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实践的本质与意蕴
2023-06-25熊艺欣
熊艺欣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语文学科育人方式的变革,关注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将学科实践视为能够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实践应遵照“习得、体验、运用、反思”的学习过程,以复杂问题解决为导向,以学生生活世界为基点,以“大专题、大任务”为形式,构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联结,从而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语文学科 知识学习 实践活动
一、语文学科实践的内涵解析
古希腊哲学家们基于“实践”概念生成了丰富多样的观点,成为“实践哲学”体系的思想渊源,青年黑格尔学派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实践哲学”理论。“实践哲学”与教育不断碰撞,“学科实践”概念由此产生,实践性也日益成为各门学科的基本属性。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地位,在强调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落实语文学科实践育人的要求,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
(一)理论基础:从“实践哲学”到“学科实践”
早在古希腊时代,哲学家们就围绕“实践”问题形成了诸多观点与理论,进而构建了实践哲学体系。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哲学史的先驱,通过亲身实践达成向社会推行道德教化、追求真理与正义、实现理性生活的目的,他的种种实践活动以及在实践过程中传播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柏拉图受到苏格拉底的启发,开始思考实践中的身心关系问题,区分了作为实践条件、包含身体的自然物质与作为实践原因的心灵要素[1],这个理念为后来西方实践哲学的深层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发扬了先前两位哲学巨匠的观点,提出了以善为目的的实践观,认为“在动物中,只有人是实践的本原,我们不能说其他动物会实践”,将实践的主体界定为人类,在广义与狭义的不同视角中对实践概念进行解读,并把它划分为理性与非理性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知识、养成德性[2]。亚里士多德将实践作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概念,而“实践哲学”(philosophy of praxis)一词则可直接追溯到青年黑格尔派,强调实践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真实行动的重要性。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解读之下,“实践哲学”才能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得以传播开来,探讨生活与人类本质的联系,追求思想与行动、反思与实践的统一[3]。
美国教育家杜威所倡导的经验主义蕴含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观,将“经验”与“实践”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交融于“活动”要素上,因此他强调要在人类共同的联合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经验的沟通与交流,认为知识和实践的意义就在于经验的改组与改造过程中。正是由于他对“经验”“环境”“生活”概念的持续关注与解读,才使得其实践观呈现出动态性与发展性特征,他将实践视为“改变世界的手段或途径”“行动中的理论”[4],要求人们要主动参与活动、主动体验获得经验的“历程”。实践哲学的思想不断影响着教育领域,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结构主义运动由此产生了“学科实践”的概念。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在领导结构主义运动的过程中,针对课程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进而提出“回归实践”的实践课程理论[5],主张课程研究应当从课程实践的各种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原理出发,以探究和抉择为内容向度,以集体审议为课程开发模式,以实际的生活情境为中心,注重过程的价值。从在哲学意义上思考“实践”到在课程领域中发展“实践理论”,“学科”和“实践”的联系日益紧密,成为教育理念、课程开发、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方式变革应把握的方向。
(二)语文学科实践的本质
“学科实践”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学习方式发展的新路向,在其中蕴含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对传统的知识讲授与探究活动的超越[6]。理解学科实践离不开三要素——内容、方法、目的:学科实践以每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呈现出“一个中心、多学科互涉”的课程结构观;不同学科实践的实施方法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以开展各种适配的活动为主要路径,培养相应的学科素养;学科实践以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为目的,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对学科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最終得到素质发展。由此可见,学科实践既包含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又以探究活动为手段将书本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建立联系,避免陷入身心二元论的沼泽,在实践中了解符号与语言背后的逻辑与理性、历史与文化、德性与智慧、情感与审美、社会与生命,使学生在认识意义和身体意义上都得到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界定为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7],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离开实践活动的语文教学必将是毫无意义的。语文学科实践的本质体现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目标引领,以学生真实生活情境为教学基点,以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为基本要求,以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以多学科相互联结交融为课程结构编排理念,强调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的生成,以实现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的时代新人的目标。“新课标”把语文的实践性育人价值摆在了突出位置,要求在课程内容结构上多设置按主题分类的跨学科活动以及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实践活动,摒弃流于形式的“浅层探究”,追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生活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提升学生操作能力的“深层实践”。语文学科实践的含义内蕴在语言实践、文化实践、社会实践、审美实践、生命实践五个基本要素当中,围绕学科知识、生活情境、思维品质、问题解决、探究能力等维度,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建构实践活动体系,集科学性、探究性、开放性、情境性于一体。
二、语文学科实践的育人立场
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方式变革需要把握学科实践的育人立场,育人立场是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所遵循的理论基点。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应以知行合一为基本理念、以“人”为根本出发点、以整体观来重塑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实现从“素养导向”到“素养落地”目标的转变。
(一)知行合一
“语文学科”即“知”,“实践”即“行”,语文学科实践的基本内涵蕴含在“知行合一”的教育规律里。自古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就十分关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孔丘在《论语》中开篇提及的“学而时习之”、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所谈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行合一”的积极践行者陶行知提出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无不论证了“知”与“行”之间的密切联系。反观我国课程改革发展史,育人方式从最初的接受学习,到缺乏实效性的探究学习,再到注重问题解决的学科实践,体现出对“知行合一”教育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在不断强化,实践性活动日益成为学生素质发展的根本方式。积累实践的经验能够丰富个体知识,知识的丰富又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语文学科中正是基于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与运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对历史要素的追溯与挖掘、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社会现实的解读与关照、对生命意识的感悟与觉醒,进而导向丰富多样的语文学科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又对文字、文本、文化等知识进行思考与反思。
新课标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划归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向度[8],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的语文学科知识之上,在体验真实的语言实践之中,生成阅读与理解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批判与反思能力、审美与鉴赏能力等,这些素养的表现触及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理念的教育本质,即一种指向实践的知识观与学习观[9]。在这种新型知识观与学习观的指导下,教师不能把眼界局限于对书本教材的讲解当中,而应探求如何将静态的学科知识更好地指导动态的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知”与“行”的交互作用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语文学科实践活动本身就是认知与行动的统一体,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通过课内外朗读活动巩固学生对汉字读音及拼写的认识;通过演讲比赛加深学生对文本情感态度的把握,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社会调查实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激活思维,并通过组织已有的学科知识来生成问题解决的方案,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教育规律的根本任务。
(二)以人为本
语文学科实践的核心不是“学科”,也不是“实践”,而是“人”,是“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以人为本”的解读为“关注人的生活状况、肯定人的尊严、肯定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10],主张要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关注“现实的人”这一概念。这个观点的教育意蕴体现在只有将“人”作为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目标的落地。显然,学科知识的教学离不开对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和需要等的研究,实践活动的开展则要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围绕真实生活问题,因此“学生”才是“学科实践”的主体要素。每个个体在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学习历程上存在差异性,充分认识并运用好这个差异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启示和价值,丰富多样的认识才能导向精彩纷呈的实践。语文学科实践要基于学生自身对文字的识别与运用能力、对文本的阅读与感悟能力、对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能力来开展,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教学资源适配不同的学习任务群,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价值。
“以人为本”要求在语文学科实践中把学生视为具有自主意识的生命体,将学生从课堂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实践者”的本质在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学科教师不能把学生禁锢在教室里日复一日地朗讀生字词、背诵课文、默写古诗,而是要引导他们积极联系所学的知识,调动身体各部位感官,主动运用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以人为本”要求在语文学科实践中关注学生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同时每个人又是特殊而独立的。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结呢?这就要求语文学科教师挖掘教材中的社会要素,设计以教材单元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让他们基于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发现并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体现个人智慧、实现个人价值。语文学科实践中的“以人为本”并不是盲目地把学生角色推崇到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而是秉持一种尊重与理解的态度,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科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参与中找到归属,建构关联,得到历练。
(三)整体教学
语文学科实践的整体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空间的整体,包括课堂和真实生活情境;二是学习过程的整体,包括习得知识、体验活动、运用知识和反思深化,教学空间局限于课堂以及学生学而不用的现象都是违背学生素质发展基本规律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列举了认识“椅子”这一概念的过程来说明“心”与相关事物之间联结的重要性,他认为真正获得“椅子”观念的途径在于不仅要对“椅子”的外形、特征有所观察和了解,还要能够将外形、特征与目的、作用、环境等要素联系起来,从而才能形成对“椅子”的整体性认识[11]。他还形象地把学生学习过程比喻为一个“U型”,认为要将书本知识真正转化为个人知识应经历还原经验、体验探究、反思自我的过程[12],通过这一完整全面的学习行为才能实现知识内化、关系构建、意义增值的目标。“椅子”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生学习的知识也不能脱离生活情境来看待,有意义的学科实践需要不断扩宽教学空间、丰富教学资源;同样,要想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就必须设计实践活动提供体验研究、运用知识的机会,最后再进行个人知识的意义建构阶段。因此,在开展语文学科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将课堂中的识字教学、文本阅读、作品鉴赏等基础知识学习与学生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进行有机结合,关照学生素养发展的整体过程。
语文学科实践主要由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鉴赏作品过程的体验与感悟、社会问题的调查与探究、生命意识的觉醒与思考这几个方面所构成,分别对应语言实践、文化实践、审美实践、社会实践与生命实践。语言实践的整体性体现在将课堂中学习的文明语言运用到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当中;在学习文学作品的生字词、段落大意、文章主旨的同时联系文本的社会背景、文化要素、情感态度等。文化实践的整体性体现在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等要素,并开展本土文化寻根活动,建构学生与地方文化的关联。审美实践的整体性体现在将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所形成的审美观念积极运用于身边的人物和事物中,感受人格美与自然美,并且能进行充分的审美表达。社会实践的整体性体现在发现和了解社会问题,运用语文学科知识进行探究,生成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过程中,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生命实践的整体性体现在能够透过文本反思自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生命主体,从而形成更积极的生命体验、更深层的生命价值和更崇高的生命意识。
三、语文学科实践的过程与方法
知识学习、活动体验、方法运用、深度反思是语文学科实践的基本过程,知识内容结构化与生活化、知识学习情境化与具身化是语文学科实践的基本方法。教师应关注学科知识学习、学科实践活动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系,秉持“大专题”“大任务”、学科融合等理念,开展真正能触及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
(一)基于“习得、体验、运用、反思”,关联生活世界
语文学科实践的开展应以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学生在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自身的感官,在活动中感受知识、理解知识、内化知识,进而通过个人知识的建构掌握基本的语文学科方法,将学科方法运用于真实生活世界,最终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实现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以语文学科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为例,教师应先传授有关汉字拼读与构字规律的基本知识,进而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汉字探究实践活动,如“汉字我会认读”、“汉字的‘前世今生”等,让学生体验自主认读生字词、收集汉字发展的历史资料等过程,引导其体会汉字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而完成对已有知识的深度反思。可见,语文学科实践有着丰富多样的呈现方式,但无不遵照“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基本过程,让学生成为学科方法的自主掌握者,并将学科方法视为联结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知识学习与情境体验、理解运用与反身思考的桥梁。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实践活动的轴心,各种实践活动的形式都是围绕这一轴心向外扩充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对学生生活情境的关照和理解。关联生活情境的语文实践活动要遵循“来源生活、回归生活”的教育规律,“来源生活”是指从学生的生活经历、现有的思维发展水平出发,将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感受到、了解到的要素纳入实践活动中,从而打开学生进入文本符号的大门;“回归生活”是指学生在经历知识学习与内化、活动探究与体验之后,要能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和表达,将静态的知识通过动态活动的作用转化为适应生活、应对问题的工具,赋予知识更深层的个人意义。就语文学科的写作教学来说,不能单纯教授呆板的写作方法、机械地让学生套用写作模板,写作灵感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师应设计深度剖析、品鉴赏析文学作品的相关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对事物、人物描写的切入角度,进而提高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意识,“立足生活、发挥想象、融入情感”才能生成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二)导向真实问题探究,助力思维发展
学生从自身的能动活动中才能得到素质的最大化发展,实践活动正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开展的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其中往往表现为“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模式。传统语文课堂中针对教材文本提出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知识,但并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如何内化知识、建构个体知识?学习知识之后如何运用,如何表达?这些都成为导向真实问题探究的语文学科实践活动的现实诉求。语文学科实践中的“问题”具有真实性和生活性,问题的角度不仅仅面向教材内容,而应围绕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来展开,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进行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语文学科实践中的“问题”应是由学生自主思考而产生的,新课标把学科实践置于重要位置正是为了改变以往的“程式探究”“无效探究”现象,每一个探究问题不是教师依照模式规定的,而是学生在经历学科知识学习、生活情境体验之后激发学科思维、运用学科方法提出的。把握探究问题的本质,才能够避免学科实践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参与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思维发展。
语文学科实践要以问题或问题链的形式呈现,不断加强问题的逻辑层次,帮助学生基于不同角度、寻求不同路径、运用不同方法生成问题解决的各种方案。在语言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教材文本字词、用语、情节等与日常生活中交际情境、所见所闻的不同之处,提出与自身认知存在差异的问题,如就《少年闰土》中“我”和闰土在外貌、身份、语言等的差别开展探究活动,进而了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间百态。在文化实践中,教师可以挖掘文本中的文化要素,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与文化传承意识,关注文本内容与地方文化的连结点,引导学生提出与地方文化有关的探究问题,进行相关文化考察。在社会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社会事件给予更高的关注度,认识到文学作品都是不同时代社会的缩影,通过“进入社会”更好地实现“进入文本”,引发学生对生活、生命、科技、人文等的思考,进而围绕社会问题进行实地考察。语文学科实践的各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实施方式,但归根结底还是以学生自主思考形成的、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的真实问题为导向,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探究来体现“大专题观、大任务观”,从而实现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多维理解。
(三)加强学科交互与融合,注重内容结构
新课标着眼于学科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积极意义。随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对儿童心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夸美纽斯时代所倡导的“百科全书式的学习”,到学科的独立与分化,再到当前的学科融合,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理念在朝着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不断追求与学科邏辑和学生认知逻辑的贴合,形成“形式上以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内容上强调学科关联与学科融合”的基本模式。例如在低年级学段的语言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编口诀、编儿歌的方式激发学生认识汉字的兴趣,通过绘画将拼音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将音乐与美术学科融入语文学科实践活动当中,增添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与实效性;又如在阅读探究实践中,要深度理解一个文学作品离不开了解其背后的社会背景、挖掘其中的历史因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文本追溯”活动,通过与历史学科的结合梳理文学作品的历史脉络、把握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揭示故事情节的深刻主旨,从而实现对文学作品的全面认识。
知识学习是语文学科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知识的结构化是知识学习过程所要把握的本质规律。学科知识点到学科知识结构的转变离不开学科实践的作用,通过设计与学科知识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来形成具有个人意义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思维、想象、审美等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新课标将语文学科实践活动分为三个任务群,分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13],以任务群或专题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科的知识结构,变革了以往只重视实践操作活动而忽视学科知识学习的教学误区。就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来说,每一个子任务群都是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先以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为基点引导其进行阅读、观察、交流,再到能够感悟和鉴赏各类文学作品,运用联想与想象扩充故事情节,体会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立场,最后强调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培养自主探究与反身思考能力,实现从“进入文本”“进入知识”到“进入自我”的转变。
综上所述,在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应立足实践性这一基本属性,把握实践育人这一根本目标,加强“学科”与“实践”的关联性,以“知行合一、以人为本、整体教学”为育人立场,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真实问题解决等要素,将学科实践观、学科互涉观融入到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阶段,实现从“无效探究”向“有效实践”、“程式探究”向“活化实践”、“浅层探究”向“深层实践”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徐长福.实践哲学的基本问题、学理规定、当代境遇与学科重建[J].现代哲学,2021(06):2.
[2]王普明.亚里士多德论实践概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
[3][4]常宏.杜威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哲学[C]//.“面向实践的当今哲学:西方应用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0:184,189.
[5]袁利平,杨阳.施瓦布的“实践”概念及课程旨趣[J].全球教育展望,2020,49(01):17.
[6]崔允漷,张紫红,郭洪瑞.溯源与解读:学科实践即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J].教育研究,2021,42(12):60.
[7][8][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1,4,20.
[9]郭元祥.知行合一教育规律:本质内涵与时代意蕴[J].人民教育,2022(02):55.
[10]王景英.教育“以人為本”辨释[J].当代教育科学,2003(21):12.
[1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7.
[12]郭元祥.“U型学习”与学习投入——谈课程改革的深化(7)[J].新教师,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