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一场短暂的“生活在别处”
2023-06-28王莉文
王莉文
关于旅行的意义和作用,见解多种多样,各花入各眼。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旅行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收获和体验?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云游》一书中提到,旅行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固定状态下的人,研究的是静止的、稳定的心理,而旅行心理学更关注的是人的渴望,主要是探究人为什么不想待在原来的地方?旅行地点有怎样的隐喻意义?通过动态流动的过程,来挖掘对生命的追问。
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一书中说过:“当生活在别处时,那是梦,是艺术,是诗,而当别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便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一次次旅行,也是一次次短暂的“生活在别处”。
旅行“安宁派”——何以解忧,唯有旅行
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向我们展示了一场奇妙的际遇和别有洞天的体验。而对世外桃源的渴望,从古至今都深入人心。很多人将旅行看作一场深度的自我疗愈,是与现实抽离,与真实感抽离,短暂放空自己,追寻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酷爱旅行并写得一手游记好文的文学大家余光中在《何以解忧》中写道:“旅行的前后都受到相当愉快的波动,几乎可以说得上是精神的换血,可以解忧。”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中的主人公許红豆的经历让人感动,让无数人神往。为了远离城市的喧嚣、职场的拼杀、闺蜜离世的痛苦,许红豆承载着闺蜜的夙愿毅然辞职,顿悟 “人跟着时间赛跑,永远都是输家”,代替故去的闺蜜去看外面的世界,逃进短暂属于她的“世外桃源”——云南一个小村庄。
在那里,与美好的景色相遇,与温情的村民相处,与另一个自己相对,她找到了生命的另一重意义,挖掘出更深的价值需求。正如《云游》书中所讲:“在正确的时间降落在正确的地点,抓住机遇,把握当下,绝不放手——这就意味着破解了保险箱的密码,真相即呈现,在那里你将找到挚爱和幸福。”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心流”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当处于心流状态时,我们会有以下几种体验:1.时间流逝得很快,一小时一眨眼就过去了。2.不自觉,无须刻意去体验些什么。3.感觉做任何事都很重要。4.觉得完全被控制。旅行过程中,美景、美食、奇妙的际遇,都会让人进入一种“忘我状态”,感觉时间流逝很快,这就是“心流体验”的过程,它让很多想寻求心灵治愈的人为之着迷。
更让人觉得可贵的是,在剧中,不同的角色提出了“理想”“价值”的灵魂拷问,不仅许红豆有思索,她也带动剧外的我们一并感悟。她说:“我来这儿,就是想弄清楚,我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换种活法或许很容易,但正确认识内心、找寻最适合自己的生存价值,知道为什么要“换这种活法”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剧中的有风小院提供了一个“向内探寻”的空间,但是怎么探寻,取决于自己。除了许红豆,还有其他从别处“逃离”、带着自己先前 “伤痛”的租客,他们都实现了思维方式的转变……主人公许红豆用短暂的逃离告诉我们:真正的桃花源不在别处,而在心中。向外旅行,向内疗心,让我们停止内耗、焦虑,拥有治愈能力的只在于自身,不在于“别处”。
此心安处是吾乡
生活在别处,但终归在当下。余光中在《何以解忧》中说:“当然,再长的旅途也会把行人带回家来,靴底黏着远方的尘土。世界上一切的桥,一切的路,无论是多少左转右弯,最后总是回到自己的门口。然则出门旅行,也不过像醉酒一样,解忧的时效终归有限,而宿酲醒来,是同样的惘惘。”拥有大智慧的人应该有边界感,将旅行和真实生活做切割,用旅行观照现实,把旅行的收获带进生活,这才叫“不虚此行”。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决定着一切,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我们固然追寻诗意与远方,更多的诗意还是在当下的生活,否则会陷入好高骛远的误区。旅行固然可以帮助我们逃避眼下、缓解情绪,但仅仅通过旅游来逃避问题,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旅行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和载体,治愈则是从内心深处获得力量。遇到问题,我们更应该积极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这让我想起二战期间犹太裔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的故事,他被关进纳粹集中营,每一秒都活在死亡的恐惧中。大部分难友都从“为什么”的愤怒恐惧,转成了“这就是命”的自我麻醉,最终精神崩溃,死在集中营。但也有一部分狱友反而更加坚强,每天用玻璃片把胡子刮干净,高贵地面对苦难。他深受震撼,选择“积极主动”面对死亡。二战胜利后,他作为幸存者,写出著名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哪怕身处囚笼,让自己的心灵得到自由和解脱,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级的自由。我每每想起这个故事就会感动不已,充满力量!
能旅行、能外出换个环境喘一口气固然好,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可以放下一切、放空所有,去往“别处”生活。所以,明白了“此心安处是吾乡”,慎独内省,身未动,心可远,实现精神的突破,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广义上的自由。
旅行“宣泄派”——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微博上看过一个帖子:春节期间,去泰国旅游的人那么多,那什么时候才会迎来淡季?有旅行社在下面回复说:“今年没有淡季,全是旺季!”
我好容易从“人从众”的海洋里钻出,顺利抵达南京。接站的表弟指着火车站的一堆堆年轻人告诉我:“你看,这些都是‘特种兵。”后来才明白,这是最近网上的热门词。如今,“特种兵式旅游”“军训式旅游”“大学生军训式旅游”等词条在众多社交媒体上成为热门话题,是指旅行过程中花费时间短、所到景点多、所用花费少的高效旅游方式,在大学生中较为盛行。
其实,不只是年轻人热衷这样的宣泄,很多游客长久以来都喜欢“打卡式”旅行。旅行团的欧洲七国十日游、东南亚五国六日游等旅游广告比比皆是。一名外国记者曾在2014年“十一黄金周”之际写了一篇《跟随中国团“闪游”伦敦》:中国旅游团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前往最多的景点,伦敦塔半小时,白金汉宫10分钟,巴黎到瑞士9小时,罗马逗留4小时,威尼斯3小时。这种一天几个国家的疯狂旅行震惊海外。这种走马观花的旅行有意义吗?
能夠享受孤独也是一种拥抱自由的态度。
当然有意义。“青春没有售价,硬卧直通拉萨。”这一句就是最好的回答,谁不曾疯狂过、精彩过?如果旅行的目的就是情绪的宣泄与释放,那这种打卡、“放电”的方式已经帮助他们成功完成使命了,毕竟在时间、精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紧凑的行程也能收获很多充实、惊喜和自得。
要“放电” 更要“充电”
也有人说这样“打卡”没意义。一位旅行摄影师分享他的旅行经历:25岁之前去了30多个国家、护照盖满钢戳、照片十几万张……但最后却说:很没意思。有人吐槽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打卡式旅行,收获的只是一身疲惫和到此一游,也容易在事后让人陷入从喧闹跌入空虚的生命虚无感。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堪称史上硬核的“驴友”。他提供了一个天花板级别的做法。徐霞客在他行路5万公里、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旅行打卡中,边走边思考边记录,写下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被称为“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被学术界列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20部著作之一,堪称中国旅游史、文化史上的里程碑。他也被后世尊称为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与马可·波罗并称为“东方游圣、西方游圣”。
网上有句话很精辟:“一定要多读书,否则,行再多路,也只是个邮差。”万里路走得实不实、远不远,还要靠日常的积累沉淀和对旅行方式的审慎抉择。
毕淑敏在《带上灵魂去旅行》中说:“据说古老的印第安人有个习惯,当他们的身体移动得太快的时候,会停下脚步,安营扎寨,耐心等待自己的灵魂前来追赶。”不管是安宁派还是宣泄派,我们都应该动用自己的能量和智慧,理性出行品味人生。我们都是时间的旅人,生命的过客。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