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移后延护理模式联合多媒体健康宣教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3-06-26曾雅雅万慧敏袁沪英诸颖
曾雅雅, 万慧敏, 袁沪英, 诸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眼科, 上海, 200127)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白内障患者逐年增多,位居全球致盲率疾病首位,患病率高达46%,其中50岁以上者是高发人群[1]。与此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骤增,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更易出现角膜水肿、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后囊膜混浊等并发症,手术风险远高于普通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
近年来,白内障手术技术、仪器设备、围手术期用药等更加规范、完善,白内障日间手术正成为新的高效的医疗服务模式。日间手术是指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中完成的手术[3]。这种模式下患者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降低,同时,也使患者在家等待手术的时间缩短,患者看病更容易、经济负担更轻、满意率更高[4-5]。但住院时间缩短,可能减少患者了解疾病知识的时间,而糖尿病患者的抗感染力较低,切口愈合较慢,并发症相对较多。这些因素给日间手术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通过对该类患者进行前移后延护理模式联合多媒体健康宣教,旨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保障治疗与护理的有序进行。本研究探讨前移后延护理模式联合多媒体健康宣教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眼科2021年6月—2022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通过门诊既往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视力和裂隙灯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②有正常的理解和表达能力;③无既往眼部外伤和手术史。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②近期患有结膜炎和角膜炎者;③合并有青光眼等其他眼部疾病;④既往有眼内感染史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本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查并符合2013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门诊准备
患者在门诊确诊为糖尿病性白内障,完成医生开具的眼科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人工晶体度数测量、OCT、全景眼底照相、泪道冲洗)及全身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传染指标等检验项目及心电图、胸片等检查项目)后,与医生预约手术、谈话签字、留取有效联系方式。同时开具术前预防性抗菌用药,告知用法;发放住院须知,包含核酸检测与防疫要求,监测表提示患者术前3天连续自我监测每日空腹+三餐后2h血糖并将数值记录,手术当日携带入院。
1.2.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技术娴熟的医生在表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1.2.3 护理
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饮食和生活指导,口头健康宣教并发放纸质宣教材料、术后生命体征测量、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实施前移后延护理模式联合多媒体健康宣教,具体方法如下。
1.2.3.1 住院前电话访视:①血糖控制:了解患者连续3 d自我监测血糖数值,评估患者血糖情况,询问患者的饮食结构及习惯,对于饮食控制意识较差的患者给予指导,鼓励适当多进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可延缓糖分的吸收。了解患者对降糖药及胰岛素等药物使用事项的掌握程度,及时纠正误区。②眼部药物指导:了解患者抗生素滴眼液的使用情况,强调用药眼别、频次等。③心理指导:由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心理学知识的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倾诉,疏解情绪,积极配合手术。④行为训练:术前进行适应训练能降低患者术中紧张恐惧情绪,稳定生命体征,提高手术适应性[6]。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耐受力和敏感性,讲解手术过程及配合要点,指导患者练习低枕卧位,使用干净棉布覆盖面部,适应手术中无菌治疗巾的覆盖,指导不耐受的患者联想放松舒适的情景、配合深呼吸进行放松训练。有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以及高度紧张无法适应者予以记录,告知医生根据患者术中的具体情况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⑤发送电子入院单:涵盖核酸检测和防疫要求,住院手续办理的时间和流程,药品携带,饮食准备等内容。
1.2.3.2 住院护理:全程连续应用多媒体健康宣教方式,在宣教的形式上,采取集体健康宣教模式,选择与对照组相同的两名责任护士,宣教时结合多媒体视频、眼部解剖模型、眼部穴位示意图,手术室环境照片、文字资料等,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手术过程及配合要点的理解。多媒体视频由眼科专科护士参与录制,配音护士普通话标准,内容简洁易懂,并经眼科专家审核、修订,兼备了内容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运用多媒体视频与护士示范的结合,强化前移护理中的行为训练,针对适应性训练的方法、必要性、注意事项进行再次梳理。患者出院后主要通过眼部用药预防眼部感染,因此,患者对眼部用药的健康指导需求明显增加[7]。通过多媒体视频讲解正确洗手和滴眼药水的方法,现场再次示范后,患者回复示教,纠正患者不良习惯,鼓励患者使用走廊的免洗手消毒凝胶,让患者及家属充分意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由于患者住院时间的缩短,护士应增加巡视的频次,主动关心患者,倾听主诉,加强沟通,做好病情观察,对于眼压增高的患者,除遵医嘱使用降眼压药之外,再辅以多媒体视频中录制的中医方法眼部穴位按摩,具体可选择选穴印堂、太阳、攒竹、鱼腰、睛明、丝竹空[8]。宣教完毕后留一定的时间让患者及家属提问,进行信息反馈,以了解共性问题,改进宣教的内容。自制多媒体视频在入院接待室和走廊滚动播放,使患者从入院至出院都有获取信息的渠道。
1.2.3.3 术后电话回访:电话回访是通过现代通讯方式与患者进行联系交流,将护理从病房延展到家庭的一种延伸式新型手段[9]。回访护士应语言规范、亲切,普通话标准流利,具备责任心、耐心,对患者的疑问进行准确、真实的解答。回访内容涵盖:患者总总体康复情况,眼部切口有无渗液渗血,是否完成随访、预约下次复诊时间,有无发热,以及血糖控制、饮食指导、用药情况、疑问解答等内容。
1.3 观察指标
1.3.1 焦虑程度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共20题,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对“没有”“偶尔”“经常”“一直”4个等级进行选择,分数越高表明焦虑程度越重。量表得分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通过护理前后SAS的得分差进行比较分析。
1.3.2 并发症
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眼压升高、前房渗出、眼部感染。
1.3.3 满意度评价
出院前由患者及家属不记名填写责任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一共10项,共10分,单项得分1分为很满意,0.9分为满意,0.6分为一般,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对比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P干预前68.38±9.12 68.65±9.99 0.126>0.05干预后57.72±9.97 53.50±9.46 2.131 0.036 t 4.990 6.694 P<0.001<0.00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护理满意度评价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47 ± 0.42)分,高于对照组的(9.26±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这一理念已逐渐在日间手术中应用,其核心为减小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和应急刺激[10],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前移后延护理服务模式,将护理工作延伸到患者入院前,且出院后积极实施延续护理[11],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研究[12-13]认为,部分高龄白内障患者存在焦虑及抑郁双向心理应激障碍。患者术前心理状态极不稳定,既需要手术,又有恐惧感,故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及其对医护人员的信赖程度对手术质量至关重要[14]。而日间手术节奏快,更加剧了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实施术前电话访视可以向患者传递更多信息,增进对手术的了解;刁秀杰[11]发现前移后延式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白内障患者术后焦虑评分,通过预见性心理干预,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不良情绪的根源,分析原因,以患者的文化、信仰、价值观为依据进行心理疏导,对心理负担较大的患者,给予心理支持结合行为干预,进行放松训练,缓解负性情绪,树立治疗信心。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由于受高血糖状态的影响,导致手术耐受性及术后功能性恢复能力较差,对术后视力恢复影响较为严重[15]。而且日间手术患者在院时间短,护士人力与时间上的限制,导致压缩护理时间。因此,提供前移后延护理服务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血糖控制和预防感染上,其中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基础疗法,正确点眼药水是预防感染的关键,结合集中式多媒体健康宣教可以充分将这些重要的知识传递给患者。有调查表明接受集体宣教的患者对教育内容完全掌握的比例与接受传统宣教形式的患者比较差别不大,而集体宣教相对于一对一的传统宣教模式来说节省时间和人力,能促进护患以及患者之间的互动,更适合日间病房[16]。白内障的老年患者居多,理解及反应能力有限,依靠传统教育方法缺乏直观性、形象性,患者仅凭自我想象很难对知识点做到理解掌握[17],通过观看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制作的视频,使健康教育更加科学、直观、生动、易于理解和记忆,且能反复观看巩固知识,激发患者学习热情,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手术后术眼有敷料覆盖,邀请家属共同参与多媒体宣教的学习,消除患者的担忧,促进康复。通过调整健康宣教的时机、方式及形式,可以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升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在日间病房中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运用前移后延护理服务模式,结合多媒体宣教方法,可以解除日间病房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宣教等时间上的制约,将优质的护理服务无缝衔接地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围手术期,不仅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更使护理化被动为主动,体现护理人文关怀的多面性。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医疗护理活动,不但优化了就医体验,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强化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有助于术后康复,对伴有基础疾病的病患,更是能提升自我管理意识,控制疾病发展,值得推广。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