211”高校变异系数在2010—2015年平均在1.0左右,而在《方案》实施后,变异系数也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2016—2017年变异系数为0.8,而在2018—2020年降至0.7,表明原“211”高校的内部差异也在逐渐缩小。其他高校的变异系数波动较大,在2010—2015年变异系数在1.1上下波动,在2016—2020年变异系数降至0.9。综合以上说明:《方案》使不同层次高校内部地理学差异减少,为高校地理学发展激发了活力,促进了高校内部协调发展,更利于地理学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图4 不同层次高校变异系数

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发文指数在“双一流”建设方案前后发生的变化,具体情况见图5。从图5(a)中可以看出:在原“985”高校中,只有东部地区高校发文指数大于1.0,且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方案》实施后,以“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大学为代表的中部地区高校发文指数上升趋势明显,而以兰州大学为代表的西部高校发文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从图5(b)中可以看出:在原“211”高校中,东部高校和中部高校的发文指数都超过1.0。东部高校主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地理学“双一流”建设学科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中部高校以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代表,共同居于发文的核心地区,而西部高校的发文指数与前两者相比相对较低,并在《方案》实施之后西部高校发文指数仍处于下降阶段。从图5(c)中可以看出:其他高校中,中部地区高校发文指数高于其他两类地区,其中安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表现尤为突出,尽管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其他高校发文指数较低,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方案》实施后,上升趋势更为明显。总体来看,不同层次高校内部的地区差异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图5 不同地区原“985”高校(a)、原“211”高校(b)和其他高校(c)发文指数

(三)“双一流”建设对不同地区高校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的情形,大致呈东部高、中部平、西部低的发展现状[27-28]。以中文核心期刊时空分布为例,大致呈东部集聚、西部稀疏的状态[29]。为了探究《方案》实施对高校地理学区域差异所带来的具体影响,本研究采用多重方法分析不同地区高校地理学在《方案》实施前后的发展特点。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图1),对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高发文量”“中发文量”和“低发文量”不同高校数量进行统计(图6)。从中可以发现,“高发文量”高校全部为东部高校;“中发文量”高校在不同地区数量大致相当,但占比不同,其中,东部地区占该地区高校总数的27%,西部地区占比31%,而中部地区占比则高达66.7%。“低发文量”高校以西部地区高校居多,为11所,占该地区高校总数的68.7%,东部地区“低发文量”高校数量虽然较多,但占该地区高校总数比例较低,中部地区“低发文量”高校数量和占比均较低。从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高、中、低发文量高校的分布差异,大致与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相同。

图6 各地区高、中、低发文量高校数量分布图

对东部高校、中部高校、西部高校的年发文总数量和年发文平均数量进行分析(图7a),结果显示:不同地区高校年发文总量和年发文平均数量存在明显的差异。从年发文平均数量来看,东部高校较多,中部高校次之,西部高校最少。《方案》实施后,东部地区高校年发文平均数量增加最为明显,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增加幅度较小。从发文总量来看,东部地区高校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方案》实施后增速加快;中部和西部地区高校发文量波动较大,增长趋势并不明显。

图7 各地区高校发文总数量及平均数量(a)与文章指数(b)

从高校发文指数来看(图7b),东部高校发文指数始终大于1.0,《方案》实施后东部地区高校发文指数明显高于实施之前。中部地区高校发文指数在0.94上下波动,在2015—2020年有两年的高校发文指数超过1.0,表明在此期间中部地区高校发文数量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而西部地区高校的发文指数2010—2013年呈现上升趋势,2013—2015年出现短暂的下降,《方案》实施后总体呈现小幅上升,但上升幅度有限,表明《方案》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同地区高校地理学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方案》在一定程度促进了高校地理学的整体发展,缩小了全国高校地理学发展的差距。从高校层次来看,不同层次的高校地理学发展的差距仍比较大,但《方案》使得不同层次高校内部地理学的发展差距在缩小;而从高校区域来看,“双一流”建设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同地区高校地理学发展差距过大的现实。

三、“双一流”建设方案实施对高校地理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方案》实施对中国高校地理学发展的影响,实际上是在研究《方案》实施前后地理学知识产出空间差异。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方案》实施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在国家各部委、地方政府和高校内部在软、硬件条件支持下所出现的差异。其中,政府政策是地理学发展的保障,学科基础水平是地理学发展的基础,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是地理学发展的动力,资源投入是地理学发展的关键。下面从以上四个方面分析《方案》实施前后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地理学发展的具体影响。

(一)政府政策的实施

由于地理学科自身的独特性,高校地理学科研经费主要依赖政府政策支持,因此地理学的发展受政府政策影响较多。在《方案》未提出之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包括“985”“211”高校、部属高校以及地方院校。由于我国长期秉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观念,资源配置大量倾斜于重点高校地理学发展,普通高校地理学发展缺少机会[30]。《方案》从我国教育领域实际出发,从教育体制方面对高校的发展提出要求,其目的在于打破高校壁垒,加强资源整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31]。《方案》中的绩效考核方法与动态调整政策,给予各高校公平竞争的机会与发展空间,使得他们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一大批地方高校跻身“双一流”高校,如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研究发现,不同层次的高校在2016—2020年的发文数量与2010—2015年的发文数量相比均有明显的提高,且不同层次高校间的差异在缩小,《方案》实施的成效显著。

(二)学科基础水平

原“985”高校和“211”高校拥有深厚的地理学发展基础,在高质量论文发表、各类科研平台、硕博士学位数量等方面与其他高校有明显的差异[32],尤其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实验室等方面远远领先于其他高校。如北京大学有北京大学—法国气候与环境国家实验室地球系统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等具有国际视野的重点平台,北京师范大学建有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建有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建有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建有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以上平台所属单位地理学科发展拥有高质量的人才优势和雄厚的资金支持,为地理学发展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方案》五年周期已结束,尽管其他高校在学科平台方面与原“985”“211”高校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但《方案》仍为其他高校学科平台发展提供了契机,该《方案》要求地方高校立足现有的基础,依托自身独有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走出适合自身学科发展道路。如青海师范大学依托自身特有的地理优势,根据“省校共建”的原则由青海省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建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大大提升了青海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基础水平,进而促进了地理知识产出。由此可见,《方案》的实施有利于地理学的均衡发展。

(三)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学科的发展需要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引导。《方案》明确提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一系列政策导向性要求。而学科水平积淀、高校机构平台、地方人才政策以及科研人员实现自身价值机会的多少是决定高校科研人员和团队分布的关键因素[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东部地区高校均已成立了地理系或与之相关的学科,并为后续地理学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奠定了现今地理研究空间格局[22]。由图7可知,高发文量高校集中在东部地区,中发文量高校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而低发文量高校大都分布在西部地区。发文数量的多少依托于不同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数量多少,不同高校发文数量的不同反映出高校地理人才分布呈现不均衡特点,大致呈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局面。这种不均衡特点也突出体现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流向的地域和分布[34]与高被引华人科学家时空分布[35]上。《方案》实施以来,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提出更多人才政策,高层次人员和团队逐渐向东部、中部地区流动,尤其是中部地区人才流入比例提高,直接带动了中部地区高校地理学的发展[36-37],例如,武汉市正积极落实“百万人才留汉”政策,积极吸引高学历人才落户[38]。从2010—2021年47所高校在“4地”期刊发文数量(图7)看,中部地区各类高校文章发表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与东部地区高校的差距逐年缩小。受地区经济发展、生活环境、信息流动、科研人员收入等因素影响,西部地区仍是人才主要输出地区,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仍然明显。因此,《方案》实施后,西部地区高校与东、中部地区高校地理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四)教育资源投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的数量和金额很大程度上反映不同地区地理学发展水平[39-40],整体上看,东部大于中西部[41],尤其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陕西等地,这与高校高、中发文量分布基本吻合,体现出科研项目在促进地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尽管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来看,高校获得资助机会的多少与其科研能力强弱有关,分配机制是公平的,不存在地区差异的问题,但我国高等教育地区之间的科研能力有很大的差别,资助数量和金额较多的高校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42-43]。

《方案》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科研经费投入,创新财政支持方式[44],如河南省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列入12项民生实事,特批40.27亿元支持。同时,中央政府对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资金进行引导,将地方政府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列为地方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45-46],将支持方向由支持重点高校转向支持高校整体发展,为其他高校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结论

以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地理学科具有代表性的47所高校为研究对象,以上述高校2010—2020年在“4地”期刊的发文量为基础数据,利用聚类分析、变异系数等数学方法,探究《方案》实施前后对于中国高校地理学科的发展影响,结果如下:

1.由于《方案》实施,“双一流”高校以及“双一流”学科评估动态调整政策,使全国高校获得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激发了各高校的活力。同时,多渠道多元化的财政支持政策促进了地方高校的发展,全国高校地理发文总量和平均数量大致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层次高校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2.受《方案》实施的影响,原“985”高校、原“211”高校与其他高校的内部差异在减小,但三者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高发文量高校以原“985”高校为主,中发文量高校以原“211”高校和一部分其他高校为主,低发文量高校以其他高校为主。尽管《方案》对其他高校给予的支持很多,但原“985”“211”高校在学科基础水平、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以及科研项目等方面仍优于其他高校。

3.《方案》实施后,高层次科研人才逐渐向中部地区流动,中部地区发文总量快速上升,在“高、中发文量”高校中,中部地区原“211”高校和其他高校占比逐渐上升。但不同高校在教育水平、人才流动以及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仍然存在区域不均的现象,导致地理学科的发展仍呈现东部高、中部平和西部弱的局面。尤其是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并未随着《方案》的实施逐渐缩小。因此,在实施《方案》的下一阶段工作中,应加大对西部高校扶持力度,以促进西部高校地理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双一流发文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