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靶向”培训减少留置针回血发生率经验总结

2023-06-26李欣智慧王春红刘津京徐卫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品管圈靶向重点

李欣, 智慧, 王春红, 刘津京, 徐卫红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内分泌科, 北京, 100078;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周围血管科, 北京, 100078)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输液工具,在临床应用广泛。有研究[1]表明,使用留置针能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和精神痛苦,缩短了输液时间。虽然留置针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侵入性操作,但在操作中往往忽视操作者的操作规范程度和患者的安全以及潜在并发症的风险[2]。有研究[3]表明,留置针回血易造成留置针堵管的发生,留置针堵塞是留置失败的主要原因。本科室2022年2月1日-28日对125例使用留置针的住院患者进行留置针质控检查,发现留置针回血67(53.60%)例,发生率较高。因此有效减少回血发生率,是临床护理人员静脉治疗工作的关注重点。研究[4]表明,在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正确实施预防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品管圈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近年来被逐渐引入医院质量管理中,品管圈要求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并改进临床操作环节中的步骤,做到精细化管理[5]。本科室于2022年3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靶向’培训减少留置针回血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找寻影响因素,精准定位问题并进行“靶向”培训,提高护士专业能力,获得有效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科室护士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报名,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设置有圈长1名、辅导员1名、副圈长1名、圈员5名。由高年资护士3人和中低年资护士5人组成。圈活动时间为2022年3月1日—5月1日。通过科室静疗质控检查对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品管圈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每人列出具体问题。圈员对7个选题根据相关性、具体性、可衡量性、可达成性、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进行评分,采用5分制进行评价,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其中“减少留置针回血率”评分最高,因此以“减少留置针回血率”为主题进行活动。

1.2 方法

1.2.1 现状把握

2022年2 月住院患者使用留置针为125例,其中留置针回血67(53.60%)例。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寻找可能回血的因素并制作查检表。发现“护士原因”导致的回血为51(76.12%)例,患者原因为9(13.43%)例,其他原因造成的为7(10.45%)例,通过制作柏拉图,根据“80/20”原则,分析出回血的改进重点为护士原因。见图1。

图1 留置针回血原因分析

1.2.2 目标设定

根据目标值设定公式,设立目标值。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15.95%。

1.2.3 解析

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对“护士原因”展开分析,绘制鱼骨刺图寻找真因。从人员、材料、机制、方法4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定真因为:封管手法不正确、贴膜塑形不当、留置部位不正确、封管后未高举平台、血管夹的位置不当。

1.2.4 “靶向”培训

1.2.4.1 全员分级分层理论培训: 由院级静疗学组讲授“静脉治疗与静脉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组织全员护士学习。科级护士长针对授课重点内容,组织本科室护士进行学习,对于重点问题进行提问,加深印象。科内组级由静疗组长对护士进行分层培训,设工作年限5~10年的1人、3~5年的1人、<3年的1人。每组选出小组长进行监督,对于低年资护士,小组长要重点讲解学习,保证每一位护士均熟练掌握留置针理论知识。当遇到疑难问题可申请院内静疗学组进行讲解,学习内容不断深化。

1.2.4.2 科室重点操作培训 :科室静疗组长组织护士观看留置针操作视频,并使用模具进行实物讲解,针对回血原因的主要原因进行重点讲解并示范操作细节。首先,封管技术是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通过相应的手法给予导管正压[6-7],以确保留置导管内充满封管液,无药液残留,保持导管性能良好功能,保护血管[8]。当出现封管手法不正确,应重点强调“正压封管手法”;对于贴膜塑形不当,应重点强调“捏、抚、压”三个动作;对于封管后未高举平台、血管夹的位置不当,应重点强调“U”型管高于穿刺点、血管夹在留置针根部;对于留置部位不正确时,重点强调“首选前臂”。如果患者血管条件差,可借助红外线血管成像仪辅助选择最优前臂血管,红外线血管成像仪的应用增加了血管穿刺成功率,有助于解决输液难的问题。红外线血管成像仪作为一种典型的可视化操作设备,具有体积小、易携带、在不同的医疗环境中使用条件限制较少等特点[9]。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小组长重点关注年限<3年护士的操作手法,出现问题时及时纠正。

1.2.4.3 定向考核: 设立末位“靶向”专项培训制度,每日晨交班时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回血情况,科室护士长晨会时进行问题总结,并对于出现错误较多的问题进行讲解,查看前一日治疗班护士操作记录。由静疗组成员进行“一对一”的专项培训,培训结束后科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成绩进行排位,对于排位末位的护士再次进行“靶向”专项培训,专项培训后,静疗组护士将邀请院内静疗学组进行再次考核,对于出现的问题重点记录,严格落实操作细节。

2 结果

经过1个月的培训,科内静疗组成员再次对于留置针回血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发现2022年4月142例使用留置针的住院患者中,发生留置针回血12(8.45%)例,留置针回血发生率8.45%,目标达成率119.92%,留置针回血进步率为84.24%。

针对临床操作中仍然有回血情况存在,将根据排班情况对于造成回血的人员进行统计,设立综合考量末位“靶向”专项培训机制,出现回血次数最多的护士进行“靶向”专项培训。查看护士操作手法,对于出现的错误重点改进。由科内静疗组长对护士进行一对一培训,再次对护士进行考核,直到考核通过、回血率下降则进行下一个末位培训,不断循环改进。同时,在治疗车或治疗室张贴提示语等,不断提醒护士应规范操作,确保静脉治疗安全。

3 讨论

留置静脉留置针是临床常用操作,回血在管腔内中易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缩短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此外,患者看见留置针中有回血,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严重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和治疗效果。此外,留置针穿刺不当易引起神经损伤,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10-11]。通过品管圈活动,激励组员寻找留置针回血原因,绘制鱼骨图确定导致留置针回血的要因,结合影响因素进行“靶向”专项培训,层层培训,层层考核。落实工作细节,精细管理,通过寻找既往外周静脉留置护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不断加以改进和优化,使静脉留置针的置管维护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最大限度降低对个人能力的依赖和减少护理人员执行的偏差[12-13],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此外,通过进行“靶向”培训,能够规范操作细节,包括正确的贴膜塑形手法、选择合适位置、正确的封管手法等,从而降低静脉留置针回血率,减少堵管风险,延长留置针贴膜固定后的使用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成本支出。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品管圈活动探寻真因,找出关键问题并制作精准导向培训计划,使培训更加精细化、规范化。通过“靶向”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从“扎得好”到“留的好”,从“留的好”到“用的好”,降低留置针回血发生率,保障输液安全。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品管圈靶向重点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UC1靶向性载紫杉醇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实验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