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舞剧题材与时代精神的互鉴与碰撞

2023-06-27张斯月

艺术大观 2023年5期
关键词:时代精神

张斯月

摘 要:当代舞剧创作热情高涨,在经济、政治、文化的改变和影响下,舞剧创作的条件和方向也在与时俱进,如今舞剧创作的题材是时代精神的现实写照,而时代精神又成为引领艺术创作方向的明灯。时代精神引导了创作者对舞剧题材的选择方向,鞭策艺术工作者弘扬主旋律,为时代发声,同时在舞剧主题中反映国家意志、人民意志,将舞剧展现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并能运用多种艺术创作手法完成人物、情节情绪传达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舞剧题材;时代精神;舞剧创作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5-00-03

我们都说艺术的创作是要有生命力的,每一个具体的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思想活动的产物,所呈现的表现形式也是作者主观意志的体现。舞剧艺术发展至今八十余载,我们可以从大量的舞剧作品中探析编者的创作手法、创作目的甚至是思想情感路径,发现舞剧题材与当下精神的密切联系。总结经验、寻找规律,让舞蹈艺术更好地传达精神,更好地反哺精神。

一、当代舞剧题材中蕴含的时代精神表征

(一)“自强不息、艰苦斗争”的向上精神

当代文艺思潮下,舞剧创作力图在思想内涵、人文审美等方面重新解构主题表达,其展现的创造活力和精神高度让文艺创作再上高峰。从吴晓邦到戴爱莲、梁伦等,包括当下活跃在舞蹈界的韩真、周丽娅,在他们的舞剧创作中现实主义精神不断体现,并显示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国家话语”力量的现代性审美调适,展现了同根不同样的属于各个时代的精神。中华民族历来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而这一优秀的精神可以从《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找到出处。

舞剧《沙湾往事》,它以传承民族音乐《赛龙夺锦》为主要事件,以互生情愫的何柳年、许伶春,心许许伶春的何少岩及何柳年的结发妻子潘红英四人的情爱纠葛为导火索,反衬出何氏家族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面对战争四放下个人感情为“音乐”抗大义,不屈不挠,顽强抵抗,誓死保护中华文艺术瑰宝的民族精神。家国面前无小我,国仇家恨在前个人感情靠后,作为一部展现民族气概、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题材舞剧,《沙湾往事》无疑是成功的。

《醒·狮》选取典型形象“醒狮”作为“可舞性”的素材来源,编者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提取、融合、打磨,对原生态舞蹈形态元素进行舞蹈语言再造,从而将其凝练成一台深入人心的舞剧。主人公阿醒和龙少两人是三元里村醒狮大赛的对手,但侵略者炮火来袭时,阿醒、龙少两人不计前嫌共同抗敌。正如此剧的编剧罗丽所说:“所有的沉睡,都只是为了那一朝的觉醒”,舞剧的“醒狮精神”蕴含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民族危难面前的大义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民族气节,展现了自觉、自信、自强的民族文化信仰,举起了人民反侵略斗争的高昂旗帜。

(二)“大爱无私、厚德载物”的向善精神

张岱年先生曾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简要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则是以上讨论过的“自强不息”的向上精神,另外一方面则是“厚德载物”的向善精神。

《史记·夏本纪》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记载,根据这一历史史实的改编,舞剧《大禹》用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以大禹率领众人共同治水、劈山引入淮水等经典剧情,生动再现了当年这一胸怀人民、克己奉公的人物形象,为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大禹精神”寻求了一个当代价值的符号表达。

《五星出东方》借助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由此展开了一段讲述西域文明与世界大同的传奇故事[1]。主人公奉为汉朝的戍边将士和北人首领之子建特原本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最初奉在押送敌军俘虏建特一行人的途中,双方不断发生碰撞、摩擦,呈剑拔弩张之势。但因沙漠风暴、水源短缺等不可抗力因素,他们被精绝人民所救,并且经过精绝人民的调解劝和,让双方暂且搁置敌对关系。最终在又一次的风暴来临之时,三方人民意识中的中华民族“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突破疆域的界限、突破种族的桎梏,放下对立、携手抗灾,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而《乳娘》这部舞剧,主人公秀珍在战争年代将两名孩子抚养长大,其间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亲生孩子。在我们的心中,她养育的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无私大爱的种子,展现了普通女性在铮铮岁月中的伟大。尽管最后孩子长大离去,但也正说明她完成了原芳(孩子亲生母亲)对她的托付,拼尽全力,不求回报。

纵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底蕴,横有百花齐放、枝繁叶茂的文化艺术种类,对“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再理解、再诠释,将舞蹈艺术拔高了一个高度。对“大爱无私、厚德载物”精神的折射,镌刻在无数优秀舞剧当中,它们以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沉淀,用编导丰富的人文素养表达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三)“爱国、爱家、爱民”的家国情怀

先有修身再是齐家,而后治国,才能平天下,人需有“向上”和“向善”的精神,也应将家国时刻放于心中。舞剧编导则将个人对家、国的情怀印刻在了作品当中。

舞剧《记忆深处》以创新性的叙述方式,借主人公张纯如之“眼”,当她走到每一位“人物”面前,舞台背景的屏幕则会将他们的真实资料投映出来,这种散点式的表达方式令人感觉焕然一新,用她之口,将“穿行在各个人物的深处记忆中”的事件娓娓道来,满足个体独立叙事的同时,又将表达的核心归拢到同一个历史事件中[2]。舞剧从一个当代人的视角去追索那一段黑暗的时光,描述了一段让国人都无法忘怀的黑色记忆。面对如此残酷而又真实存在的历史事件,唤起了国人心中的共情能力。编导借艺术之手,勾起人们的爱国之思,真正地创作出人民满意,国家满意的好作品。

如今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掀起了舞蹈市场上的热潮,它的创作原型是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的电台发报员李白及其夫人裘惠英,夫妻俩隐姓埋名潜伏多年,最终以李侠用自己的生命向延安根据地发出最后一次电波为结局,完成了这个红色故事的讲述。此部舞剧选取李白等人为典型人物代表及历史缩影,以小见大,深刻地展示出共產党人不畏牺牲,不惧困难的革命精神。

二、当代舞剧题材与时代精神的互文关照

近年来的舞剧作品包含了对时代命题的积极关切,舞剧艺术的创作亦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其特性更突出地表现为“思想性”和“创新性”,同时又不可或缺地包含了“市场性”。如今的文艺创作如火如荼,文艺作品尤其是舞剧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对时代精神进行弘扬,它们以政治精神为领导方向,承担起“时代前进的号角”一职。

(一)舞剧成为时代精神的表达符号

纵观中国的舞剧发展史就像一部中华人民奋斗史,中华民族复兴史,其对人民意志和民族情感的表达裹挟在舞剧题材当中,反观之,又正如夏潮所说“优秀的文艺评论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

舞蹈作品作为人文精神、时代精神传承的物质载体,在延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向上精神的路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舞剧艺术研讨会上,众专家学者想法一致,“以创作老百姓喜爱和期待的艺术作品为立身之本做到守正创新,站在时代前沿追求精神价值里的历史积淀,充分展现舞蹈艺术者的担当、使命、格局和情怀。”我们可以将舞剧题材和时代精神比作“鱼”和“水”,鱼水生生相惜,没有了“水”的鱼将奄奄一息,直至生命终结,也就意味着缺乏时代精神的舞剧题材是不能够久立于艺术市场的,它终会被拥有更高艺术水平、展现更深层次艺术精神的作品所淘汰。

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的作品《努力餐》面世之后便受到观众的热烈反响,其以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革命真实事件为原型,将革命先烈车耀先以努力餐馆为掩护,明里为天下百姓努力加餐饭,暗里传递情报,创《大声报》呼吁抗战救亡的革命历史,通过舞剧艺术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暂且不谈该部舞剧的叙事结构或舞美设计,将整部舞剧抽丝剥茧之后,一条清晰的爱国革命人士的为国、护国的情感线在故事的展开铺叙中映入观众眼帘。此部舞剧把红色基因根植于巴蜀地域文化特色之中,以史为基,在舞剧叙述中彰显中国精神的伟大[3]。也正是伴随着一部又一部红色舞剧、革命等题材舞剧的推广,在人民大众重温历史画卷,在艺术盛宴中激活人们心中的家国情怀,真切地感受时代赋予我们的精神力量。

(二)舞剧题材随时代精神而嬗变

舞剧传达的精神构建起了人们与时代精神的桥梁,它向人们展示着伟大的精神,也在时代精神的引导下鼓励创作者完成更高、更好质量的舞剧作品。

艺术受时代精神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而时代精神又直接受到人们的生活状态、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如今舞剧创作题材也逐渐向弘扬时代正能量、歌颂英雄人物及英雄事迹等方向步入。在近几十年的舞剧创作中,绝大部分的舞剧都是重大题材、宏大主题,例如《花木兰》《永不消逝的电波》《昭君出塞》《醒·狮》《朱鹮》《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不乏鸿篇巨制,气象上皆磅礴有余,这是时代造就的,更是文化状态使然[4]。我们无法在舞剧创作的道路上将其题材与时代精神所割裂,在党的文艺政策指引下,舞蹈艺术应与其他艺术门类一起共同参与到探索、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当中,体现当下的时代风貌、人文风情、审美趣味。

三、对当今舞蹈题材选择与创作的思考

(一)舞剧题材选择要符合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

过去人们对舞蹈艺术以“美”为评判标准,而现在,“美”与时代的需要相关,时间在不断地选择对舞蹈美的价值判断标准[5],作为社会生活改变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人民群众的审美评判标准自是成为研究舞剧题材的核心要素。

舞剧的创作离不开它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强烈冲击下,舞蹈艺术在传统形式与新兴媒体之间进行磨合。近年来,舞蹈在各个领域均有涉足,包括舞蹈电视节目、手机短视频、舞蹈剧场、舞蹈课程等,原来我们习惯用舞蹈表现生活中的动作,现在我们要追求用动作表现生活,贴切生活,从而缩小舞蹈艺术带给观众的距离感,真正拓宽受众面,通过多渠道传播让舞蹈艺术不再小众。正如《易经》中所说“易者,变也,天地万物之情也”,舞剧作为时代性、民族性、观赏性、本体性、质朴性等完美统合的高阶美学结合体,创作者应该着眼于生活,加入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感知和认识,打破“命题作文”的局限性,同时创造一种与观众审美水平、成长背景、文化经历产生共鸣的审美意象,创作者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拼贴、跨界,让观众脱离虚像的限制,主动发挥个人想象空间,与作品共同完成意义的建构[6]。

(二)舞剧题材选择要彰显文化价值的深刻内涵

选取何种题材,讲述何种故事,展现何种思想是创作者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舞蹈艺术体现着艺术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对生命、生活的感悟,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当舞蹈艺术随着市场潮流逐渐商业化时,高雅文化让步于低俗文化的情况越发严峻,成为大众化、娱乐化、低俗化的商业产品的趋势让舞蹈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应当有文化自信,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应该保护和运用好我们的传统文化,扎根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摒其糟粕,树立文化自觉的观念。

(三)舞剧题材选择要包含时代命题的积极关切

时代精神凝聚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符合时代潮流的走向,代表先进的更高形态文化的发展趋势[7]。舞蹈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评判,作为新时期正能量的传播手段,舞剧应成为时代的发声利器,唱响主旋律。就像新闻一样,舞剧创作题材同样具有“时效性”,优秀的作品总是能反映中华民族奋斗的轨迹,体现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

回顾历史是我们找寻艺术规律的途径,反映时代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对爱国主义的弘扬,对英雄人物的礼赞,对乡土文艺的找寻,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等,都可成为舞剧跳跃的艺术符号。“文变染乎世情,興废系乎时序”,在舞剧创作的道路上,我们应坚持守正创新,关注民族前途和人类命运,成为有思想、有理想、有温度的艺术工作人。

参考文献:

[1]刘淼.舞剧《五星出东方》:一次艰辛的艺术考古[N].中国文化报,2021-09-09(005).

[2]刘小艺.“再走一步,更深一步”——佟睿睿《记忆深处》舞剧创作分析[J].艺术评鉴,2019(09):158-159.

[3]宣晶.舞台再现“家国记忆”,点燃Z世代的文化自信[N].文汇报,2021-09-07(006).

[4]罗斌.中国舞剧精神——由“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想到的[J].舞蹈,2010(01):10-14.

[5]刘青弋.在克服中攀登——关于中国当代舞剧创作问题的分析[J].上海戏剧,2004(Z2):11-13.

[6]张大策.传统舞蹈与后现代舞蹈审美接受差异之探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18(03):99-103+110.

[7]车洪波,潘奇峰.论时代精神[J].学术交流,2003

(01):12-16.

猜你喜欢

时代精神
车桥剪纸:传统艺术与时代精神的相互融合
试论毛泽东在通道转兵会议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激励弘扬时代精神
“为历史服务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时代精神”论题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现代艺术的盛宴彰显“一带一路”时代精神
喜剧美学的知识考古与时代精神发微
《西厢记》中崔莺莺形象的时代精神
元杂剧恶妇形象下时代精神的折射
兵团影视文学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