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篇”与“群文”
2023-06-25杜飞
杜飞
摘要:当下语文课堂过于追求“群文”式教学,教师对“单篇”教学的功能价值和发挥方式也缺少一定的认识。大单元中的单篇教学该怎么教?本文一方面立足单元目标,尝试厘清单篇和群文之间教学内容的界定原则;同时以贯通勾连为线,探究凸显单篇教学特色和深度的策略。在这两个维度上重新认识单篇教学自身的内容构成和价值指向,结合案例探讨“单篇”教学和“群文”教学的有效兼顾,从而矫正教学中过于追求“广度”而忽略“深度”的弊端。
关键词:大单元 课堂教学 单篇 群文 兼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让学生在“群”中学习语言、在“群”中滋养人文,提倡由单篇细读式的鉴赏教学转向以大单元为主的整合式学习。因此放眼望去,在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和处理过于单一:不论文体,不计长短,不分难易,几乎都以“群文”的方式来教。似乎不用“群文”教学就违反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没有多文本的整合,就脱离了大单元的教学原则。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我们或许需要反思一下:难道单篇教学就跟不上如今课堂教学的主流思潮了吗?
单篇教学一般通过言语要素进行文本细读,感受作品的艺术风貌和思想意蕴;群文教学大多围绕专题开展多文本整合性阅读,在阅读中总结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规律。相较而言,单篇教学更适合精讲细读,在对语言的反复研磨中走向深度;群文教学倡导统整性阅读,在多文本的勾连中整合引发对问题的发现和探究。从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精神来看,都是力求让语文课堂学习更趋近于真实的语文实践生活,但真实的语文生活未必就只能是“群文”教学。“单篇”和“群文”并非对立,它们都是实现大单元教学价值与单元目标的重要载体,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不同项目。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既要考虑群文教学的整合性和迁移性,也要考虑单篇教学对咀嚼文字和涵咏赏鉴所起到的效用。所以尝试在单篇与群文之间寻求教学兼顾,有助于矫正当下课堂教学过于追求“广度”而忽略“深度”的弊端,实现教学深度和广度的动态平衡,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刻理解和迁移运用。
以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由三篇先秦诸子的选文和两篇史传类文章组合而成,从单元设置的任务来看,有的任务立足经典文化,侧重品味与感悟,作为单篇处理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有的是引导学生体会论事说理的技巧和不同的表达风格,关注史传文在叙事上曲折有序、写人生动的特点,进而评价历史叙述中体现的思想、观念。大单元教学主张尽可能多地统摄单元内的文章,但仔细审视上述任务,除了在人文主题上关联较大,作品之间的手法、风格和主旨等关联度都不是很紧密,再加上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表达方式,如果硬性地去设计整个单元的群文教学,这样的统整很有可能使教学任务与文本研习“貌合神离”,设计的任务也很难具备“包裹性”,从而脱离了真实的教学情境。所以,不妨从兼顾的视角来考虑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下文将以这一单元为例来探究“单篇”和“群文”的有效兼顾。
一、以单元目标为本,确定单篇和群文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以“中华文明之光”为人文主题,所选课文为诸子散文和史传散文。无论是孔子的“吾与点也”,还是孟子的“保民而王”,抑或庄子的“依乎天理”,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烛之武退秦师》和《鸿门宴》精于剪裁,巧于叙述,长于描写,彰显了中国古代史传散文高超的叙事艺术。学习这些作品,可以使学生领略传统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本单元对应的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也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研习”,在选文上兼顾了新课标所说的“论说名篇”和“各类文本”。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时,要以当代青年的身份去理解、领悟和反思,提高理性思维水平。整个单元目标的定位,是从文言、文章、文化、思辨这四个方面来确定的:在文言上,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文章解读上,使学生体会儒道思想的不同特点和史传文章的叙事艺术;对待文化上,引领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理念,认识其深层内涵与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演讲、写作等活动,提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教师需要从培养的核心素养和完成的任务出发,以逆向教学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因此,课前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从学生所需设定预期的学习成果。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就是根据这些预期结果而来,详见表一。
“单元学习任务”和“学习提示”是确定设计的又一重要参考依据。单元学习任务可以解读成四个维度:思想浸润、思辨探究、读书表达、文言积累。诸子作品能够浸润思想,史传作品可以引发思辨探究,而把单元的全部作品整合在一起,又可以提升表达与积累。在课后学习提示中,三篇诸子散文虽然分属儒道,但本质上都在讨论“人应该追求怎样的理想社会”和“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活在大地上”,两篇史传文章围绕“外交辞令和洞察历史”表现出强烈的价值导向,这些也都是单元设计的依据。
基于以上理解,可以“对话先贤·臧否人物”这一主题设置情境,开展学习活动。“对话先贤,提升思辨能力”是针对诸子散文而设计的,学生需要经过“礼”“仁”“道”三个课时的单篇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辨演讲活动;“臧否人物,品味写人叙事”是为史传作品设计的,把《烛之武退秦师》和《鸿门宴》整合勾连对比,设计出了“君子”与“英雄”、“记言”与“纪事”、“巧舌”与“利刃”这三个课时,最后把整个单元的课文放在一起,开展写作训练活动。大单元视域下,整合勾连对比会更有设计感,但正是因为这样,保留一定课时的单篇教學,特别是经典文言文的单篇教学,同样是有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需要和素养的提升。具体学习任务分8个课时,内容见表二。
诸子作品为单篇教学,史传作品为群文教学,这样设计主要依据文本特点和单元目标。本单元所选篇目都是经典,经典入选教材,有着“定篇”的地位,承载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选文是文言文,所以不可避免地有着字词障碍,难易度有差异,所以采用的是单篇教学与和群文教学的学习形式,单篇不离整体统一性,整体兼顾单篇特殊性。在设计学习活动时,采用了适合教学情境的活动载体。学习活动既有适合单篇教学的“小组汇报会”“班级讨论会”,也有适合群文教学的“思辨演讲活动”“写作训练活动”。大单元视域下,通过适合教学情境的活动载体,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化,从而潜移默化地完成中华文化的整个“拼图”。
二、以贯通勾连为线,凸显单篇教学的特色和深度
大单元背景下的单篇教学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单篇教法,需要教师注重贯通和勾连。贯通的是各单篇之间的文化脉络,勾连的是相互之间呼应又各具个性的内容。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它贯通于各单篇文本,的确可以借助它来进行大单元教学。但是,仅仅为了照应这个宏大的主题,难道就要错失单篇的特色吗?为此,本单元的前三个课时,不妨都以单篇教学来处理。具体如何教,下面以第一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全文简称《侍坐章》)展开探究。
在教学前,要关注《侍坐章》在整个教材系统中的前后勾连。学生在初一时学习了《〈论语〉十二章》,其主题是“学习”“修身”,而《侍坐章》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从初中到高中,贯通了儒家从“修身”到“治国”的思想路径,逐层递进地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侍坐章》位于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它承接了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之道”的个体切身之思,开始从“中华文明之光”的视角推己及人,思考人的理想追求和社会现实的关系。它也开启了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如《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就是《侍坐章》所反映的儒家精神在政治场域中的投射。把《侍坐章》的目标和单元目标放在一起,这样就能更清晰地看到单篇目标与单元目标的对接。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依托真实有效的个人体验情境、还有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着眼于《侍坐章》一文的特殊性,为此,教学设计围绕“两项任务、两个活动、两次追问”来有序展开。
任务一:离经析志 品读人物
任务一的内容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完成下面的学习活动表格。为了完成表格前三列的填写,设置了第一个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读课文 释文句 述志向
環节①:读课文,释文句,积累文言知识。
设计说明:从字形的角度,辨识词义;在具体语境中,解释词义。
环节②:开展小组汇报会,分析概括四个弟子的志向。
设计说明:课前将学生分组,明确职权分工,建立人物档案,教师适时补充,搭建学习支架。教师的补充要避免和学生的内容交叉重复,要注重启发性和探究性,如在为研究子路的小组提供补充时,就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对子路正反两方面的评价,让学生在文献互证中把握子路的形象特点。完成汇报后,学生再带着对人物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分角色朗读,实现活动小结。最后完成对表格前三列的填写。
【学习活动二】品语气 研文章 评志向
思考:孔子与曾皙的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版本的标点,你赞成哪一种?开设班级讨论会,阐述观点。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设计说明:最后一栏主要涉及孔子对四个弟子理想的评价,孔子对曾皙的态度相对明确,但对其余三子的态度却不甚明晰。为此,通过讨论会的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任务二:观照现实 深度思考
追问一:孔子弟子的发言顺序可不可以改变?
设计说明:任务一完成了课文从文言到文章的梳理与理解,但文本背后所体现的文化意蕴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由此在任务二中设置两次追问。第一个问题看似很浅,但却能把教学引向深度。从长幼尊卑的礼制来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是浅层次的。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出来,就结合《论语》中子路问志的语段,启发学生思考。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从而让学生明白还可以从强兵、富民、知礼、大同社会的治道先后来回答。
追问二:既然孔子赞叹曾皙之志,那为何又“喟然长叹”呢?
设计说明:抛出第二次追问,这就是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曾皙所描述的理想并不是未来的图景,而是周朝曾经的辉煌。面对礼崩乐坏,干戈缭乱,孔子志在完成周礼的复兴,即使困于陈蔡,仍弦歌不辍,一以贯之。曾皙激活了孔子曾经的理想,引发了他的共鸣,所以不禁喟然长叹。这喟叹中,有失落,有苦闷,更有憧憬。
两次追问,不仅是为了回答问题,更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进行到这里,可以再向前走一步,让学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思辨点。这里的思辨点旨在引导学生观照现实,对话先贤,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孔子困于陈蔡,仍教导弟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提示我们在理想遭遇现实之后,是动摇还是坚持?在“道不行”的时代,子路、冉有、公西华仍然把实事做好,这提示我们,没有脚踏实地,怎能仰望星空?在完成所有的教学环节之后,再布置记诵和预习的作业。传承文化,首先要记诵经典,这是将文言文的学习落到实处的体现,这也为“对话先贤,提升思辨能力”这一任务后面的三节课,特别是“思辨演讲活动”做铺垫。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两篇史传类作品可以从整合的角度教学,一是相较于之前的先秦诸子文章,这两篇文章内容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就能疏通大意。以第六课时为例,《左传》在叙述复杂历史事件时,突出“记言”的特点,真实生动,委婉周详;《史记》多以第三人称进行客观叙述,作者只在最后的“论赞”部分才作为评论者登场。这种方式为自如地展开叙述和设置场景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通过历史事件的展开,通过不同人物在其历史活动中的对比,体现了叙述者的感情倾向。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寓褒贬于叙事之中”。所以本单元的群文教学重点研讨史传作品的叙事特点和艺术特征,具体预设的目标为:品读两篇作品中的细节,赏析人物形象并探究史传人物的塑造艺术;品鉴史传作品“寓褒贬于叙事之中”的春秋笔法。不难发现,这两篇文本中蕴含的知识和原理,是可以在其它史传类文本的研读和分析中抽绎出来的“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建立在这两篇文本上所要完成的任务,基本也可以在其它史传类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达成,这就是用群文教学的一个依据。
从学理的角度来看,大单元视域下的单篇教学实际上融合了杜威的“做中学”和克伯屈的“任务驱动”两种重要的学习理念,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让学生带着任务,在做中去学,去思辨。如果说“群文”教学是在整合阅读中引导学生对多文本进行结构化式的建构,那么“单篇”教学就是为追求彻底、清晰、明确地感悟和鉴赏作品。从“单篇”到“群文”,形式更替的背后其实是要改变以往阅读教学中的痼疾。“三新”背景下,单篇教学有其自身的内容构成和价值指向,与单元教学目标形成映照,它和群文教学都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设计大单元教学,既要考虑到大目标、大任务、大情境,更要虑及保留一定的单篇教学对学生细嚼慢咽和深度思考的助推。只有明确“单篇”和“群文”的载体功能和价值取向,认清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在群文教学与单篇教学之间找到平衡点,在教学的兼顾中激发学生的自我系统,从而实现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最终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本文系2021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立项课题“大观念视域下高中语文单元教学逆向设计评估的实证研究”(编号:JK2111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