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依据·教法选择·评价模式:任务群教学设计的三重考量
2023-06-25许三珍
许三珍
摘要:任务群教学设计需要对目标制定依据、教法选择和评价模式三方面做权衡和考量。任务群教学的目标确定依据是多元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内容特点。任务群教学的过程设计要坚持创生取向,教学方法须适情而定,突破“唯情境论”。任务群教学的评价设计,要突破“目标模式”,采用“过程模式”。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评价模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语文新课标”)构建了18个学习任务群,明确了每个任务群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强调情境的重要性,倡导开展多元评价,促进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这对指导教学有显著意义,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偏差,本文就任务群教学的目标设计、过程设计和评价设计三大环节出现的典型问题做剖析,试图找到理性回归的方向。
一、教学目标设计:多维观照,聚焦篇性
任务群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是什么?有研究者认为文件规定便是依据,如“依照课程标准中的相关目标要求,确定教材文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而组织教学”[1]。广大专家、教研员、名师进行评课时,往往翻开课标,对标对点,凡发现“出轨”的目标或内容便嗤之以鼻,这有滑向本本主义的危险。
诚然,课标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并非单一的,须综合考量教情、学情、教师素養、教学条件、内容特点等因素,如果定于一尊,把某些条目奉为不二法门,便会极大限制教学的创造性。如高中语文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目标与内容”,第一点要求理解形象、品味内涵、知晓写作意图,第二点要求把握艺术表现形式,第三点要求探究写作规律并尝试创作,第四点要求写读书笔记。昆明市第十四中学一位教师在执教《沁园春·长沙》《登高》《将进酒》等文学作品时,设定了如下目标:根据诗歌情韵创作个性化的吟咏调,展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调动,教学成效显著——该目标不是学习任务群的条目预先规定的,而是具有超越性的,以积极的姿态发掘了文本价值并促进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教学目标要兼具规范性和超越性,其整体方向应由文件指引,但具体行进不应被预先规定,要具备适时创生的品格。
在多元的目标确定依据中,尤其要强调关注文本内容特点的重要性,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应立足于教材文本。课标的相关指示,是对普遍性的一种界说,不是特殊性的具体描述,如果不顾文本特性,生硬地套用同一目标模式,便会限制特定内容深层价值的挖掘。在依据文本特性确定教学目标时,须充分开掘篇性,即“文本中体现的作者言语表现上的独特智慧和个性”[2]。汲安庆教授在《聚焦篇性揭秘的语文教学目标确定》中强调要顺应文本个性确立教学目标,认为“大凡经典之作,都有属我的篇性”“引领学生关注文本篇性的开掘,不仅是顺应创作的应然规律,更是呼应阅读教学的本质需求”[3]。研究者徐志伟就《咬文嚼字》给出了依据篇性设定教学目标的范例:首先明确《咬文嚼字》的篇性:容广博的知识性、深刻的哲理性和随笔的自由性为一体。这三点是教学设计的基点,据此一一对应确定教学目标:1.梳理引文、典故,了解文艺随笔蕴含的知识;2.归纳作者的独到见解,感悟文艺随笔的深刻哲思;3.玩味语言,体会文艺随笔开合自如的文风。昆明市五华区2021年中学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中,一位教师在进行《芣苢》《插秧歌》的整合教学时,也根据篇性确定了以下目标:1.能读出两首诗的不同节奏和情韵;2.把握两首诗动词的精妙之处;3.感悟劳动之美,理解劳动意义。这三个目标根植于怎样的篇性呢?音韵节奏上,《芣苢》舒缓、自由;《插秧歌》则紧张、急促,都是入声韵。动词使用上,《芣苢》的动词描绘的动作轻柔细腻,《插秧歌》的动词则刚劲有力。劳动特点上,采芣苢的强度轻、节奏缓,插秧则强度大、节奏紧。情感抒发上,《芣苢》传达出收获的喜悦,《插秧歌》传达出播种的急切。两首诗画风迥异,但都体现了劳动的动作美、心态美和精神美,展现了劳动创造价值、维护生存的本质意义。两首诗的篇性相反相成,进行整合教学便形成了对立统一的美。文本是有“个性”的,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予以充分关注,彰显文本的独特价值。
二、教学过程设计:鼓励创生,教法择优
任务群教学实施过程的设计首先要明确价值取向,继而进行教学方法选择。
(一)教学实施取向:相互适应,鼓励创生
课程与教学实施有三种取向:第一,忠实取向,即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实施。第二,适应取向,即课程设计者与实施者双向互动,适时调整。第三,创生取向,即把课程实施视为师生在教学情境中共同创造新经验的过程。高中语文新课程坚持适应和创生综合取向,又以创生取向特点最为明显。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提高教师水平,发展教师特长,引导教师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教师可根据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程度,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教学风格,有规划、创造性地实施教学。”[4]这是典型的创生取向。真正的课程并不是既定的方案,而是情境化、意志化、实践化的,教学实践能赋予课程新的意义。
而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取向,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是课程层级的客观规律使然。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划分了课程层级,认为课程的宏观计划属于理想课程(ideal curriculum),这种计划被确立为文件、教材等即为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执行者对正式课程的理解、领悟和诠释即为感知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以个人感知为基础进行实际教学呈现出的样态即为运作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学生从运作课程中获得的经验、技能等即为经验课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古德莱德发现,某个层级确立的课程并不能完全被另一个层级领会或实施。课程标准属于正式课程,教师对它的领会并不完全一致,故感知课程是高度个性化了的,随之而来的运作课程、经验课程自然一致而百虑。实际教学中,每位老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对“正式课程”的感知,也正因此才造就了运作课程的丰富多彩,促进了课程意义的建构。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施,要鼓励创生,营造百花齐放的局面,教学方法的选择自然也应灵活多样。
(二)教学方法选择:因情制宜,灵活多样
新课改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备受瞩目,“情境创设”似乎成了“学习任务群”的骈体兄弟,二者“出双入对”。而对“情境”的重视首先来自高中语文新课标,其中“情境”共出现了33次,而2003年版课标仅出现了3次。于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涨,有论者认为“任務情境创设的效果决定着整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效果”(董健,2020),有论者认为“真实的情境是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起点”(张春华,2020),有的甚至认为“实现‘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统整学习,这是与世界接轨的语文课程学习方式”(杨帆,2021),等等。这或多或少带着一定的盲目性。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情境”解释为“情景;境地”[5];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境等。”[6]可知,“情境”是具体情形和状况的统一体。高中语文新课标将情境划分为三类: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以此考察教学,几乎没有什么不是情境化的,因为就连“名词解释”都是有情境的——有学科认知情境,就连让学生读一首诗也是有情境的——有个人体验情境,这就导致了“情境”概念的泛化。而教学具体实践中常用的“情境”概念是狭义的,专指社会生活情境。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活动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素养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坚持个体经验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决定教学效果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的能动性之所以被调动,是因为教学情境中有某些特征在刺激他,学生对这些刺激做出反应,产生个体体验。
“情境”是新课改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词,但情境教学法的适用范围及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对此,首先要审视情境教学的形式化倾向,其次要反思情境法“垄断”教学的问题。
首先,时下语文教学情境创设形式化严重。随着教学注重情境的呼声高涨,实际教学中的万能情境便应运而生:某报刊要做某方面的评选,请你写推荐语表达观点;请就某个点写文章向某刊投稿;请为某刊写卷首语;请写一封信给某某谈论对某问题的看法;假如你穿越到古代会如何,或古人穿越到现在又如何。上述情境可谓“狗皮膏药”,哪里都可以贴,什么内容都可以往里套,然而这种情境是不会促使教学发生质的变化的,叫做伪情境。伪情境只是一个空壳,与内容没有实质性联系,犹如一个空碗,盛饭也行,盛汤也行,盛水果也行,食物的味道并不会因为容器的改变而改变。而真正的情境内容与形式有密切关联,内容改变会限制情境功能的发挥,情境改变也会影响内容的呈现,犹如温度计的三棱形玻璃外壳与水银的关系,外壳的材质、形状发生改变,温度计的功能便受到严重影响;而内里的液体也不是什么都行,必须是水银。情境创设,要“去伪存真”。如一位教师执教《饮酒》组诗时,让学生设计请柬,邀请陶渊明饮酒。该情境对内容的学习几乎没有作用,可以说是人为制造“教学事故”,它将学生的精力转移到请柬设计上,学生不得不挖空心思琢磨请柬格式,绘制请柬图案,斟酌请柬用语等等,而忽视《饮酒》组诗言语表现力的深度挖掘。真情境的创设如南京市第一中学包旭东老师执教《始得西山宴游记》设计的:永州拟打造西山文化体验区,你将参与设计,请根据课文完成任务:1.拟于山巅建观光亭,请为该亭题匾额及对联;2.创作一段介绍西山自然景观的推介词;3.撰写一段文字解读“西山文化”的精髓。该情境,形式和内容水乳交融。三个情境任务倒逼学生主动研读文本,从基础的翻译到更进一层的景物描写赏析,再到深层的文化感悟,调动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究文本。可见,真正有效的情境,是形式和内容的深度融合。
其次,教法选择须综合考量,选择最优。情境教学法只是诸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而实际教学往往不顾具体情况,形式化地创设情境,将其他更切合教学内容和学情的方法抛诸脑后。历史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是有其局限性的。李卫东指出,20世纪20年代,情境教学法颇为流行,朱光潜、叶圣陶等大家也推崇该法,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创设生活境遇,促使学生自主发展。该方法在教学中发挥了一定效用,但仍有诸多问题,教育史家李杏保和顾黄初认为,“忽视学科知识本身的独立性和内在联系,一切从儿童的生活需要和有限见闻出发而组织教学,这就违背了教育科学规律”。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该方法渐趋“没落”,以后便难以为继了。李卫东审视当下的语文课程改革,发现又重现20世纪初的实践偏差,动辄以大项目、大任务、大情境为驱动,让学生编文案、做产品,导致学习空心化。[7]
教学方法的选择须综合考量教学目标、内容性质、学生特点、教师素养、环境条件、教学时间等因素,不能用一种方法“垄断”教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以言语启发为主的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以行为强化为主的练习法,以探究总结为主的发现法,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欣赏教学法,以场景体验为主的情境教学法等。比如《琵琶行》的学习,要感受琵琶声浊重、轻灵、急促、缓和的特点,用欣赏教学法最佳;《孔雀东南飞》和《氓》中婚姻悲剧成因的探究,则要用发现法;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学习,教学之初适合用讲授法,后期强化则要用训练法;《复活》《玩偶之家》中人物矛盾性格的分析适合用谈话法、讨论法;古诗词吟诵规则的学习,演示法最佳;综合实践性任务的完成,如“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则适用情境教学法,等等。一切都须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尤其是任务群教学,面对的是复杂多样的文本,信息量大,任务类型多,活动要求高,更不能希图“一招鲜,吃遍天”,要会打组合拳。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功能和适用范围,正如盖木架房,榫卯、钉扣、墙抬等技法都有其适用的对象和场合,没有哪种方法能包办一切。一旦情境教学法“越俎代庖”,则教学有效性就会大受限制。
三、教学评价设计:素养导向,重视过程
评价,英文evaluation,意为阐述价值,指依据某种价值观对事物做出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行为的价值做出评判的一种认识活动。教学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里主要谈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很多评教者在进行任务群教学评价时,紧盯课标中的目标,逐一比照,审视教学实践的目标达成度,以此评判教学价值。这是时下最典型的目标取向的教学评价,与此相对应的评价模式叫“目标模式”。现代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教育测量阶段,二是20世纪30-50年代的目标模式阶段,三是20世紀50-70年代的目标参照测验阶段,四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人本化评价阶段。我们的课程与教学评价理念在与时俱进,但实际实施仍然很滞后,还停留在目标模式阶段,出现以下典型问题:一是评价标准单一,形诸于当下,则是完全以课标为评价标准,如郑人买履,信标尺而不信脚,凡是不合乎“本本”的教学就认为是越矩的,压制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二是评价重心偏离,重结果胜过过程,而结果就是目标体系的实践投影,形诸当下,则是完全以课标罗列的目标或教材的学习提示来考量教学结果,创生性的要素容易遭到消极评价。三是意义建构片面,教学评价不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而是评价者在单方面确定某种意义,缺乏和被评价者的平等对话。这些都是与新课改精神相悖的。
美国教育学家斯克里文认为目标评价模式过于注重预期效应,而预期只是一种主观期待,不是实际本身,课程与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实际效应,注重非预期要素,课程与教学的价值更多的是从非预期要素中体现出来的。为此他专门提出“目标游离评价模式”,强调非预期要素的重要性。教学,某种程度而言,正是在不可预测的程度上成功的。英国教育哲学家皮斯特也认为,知识以及教育本身有其内在价值及固有的完美标准,无须通过教育结果加以证明,我们能够根据这些标准而不是它催生的结果加以评价。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用同样的眼光进行教学评价。
新课程倡导素养本位的评价,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与该理念相契合的评价模式我们不妨称之为“过程模式”,即通过收集课程与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际信息综合地、整体地进行价值评判的一种操作程式。该模式的实施要注意以下要点:
第一,以实际效果为标尺。“教学效果”指教学行为促使客体意志、行为等发生变化的程度,分正向和负向,即有效、高效和无效、负效。有效教学是指有效率、有效果与效益的教学活动,其中教学效率指教学结果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教学效果指教学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吻合度,教学效益指教学消耗的资源与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8]目标模式以预定目标的达成度为标尺来评判教学价值,如果老师未完成某些目标,说明教学有失误。而过程模式跳脱了预期目标的困囿,未达成某些目标不代表教学失败,全部完成目标也不代表教学成功,所有的关注点都聚焦教学行为的实际效果,只要学生能从中获得较好的素养提升,说明教学是有效的,而不必纠结该教学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吻合度。
第二,聚焦“课群”,充分“应答”。“课群”即课的集群。传统评价总是针对某一节课,以图窥一斑而知全豹,但往往会有管窥蠡测之嫌。新课改背景下的评价要把关注对象从“点”移到“面”,从“单”变成“群”,重视教学的大场域及综合效应。任务群教学针对广泛、多样的内容进行设计,以体现综合性和整体性,所以整体内容的组织、教学推进的思路、单课与群课的关系、整合的效果等等不是一节课就能全部体现出来的。如果视野无法超拔,仅就点论点、就课论课,评价就会片面,挫伤老师的积极性。而实际评课中,评教者又不可能长期追踪被评价者的教学,为此,可以引入“应答模式”的部分操作方法,即评价者充分关注课程与教学实施者的意图、困难、优势及愿望等,运用非正式观察、沟通、描述性定性分析等方式,和被评价者建立良好关系,深入课程与教学的腹地,对被评价者关注的问题作出充分回应,形成共同建构和全面参与的评价氛围。
第三,关注非预期要素。除了关注目标外,还要关注能反映课程与教学实际结果的各种信息上,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凡是自然创生并对学生综合素养有良好培育作用的实际要素,都应予以肯定。也正是因为非预期要素的存在,新课程才具有了鲜活、灵动的生命力,才具有了建构新的意义和价值的可能。课程实践者的教学行为不应是牵线木偶般的舞蹈,而应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建构意义的创造行为。
第四,关注内隐层面。教学的“内隐层面”指那些不能直接靠感官察觉的以精神、观念、态度、情感、心理等形式存在的事物,只能通过内在的意志被感知。[9]任务群教学的评价是关注课群的评价,具有过程性,所以被评价者的外显层面不能成为优劣评判、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某老师一节课有失误,不代表节节课有失误,反之亦然。要更多地关注被评价者的功底、学养、态度、匠心、意志力等内隐因素,这些才是支撑被评价者纵深发展的根本。
以上实施重点及内在逻辑关系可以用下图(图1)表示:
综上,进行任务群教学设计时,目标的确定须多维观照,尤其要关注文本篇性;实施过程的设计要鼓励创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优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时要以素养为导向,聚焦过程,真正促进教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克中.学习任务群:语文教学的依据与难题[J].中学语文教学,2022(03).
[2][3]汲安庆.聚焦篇性揭秘的语文教学目标确定[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0(Z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42.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068.
[6]百度百科[EB/OL].[2021-12-11].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3%85%E5%A2%83/10135190?fr=aladdin.
[7]李卫东.美国教育钟摆现象及其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2021(09).
[8]李森.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68.
[9]李允.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