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防范意识形态渗透

2023-07-03

政工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政治文化

郭 灿

习主席深刻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前,美西方为阻遏中国发展,不断调整意识形态渗透手段,加大对我进行价值观输出和政治制度渗透。我军始终是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目标,必须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和敏锐嗅觉,识破敌对势力拱火、歪曲、丑化等惯用伎俩,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高鉴别力、抵抗力,防范“政治转基因”。

一、坚决抵制粉饰“正义”“先进”的政治冲击

美西方惯以抬高自己价值观、贬低他人价值观的手段,一方面把自己打扮成解决世界各国问题的“神医”,另一方面则着力丑化、攻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本国内部的种族对立加剧、枪械暴力泛滥等问题选择性无视,毫无底线、不遗余力地在国际上曲解和贬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炮制和散布大量针对中国的虚假信息,对中国进行“有罪推定”式的抹黑和攻击,把我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国普遍出现过的问题一律归结为“不如西方民主”。审视网上不少“要是在国外就不会这样”的论调,抵制政治冲击已刻不容缓。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夯实信仰“压舱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从政治高度把握理论武装新使命,从战略角度贯彻理论武装新要求,提高认识水平,拓宽视野格局,补足精神之钙,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以真学促真懂,以真懂促真用,切实以理论武装凝心聚魂。二是加强政治教育,筑牢思想“防火墙”。把反制美西方价值观输出的紧迫感重要性突出出来,把常态抓好意识形态教育突出出来,用好官媒官微、发言人回答等权威言论,引入最鲜活最生动的时事案例,及时有效引领官兵理直气壮批驳错误观点,增强识破有害信息能力,帮助官兵澄清模糊认识、分清是非界限,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三是加强实践历练,增强政治“免疫力”。大力加强新形势下政治训练特点规律的研究,敢于并善于让官兵在大风大浪的考验中、在急难险重的磨练中、在复杂尖锐的斗争中,锻炼把握方向站稳立场、明辨大势坚持原则的实践能力,积累意识形态斗争经验,不断丰富反制美西方价值观输出应对智慧,强化官兵抵制意识形态领域侵蚀的“肌肉记忆”,切实提高政治斗争能力。

二、理性跳出预设“美标”“欧标”的评价陷阱

随着大量美西方声音涌入,一些领域评价体系一度出现只重“洋气”、不循国情的苗头,将“西方承认不承认、西方赞成不赞成”视为标准,以参加国际评奖、获得国际认可为荣,唯“美标”“欧标”是瞻,致使社会上不少人产生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好东西的“晕轮效应”,官兵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近年来一些事件提醒我们,美西方对我的渗透影响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亟需着力纠正、坚决制止。一是清醒认识,站稳自信自立观点立场。在对比国内发展进步、中外发展成就中,准确把握“东升西降”的发展大势,深刻认清“东治西乱”的社会现状,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深刻感悟党领导人民走向富强的决心和能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旗帜鲜明讲政治,矢志不渝跟党走,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决策部署,锚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二是边缘对待,弱化外域评价影响程度。降低各类宣传报道对美西方标准的追捧热度,全面报道美西方设标评奖的真实用意,深入揭批部分评价体系的“两面性”“反华性”,客观审视美西方评价的实际价值,秉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理念科学引用,对冲认知层面对美西方的盲目崇拜,从源头避免“西方月亮更亮”的现象发生。三是换道超车,打造中国特色评价体系。跳出美西方蓄意渲染的认知迷雾,不坐到别人设计好的凳子上展开辩论,在关键领域、“卡脖子”地方重点用力,同步打造非对称“杀手锏”,以各领域、各行业的突破领先,支撑形成一批体现专业权威、引领行业发展的中国版标准,通过客观公正评判、积极广泛宣传逐步构建起自主评价体系,彻底挣脱对手话语牢笼。

三、有力回击肆意“抹黑”“歪曲”的舆论攻击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在信息领域的强势地位,对我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的政治宣传和价值观输出,通过其控制的全球性电台、网站、媒体刻意丑化我党我军形象。面对敌对势力大肆进攻的舆论阵地,必须积极抢占、有力回击,防止杂草丛生、霉菌疯长。一是揭批“双标媒体”的丑陋嘴脸。对于“无底线”“不要脸”式的编造捏造,采用亮明事实、还原现场等方式,一针见血指出BBC 等媒体“阴间滤镜”“局部放大”的拙劣伎俩,及时消除“先入为主”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升官兵对官方辟谣的信服度。积极利用“美警察暴力”“俄亥俄州氯乙烯泄漏”等热点事件中,美西方媒体集体失声的现实真相,贴牢“双标”“不实”标签,推倒美西方媒体公信力。二是消除“汉奸败类”的毒瘤隐患。深入起底享受美国“特殊资助”并为美国“特殊任务”服务的“公知”“大V”,依规严肃处理,形成强大震慑。同时,深刻汲取“毒教材”的问题教训,加强对管思想、管人才等要害岗位的政治审查,纯正风气、净化队伍。三是强固“依法回击”的法律支撑。健全完善规范舆论领域的法律规定,构建以刑法为基础、专业领域法律为补充的法律体系,依法向牵强附会、夸大其词、蒙蔽诱导、捏造谣言等行为亮剑,大张旗鼓为正能量、主旋律撑腰,增加违法成本,维护合法权益,确保舆论活动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序开展。

四、积极抵制包装“流行”“时尚”的文化渗透

美西方将其政治观点加以美化,隐藏在影视广播节目中对我实施渗透,并通过歪曲化、夸大化、倾向化的描述,使一些社会事件高度政治化,从而达到污蔑我国政府形象、丑化社会主义制度,最终以文化殖民方式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目的。从当前紧迫形势来看,我方亟需扭转文化领域被动应对局面,争取斗争主动、塑造较量优势。一是抵御不良文化渗透。从政治、经济、文化、国家安全等各个角度分析输入文化的借鉴价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时刻警惕美西方通过娱乐产业、学术理论进行的文化渗透,抵御对中国文化底蕴的解构,防止西化价值取向的蔓延,强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二是宣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刻领会坚持“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深挖传统文化的精神富矿,积极搭建宣传展示传统文化的平台,把优秀的文化用青年官兵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普及开去,打造特色军事文化品牌,发挥启迪熏陶、教育引领的积极作用。三是建立防范机制系统。充分认清“明战”与“暗战”形势动向,用好大数据、云分析等信息技术,创新风险感知、文化监管方法手段,能够第一时间探测问题,及时拿出应对策略,将不良影响和可能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形成风险可控、立体覆盖的文化防控网。

猜你喜欢

政治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