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展现实技术下的数字文化记忆构建

2023-06-25崔家伟王爽爽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1期
关键词:构建途径

崔家伟 王爽爽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部门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诗画中国》通过诗、画、舞、剧、曲等艺术形式,融合XR、CG、裸眼3D、全息影像等先进技术手段,挖掘中华千年历史文脉和艺术长河中的美学价值。文章从文化记忆维度和视听效果层面出发,探究超现实技术推动下文化记忆构建的数字化、技术化、灵动性特征,以及如何进一步激发记忆主体的非结构化多感官融合、全景共情、沉浸式体验和文化记忆的再构建。

[关键词]扩展现实技术;数字文化记忆;构建途径;《诗画中国》

一、基于扩展现实技术的数字文化记忆构建的可行性

(一)扩展现实技术的内容结构

扩展现实技术(英文为Extended Reality或者Cross Reality,常见的缩写简称为XR或ER等)是指多种数字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三维扫描技术等核心技术配合一系列可穿戴仪器的综合技术下所呈现的一种虚拟与现实相融合、人类与虚拟信息能够及时互动的数字化环境。

扩展现实技术(以下简称XR)目前主要包括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和MR混合现实技术(表1)。AR技术是将展现出来的虚拟信息叠加在现实事物之上,如若搭建的场景都是虚拟的那就属于VR技术领域。MR与AR的关键区别就在于现实事物能否与虚拟信息进行实时交互,信息能否做到及时反馈,如果可以做到那就属于MR技术领域。

(二)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时代背景

当下,文化和科技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坚定文化自信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这样的发展模式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效能的重要引擎。

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编制了《中国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战略研究報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一个高度追求集成创新、应用创新的领域。当前,人工智能、XR、AIoT等数字技术已逐渐矩阵化与聚合化,极大地拓展了文化创作、传播和体验的途径和方式,深度影响和重构了文化的形态、结构和价值追求”。其中,XR以多感官刺激与沉浸式体验的特色功能,在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中极大增强了文化的生命力,进一步在人们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嗅觉等方面改善文化传播效果,重新构建人们的数字文化记忆。

我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发展模式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置于历史与时代的大命题中,并以此谋篇布局、融会贯通,借助多元的技术手段,充分展现中国美学,有利于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诗画中国》的数字文化记忆构建途径分析

(一)《诗画中国》节目概述

《诗画中国》是一部以中国经典名画作为内容载体和特定场景,与诗词、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跨界融合,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创意性舞台表达来打造文艺精品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其充分展现中华历史、山河、文化之美,用当代视角解读经典作品的深厚文化内蕴,抒写中华文明的新时代精神气象。

1.节目组织和流程

《诗画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部门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节目主持人为撒贝宁,特邀赏卷人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每期节目会邀请四到六组开卷人作为嘉宾,如李光复、郎朗、杨德战、廖昌永、王佩瑜等。开卷人会应用不同的科技手段和多样的艺术形式对一部作品进行舞台呈现。

《诗画中国》的节目流程为“开卷—入卷—品卷—合卷”。开场由主持人撒贝宁结合古诗词及时代特征作开场词,进而阐述本期主旨,之后赏卷人范迪安、康震、吴为山入场,再由主持人依次请出本期的开卷人。开卷人表演前都要先对其所展示的作品进行简要介绍,介绍时要引用与此画作相映衬的诗句,介绍完毕则进行作品的呈现。开卷人表演结束后,与主持人、赏卷人一起赏析画作和诗文。

2.绚丽的艺术作品

《诗画中国》作为一档大型季播节目,延续每季11期、每期90分钟的基本模式。节目组在策划初期整理了近千幅诗画作品,从中筛选出40余幅画作和50多首诗文,这其中有笔端浩气展虹霓的《竹石图》《公孙大娘舞剑图》《万壑松风图》等传世名作,还有《江干雪霁图》《东庄图》等诗画交融的典范之作。节目的主题设定也独具特色,包括《出水芙蓉图》中“莲”所指代的高洁淡雅之“理想”、《四景山水图》随画家移步换景而变化的“心境”、《黄鹤楼图》中每一楼层都是堆砌沉淀的“时光”、《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中金陵古城市井的“生活”。

从《诗画中国》每期的主题可以看出由“生命”到“生机”再到回归“生活”的现实生活,由“美丽”到“精神”再将其转化为“理想”,最后成为一种“心境”,正如我们的心灵世界。这也正是《诗画中国》要向观众传递的思想与力量。

3.传统诗画呈现形式多样

《诗画中国》推出的画作主题有山水、花草、动物、人物、风俗等。节目中每一幅画作的展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话剧、舞蹈、歌曲、器乐、武术、戏曲、动画、配音、朗诵、书法、剪纸、音乐剧、走秀等。在作品展示时,《诗画中国》又融合了裸眼3D、全息投影、XR、CG等现代化技术。

(二)记忆主体多感官互通与沉浸式体验

《诗画中国》每一期诗画舞台展示都大量结合科技手段,将中国古代的诗画与当代的舞台表演融为一体,舞者在山水中跳跃,仿佛在与古人对话。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呈现形式使得观众在观赏时可以更深入地走进画的世界。与此同时,中国古画里面的山川林木、花鸟鱼虫等元素突破了二维图像限制,再一次被科技赋予生命,最终令作品在呈现时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传播效果更具沉浸性、超现实感。

1.舞台呈现的对比

相较于传统线性播放的二维影像,《诗画中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呈现的舞台效果更为逼真。表演者仿佛置身于画作之中,游走于千百年前画家所构造的艺术世界,在虚拟环境中与画家进行穿越千百年的对话。传统动态影像能观看的内容局限于拍摄成品(表2)。

纵观虚拟现实技术目前的应用与呈现形式,我们可以看到虚拟现实影像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虚拟现实影像在制作上结合了实景拍摄与CGI处理技术,在呈现上以360度全景视频形式为主,以视觉奇观与文化奇观为主要表现对象,注重用户体验和强沉浸感,在交互上仍然以视觉交互、动作交互等初级交互方式为主[2]。

2.诗画艺术呈现的效果分析

《诗画中国》节目中大量作品的呈现都是静态艺术与动态艺术的融合,节目组结合先进科技手段打造科技艺术性舞台。其中,《溪山行旅图》《出水芙蓉图》《湘君湘夫人图》《李白行吟图》《货郎图》等画作都运用了以XR为主的多项先进技术来丰富舞台布景,在文化和科技融合下呈现一段段专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诗画中国》部分具体舞台效果描述如下。“山高水长,物象万千”,在巍峨高耸的山峰中,老翁与行旅人跨越千年终于相遇,演员进入范宽的画作中为观众带来超现实的舞台表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芙蓉仙子在莲花中翩翩起舞,周敦颐泛舟湖上静静观赏自己笔下的花之君子,将《花莲说》的历史性场景呈现在舞台之上。对《李白行吟图》,节目摄制组展开想象,让演员化身李白行走在基于诗句所构建的空间之中。《诗画中国》结合大量的诗文搭建了一个专属于李白的虚拟环境,同时将身处于现实世界的观众带到这样的虚拟场域中。

在《货郎图》的舞台表演中,小演员戴上VR眼镜,通过三维动画,带领观众进入这幅画卷,以第一视角开启一场奇幻旅程[3]。小演员在虚拟世界里还结识了伙伴“小泥人”,其中,蒲扇变成孩子们的独木桥,书本变成楼梯。“小泥人”一边为小演员介绍货架上的东西,一边共同躲避货郎。《货郎图》舞台表演的别样画面效果不仅勾起众多观众的时代记忆,还让观众通过孩子的视角来追溯历史。这样的艺术性设计也使李嵩这幅画作生动灵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展现南宋时期繁华的商业、技艺高超的手工业者等各类风貌。优质的舞台制作也会赢得观众的正面反馈。《诗画中国》前两期节目播出后,网络话题阅读量超10.8亿次,视频播放量达1.2亿次,185个话题登上各平台热搜热榜,海内外广大观众好评如潮[3]。“神级现场”“长知识了”“央视就是牛”“恢宏大气”等都是网友对《诗画中国》的评价。

(三)数字文化记忆构建途径的特色

XR构建的数字文化记忆具有数字技术性、生成性与灵活性特征,可以激发主体产生更多情感,进而影响记忆的再构建。正如阿莱达·阿斯曼(Aleida Assmann)所言,记忆不再被看作是痕迹和存储器,而是被看作一个可塑的团块,在当下不断变换的角度中不断被重新塑形[4]。

1.以数字技术为媒介

在《诗画中国》的舞台上,节目组通过数字化手段突破中国传统画作与诗句文化的图像性、文本性,对画作进行多维度重构。记忆的建构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媒介。任何一种记忆被构建的过程都离不开媒介,不同的媒介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传统的文化记忆构建媒介首先为文本记录,人们主要将文化书写在物质载体上,例如古籍、古画等。其次是亲身体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许多名胜古迹留存在祖国各地,文化记忆受众可以切身去感受并进行记忆构建。最后是精神传续,不论是教育、科技方面,还是文化方面,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总是在不断传承发展。与这三种媒介相比,XR对数字文化记忆的构建必须通过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成像技术、网络技术等)来实现[5]。

2.内容的真实性和生成性

对中华文明中的诗画文化来说,其流传至今的第一手资源大多是历史文物真迹。这些保存下来的真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内容的真实性和生成性。依托XR等数字技术,我们可以对文物进行识别扫描进而形成新的数字文物。《诗画中国》中对古画与古诗的内容定制往往取决于文物本身的环境空间,节目组通过数字技术制作相应的虚拟场景或者将古画与古诗具象化、三维化地呈现在舞台上。

3.突破时空限制

数字文化在时空上具有灵活性,其以沉浸式技术为依托,使得文化记忆不再受限制于某一空间并可以通过互联網技术广泛传播。人们通过扫描VR识别码或者AR信息码便可以随时随地沉浸式观赏文物。通过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将二维画作进行数字转化,让受众形成新的数字文化记忆,在这样虚拟信息与现实交互的空间之中,文化呈现形式也更加多元化。文物展览不再限制于博物馆或者纪念馆中,受众可以主动沉浸于数字文化所构建的记忆中。

4.体验者共情

文化客体通过XR进行文化记忆构建,以沉浸技术为核心,通过多感官的刺激途径为记忆主体带来超现实体验。不同于传统模式下以视觉刺激为主的静态感知,《诗画中国》为受众提供了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维度感知空间,在这样一个多感官、沉浸式空间中,受众将从“观看者”转变为画中人物从而进入古代世界。将第三视角转化为第一视角,受众会产生更为强烈的情感体验和真实感受,进而推动文化记忆的构建与产生文化认同。

三、透过《诗画中国》对数字文化记忆构建

提出建议

在《诗画中国》节目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期的画作都具有一定奇观性,XR下的数字文化记忆构建需要对记忆内容进行选择,但是在构建数字文化记忆时XR选择哪些内容?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怎样实现个体记忆中主体与主体的交流?结合以上问题,文章透过《诗画中国》中XR对数字文化记忆的构建来分析“科技+文化”的传播模式在未来的潜在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一)扩大数字文化记忆内容的选取范围

关于构建数字文化记忆,其中存在一个核心问题:虚拟现实技术所构建出来的记忆究竟是谁的记忆?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虚拟现实技术本身成本较高,其对操作人员、研发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较高。因此,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上,AR、VR技术在虚拟影像上的应用仍然有限,这些技术尚未成熟。数字文化记忆形成过程较为复杂,且其中的文化客体范围相对广泛,所以虚拟现实技术会对记忆内容进行遴选。在数字文化记忆构建过程中,虚拟现实技术选定素材时会选择“俗”文化以服务大众,长此以往会使大量的“雅”文化渐渐淡出大众视野。因此,虚拟现实技术所构建的数字文化记忆较难做到雅俗共赏,这些数字文化记忆主要方便大众集体记忆。这些数字文化素材在视听传播上难以满足个体需求。

所以,XR在选取数字文化记忆内容时应尽可能开拓个体情感记忆素材领域,要遵循雅俗共赏的原则,在大众的数字文化记忆构建过程中,打造专属于记忆主体个人的数字文化记忆。纵观当前社会,我们谈及的更多为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是由个体记忆构成的。人是记忆的主体,在XR构建数字文化记忆的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也会随之显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个人记忆与社会记忆相互交融,我们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来整合大范围的文化资源,并且利用虚拟技术更加全面、生动、逼真地展示文物,从而使文物脱离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真正成为全人类可以拥有的文化遗产。

(二)减少移情效果的产生

XR本身具有沉浸感、交互性的特点,正是这两个特点使其更注重构建内容的新颖度。因此,大部分的虚拟现实影像都是一些视觉奇观、文化奇观,这些奇观往往会脱离人类社会的一般日常生活空间。对普通受众来说,虚拟现实所创造出来的场域无法与其日常生活的场域相融合,因此受众在XR构建数字文化记忆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共鸣较弱,在视觉、听觉等多感官体验上效果较差。正如萨义德《东方学》中所描述的一种地缘奇观的想象性呈现,建构的是一种神秘、苦难、破败的他者文化记忆,这是需要虚拟现实记录影像创作者尤为关注的[6]。因此,我们通过XR构建的数字文化记忆也应该减少奇观的比重,推出更多专注于人类社会日常生活的虚拟场景。在与自身联系更为紧密的场域中,受众也会产生更深刻的体验感。

四、结语

“文化+科技”传播模式具有无限的发展效力和潜力,通过科技手段构建起的数字文化记忆也将更加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其在构建大众的数字文化记忆时,会在挖掘本民族文化底蕴的同时对个体记忆进行开发,通过创建数字文化记忆,来实现文化共同体的全面发展。依托XR,我们可以进一步助推文化产业形成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模式,将科技注入文化保护工程,实现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的现代化。XR具有对历史文化记忆进行数字化重塑与构建虚拟场的作用,其通过调动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是嗅觉来传播文化信息,不論是在文博类场所还是游戏、影视等媒介中,都可以使文化传播效果大大提高。依托XR构建人类的数字文化记忆,也是未来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认同、助推文化传播发展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胡超峰.试论VR电影语系新特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12):163-164.

[2]周志奇.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1(10):74-75.

[3]思接千载!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J].中国广告,2022(10):48-50.

[4]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于明艳.VR技术下的红色文化记忆构建[J].晋阳学刊,2020(06):132-135.

[6]徐小棠,周雯.建构数字文化记忆的辅助工具:虚拟现实记录影像的美学特征及其文化外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12):60-66.

猜你喜欢

构建途径
当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建设的有益探索
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中国小说英译译介模式构建探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原则与途径探析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高校学习型社团对学风的影响及其构建途径
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
高中英语生态课堂构建途径初探
浅谈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和途径
关于高中数学建模思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