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渔鼓在道情皮影戏中的运用分析

2023-06-26吕修因

戏剧之家 2023年17期
关键词:渔鼓道情皮影戏

吕修因

(郑州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1)

一、渔鼓的历史与形制

渔鼓(图1),山东称“玉鼓”,四川称“竹琴”,是手鼓的一种,它是道情艺术的主要伴奏乐器。南宋时,渔鼓作为道情的专用乐器,随着道情艺术的普及传播至各地。渔鼓多用竹筒和兽皮制成,渔鼓的音高和音色会随着竹筒的大小、长度、皮膜厚度和气温的不同而改变。竹筒大、皮膜厚的渔鼓声音低沉,竹筒小、皮膜薄的渔鼓声音脆亮。

图1 渔鼓

(一)渔鼓的历史与形制

文献中有关渔鼓形制的描述最早出现在《宣政杂录》中:“靖康初,民间以竹径二寸,长五尺许,冒皮于首,鼓成节奏,取其声似,曰‘通同部’。[1]”可见,渔鼓创于靖康初年,在宋代被称为“通同部”(拟声词),用长约160 厘米、直径约6厘米的竹子制成,只在竹子的一端蒙皮。《三才图会》记载:“截竹为筩,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用两指系之。[2]”这里描述的渔鼓长度有所变化,约为100 到130 厘米。《格致镜原》记载:“《绀珠》:渔鼓,竹筒长三尺,油膜鞔一头,以手拍之。[3]”近代渔鼓的筒身仍采用竹料,长度一般为70 到100 厘米,直径一般为5 到12 厘米,鼓皮可使用的材质众多,如猪小肠、猪或羊的护心膜、田鸡皮、蛇皮、河豚皮等。渔鼓原是一件没有固定音高的击节乐器,近年来随着演奏的需要,新式渔鼓被研制出来,如1976 年武艺民研制了“三管架式”定音渔鼓,分别可以击打出D、G、E 三种音高,1990 年他又设计出可在一根鼓管上发出不同音调的电子渔鼓。

(二)渔鼓起源的传说

源远流长的道情艺术使得有关渔鼓起源的传说众说纷纭,但大多都与道教神仙有关。四川、湖南衡阳传说渔鼓为张果老所造并流传下来,安江传说渔鼓由韩湘子传给后代,湖北、湖南武冈传说渔鼓为吕洞宾所传,陕西渔鼓艺人认为渔鼓始于老子传经,又有传说渔鼓取东海鱼精的骨头制成。

(三)渔鼓的流布与流派

二、道情皮影戏的发展历史与分布区域

(一)何谓道情

道情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其产生发展与道教有密切关系。“道”字说明这种艺术产生于道教,“情”字在道教中指“人欲私情”,道情是道教用来宣传“无情论”的艺术,它随着宣传方式和演唱内容的转变而产生。

(二)道情皮影戏的形成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时道教发展成为信仰“道”的正式宗教,到了唐代,道教为吸引群众、宣传道教,创造了道情。道情在后来发展成了“法曲道情”和“俗曲道情”两大类,道情皮影戏从俗曲道情中发展而来。俗曲道情是民间音乐与道教俗讲相结合的产物,它面向群众,更具通俗性、简朴性和轻便性,更能被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俗曲道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俗讲”,在道观以讲唱有故事的经卷为主要内容,它以通俗的语言、音调和形式来宣传教义,音调来源于道观中的音乐。但后来“俗讲”及宗教艺术家受到了所谓持正统观念者的攻击,“俗讲”艺术开始衰落,加之政治原因,“俗讲”艺术最终灭亡。第二个阶段是在“俗讲”基础上通过对演唱内容、艺术形式和音乐的全面变革来吸引和教化群众。道士编撰了新的道义故事,活动场所从道观转移到了居士林,演唱者不再限于道士,许多居士也开始学习唱段,演唱的音调大量吸收了社会上流行的词曲或民歌,这些词曲被统称为“新经韵”。这一发展阶段对俗曲道情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到了第三个阶段,“新经韵”被拿到社会上演唱,演唱内容转变为要升华至“无情”的宗教故事。这一新的艺术形式进入社会之后就诞生了“道情”这一名称。

俗曲道情形成后在宋元时期得到了广泛普及,随着群众越来越喜爱这一艺术形式,民间也渐渐出现了演唱道情的职业艺人,职业艺人的出现拓宽了演唱内容,分化了俗曲道情的声腔,变革了演唱形式。由于职业艺人只是把道情音乐作为谋生的工具,他们为迎合听众的爱好和习惯,并让道情艺术适应自身的演唱条件,逐渐发展出了“诗赞系”和“乐曲系”两大类声腔。道情皮影戏就从乐曲系道情变革而来。乐曲系主要流传于黄河中下游各省,以词曲为主,在音乐上以唱一段讲说一段为特点,演唱内容虽有所拓宽,但还是以道教故事为主要内容。秦、晋、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区是戏曲的摇篮,当地群众极其喜爱戏曲,道情职业艺人为在此处谋生,就将道情和戏曲结合起来,乐曲系道情开始了从说唱到戏曲的变革之路,其中就出现了由说唱变为皮影戏的情况。

(三)道情皮影戏的地区分布

1.道情皮影戏的发源地

道情皮影戏是在俗曲道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道情皮影戏的发源地与俗曲道情的发源地重合。俗曲道情第一个发展阶段的“俗讲”艺术产生于唐代,长安是当时道教宣传其宗教思想的活动中心。俗曲道情第二个发展阶段演变出“新经韵”,演唱“新经韵”的活动场所主要是居士林,早期的居士林主要建立在终南山一带,“新经韵”的传播也以终南山为中心。到了第三个发展阶段,演出场所开始从居士林转向社会群众,并逐渐向四面八方扩散。因秦、晋、豫三省与终南山距离较近,且交通便利,俗曲道情的普及就以这三省为代表。

2.道情皮影戏的主要分布地区

武艺民将道情皮影戏按地区分为六种,见图2[4]:

图2 道情皮影流布地区

(1)陕西省

在陕西,道情和皮影都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二者在陕西结合后形成了关中道情皮影、商洛道情皮影和安康道情皮影。关中是道情和皮影最早结合的地区,早在明代后期,当地就有演唱皮影道情的活动,代表剧目有《蓝关雪》《张良归山》等。继关中道情皮影后,商洛地区也出现了演唱道情皮影的艺人团体,相传一位叫“白米虫”的艺人将关中道情皮影带到了商洛地区,道情皮影随即在此地迅速发展,代表剧目有《九莲灯》《八仙过海》等。安康地区的道情皮影戏在许多道士和文人的热心扶持下进行了一系列艺术总结与创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道情皮影戏种,艺人团体数量也迅速增加,代表剧目有《盘蛇山》《莲花院》等。

(2)甘肃省

最能代表甘肃道情皮影的是陇东道情皮影。约二百年前,陇东环县的农民解长春因家中贫困流浪在外,后流浪到陕西关中地区接触到道情,在当地拜师学艺,几年后将这一剧种带回环县,随后,经过解长春的改革,陇东道情皮影越来越具有地方特色,一直流传至今。陇东道情皮影如今已具备较完整的舞台艺术规模,非常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成为甘肃省的代表剧种之一,代表剧目有《天官赐福》《葵花镜》等。

(3)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皮影道情始见于清代。宁夏人民对道情艺术的热爱不亚于陕西人民,他们也早有欣赏道情皮影的习惯,且因陇东道情皮影的传入,其声腔与陇东皮影道情相似,代表剧目有《豆黄豆瓣》《三颗麻籽倒江山》等。

(4)湖北省

早在光绪末年时,湖北沔阳艺人就开始将道情和皮影相结合,清末时,道情皮影已遍及湖北沔阳、天门、潜江各地。道情与皮影的融合丰富和发展了湖北道情的演唱形式、曲目和唱腔。湖北的道情皮影戏多是连台本,演出时间连绵数天,代表剧目有《武松打虎》《双头驴》等。

(5)河南省

河南的道情皮影以灵宝市为代表。灵宝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优越,距离终南山较近,新经韵和道情鼓子词传入灵宝后不断和当地戏曲融合,清末前后又结合皮影艺术,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灵宝道情皮影。代表剧目有《高老庄》《西山观景》《湘子出家》等。

三、渔鼓在道情皮影戏中的击打方式与功能

(一)渔鼓的击打方式

渔鼓通过拍打节奏来表现音乐,《三才图会》中记载:“截竹为筩,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用两指系之。”这里的“系”通“击”,意为“击打”。《格致镜原》记载:“《绀珠》:渔鼓,竹筒长三尺,油膜鞔一头,以手拍之。”传统的击打方式是左手持渔鼓,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拍击鼓面。演奏渔鼓可站可坐,站唱时,艺人会将渔鼓挂在腰间,左手斜抱渔鼓于胸前,用右手拍击;坐唱时,艺人们会将渔鼓放在左腿上,用右手拍击。

渔鼓的击打还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四川称渔鼓为“竹琴”,四川艺人对渔鼓的击打技法有不同的称呼,较为通用的有“打”:中指、无名指重击,字谱为“厂”;“拍”:食指、中指,无名指轻击,字谱为“当”;“勾”:中指、无名指重击鼓边,字谱为“冬”(单响)、“龙冬”(双响);“弹”: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弹奏,字谱为“不儿”;“捂”:食指、中指、无名指击后停留鼓面,字谱为“出”;“啄”或“滚”:食指、中指指尖或指腹连续击鼓。湖南渔鼓在湘北、湘西俗称“打书”,在湘南俗称“摇扛”,湖南艺人左臂抱鼓、手挂小镲,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一竹签敲击镲边,余下三指拍击渔鼓。浙江苍南渔鼓演出时,艺人端坐于高处的竹椅上,以带缚鼓,斜背在右肩,夹于左腋下,右手执竹片,以拇指、中指用无名指击节伴奏。河南的渔鼓艺人还可以奏出马嘶、人喊等音响效果,方法是用嘴唇衔渔鼓的鼓膜边沿并用力吹,可发出强烈的尖叫声。湖北渔鼓艺人击节的手法多种多样、灵活多变,有撞指、滚指等不同的演奏方法。撞指即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列撞击鼓面,使之发出浑厚的音响。一般用来伴奏激越有力的演唱,或用于乐段的结束处。滚指分单滚和双滚。单滚是用食指、中指交替弹击鼓面;双滚是食指、中指、无名指循环交替弹击鼓面。江西的赣东北渔鼓为一人演唱兼伴奏,依伴奏乐器的数量,分为“一下响”“二下响”和“三下响”三种演唱形式。一下响即只用渔鼓筒伴奏,演唱者左手持渔鼓,右手拍击鼓面发出“冬”声。二下响,即用渔鼓筒和简板(竹板)伴奏,演唱者左手抱渔鼓,手掌操一副简板,右手击鼓面,能发出“大、冬”两声。三下响,即用渔鼓筒、简板再加单面钹伴奏,演唱者在二下响的基础上在左手食指上挂一面钹,右手除击鼓外还持小竹棒击钹边,能发出“大、冬、切”三声。

(二)渔鼓在道情皮影戏中的功能

渔鼓是道情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它在音乐的不同位置通过变换击打方式达到各种效果。渔鼓最突出的作用是烘托气氛、强化节奏,在前奏、过门、曲尾处变化连击可以渲染气氛,在唱腔关键处或人物出场时,鼓点的快、慢、疏、密、强、弱会强化节奏、烘托情绪。此外,艺人们会在曲头通过击打渔鼓来招揽观众、稳定场子,河南渔鼓艺人奏出的马嘶、人喊等音响效果可传至数里外,招引更多观众。同时,在曲头击打渔鼓还能起到酝酿情绪、奠定节奏、导入唱腔、引入其他伴奏乐器、衔接演唱内容等作用。渔鼓还可以作为道具在演出中充当刀、枪、棒,而用其他乐器进行伴奏。在安徽,艺人们会运用连板、花板、捋板等各种击打方式引出花腔。湖北艺人演出时使用的渔鼓音高接近“D”,所以,在此地,渔鼓还起到了转换调式的中介作用和稳定调性的作用。

(三)渔鼓与其他乐器的配合

渔鼓在道情音乐中的伴奏作用突出,但其他伴奏乐器与渔鼓的配合也不容忽视。常和渔鼓一同伴奏的是简板,它通过两片竹板互撞发声,渔鼓艺人多左手打简板,右手打渔鼓。其他打击乐器有镲、锣、碰铃等,广西艺人在演出时还会通过击打碟子和酒杯发出清脆的声音。除此之外,丝弦乐器在道情音乐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常见的有二胡、琵琶、三弦、中胡、月琴等。河南地区独有的渔鼓坠儿在演出时以渔鼓、简板敲击强烈的“花点”节奏,伴以坠琴即兴演奏。近年来,许多艺人团体还增加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来丰富伴奏色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道情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自进入民间社会就深受群众喜爱,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不衰,与皮影戏相结合后更拓宽了表演形式。渔鼓这一传统道情乐器不仅击打方式独特,而且在伴奏乐器中的地位不可替代。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新型渔鼓更适应当代演出的需要,渔鼓与各种民族、西洋乐器的配合更为道情皮影戏的演出增添了色彩。

猜你喜欢

渔鼓道情皮影戏
义乌道情文化传承与发展探究
我们来演皮影戏
洪泽湖渔鼓:漂浮在水上的民俗文化
皮影戏
历史回音壁
——蓝田上许村道情演唱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道情窝”里的演唱家
——陕北道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明理访谈录
皮影戏
坚质浩气 妙道情真——傅山的美学思想及其书艺试析
“渔鼓”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