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Learning理论的在线教育质量提升实践与探索

2023-06-26张近乐燕云捷

在线学习 2023年4期
关键词:在线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

张近乐?燕云捷

西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基于E-Learning理论,深入开展在线教育质量提升实践,在在线教育治理、人才培养、供给服务、云网空间、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E-Learning理论 在线教育 人才培养 质量提升

在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国高校普遍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活动,但是线上教学在学校统筹与管理、教师线上教学与学生线上学习、资源建设与平台应用等层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困难。

1.观念急需更新,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认识不足。认为在线教育就是传统的线下课堂的简单平移,简单地理解在线教育就是线上教学。二是质量不高。线上教学组织形式相对单一,缺乏互动,缺少学习体验;线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还不适应线上学习,学习效果不好。三是管理不顺。学校对教师如何开展线上教学、学生如何进行线上学习、线上课堂教学秩序如何维持等问题,缺乏统一筹划,在线教育教学、教师考核体系和工作激励机制、学生考核体系等方面有待完善。

2.技术支持不强,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一是线上教学实验技术支持不强、专业人才缺乏、数据处理滞后,实验课程的虚拟仿真研发和供给不足,部分线上教学平台不稳定。二是技术能力仍需加强。一些教师运用线上教学平台各类工具的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对学生线上学习的支持服务还需加强。三是网络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支撑线上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学校优质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线下优质教育资源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资源建设不足,缺少实践应用环节

一是线上优质授课资源缺乏,课程数量不足、质量不一。二是线上资源内容枯燥、交互不足,常常只是把教材搬到课件里,学生的学习容易陷入被动和死板。三是实践环节有待改进。

4.教学需要强化,教学效果难以把握

一是学习个体缺陷。线上学习毕竟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线下现场教学, 缺乏教师现场深度参与。二是线上学习要求学生应更加自觉,学生是否真正学习, 是否适应学习新方法和新工具,老师无法把握。三是学生互动、作业和测试,难以保证教学效果,部分课程自学效率较低。

5.线上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支撑与服务高校线上教学开展的平台虽然多种多样,多数平台均设有对学生的评分功能,但是尚未形成线上教学的综合评价机制。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自行设置权重比例计算成绩,评价内容一般包括作业、课堂互动、签到、课堂音视频、章节测验、PBL、章节学习、讨论等,最终形成学生线上课程学习成绩,但是无法避免部分学生代刷课、音视频观看不认真、线上讨论模仿与抄袭等现象,教学效果评价依托平台的数据监测难免存在偏差,教学效果缺乏系统评价指标。

E-Learning 理论对在线教育的启示

对于E-Learning,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归纳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强调基于线上的学习;二是强调网络技术的有效支撑;三是强调线上内容与网络资源相结合,即利用网络技术对教育实施过程发挥引导作用和进行改造。E-Learning实现了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的目标,从而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E-1earning促进了传统教学中师生间的关系改变,具体而言,教师由知识内容的传授者、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激发者、教育进程的引导者;学生由知识内容的接受者和被灌输者, 转变成为主动学习者、知识的获得者、过程的参与者、个人目标的追求者。

基于E-Learning理论的在线教育质量提升

基于E-Learning理念,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主动适应新时代在线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转变在线教育理念,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促进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促进了在线教育与高校育人全环节、全要素、全方位的深度融合。

1.理念赋能,强化内部统筹,促进在线教育治理模式创新

一是在线教育工作统筹。学校成立在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线上教学协调机制,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程思政中融入“家国情怀”和“三航”精神,着力创新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有力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二是线上教学计划统筹,把在线教育纳入学校正常教学组成部分,统筹安排线上教学计划,保证教育教学进度。三是线上平台管理统筹,制订了学校结束网络教育试点工作方案和风险防控预案,建立了学籍管理与学习支持保障服务、双轨运行学生管理、校外学习中心双重联系、教学监管、工作学生托管等工作机制,切实履行办学主体责任,着力化解网络教育风险,确保网络安全。

2.转变观念,坚持教学改革,促进在线教育培养模式创新

一是聚焦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基于创新能力和急缺专业技术人培养,建设了1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特色培训基地,为航天三院、西航动力等10余家国防企事业单位,开展线上线下教育培训63个班次,累计培训3500余人次。二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基于胜任力提高、绩效目标实现、满足职工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等三个方面进行设计,采取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办法,形成了以“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个性发展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为模块的校企合作在线教育课程体系。三是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学分互认。学校立足企业战略发展、服务社会需求,采用线上课程直播、录播与线下面授讨论、送教上门等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实现部分非学历培训课程与学历继续教育课程的学分互认和学分置换,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3.资源协同,坚持共融共享,促进线上供给服务模式创新

一是加强技术革新,升级技术支撑。持续加大投入,优化线上教学平台,2021年投入300万元,全面建成“教学+教务+服务管理”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线上学习环境,建设形成了特色化、规模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平台。二是丰富教学资源,共享精品课程。采用“80+X”学分模式(X是实践课)。X中的许多课程是非学历教育精品培训课程,将其反哺到非学历在线教育体系之中,形成了“核心课程讲座+热点案例剖析+座谈交流分享+现场教学考察”的在线教育教学服务模式。三是重视教材建设,提升课程质量。自编教材《管理信息系统》获评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计算机网络》获批陕西省优秀教材,并入围“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评选。

4.科技智创,坚持“教学共生”,促进云网空间内容创新

一是积极鼓励在线教育教学设计创新。学校每年举办线上教学法大赛,鼓励教师参与线上教学改革与研究,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二是促进师生教学互动与反馈评价。根据学生上网习惯,组织开展线上趣味知识问答、视频或教学课件弹幕等活动,提高互动的趣味和频次。三是规范教学组织。学校专门成立了线上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线上教学改革委员会,根据线上教学特点和要求,聘请学校13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的教授为专业负责人;制订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授课标准,开展个性化的线上教学,实现了从“以教为中心”到“教学共生”的根本转变。

5.教学评估,构建评价指标,确保在線教育教学取得成效

基于 E-Learning理论,学校构建了在线教育质量指标体系,内容包括:办学定位、办学条件、教学与管理、质量保障、学生支持服务、校外教学点管理、特色创新等7个一级指标;党的领导、发展定位、师资队伍、资源建设、技术支撑、经费保障、专业建设、课程教学、考试管理等18个二级指标;办学理念与目标、教学队伍建设等34个观测点。通过构建在线教育质量指标体系,学校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措施,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的新机制;建立健全了在线教育模式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内容,实现了在线教育成果综合评价等;同时完善了在线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基金项目:2020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0P020);2022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研究课题(2022WSYJ100248)】

(张近乐,教授,博士生导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燕云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网络教育学院评估办主任。西北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

猜你喜欢

在线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提高机械原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慕课中美应用差异的四大原因分析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