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艺术中情感诠释能力的提高策略
2023-06-26刘方
摘 要:本文分析情感诠释在声乐艺术表演中的作用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从有效掌握演唱方法、了解声乐作品情感、结合角色融合情感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如何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提高演唱者的情感诠释能力。
关键词:声乐表演;情感诠释;演唱技巧;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5-00-03
声乐演唱是对人们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处理、融入抒情元素的声乐写照,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群体的情感表达需求。通过对歌曲作品的演唱,可传递出积极正面、坚强睿智、敢爱敢恨的思想情感,对演唱者自身及观众艺术修养、审美鉴赏能力的培育具有良好作用。良好的声乐表演技术是歌唱效果呈现的前提条件,演唱者要在了解自己生理构造的基础上,掌握好呼吸、发声的正确方法,并且对声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做出深层次挖掘,走进声乐作品中,体会作者在创作声乐作品时的心态与情感,以便发出既有共鸣又有情感的好声音,以此来实现声乐艺术价值的最大化。
一、情感诠释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作用
“未成曲调先有情”可以很好地诠释情感诠释在声乐艺术中的价值。演唱者在演唱声乐作品前都会先产生思想情感上的触动,随后将这种情绪、心理上的变化融入声音传递中。至此,方可为观众呈现感人至深的歌唱作品。因此,对于演唱者而言,在演唱声乐作品时,要将声音美感传递与思想情感表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强声乐表演与情感诠释的结合,方可达到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
演唱者会将思想情感寓于歌唱中,以此来作为情感呈现的载体,借助情感表达最大限度地彰显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升华声乐作品中蕴藏的思想情感。对此,歌唱者在演唱声乐作品时,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歌唱作品中,努力走进声乐作品所构建的意境中,探寻并了解其中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随后将其附着在歌唱技巧上,以声音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从整体上来说,声乐艺术属于审美活动的一种,其本质就是陶冶演唱者及观众的审美情绪,进入作品意境中体会作者在创作时的心灵感化过程,所传递的情感无外乎就是人的一些正常情绪,如忧患、悲伤、愤怒、快乐、愉悦等。也就是说,通过声乐作品的演唱可以宣泄情绪或者展示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的情绪造成影响。
但是当前,部分演唱者过分强调歌唱技巧的呈现,对声乐作品内在情感的表达有所忽视,进而陷入“情感丰富但技巧欠缺”“技巧娴熟但没有情感”的误区,这看起来就好像是毫无意义的表演秀,在观众看来所聆听到的声乐作品全然没有情感,不免会产生索然无味之感。
声情结合是审美情感表达的最高标准,这一标准同样适用于声乐艺术中,情感诠释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声乐表演是声乐艺术的依附载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缺少情感诠释或者是缺少声乐表演,声乐艺术则不复存在。也就是说,只有加强声乐表演与情感诠释的相互结合,方可达到演绎内涵、表达情感的声乐艺术效果[1]。
二、声乐表演与情感诠释的辩证关系分析
(一)情感诠释是聲乐表演的最终目的
在声乐艺术中,情感诠释是声乐表演的最终目的。通过声乐表演的传递,可以很好地将演唱者及声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呈现出来,加强演唱者、声乐作品、观众三者之间的艺术沟通,促使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真实地演绎出声乐作品的情感态度。
艺术品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品,不单单是其在造型、技巧等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还可通过作品的呈现很好地窥探出作者潜藏其中的思想情感及所想要传递的想法和态度。对于艺术品而言,如果不对其赋予思想情感内涵,则其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只能被称为工艺品。换句话说,在声乐作品表演时,演唱者如果过于强调技巧、方法的呈现,盲目向观众展示自己演唱方面的技术技巧难度,往往只能停留在模仿、复制、拷贝的阶段,不能称其为声乐艺术。
以《春天的芭蕾》这一中国声乐作品为例,作为一首花腔女高音歌曲,要求演唱者要将作品中的情感充分呈现给观众,并且在其中会运用到多种多样的演唱技巧,对演唱者声乐能力提出的要求较高。在声乐表演中,如果演唱者只是盲目“炫技”,向观众展示《春天的芭蕾》这一声乐作品的演唱技巧,那么其呈现的效果必定大打折扣,欠缺生命力和灵魂,难以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示在观众面前。由此可见,情感诠释是声乐表演的最终目的,在对声乐作品进行演唱时,演唱者需要走进作品及其所创设的意境中,全身心地投入角色,通过演唱技巧传递使声乐作品中的内在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彰显,直击观众的内心,与观众的灵魂、情感、思想产生共鸣,从而赋予声乐作品艺术内涵,最大限度地彰显声乐表演的艺术性价值。
(二)声乐表演是情感诠释的传递方式
声乐表演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情感方面,人们通过声音传递出的旋律将内心的真实情感很好地呈现出来。值得说明的是,声乐艺术与其他艺术品拥有共通之处,在情感表达时需要依附声乐表演这一载体,将具体艺术形象加以展示,将情感诠释寄托在声乐表演之上,在观众聆听时产生情感共鸣,理解感悟歌唱者所表达的内心情感,进而起到打动人心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声乐艺术中,声乐表演是情感诠释的传递方式,所呈现的情感表达效果是其他载体所无法取代的。
以民歌声乐作品《玛依拉变奏曲》为例,要求演唱者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唱功,掌握精湛的歌唱技巧方法,将“花腔”这一唱腔融入其中。因此,在演唱《玛依拉变奏曲》第一段时,演唱者要保证声音处于较高的位置状态,注重提高气息的强度;在中间部分,则需要逐步放缓减轻气息,所应用的演唱方法主要有“气息唱法”“节奏自由律动方法”;在最后的部分,演唱者要保持持续高音,不仅要强化气息支持,还需要将其吸得很深,以便在头腔内集中声音,做到咬字清晰,发出明亮清脆的声音,不仅可保证歌曲演唱技巧的呈现,还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使得观众感受到玛依拉对爱情期盼、渴望得到幸福的心情。
对于声乐表演者而言,要掌握准确规范的歌唱发声技巧,根据声乐作品类型、曲式结构、旋律特点选择相应的发声方法,灵活运用各种呼吸腔技术,以便在歌唱时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演唱风格。但是,如果演唱者现有的歌唱技术,达不到所歌唱声乐作品的基本要求,不仅难以驾驭声乐作品,而且所形成的歌唱风格无从谈起。以《玛依拉变奏曲》《春天的芭蕾》这两首声乐作品为例,如果演唱者不具备较强的声乐歌唱能力,即便拥有丰富的情感,也无法将这两个声乐作品很好地呈现给观众。由此可见,在声乐艺术中,演唱者只有具备成熟精湛的歌唱技巧,方可使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2]。
(三)在声乐艺术中实现情感诠释与声乐表演的辩证统一
声乐艺术的呈现是通过技巧传递的人声经过美感处理后所得到的结果,在人声基础之上通过情感传递表现出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声乐艺术中要加强情感诠释与声乐表演的辩证统一,做到声情并茂,以此来作为声乐艺术呈现的基本标准。也就是说,在歌唱时,不仅要展现优美的声音,还需要将饱满情感融入其中,实现歌唱技术与思想情感的深度融合,充分呈现出声乐作品所营造的意境,强化声乐艺术的灵性和韵味。
在歌唱情感表达时,声音是其传递的重要手段,这是由声乐艺术性质决定的。因此,在声乐作品演唱时如果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感情,就会使得歌唱作品欠缺些许感觉,难以很好地感染影响观众。同时,情感是歌唱的“魂”,这是建立在声音基础之上,以声音为依托充分表达出声乐作品及演唱者的精神情感。掌握恰当的发声技巧,在作品演唱时可以很好地将其内在情感及整体风格呈现出来,技巧可为声乐作品演唱服务,奠定扎实稳固的基础。只有这样,演唱者在作品歌唱时所呈现的技巧方可具备生命力。
三、声乐表演艺术中情感诠释能力的提高策略
(一)有效掌握演唱方法
在声乐艺术中,演唱者要正确处理声乐表演与情感诠释之间的关系,做到以声传情。
一方面,演唱者要提高歌唱技术技巧,在发声、气息、共鸣、润腔等方面拥有精湛的歌唱技术,进而为声乐艺术中的情感表达提供有效载体,为声乐艺术效果的强化奠定基础。例如,演唱者要掌握气息运用和控制的正确方法,为声乐艺术的呈现提供原动力,在发声、共鸣腔等位置,可以很好地将声音传递其中,进而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3]。
另一方面,演唱者要做到字正腔圆、咬字吐字清晰。声乐艺术不是单纯地把声乐作品演唱出来,而是要通过音乐与语言的融会贯通,融入思想情感之后演唱出来,在优美旋律的带动下,演唱者要以声乐作品的风格为依据,在咬字吐字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铿锵有力的咬字吐字,主要应用于慷慨激昂的声乐作品中;轻松活泼的咬字吐字,主要应用于歡快热烈的歌曲中;方言,主要应用于具备地方特色的民间小调中。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在声乐艺术呈现时,字词唱清楚是前提条件,要在让观众听明白演唱内容的情况下,方可引导观众通过演唱体会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得声乐艺术的魅力得到最大限度彰显。
(二)了解声乐作品情感
在声乐艺术中,即便演唱者拥有高超精湛的演唱技巧,如果没有情感的支撑和流动,也很难打动观众,声乐艺术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对于演唱者而言,在声乐作品歌唱时,可通过分析作品内容、提高艺术修养、体验生活等方式了解声乐作品的情感,做到以情带声。
第一,分析作品内容。演唱者在歌唱声乐作品之前,需要对声乐作品的内容、创作背景、作词作曲者经历等加以了解,明确声乐作品所想要传递表达的思想情感,探究作者是在何种情况下创作声乐作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潜藏且不易察觉的情感,更是要进行深层次的透彻挖掘。同时,了解歌词的语言结构,包括语言韵律、逻辑重音、情感重音等,为后续歌唱活动中的情感表达奠定基础。
第二,提高艺术修养。演唱者在具备良好的嗓音条件、精湛高超的歌唱技巧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利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对声乐作品的各个方面加以透彻挖掘,将文化修养融入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工处理声乐作品,用独特的声音打动感染观众。以阎维文、戴玉强等我国著名的声乐艺术家为例,他们之所以在歌唱领域内有较高的造诣,不单单是因为他们有精湛的歌唱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举止优雅、情感动人。
第三,注重生活体验。演唱者要留心观察生活,利用业余时间多多阅读书籍,观看影视作品,对其潜藏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度挖掘,拓宽视野的同时,获得全新的感悟体验,进而将其融入声乐作品演唱环节中,为观众演唱出情真意切的声乐作品。
(三)结合角色融合情感
在声乐作品演唱中,声情结合是最高境界。但是对于演唱者而言,若想达到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需要演唱者长时间的不懈努力。
首先,在日常练习环节中,规划声乐作品的段落表达,将自己的情感及对声乐作品的理解融入其中,在加工处理基础上对其进行演绎,达到以情带音、以音抒情的效果。其次,掌握情绪转化的正确方法,在分析声乐作品的基础上,了解声乐作品不同段落间所传递的情感及主题,对其进行理智分析判断,在上一段落主题及情感传递完毕后,马上转换到下一个段落,实现两者的无缝完美衔接。最后,在规定情景中重复练习,把想象中的情景作为声乐作品的描绘对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多次训练之后掌握相应的技巧方法,进而很快融入声乐作品的情感中[4]。
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演唱者要分析研究各种艺术形式,如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强化已有的生活情感体验,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使得自身已有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得到进一步丰富。在此基础上,结合所演唱的声乐作品,对其中的情感元素加以深入挖掘,提高自身的情感诠释能力,促使其朝着全面化和贴合化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声乐作品演唱是观察、体验、思考、创造的过程,不仅要求演唱者在歌唱及声音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还需要演唱者对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做出深层次挖掘,通过声音将其传递给观众,走进观众的内心深处,与观众产生精神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对于演唱者而言,若想实现声乐艺术的效果最大化,如果仅具备良好的演唱技巧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注重情感诠释能力的提升,正确处理声乐表演与情感诠释之间的关系,意识到声乐表演是情感诠释的传递方式,情感诠释是声乐表演的最终目的。在此基础上,借助有效掌握演唱方法、了解声乐作品情感、结合角色融合情感等策略的实施,提高演唱者情感诠释能力,深刻表达出歌曲作品的思想情感,向观众完美呈现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实现内涵演绎与情感表达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彰显声乐表演的艺术性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加欢.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情感表达研究——评《声乐表演二度创作与艺术表现》[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24):240.
[2]罗雅迪.探究声乐表演艺术情感表现方式[J].作家天地,2022(29):162-164.
[3]宋洁.略论声乐表演艺术中“声情并茂”的生命力展现[J].黑河学院学报,2022,13(06):143-145.
[4]李竹.声乐表演中运用想象力进行情感表达的方法[J].参花(下),2022(03):119-121.
基金项目:安徽省级重点项目“新时期国产动画音乐研究”(项目编号:2022AH052085)。
作者简介:刘方(1994-),男,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从事音乐表演(声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