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好抓建基层的“五个维度”

2023-07-03吕超强赵庆良

政工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官兵基层

吕超强 赵庆良

习主席指出,要强化强基固本思想,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好基层建设事关战斗力根基,一刻也不能放松。当前,基层组织体系、力量编成、职能任务等都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落地实施后,给机关指导抓建基层提供了根本遵循、立起了更高标准,必须主动探索新规律、落实新规定、履行新使命,有效提升抓建基层的质量效益。

一、着眼适应思想统领、体系抓教新格局,把“铸魂”与“育人”的主体责任扛起来

抓基层千招万招,把官兵教育培养好是关键一招。筹划落实教育要始终扭住用习近平强军思想铸魂育人这个根本,积极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确保官兵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一是用创新理论润心。关键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把习主席带领我们攻坚克难、化危为机、变革开新的伟大成就讲深讲透、用足用好,广泛开展群众性理论学习活动,引导官兵从理论体系上系统把握、从本质内涵上深钻细研,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二是用红色血脉凝神。我军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形成了许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大多源于基层、出自战斗一线,这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要开展好学传统、悟传统、讲传统、用传统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继承好蕴于其中的忠诚基因、胜战基因、血性基因、本色基因,让一代代年轻官兵接受滋养熏陶,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土壤熠熠生辉。三是用教育实践聚气。探索走开以实际成效检验学习教育效果的新路子,高质量推进“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在基层落地生根,主动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特征和“网生代”官兵特点教育人培养人,探索互动式、情景式、沉浸式教育方法,推开“观点+故事”“感悟+实践”教育模式,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加强一事一议、一事一教、互学互帮互教,汇聚当好兵的强大正能量。

二、深刻把握力量多元、任务多样新特点,把“敢战”到“胜战”的打赢本领强起来

未来战争是“班长的战争”,作战单元精干化、模块化、多能化特征更为明显,对单个人员岗位素质和分队整体作战能力要求更高,必须牢固树立“重心在战”导向,始终坚持战斗力标准,全身心想打仗、务打赢。一是保持引而待发的戒备状态。基层的战备状态决定部队实战能力、影响未来战场胜负,必须时刻紧绷“今晚准备打仗”的战备之弦,以应对强敌专项准备为牵引,把打仗思想紧起来,把方案计划实起来,确保一声令下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二是练硬克敌制胜的打仗能力。用实战实训锻造“硬骨头”,常态开展军事体能、射击技能、格斗刺杀等基本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训练实战化水平;以群众性岗位练兵比武暨“创破纪录”活动为牵引,探索分级分类、过关升级、突破极限等训练方法,持续激发官兵训练热情;坚持送学培训、以岗代训、集中轮训抓骨干培养,推动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有序衔接、高度匹配。三是激发舍我其谁的战斗精神。近年来,基层广泛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和平积弊大纠治、群众性练兵大比武,官兵血性胆识充盈饱满。面对严峻的现实形势、复杂的斗争考验,战斗精神培育一刻也不能停,必须针对新生代官兵特点,加大红色基因灌注力度、加强急难险重任务锤炼,把弘扬“两不怕”精神贯穿建连育人各领域全过程,切实把官兵带得很有血性、把部队带得虎虎生威。

三、紧盯落实依法抓建、强能自建新要求,把“输血”变“造血”的帮建理念立起来

旅营体制层级减少、结构扁平,更加考验机关指导帮建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必须坚持用帮建推动自建、用输血激发造血,改进指导抓建方式,不断增强基层自主抓建的动力活力。一是分类抓建强功能。紧盯班子调整较大、大项任务较重、建设底子较弱、问题发生较多、新型作战力量等5 类对象抓好重点帮建,分类型打造样板、差异化规范落实,走开“一类一案、一连一策”抓建模式,着力强固一线战斗堡垒功能作用。党委机关要落实挂钩帮带基层联系点制度,坚持重点任务指挥在一线、重大项目督办在一线、重要问题解决在一线,切实在基层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二是统筹抓建强效能。着眼解决机关乱忙、基层忙乱现象,严格执行机关抓建基层工作职责和工作清单、指导基层统筹协调制度等规定,坚持用党委会、办公会、交班会统住大项活动、阶段性和临时性工作,以作战值班整合发文统住通知文电,以按纲建连形势分析统住基层事务,统合人力物力财力,统一安排使用、精准投放部署,切实减少“五多”问题干扰,真正做到筹划工作精确、下发计划精细、解决问题精准。三是合力抓建强动能。进一步厘清权责、提质增效,形成分工落实、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重点是机关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全域抓筹划、抓帮建,做到业务融入抓建、抓建促进业务,严格落实抓基层工作各项机制,尊重基层自主抓建权力,避免“一哄而上”“工作撞车”,切实让基层有权力、有精力、有动力自主抓建。

四、鲜明立起尊重主体、减负增效新导向,把“成长”和“成才”的内生动力聚起来

广大官兵是基层的主体、建设的主力,必须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把激励岗位成才、服务解难帮困作为抓建基层的根本指向,最大限度营造拴心留人环境、激发内在动力,让基层官兵既有奔头又有盼头。一是开辟育才新渠道。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丰富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积极探索“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结对子帮”的育人路子,充分借鉴运用军地优质资源抓人才培养,广泛开展教学互动、资源共享、参观见学,夯实履职尽责基本功。结合新的军官军士政策制度落地,建立完善选拔、培训、考评、奖惩机制,让基层官兵职能作用在新体制下充分彰显。二是汇聚争创正能量。新时代开展“双争”活动,必须把开掘建设动力、激发内在活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争在平时、比在日常、保证经常,挖掘培养更多身边典型,以点带面、引领示范,调动官兵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办好惠兵暖心事。牢固树立“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理念,凡是事关基层建设需要的事、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事、亟需反馈答复的事,都要认真研究、及时解决。深入开展“暖心惠兵”工程,科学制订为基层办实事计划,紧盯备战打仗难题和官兵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定期梳理、难题会诊,拉单列条、挂号销账,倾注真情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持续激发广大官兵干事创业动力活力。

五、全面贯彻依法从严、一严到底新常态,把“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转变实起来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必须坚持扭住厉行法治抓基层,进一步强化“按纲要建、按大纲训、按条令管、按制度办、按职责干”意识,不断提高正规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全员额抓法治素养。一些单位在落实条令法规上偷工减料、随意变通、打擦边球,根子就在法治观念不强、法治思维欠缺。严字当头、基础在法、关键在治,必须着力纠治“权大于法”“人治惯性”问题,通过开展“学法规、用法规、守法规”活动,从上到下全面清理土政策土规定土办法,真正使官兵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蔚然成风。二是全方位抓安全管理。分析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故案件,个别单位和个人法纪意识不牢、制度落实不严、破解难题不力是主要诱因。安全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综合性工作,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狠抓防范治理,精准掌握官兵现实思想和心理健康状况,从严抓好零散人员管理,着力纠治预防酒驾醉驾、手机网络违纪、不正当交往、失泄密问题和季节性事故案件,切实织密防控网络、压紧责任链条、守住安全底线。三是全过程抓风气纯正。风气连着战斗力。要深化拓展基层风气监督联系点建设,大力纠治官兵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在基层热点敏感问题上,坚持听群众认不认可、看考核通不通过、问基层推不推荐,切实排除干扰、阳光透明操作;进一步健全重要敏感岗位定期轮换、物资集中采购等机制,真正做到管住权力、防住风险、堵塞漏洞,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官兵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走基层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