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说《芣苢》是喜悦之情

2023-06-26李传贵蒋磊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视域融合主体间性备课

李传贵?蒋磊

摘 要 《芣苢》篇幅短小,在课堂教学中常被教学主体轻视,导致解读不到位,教学不深刻等诸多现实问题。首要问题表现在论及“怎说《芣苢》是喜悦之情”时,教学主体间存在理解差异:教师在备课和讲授时默认忽略,学生学习容易对此产生疑问。刨根问底找原因,《芣苢》所描绘的画面本质上是一幅劳动的场景,但是学生缺乏对此的共情。劳动为何不苦?劳动者因何喜悦?本文试从《芣苢》中的字词句段、节奏韵律、篇章结构三个角度寻求真凭实据,并以此为基点融合教学主体间的劳动视域。

关键词 《芣苢》 备课 视域融合 主体间性 劳动教育

《芣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亦是一首婦女们在采芣苢时所唱的歌曲。《芣苢》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其教学意义更加侧重“劳动”主题。但是从教材选文所占篇幅的角度来看,《芣苢》作为仅有48个字的古诗经常受到教学主体的轻视,诗歌内容的细读和情志的品味存在不够深刻等问题。

在解读和教学《芣苢》的过程中,教师因占有充分的背景知识,继承俗常的教学思维,往往默认《芣苢》是一曲劳动的欢歌,因此并不追究“喜悦之情”从何而来,也不为此作充分解释。但是不少学生因为缺乏劳动实践的体验,对劳动存在刻板的认知,把《芣苢》中的劳动情景认定为“枯燥”与“辛苦”,不能依赖已有的经验图式体会到《芣苢》中的“喜悦之情”,并且对于上文所提到的“教师的默认”表示难以理解。

理解《芣苢》中的喜悦之情,关键是要辨明劳动之于劳动者的价值。主体间既然存在理解偏差,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要把诗歌内容研读透彻,回到诗歌文本中探寻证据,以“理”服人。

一、雅言:字句中精思“欣喜”意

《芣苢》仅有48个字,何以经典?其深刻内涵藏于字句之中。

“采采”“芣苢”和“薄言”三个词在《芣苢》中出现频率极高,占据全诗篇幅的大半。从三者的关系来看,芣苢是最为关键的描述对象,它的价值决定了劳动的动机和劳动者的心态。芣苢就是车前草,谈及其价值,首先是食用价值,高亨在《诗经今注》中提到,“芣苢即是车轮菜的古名,可以食用,劳动人民常常用它做副食。”[1]其次,芣苢还有药用价值,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清朝人陈其瑞在《本草撮要》中说,车前草有“加速下胎出生”的作用。现代中医也认为车前草中含有的车前草苷具有增强肠道和子宫运动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出芣苢草确实有助于妇女自然分娩。除此之外,刘向在《烈女传》中亦有记载,宋人的女儿嫁给蔡人作妻,但他的丈夫得了重病……她采摘了芣苢草用于治疗丈夫的恶疾,造福了她的婚姻和亲情。《芣苢》所描述的时代——周朝,仍然处于奴隶制社会。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极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不高:在饮食方面,一日三餐需要大量的野菜来补充;在医疗保障方面,依托中草药的处方搭配治疗多数疾病。尽管芣苢已经不乏实用价值,但是因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周朝民间还流行着多籽即多子的信仰,这也赋予了芣苢更为丰富的内涵。

芣苢有着如此多样的价值功用,于人们的生活需求而言,自然是“多多益善”。“采采”在注释中即被明确标注道,其字意乃是“茂盛的样子”,这也意味着芣苢数量的众多可以为更广泛的家庭带来福音,解决饥饿问题,治疗人的疾病。因此,周朝的民众在采集芣苢时所唱此歌谣,既是表达对采摘芣苢的期待,表现遇见芣苢茂盛样子时的欣喜之态,从而对自然世界产生真诚的感激和源于自我的、朴实的喜悦之情。

综合语文教学中所涉及到的《诗经》篇目,其中动词在使用要求表现地非常准确精当,仅表示手上动作的动词就有超过五十个,如采、流、拾、抽、携、拔、招、提等。因此,《芣苢》诗中最关键的字眼还属在章句中有变化的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从单个的字意来看:“采”即采摘,“有”即取得,“掇”即拾取或伸长了手去采,“捋”即顺着茎滑动而成把地采取,“袺”就是一手提着衣襟兜着东西,“襭”就是把衣襟扎在衣带后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从这六个动词中的不同含义中可以明显看出妇人们在采摘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试图将目之所及的车前草都收归囊中。在六个动词的接续变化上也有相应的体现,从一棵一棵地采到一把一把地捋,从采满携来的筐到卷起衣襟盛放芣苢,一番热情、欣喜、急切的采摘景象跃然而生。

二、牧歌:节韵里涵泳“欢乐”味

《芣苢》全诗仅仅变换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咏唱《芣苢》,便能品味几分鲜明轻快的节奏以及和谐优美的音韵出来。《芣苢》本就是唱起来的歌谣,若是试图了解它向读者表达出的情感的全貌,务必要恢复或者是考量诗的节奏和韵律。

《芣苢》是一首具有独特的民众从农事时歌唱和表现劳动者艺术技巧的古诗。就内容而言,它确实很简单,因为这是周朝的劳动妇女们在劳动中即兴演唱的民歌,没有文人诗的印记,甚至连“重复的文字”也都很简单,甚至有完全口语化的色彩。然而,它有自己的意境和情感,它的意境和情感主要来自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在阅读这样的诗歌时,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认知,在吟咏时着重兼顾它的内容,丰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在表达情感上的需要。

如果用现代汉语来读《芣苢》,它似乎不那么押韵了,但我们坚信古人唱的民歌一定是朗朗上口而押韵的。“芣苢”句末的“之”字是语气词,既不被包括在诗歌的内容中,也不在押韵的音律里;全诗分为三韵:第一段的韵是“采”和“有”,第二段的韵是“掇”和“捋”,第三段的韵是“袺”和“襭”。“采”和“有”属于古音之部,都是上声。“掇”和“捋”是古音月部韵,皆为入声字,现代的吴音还尚能还原其韵味。第三段的“袺”和“襭”属于古音质部韵,在现代粤语中仍然保留

着。通过尽可能还原古音古韵进行吟诵的形式,再读《芣苢》不难发现诗歌的前两句读起来以上声为韵,表现出采摘者的动作悠缓而心绪愉悦高亢之态;《芣苢》第二章即第三四句以入声为韵,凸显动作上的加速与歌唱时情感上的欢快。

除了涵泳《芣苢》所押之韵,和《诗经》中众多经典诗歌一样,它也用叠字连绵的表达方法。众所周知,涵泳节奏和韵律可以状物、可以拟声、可以穷貌。《芣苢》以“采”叠字,就是为突出“茂盛的样子”,表现高亢而激动的情绪;以“采采芣苢,薄言……之”叠句,组织动词,描绘动作连续后而产生的画面:一开始,当她们看到茂盛的芣苢时,她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到高兴,心情高昂,行动轻快;然后采摘的动作慢慢转变为快速,手指和手掌相互配合,让人仿佛看到了妇女们在采摘时相互竞争的画面;最后,她们不舍得离开,不得不用一只手把裙子拉起,然后把垂下来的衣襟放进腰带去,试图实现更大限度的满载。这幅画面里有一群朴素热情的妇女,大片范围里生长的车前草,有秩序的动作和掩饰不住的喜悦表现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依相生,也造就了简单的生活方式、淳朴的民风,劳动而获的欢乐。

三、艺范:结构上体察“满足”感

《诗经》之中普遍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芣苢》也不例外,每一章只变换“动词”,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因此,在结构方面展开分析可以将其划分为“语言结构”和“篇章结构”,以便于更深刻地了解和研究诗歌在整体层面上的意涵。

在语言结构方面,《芣苢》使用的手法是将单句意象与图形意象相结合。单句意象的表达主要体现在视觉对动作的记录上,用六个动词的连贯和迭换形成“意象链”,从而凝聚作者、读者和听众的精力[2];图形意象则体现在全诗对芣苢的描绘之中,关键是体会“采采”一词背后的深刻内涵。鉴赏诗歌如何悟情呢?立足物象和意象的解读以及统一后,形成真实而和谐的“意境”,从“意境”中体会和把握情感,而“意境”的形成中往往涵括着一系列的“意象链”,不止于某个单一的“意象”或者是静止的图形,因此可以有效证明诗歌中的“渐变式”意象链就是受众体察《芣苢》是否为“喜悦之情”的关键证据。回顾“渐变式”意象链中的动词要素,它的渐变说明了它有持续的动力,即外驱或是内生的价值立场。《芣苢》的叙事背景在周朝,一个没有雇佣制的时代下,民众的行为多是自发性的,这可以说明采摘芣苢的行为产生以及采摘动作的加快根本源于妇女们生活的热情和欢愉的心情。

在篇章结构方面,《芣苢》开门见山描写采芣苢的情景,继而以动作上的连贯、对比和重章叠句的方式叙述全诗。而《诗经》中常用“赋、比、兴”这三种基本诗法,《芣苢》主要是用“赋”,即平铺直叙、铺陈或排比。综合二者来看,开门见山和平铺直叙,重章叠句和铺陈排比之间关联甚是密切,这也说明《芣苢》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赋予篇章结构背后更为丰富的内蕴。其实从《芣苢》48字组成的诗篇整体设计上看,最大的特点就是“变”与“不变”,所谓“变”就是推动情景画面的演进记录“采摘芣苢”的生动行为,“不变”就是通过排比铺陈突出简单而热衷的“芣苢采摘”这一生活事件,两相结合可见“事”是不动的,而“人”是能动的。事件的发生、发展与延续决定了人能够在劳动的过程中调整心态,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并且在这种智慧参与的过程中平衡“付出”与“收获”之间的“满足感”,这本就是劳动的真谛。

矜持不苟做学问,虑周藻密解文章。细品罢,可以看出《芣苢》中的喜悦之情,不仅源于车前草本身具有的实体价值,并且有主体行为参与而收获的欣喜与欢乐,更喻指了在劳动过程中自寻生活情趣的价值立场和实践范式,蘊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活哲学和艺术特色。文章篇幅越小,内容越是精要,其意涵越是深刻而丰富,即便是解决“怎说《芣苢》是喜悦之情?”这一方面的问题也不可糊涂、轻视、得过且过。因此在解读和教学《芣苢》时,应该重视起来:从细节处抓“字眼”品味《诗经》雅言,在形式上讲“生动”吟咏牧歌,立足整体贯彻“主题”提炼艺术。

参考文献

[1]高 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张其俊.以意象链解析构建意境新探[J],东坡赤壁诗词,2008(02):53-56.

[作者通联:李传贵,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

蒋 磊,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

(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视域融合主体间性备课
基于视域融合视角的古诗教学变革研究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
论现代释义学的“前世”与“今生”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